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

“今王即命曰:‘記功,宗以功,作元祀。”————————【】

初平四年七月十五,匈奴於夫羅拔陽曲縣,雁門太守郭縕、護匈奴中郎將夏育、陽曲長張卜死於難,典農校尉龐德領兵退守盂縣。

“都是英烈之士啊。”皇帝到解縣城外的時候已經是午後了,還沒來得及好好休整便收到這份幷州來的軍報。他將軍報輕輕放在桌案上,盯著那份軍報發了半會子的呆,心裡頭五味雜陳。他想過這場戰爭或許會出現意料之外的傷亡,但沒想到會這麼慘重,尤其是夏育的戰死,當初之所以選他除了要安撫皇甫嵩以外,還看重他在羌胡中建立的威信。

如今夏育死了,待幷州平定後,還有誰夠格坐上護匈奴中郎將的位置?張濟?龐德?皇帝一一考慮著可行的人選,陽曲的失陷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太原危若累卵,雖不至於顛覆局勢,但也已經影響到了皇帝用人、用兵的計劃。

“彼等爲朝廷盡忠效死,陛下當降旨撫慰,以旌壯烈。”隨軍聽用的尚書郎傅巽因此事想到自家的族親傅燮,當年也是在羌叛中捨身殉國,如今又是一則與城偕亡的事例,這讓他心裡有些感傷。

“封侯、賞賚、蔭子。”皇帝一連說了幾個名目,簡短的說道:“具體的儀制就由你來擬定吧,擬好後再呈上我看。”

“謹諾。”

皇帝此時在心裡轉過許多念頭,方纔斟字酌句的說道:“自高皇帝肇基立國以來,前有孝宣皇帝供像麟閣以銘功績、後有孝明皇帝繪圖雲臺以昭勳勞。歷代以降,無不是顯彰臣子德義忠貞,爲使百代以降,知其功名,又使志能之士,感其奮發,報效智勇。想我大漢建業四百載,英烈偉士、忠節能臣不計其數,又何止於麟閣雲臺所述?”

荀攸沉思了一下說道:“麟閣、雲臺所記莫不是中興之臣、或有匡時之勳,尋常臣子饒有大功也難以入內。臣不是要違逆陛下追尊忠烈的心意,而是聽說‘尊人亦當用功大小爲序,大功受大名,小功受小名’,如此才能名實相符。譬如夏育、郭縕等人,雖以身許國,死而後已,但若是使其與雲臺諸臣並立,恐未見此等之尊、反見彼等之貶。”

確實是這麼個道理,麒麟閣的暫且不說了,那純粹是孝宣皇帝爲了紀念往昔輔佐他有功的臣子;而云臺可不一樣,裡面無不是輔佐光武皇帝開國、再興漢室有功的勳臣,從規格和影響力上比麒麟閣還要高出一個層次。如果皇帝有意紀念夏育這些大臣的勳勞,那就應該注意規格,不應該過分拔高到雲臺的位置上去。

皇帝知道荀攸的提醒主要還是出於‘名實’的理念,名實不符很容易會遭人非議,即便是後世七寶山都要排號,何況是極爲看重功名的古代?

他沉思一下,說道:“荀君所言甚善,彼等大臣忠存社稷、義在亡身,誠朝廷之所惜、百姓之所嘆。然功有厚薄、名有輕重,確實不可任意爲之。我的本意是另建一處,忠烈而死國者、節義而不屈者,皆繪以圖像供奉,位在雲臺以下。這不僅是對夏育、郭縕等人追尊優待,更是對那些無數像傅公、蓋公這樣忠臣義士、無數對漢室效命死節的大臣的恩賞!以示朝廷不忘其名,劉氏不忘其忠。”

傅巽一愣,眼裡驀地冒出淚花,他起身離席,走到中庭跪伏哽咽說道:“尚書郎臣巽,代壯節侯傅公叩謝陛下!”

