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zhí)銳

“具裝明晚野,大旆卷朝暾。”————————【送杜密學赴幷州】

孟達將雙腿牢牢夾住馬腹,身體伏在馬背上,隨著坐騎奔跑的動作上下起伏。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直視著前方,身邊一員騎士逐漸落後,耳邊只聽見呼呼的風聲。

在這個時候,孟達嘗試著雙腳發(fā)力,踩在馬鞍下面各自懸掛著的鐵質(zhì)馬鐙上。他的身子緩緩在馬背上立起,孟達頓時察覺到自己已經(jīng)不需要靠雙腿加緊馬腹才能維持平衡了,他連忙右手執(zhí)弓,左手從箭囊中抽出一支箭,奮力拉開,對準前方孤零零生長著的一棵樹射去。

這支箭順風而行,又急又快,‘噔’的一聲,箭頭便沒入樹身裡去了。

孟達穩(wěn)穩(wěn)地坐在馬上,像是一座紋絲不動的巨巖,拉著繮繩將馬的步子拖緩了下來,在場衆(zhòng)人紛紛向其喝彩,爲他剛纔的表現(xiàn)感到讚賞。

他從馬背上翻身下來,右手牽著繮繩,左手擦完額頭冒出的汗水,長長的吁了口氣。

一羣人猶如衆(zhòng)星捧月,簇擁著皇帝來到孟達跟前,皇帝笑道:“看不出你騎術(shù)還很了得。”

“陛下謬讚。”孟達拱手道:“臣騎術(shù)魯鈍,剛纔全賴馬鐙之功。”

正式的馬鐙始於南北朝時期,在此之前多是有單邊馬鐙、或是在鞍旁系上皮繩圈。至於真正的戰(zhàn)鬥時,全靠騎士用雙腿夾住馬身保持平衡,一手控繮,一手舞刀劈殺,根本無法隨心所欲的使用刀劍劈砍。

而且很容易在長時間行軍中造成疲憊,在雙方兵刃的交擊中摔下馬來。以至於騎兵的訓(xùn)練難度極大,很少能在短時間內(nèi)練出一支堪用的騎兵隊伍。

皇帝前世也曾與一干狐朋狗友在木蘭圍場騎過馬,這一世雖然年紀小了些,但騎馬的技藝還是沒忘。儘管一開始由於沒有雙邊馬鐙的協(xié)助,在馬背上很不適應(yīng),但他對此發(fā)覺到了戰(zhàn)機,很快便讓人開始研製馬鐙,連帶著根據(jù)前世的印象對馬鞍進行了些微調(diào)整,甚至還命人開始研究如何將馬蹄鐵釘在馬掌上。

馬鐙能讓騎兵更好的人馬合一,放開手去打仗而不用擔心失去平衡,這會使騎兵的訓(xùn)練難度大幅降低。而馬蹄鐵則會防止馬蹄因地面堅硬而磨損馬蹄,也能讓馬在溼軟的地面奔跑時更好的抓地。

有了這兩樣?xùn)|西,皇帝很快就能組織起一批機動性強、衝擊力大的騎兵部隊。

“陛下巧思,此法若傳於北軍諸騎營、羽林騎之中,必大有所爲。”羽林中郎將徐榮拱手讚道。

皇帝得意的笑了下,他知道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

只見一隊甲騎具裝的騎兵邁著沉重的步伐,向皇帝這邊緩緩前進。這支騎兵人馬皆披重甲,身上穿著鋥亮的明光鎧,手提著長長的馬槊。馬的胸口、頸部、身體、臀部無不披著護甲,襯裡墊上細絹。

就連人的面部和馬的面部都有一層鐵製的護面,這支騎兵無不身材偉岸,由遠處看去,就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似得,散發(fā)著森然的冷意。

皇帝微微頷首,騎都尉徐晃見狀,立即將手中的小旗高高揚起,用力舞動了幾下。

像是受到命令,那支慢悠悠像是在散步似得鐵騎突然將手中持著的馬槊平舉,像是一排竹竿突然被同時砍倒,所有人的槊尖都朝著前面。他們發(fā)出沖天的吼聲,突然向著皇帝策騎衝來,馬蹄翻飛,如同山崩地裂一般,讓腳下這片大地不住地顫動。

