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

“夫人心叵測,險於山川,機阱萬端,由斯隱伏。”————————【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

此句話與其說是評價,倒不如說是一個提醒,讓司馬懿、裴潛二人不約而同的看向了法正,諸葛亮心裡一緊,隱隱察覺到了什麼。法正猶豫了下,像是思慮了一番,開口對皇帝說道:“臣以爲,可兩方並舉,先大造聲勢,言說朝廷將遣兵入子午谷,實則遣一路數千精兵走駱谷奪興勢、另一路數萬人走陳倉。若是陳倉之兵先至,則可謂駱谷分擔賊兵,反之亦然,定教張魯首尾難顧。”

說完,法正便一臉認真嚴肅的看著皇帝,像是等待對方的反應。皇帝同樣深深的看了法正幾眼,忽然一邊搖頭一邊‘哈哈’笑了幾聲,拊掌說道:“善哉斯言!荀君、”他對荀攸示意道:“你來點評幾句?”

荀攸低垂著目光掃視了桌案上的地圖,他的眼神流轉,從一條條山川穀道上掠過,像是預見到一支支精兵如川流從山道中行過。只聽他淡淡說道:“中興以來,朝廷常用的僅有褒斜、陳倉、子午等三條入蜀山道。根據諜傳,斜谷的棧道已爲張魯焚燬斷絕,道路不通;而子午谷的出口又有黃金戍等壁壘,易守難攻。”

他簡單說了幾句後,開始進入正題:“當此之時,朝廷其實也無其他的選擇,唯有陳倉道合適行軍,至於陽平關等處險隘難越,想入蜀處處皆險,豈有一覽無餘的?而駱谷倒也不失爲一道奇兵之策,不妨用之。”

趙溫也自覺要補充什麼,他根據自己在益州生活、遊歷的見聞說道:“張魯易攻,我出川時曾過陽平,其城下南北山相隔甚遠,猝然之間,絕不可守。”

隨後荀攸就剛纔司馬懿等人所說的一一指點了幾句,儘管這些人在以後無不是名重天下的謀臣賢士,此時在成熟而富有經驗的荀攸面前,也不過是十來歲的少年,其中最年長的法正也才十七歲。雖然在各方面都很有天賦、甚至比其他同齡人還要優秀,但還是有這樣那樣的不足,荀攸對他們的指導實屬難得,一個個很是認真的聽著。

待議論完了之後,皇帝輕笑一聲,說道:“今日的事,不用我說,爾等也當心中警醒。此事關乎社稷,切不可外傳隻言片語。”

“臣等謹諾。”法正等人肅容說道。

皇帝依舊是瞇著眼睛笑著,只是笑容在旁人看來有些形式化,直到讓這四人依次退下去後,方纔喟然嘆道:“彼等年紀輕輕,卻大有不凡之處啊。”

荀攸低垂著眼,目光深邃,也不知在思索些什麼,順口說道:“裴文行雖然舉止不羈,但遇大事則穩重實在;而司馬仲達卻不然,他心中的思慮太多……”

“是兒最難測也,不得姑妄言之。”皇帝忽然沒頭沒尾的打斷道,轉而問道:“那諸葛亮呢?”

荀攸一愣,一絲靈光在腦中一閃而過,卻未曾捉住。但皇帝這個問句的意思他倒明白,於是也不想其他,既由衷、又配合的說道:“陛下適才不是當著臣等的面試過了麼?亦爲可造之材,今後可與秘書監衆人一較長短。”

“這是自然,若非如此,我又豈會詔其入秘書監?”皇帝滿意的笑了,將背往後一靠,手上不知從何處摸來了一隻晶瑩剔透的白玉如意。他拿著如意的末端,用如意的前段似若無意的撓著左手掌心:“自打諸葛亮入秘書監以來,朝中遂有人以爲秘書監是誰都能進的,真是笑話,我親政以來,看人看事,從未有失。這回,可是他們要鬧笑話了。”

