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

“後累遷爲光祿大夫,復坐過黜。前後數貶削,皆以語言不節,舉動違常也。。”————————【三國志·蜀書十二】

皇帝把軍權一再分割,分化成不同的獨立機構,而最核心的發兵、選將之權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沒有旁落到任何一個機構。今後只要制度成熟,利用自己的威權,就足以控制全天下的軍隊;而自己能掌握天下的兵馬,反過來又會助益自己的威權。權與勢這二者之間永遠都是相輔相成,互利共生的,也將是皇帝最堅實的後盾與力量。

兵部的職權劃分並未有如吏部、度支部那樣威嚴權重,雖然各地郡縣新設的兵曹與緝捕盜寇的賊曹都已歸入兵部負責,但論起權力來,兵部實在比不上同儕的其他部門。以至於當皇帝提出由新野鄧氏出身的侍中、舞陰侯鄧昌轉拜兵部尚書,旅賁令李固轉兵部侍郎時,衆人並未保持多大的意見。

議事之後,皇帝又接著處理了幾道無關痛癢的奏議,便在承明殿與衆人用了膳後,自行擺駕離去,留黃琬等人繼續值守承明殿中處理龐雜政務。楊琦近日倍感精神不濟,一場商議下來早已精疲力竭,只得向皇帝提前告退安歇,而荀攸因爲有侍中的主職在身,不便經常遠離皇帝,遂與皇帝一同去了。

皇帝走後,一衆侍臣、黃門、殿前郎衛、冗從、奉車等人也跟著鑾駕離去,原本擁擠的殿前廣場與宮道立時變得安靜空闊。白石砌成的殿階與宮道上往來行走的,就只有來往於尚書檯與承明殿之間的掾吏。溫暖的風從外間吹進殿內,吹散了緊張嚴肅的氣氛,黃琬略顯輕鬆的舒了口氣,見吳碩作爲尚書令遲遲未有前往尚書檯坐鎮,並轉達皇帝剛纔的口諭,更與董承眼神交流不斷,便知道他們有事要急著說。正好黃琬也想起身走動,於是找個藉口走了出去,只留下趙溫仿若不知的坐在原處,與性急無奈的董承面面相覷。

黃琬獨自來到承明殿外,在院庭一角蒼翠的古柏樹下徘徊踱步,也正在此時,他也等來了伺機從皇帝身邊離開來此的黃門侍郎來敏,對方是來探聽消息的,黃琬面色不虞,道:“你不去侍奉國家,何故單爲此事而折返回來?今日議論,用不了多久就會昭告朝野,你儘可退值後再與我相商不遲。”

來敏自從益州回來後性格就愈發疏放,言行也無有顧忌,他不以爲然的說道:“近來秋雨如期,池澤水漲,陛下要登柏梁臺觀景,身邊不要多人,許是與荀君有一番要談。時辰將暮,我就是早些退值出宮,也無人能說什麼。”

黃琬驀然嘆了口氣,沉吟道:“你未免太情急了。”

“明公。”來敏倒是無所謂的樣子,他與黃琬站在樹下,見近旁無人,言語便無有顧忌:“大可不言機務,不知是否真如我等所預料?”

他們在此之前便已有定論,認爲皇帝在當日檢閱今年最後一次北軍秋操過後,必然會有所舉措,要知道去年是因爲南征益州、遭遇旱蝗,以及今年又一場小規模的旱災,皇帝愛惜民力,所以才接連兩次未有選擇出兵關東。但時機不可失,天下人皆盼漢室再興,如望雲霓,朝廷自然要越早出兵收拾亂局越好。明年是八成要出兵的,一旦出兵,南北軍這幾年形成的演習制度,就將因爲實戰而擱置一旁,而皇帝這次突然檢閱,訓示的語句又不同以往,這背後的意義自然就引人深思了。

以黃琬對皇帝的瞭解,凡事都要未雨綢繆,尤其是出征這等大事,若是事權不一,還沒接陣,自家就要亂了陣腳。於是這次兵制改動,雖具體內容不在黃琬預想之中,但其用意卻早爲黃琬洞察,連帶著,董承的心思也大致能推測明白。

黃琬一時放下顧慮,順口答道:“今日議論過後,詔書既發,你便會得知詳情。總不過是兵權散失於各處衙署,互不統屬,不再歸於一人之手,卻又以天子爲尊,惟皇命是從。今後外戚一人擁兵,脅迫朝廷、武夫合衆違令,私發軍旅等事,已是幾不可能。董承經此一遭,還以爲未動筋骨,實則勢力大減,今後將無多少能容他施展的餘地了。”

來敏擰起了眉,語氣未有放鬆多少:“這麼說,國家親征關東,還是預備留下太尉鎮守長安了?”

黃琬忽然乜斜了來敏一眼,語氣意味不明的說道:“你也是如此以爲的?”

“太尉到底是天子丈人,中宮之父,身爲外戚,留守長安是再尋常不過了,而且國家無子,等到那時,就連皇后都能出面干涉朝政。按以往國家對太尉的信任,留太尉守長安,幾乎是無從更改的事。”來敏知道董承就在不遠處的殿內,不由悄聲說道:“可太尉爲人張狂,有他在長安主持大權,豈能容下我等之輩?爲了防範此事成行,我等與楊氏費了多少苦力心計?如今看來,還是改不了國家的心意。”

“是麼?”黃琬瞇了瞇眼睛,說道:“你以爲天子對董承還是一如既往?若是真的信重,又豈會寵皇后、卻兩三年不聞消息?”

“這……”來敏一時說不上話了。

黃琬緩緩言道:“天子聰慧,心思也極爲難測,正是如此,我等臣下便可據此施爲。影響不了天子,便影響董承,只要他一有改變,或是不服、或是張狂,天子自會對其人有所改觀,以爲將其獨留長安,無人能制。”

來敏恍然想起這一兩年來,董承對皇帝的態度從開始的恭順、收斂,到後來平靜一段時間後,又故態復萌、惡性暴露。凡此種種,都會讓人失去好感,認爲他不知改進,難以調製,擔不起更大的信重與責任。

“可是……饒是如此,太尉仍盼著在國家親征關東之時,奉詔留守長安,看護朝廷。”來敏不由看向黃琬,滿懷疑慮的說道:“今日他定是多番忍讓,任由削奪職權,僅是希冀以乖順服從之相,讓國家放心。只要得守長安,此等職權便不足掛齒。此外,他這一番支持附和……如何不讓國家以此作爲交換……”

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
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北辰区| 商水县| 衡南县| 宁蒗| 晋中市| 辽宁省| 噶尔县| 廊坊市| 灵璧县| 炎陵县| 临高县| 阜平县| 和龙市| 开封县| 景谷| 乌拉特中旗| 宜春市| 神木县| 六枝特区| 绥江县| 肇庆市| 宣武区| 松江区| 正定县| 安阳县| 奇台县| 道真| 文登市| 康保县| 五河县| 会泽县| 郯城县| 绩溪县| 丹阳市| 屏东县| 西和县| 扶绥县| 内丘县| 栾城县|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