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怨憤所積

“吾自陷蠻夷,備嘗艱苦,肌膚毀剔,血淚滿池。”————————【紀聞·吳保安】

裴茂打量著這個身材魁梧、英姿儀態俱是不凡的漢子,彷彿全然忘記了對方先前擅自闖入的無禮之舉。

良久,裴茂才突然笑道:“白馬將軍的威名,我早有耳聞,就連天子都以未能一睹將軍風采,而感慨惜哉呢。”

公孫瓚謙虛道:“不敢當此謬讚,在下爲國守邊,這些年未能朝覲,本就心存愧疚,豈能讓天子掛念?”

裴茂但笑不語,只聽劉虞在旁說道:“天使何不問一問奮武將軍,何來之遲也?”

不等裴茂答話,公孫瓚立即變了臉色,冷聲說道:“那劉幽州何不先說說自己又做了什麼!”

裴茂剛纔給了公孫瓚一個下馬威,似乎這也給了劉虞莫大的底氣。

劉虞在最初的慌亂中平復了心境,很快鎮靜下來,仗著有裴茂這個天使在場,他根本不怵公孫瓚,針鋒相對道:“我自不解,還請將軍明示。”

公孫瓚額角青筋一跳,他可不會蠢到說這次被劉虞用糧草算計的事,於是換了別的說辭:“使君怠慢將士,稟糧不周,以至如今秋寒霜降,諸軍部衆仍無越冬糧草,這難道不是使君之過嗎?”

“將軍麾下之衆,老夫早已如數撥與,何來‘稟糧不周’?”劉虞與公孫瓚對視,坦然說道:“不是將軍屢違我旨,擅動刀兵、又私募部曲,怎至於糧草不濟?”

公孫瓚猶自不服,反駁道:“若不是我募兵征伐,驅烏桓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使君哪裡能安坐於此!這又如何成了我的過失?”

裴茂有些看不過去,打著圓場,道:“薊侯言重了!兩位都是國家股肱之臣,彼此共事,何必鬧成這個樣子?”

他打算曉以大義,利用自己天使的身份進一步說和,最後拿出詔書,各自拜官封爵,即可了事。

沒想到公孫瓚與劉虞這兩個對頭不見倒還好,如今好不容易碰上,彼此心裡蓄積已久的怨憤立時就爆發了。

“烏桓期年不曾入塞寇略,境內民悅年登,安立生業,哪裡還需黷武濫戰?”劉虞自認佔理,不肯順著裴茂的話往下說,打定主意要把公孫瓚趁勢拿下不可。

他句句誅心,無不夾槍帶棒:“倒是你放縱部曲,暴掠百姓,又擅自劫奪我給烏桓的賞賚,州府頻頻戒飭於你,卻屢不能禁。你到底是何居心?”

說起烏桓,公孫瓚心裡就來氣,早在中平五年的時候,張純與丘力居鈔略各地,他一路進討,以戰功得獲騎都尉。最後他追擊叛軍在屬國石門一戰,將張純打的拋妻棄子,遠遁塞外。

本想著乘勝追擊,結果太過深入境外,糧草無以爲繼,結果被丘力居等人反包圍在遼西管子城,糧盡食馬,馬盡煮弩楯,士卒死傷慘重。若不是時多雨雪,叛軍亦是飢困交加,不願再戰,公孫瓚恐怕就折在那裡了。

若說是對烏桓的深仇大恨,整個幽州文武幾乎沒人比得過他,他恨不得將烏桓徹底擊敗於馬下,可偏偏他的上司是以懷柔爲務、不喜言兵的劉虞。

在公孫瓚灰頭土臉的從管子城回來不久,劉虞蒞任幽州,很快以他在烏桓人中的聲望,對丘力居傳檄而定,讓烏桓主動獻上張純、張舉的人頭,不費吹灰之力就平定了叛亂。

人們在事後只知道稱頌劉虞在此事所表現出的德望與懷柔的手腕,何曾理會過他公孫瓚在此前對烏桓元氣的重創?