王斌與朱皓只當皇帝是在玩笑,趙溫與荀攸卻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步出石渠閣之後,司馬懿等人邁著步子打算穿過車道,走到石渠閣對面的天祿閣與在哪裡讀書的其餘秘書郎們匯合。在路上,司馬懿湊近法正,預先恭賀道:“國家對孝直尤爲信重,這次出兵漢中,以孝直之才,或能隨軍立功,建一番功業回來。”

“仲達。”法正故意與司馬懿多走了幾步,說道:“此事尚未有定論,還是少說爲妙,免得最後出了笑話。”

司馬懿‘哈哈’一笑,用極親近的語氣對法正說道:“你適才畫策的時候可沒有這般謹慎,如今傅彥材都已派去做了沮縣長,彼可是我等秘書監衆人第一個外派出去的,楊德祖據說也有這個動向。孝直你年歲夠,才華學識又剛在趙公等人面前一展詳盡,也是時候了。”

法正聞言,擡起胳膊拍了拍司馬懿的背,這動作看似熟絡,其實在不動聲色之間藉機拉開了兩人之間的距離。

早在前年皇帝第一次閱兵的時候,就有曾暗示過有朝一日要讓法正外出親眼見識軍陣,今日這一次問計就是一個將要任用法正的預兆,司馬懿是明白人,既不想那麼早引人注目,更不想就此搶了法正的風頭,便樂得隨口說說,甘當綠葉,反正以後的機會多得是,沒必要急這一時。

至於諸葛亮,由於剛來不久,還不知道其中的門道,這會子明白過來了,心中倒不覺如何懊悔,只是由此想到更深的一層,皇帝當著衆臣的面試探法正的謀略,哪裡需要他們幾個來陪襯?若說是想借機觀察他們四個人的言行舉止,倒還更說得過去。

其實這個也不難想,諸葛亮也不相信司馬懿與法正只看到表面的那一層,尤其是法正,他已經表現的很明顯了。看上去是爭執不下、差點情緒用事,其實是要藉著爭論引出裴潛的底子,對其看好的人施手擡舉罷了。可見此人雖然氣量不大,但對於自己看順眼的人還是頗講義氣。

正這麼揣摩思索著法正、裴潛等人的脾性品格,諸葛亮最後還是不可避免的想到了司馬懿,這個人給他的感覺從一開始就有些深不可測,精明、狡猾,看似和誰都能打成一片,卻有時又顯得那麼的孤立傲岸。他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和直覺,司馬懿絕非今天表現的那樣簡單。

裴潛不知怎麼落在了後頭,與優哉遊哉的走著的諸葛亮並肩而行,他極沒風度的咧嘴一笑:“司馬懿待人溫善,屢有良行,在秘書監的風評很好,就連心氣高的楊修都說他無論是氣度還是言行,皆有‘士人之風範’。”

沒等諸葛亮點頭,裴潛卻突然搶著說道:“但我看得出來,孔明你不喜歡他,而他也不喜歡你。”

諸葛亮的身子陡然僵硬了一瞬,他直視著前方,司馬懿就不知怎麼側過頭來,與他尚未收回的目光交匯在了一起,意味深長。

“那你呢?”諸葛亮移開目光,看著裴潛那幅嬉笑的臉,認真的說道:“你喜歡士人之風範麼?”

裴潛沒有諸葛亮那麼多顧忌,很無所謂的聳了聳肩。

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
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山东| 广安市| 曲麻莱县| 台南县| 宜昌市| 古交市| 儋州市| 田阳县| 衡阳县| 陆川县| 长葛市| 平顶山市| 民勤县| 白水县| 剑阁县| 禹城市| 通山县| 西安市| 前郭尔| 富源县| 长岭县| 剑河县| 南昌县| 沙坪坝区| 涡阳县| 安康市| 偃师市| 贵溪市| 苏尼特右旗| 湘潭县| 天水市| 上林县| 资溪县| 梅河口市| 伊川县| 乌鲁木齐县| 墨竹工卡县| 江川县| 阜康市|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