皇帝對傅燮的追尊不僅僅是傅燮一個人的事,更是涉及到整個傅氏的聲名,可以說北地傅氏在朝廷能有如今這般的地位,大半都是仰賴傅燮的遺澤。如果不是皇帝對傅燮、蓋勳等人的尊崇,傅巽等人根本不會那麼爲皇帝看重,故而皇帝對傅燮越是尊崇,對傅氏也就會越是賞識。

這是一個很容易分清的因果關係,也是傅氏當下屹立朝堂的最大的政治優勢。

賈詡瞥了傅巽一眼,悠悠然說道:“臣聽說崇賢旌善,乃王教之所先;念功載勞,是德恩以追遠。故而太史常秉筆述策,勤記忠義,不使有失。陛下昭勳著績,正是此意。以臣愚見,不若以麒麟閣爲基,記歷代名臣圖像、功績於其上,與原有麟閣名臣並論,同受供奉。”

這一串話說下愛,皇帝先還是漫不經心的聽著,至此不禁樂得一笑:“善,待回長安之後,再使羣臣共議歷代名臣之功過是非,依功績大小排列,補錄麟閣。至若無功而有節者,則建昭勳館,規格次麟閣一等,同樣繪圖奉之。再將滄池中的漸臺加以修葺,繪開國諸功臣如留侯等人於其上,與雲臺中興之臣並立。除此以外,彼等開國、中興之臣,其功績昭著甚巨者,還理當配享廟庭,列於銘饗,如此才顯尊崇。”

迄今爲止從未有過外臣入宗廟配享的成例,即便是如張良、霍光、鄧禹這樣的名臣也沒有入過皇室宗廟,他們不是沒資格,而是根本就沒有人想過。畢竟宗廟再如何說那也是劉氏自家的宗祠祖廟,哪有隨便擺外人神位的道理?可作爲劉氏當家人的皇帝偏偏做主對外臣放開了這條途徑,等若是今後皇帝祭祀列祖列宗的時候,這些配享的臣子同樣能受到朝廷官方祭祀的待遇。

這可是無上的尊榮,在座衆人就連一向淡然沉穩的賈詡與表情漠然的荀攸都呼吸急促了起來,他們雖然刻意保持著往日的風度,但他們熱切的眼神與囁嚅的嘴脣已經暴露了他們此刻激動的心境。

追尊勳績,既示劉氏不忘當年之功,又能激勵後來者爲漢室奮力之心。皇帝對先輩們做出優待之後,自然不會放過籠絡當下臣子人心的機會,他沉聲說道:“留侯有輔佐建國之功、高密侯有克成中興之績,何等昭著?如今又是漢室再興之時,我自詡不讓光武,誓要做出不遜光武的功績,爾等皆爲我的股肱、幹臣,以後無論是宗廟、還是臺閣,都會有爾等一席之地。”

在後世朝代都是視祖宗家法如天大,導致當時的皇帝權威還不如死去的皇帝,甚至難以對祖宗先帝的弊政進行革除,不然就會被稱之爲不孝。但漢代卻還沒有這個陋習,雖然尊奉祖宗,但祖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依然要予以批評,這從漢代歷來皇帝有美諡就有惡諡、對廟號的追尊極爲吝嗇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皇帝的這番話並沒有什麼問題,反而流露出一股要另開新天地的雄心壯志,讓賈詡等人熱血沸騰。

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
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嘉定区| 德安县| 保定市| 阿拉善右旗| 仪征市| 雅安市| 定安县| 北京市| 神农架林区| 集贤县| 腾冲县| 井陉县| 长乐市| 休宁县| 双峰县| 朝阳县| 合山市| 治县。| 简阳市| 阳西县| 平昌县| 永泰县| 阜宁县| 尚义县| 嘉峪关市| 呼图壁县| 康保县| 哈巴河县| 墨竹工卡县| 青浦区| 青海省| 井冈山市| 唐山市| 东明县| 观塘区| 林州市| 卓资县| 西畴县| 阿荣旗|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