沒有他先行擊敗叛軍,劉虞單憑名望,哪能讓唯利是圖的異族低頭?

公孫瓚一直就不服劉虞,此時聽到劉虞提起烏桓,心緒變得異常火爆:“烏桓虎狼之輩,一時蟄伏,那是勢不如我,屢次爲我等將士所敗的緣故。使君不明其意,只知示恩而忘戰,每年賞賚數以鉅萬,而在下部衆衣食不足,使君可曾理會過?”

說到隙起之由,劉虞也不禁動容說道:“烏桓既已頹喪,這正是懷柔異族、安養生民的良機。難道非要傾全州之力,讓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百姓再受徭役苛賦之苦,就爲了供將軍北上,與烏桓打得不死不休,才合乎將軍之意嗎?”

“哼。”公孫瓚強詞道:“使君年年賞賚,又大開邊市、交易鹽鐵,殊不知烏桓因此而逐漸恢復。養虎爲患,終爲大禍,使君難道還不清楚嗎?”

“既然如此,何不上奏朝廷、又何不上報州府?這難道就是將軍放縱麾下如匪類一般,劫掠百姓以自壯部曲的理由?也是將軍劫奪我代朝廷給烏桓的賞賚的理由?”

“朝廷播遷,如何上達奏疏?而使君又何曾理會過在下?”公孫瓚一直都被劉虞的威望所壓制,此時不忿的說道:“使君飼肉養虎,烏桓眼見又將成我幽州禍患,我身爲朝廷詔拜的奮武將軍,自當募兵以預備胡虜。而州府不足額發放糧秣,我部衆缺衣少食、軍旅疲憊,也只能出此下策!”

劉虞看向公孫瓚,淡淡說道:“將軍麾下將士的衣食甲冑,我從無半點剋扣,這都有計簿可查。只是你擅自擴充的部曲,非朝廷所有,我也絕無以公府之資、養私人之兵的道理。”

見雙方越吵越激烈,裴茂生怕把事情鬧得不可開交,急忙喝止道:“好了!”

裴茂知道兩人之間的恩怨不僅僅是出於政見,公孫瓚只知埋怨劉虞在最後關頭踩在自己肩頭上摘了平叛的戰果,但他卻沒有想過,劉虞在中平五年上半年一到幽州,便廣樹恩信,設賞購叛賊之首。成功拉攏了烏桓峭王,分化了烏桓部族的勢力,所以纔有了年底公孫瓚擊敗丘力居的戰果。

當年那場平叛,其實是兩人不知不覺間互相合作的結果。

只是雙方各執一詞,都認爲是自己的主張才得以平定叛亂,互伸己見,這才結下今天的仇怨。

這已經不是全靠一道詔書就能擺平的事了,非得要先與雙方合理溝通之後才能徹底解決問題。不然的話,光靠詔書調任,彼此之間也會互不服氣。

裴茂強行打斷了雙方喋喋不休的爭論,靜了靜心神,先將兩人都責備了一番:“爾等皆爲朝廷疆臣,當庭訐告,像什麼樣子?”

劉虞與公孫瓚雖然鬧得兇,其實都希望藉此給裴茂施加壓力,畢竟裴茂才是代表朝廷對他們雙方誰是誰非的最終裁決者。

見裴茂發話了,兩人都樂於給裴茂一個面子,彼此冷面相對,再也不發一言。

友情推薦《明末流民帥》,新人新書,喜歡明末的可以看看。

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
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明水县| 攀枝花市| 昌平区| 大埔县| 华蓥市| 大冶市| 锦屏县| 芦山县| 东莞市| 瓮安县| 如东县| 玉门市| 军事| 梨树县| 虞城县| 蓝田县| 海林市| 宝丰县| 北碚区| 石泉县| 新绛县| 塔河县| 阿荣旗| 连平县| 叙永县| 巴里| 怀化市| 宕昌县| 宜城市| 江都市| 大洼县| 绥化市| 巩留县| 龙里县| 沂源县| 枝江市| 天气| 南涧| 嘉峪关市|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