塵土、雜草在鐵蹄的踐踏之下四處翻飛,很快一層黃色的塵霧就從地上升起來了,在鐵騎身後形成一道黯淡的幕布。

這個時候,衝鋒的騎兵漸漸地向著中間領(lǐng)頭的一人聚攏,形成了一個前窄後寬的錐形。

戰(zhàn)騎跑來,塵土飛揚,人呼馬嘶,聲威震天。

雖然只有十數(shù)騎,但卻給人帶來了千軍萬馬的心理衝擊。

衆(zhòng)人無不震撼,甚至有人忍不住繃緊了肌肉,準備隨時拉開皇帝,跑到前面去試圖阻攔這股鋼鐵洪流。

這時徐晃上前一步,將手中的小旗往右一揮。

那股洪流在離皇帝還有百步之遙的時候,頓時停滯了步伐,短暫的混亂之後,在爲首一人的帶領(lǐng)下順利的轉(zhuǎn)向,拐到右邊去了。

皇帝悄悄舒了口氣,轉(zhuǎn)身對早已呆滯的衆(zhòng)人說道:“十人之勢即可如此,若有千人、萬人,又當是何等威風。”

“朝廷若有此等強兵,實乃社稷之幸。”率先反應(yīng)過來的楊琦說道:“只是此等強兵,無論是糧草、還是鎧甲具裝,無不耗費甚巨。就連能擔負重裝的騎士與戰(zhàn)馬恐怕都得從南北軍中挑選,勤加練習不可。朝廷如今國用不足,練得多了,恐怕會造成負擔;練得少了,又不堪足使。”

荀攸接著說道:“此等強兵,與北軍屯騎相若。”

皇帝先是一愣,頓了頓,突然笑道:“一語中的,屯騎營本就是人馬披甲,不過多是皮甲等物,沒有馬鐙,很難真正達到效用。我正有意將兩千五百屯騎換裝換馬,若有身體不能負擔的,則調(diào)往他處。”

這等若是要小規(guī)模的改革屯騎營了,要知道這種重裝騎兵除了騎士以外,還要附帶幾匹揹負甲冑的駑馬、以及負責將全副武裝的騎士扶到馬上的輔兵。零零總總算起來,除了要應(yīng)付換裝的開支,還要多上一大筆額外的支出。

古代的騎兵就相當於現(xiàn)代的坦克,都是威懾力極強、保養(yǎng)成本極高的作戰(zhàn)部隊,哪怕耗費再多,皇帝也要打造出一支這樣的重騎。

在皇帝心中,對今後北軍的編制應(yīng)該是這樣的:屯騎營是重裝騎兵,越騎營是輕裝騎兵,而長水營則主要是由胡人組成、擅長騎射的異族騎兵,三者在戰(zhàn)場上相互合作,配合無間。

此外還有專司弓弩射擊的射聲營,以及輕步兵爲主的步兵營、重步兵爲主的中壘營。

這就是皇帝對於北軍在戰(zhàn)場上實行多兵種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預(yù)想,雖然每營除去輔兵,都只有兩千五百人,但兵貴在精不在多,皇帝相信有這支一萬五千人的精銳部隊在手,再加上步騎協(xié)同的羽林、虎賁。

放眼整個天下,都將會是所向披靡,勢不可擋的雄軍。

眼下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樣一支部隊究竟需要多少前期投入,皇帝對一旁的尚方令史恃和考工令王稠說道:“兩千五百副甲騎具裝,還有全軍騎兵的馬鐙、馬蹄鐵,以及步卒的鎧甲兵器、弓弩箭矢等物件,需要打造多久?”

尚方、考工都是負責刀劍等兵器或是漆器等御用器物的官職,此時史恃與王稠互看一眼,面露爲難之色。

魯國人、尚方令史恃揚聲說道:“起先朝廷開設(shè)屯田,許多屯戶需要由官府提供農(nóng)具,少府一時採辦不及,陛下故而詔使我等代爲鑄造。如今鐵器皆已鍛造農(nóng)具,供給地方屯田之用,倉促之間,恐怕很難遂意。”

皇帝擺擺手,不以爲然的說:“那是以前,如今各地有了鐵官,可以讓鐵官自行鍛造,你們不用越俎代庖了。”

“臣謹諾。”

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jié)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yīng)走耳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guān)西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yún)雷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yún)來深遠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五百零七章 戰(zhàn)不料己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二十四章 調(diào)和鼎鼐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九十七章 年關(guān)將近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jié)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
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jié)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yīng)走耳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guān)西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yún)雷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yún)來深遠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五百零七章 戰(zhàn)不料己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二十四章 調(diào)和鼎鼐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九十七章 年關(guān)將近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jié)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莱州市| 威宁| 滦南县| 东丽区| 新源县| 文登市| 宝兴县| 慈利县| 本溪| 山东省| 靖远县| 云阳县| 孝义市| 洪湖市| 革吉县| 蚌埠市| 个旧市| 昌黎县| 金华市| 武汉市| 大田县| 遂平县| 会昌县| 宜阳县| 登封市| 长汀县| 文水县| 襄垣县| 南开区| 邛崃市| 梅州市| 娄底市| 东海县| 虹口区| 巍山| 米泉市| 淮安市| 新和县| 湖北省|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