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

“國政陵夷,民生困敝,其危不可以終一哺。”————————【訄書·商鞅】

老闆沒有動,悄悄給遞上一根妻子的銀簪,壯著膽子問道:“敢問尊駕,貴府主人可是要問些什麼?小的不會說話,怕會擾了貴府主人的興致。”

“嘿,你這話說的伶俐。”穆順乜斜了銀簪一眼,笑著收下了,說道:“也不是什麼要緊事,問什麼你就答什麼,我家公子寬愛下人,不會刁難你的。”

老闆這才安下心來,招呼妻子兒女走到前面去收拾碗筷,自己則跟著穆順掀開竹簾,走到皇帝等人身前,跪下道:“小的見過貴府諸位尊駕,小店鄙陋,若是湯餅不合口味,還請諸位莫要怪罪。”

剛纔的湯餅可以說是後世麪條的原型,裡面除了幾條青菜和麪餅以外,就只剩清湯寡水了。皇帝吃著感覺沒什麼味,混著醬菜和生魚片吃到還勉強湊合。

只可惜這時代沒有辣椒,不然的話就往湯餅裡舀一勺辣椒醬,那吃起來纔夠味。

皇帝等人正在用剛晾涼了的開水漱口,在心裡正憧憬著辣椒的滋味,聽到老闆這話,一時都有些驚異,就連板著臉的楊琦都露出了訝然的神色。

趙溫忍不住說道:“看不出來你還挺會說話的,以前可讀過書?”

“裡內(nèi)有位先生,擅長觀星和風(fēng)角,聽說是從山東來的單家,客居在此,喜歡在閭里鄉(xiāng)野到處遊歷。我們不知道喚他什麼,只見他常騎青牛,故叫他青牛先生。他有時到小店裡吃湯餅,吃飽了也不急著走,常拉住小的兒女們或是識字、或是說神怪異事。小的在一旁偶爾聽聽,也記了些。”老闆如實說道。

“青牛先生?”皇帝奇道,沒想到陋巷之中也有隱士奇人,聽老闆的說法,這青牛先生精通道術(shù)和醫(yī)術(shù),據(jù)說已有百歲高齡,但看上去卻纔五十歲不到,在長安各里的民衆(zhòng)中間有著很高的聲望。

一旁的楊琦突然冷言道:“不過雲(yún)遊方士罷了,乘騎青牛,莫非是想效老子不成?”

老闆不知該如何答話,倒是皇帝體貼的岔開了話頭,繼續(xù)問道:“你這餅鋪開在閭里,恐怕生意不如開在市裡的好吧?”

“如果是以前的話,自然是比不上九市裡面的鋪子,畢竟很多來往商旅,遊學(xué)士子都願意往那裡去。”老闆是個明白人,對楊琦的插話置若罔聞,有意不提青牛先生的事,順著往下說:“只是現(xiàn)在都差不多了,聽說關(guān)東到處都在打仗,盜賊阻絕了道路,東邊已經(jīng)很久沒有商旅過來了,所以九市與這裡的生意都不怎麼樣。”

皇帝知道此時李傕等人剛肆虐完潁川不久,曹操還在兗州打黃巾,袁紹正與公孫瓚爭奪河北,相比之下,關(guān)中還算是比較安靜的。

不過這安靜也不長久,因爲(wèi)用不了多久的時間,李傕、郭汜見遇赦無望,就會在賈詡的勸說下發(fā)兵西向,屆時關(guān)中生靈塗炭,自己在朝中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優(yōu)勢將蕩然無存。

皇帝剋制住心裡鬱悶的心情,打起精神道:“你還開著餅鋪,就說明這裡內(nèi)的人家都還有些錢糧。那收成呢?這兩年的收成怎麼樣?”

“小人家裡沒有閒田,開餅鋪也是時常要靠親鄰接濟才得以爲(wèi)生。”說到收成,老闆頓時苦著臉:“以前倒還好一點,最近幾年雨水不足,去年還險些鬧旱災(zāi),所以這收成也只能勉強度日。”

老闆怕皇帝有官府的背景,話只敢說一半,至於另一半,不用說皇帝也能猜到。

除了災(zāi)害困擾著百姓以外,漢末繁重的課稅也是一大主因,比如說三十稅一的田稅,孝靈皇帝卻每畝要加徵十錢,口賦的起徵年齡也從七歲降至一歲。諸如此類,再加上各地吏治敗壞,嚴重增加了民衆(zhòng)的負擔(dān)。黃巾起義被平定後,各地仍是起義不斷,就足以證明百姓所受的剝削之重。

皇帝又繼續(xù)問了些坊間瑣事,比如養(yǎng)育子女的負擔(dān)、遠離城鎮(zhèn)的鄉(xiāng)下百姓的現(xiàn)狀等等,所得到的情況實在不容樂觀,讓皇帝愁眉不展。

楊琦見狀,趕緊讓老闆退了下去,對皇帝說道:“近來多災(zāi)多難,百姓難以爲(wèi)生,各地情況皆是如此。陛下心存社稷,憂心之餘,更當(dāng)勤於政務(wù),選賢與能,告布仁政,使百姓安樂,天下太平。”

“你說的是啊,只是如今陝縣李傕、郭汜指日必反,大戰(zhàn)將至,這關(guān)中三輔怕是又要遭受一場兵燹。還天下天平,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去了。”皇帝嘆了口氣,突然問道:“派人去送給李傕的密詔,這時候應(yīng)該到了吧?”

“算算日程,這兩天應(yīng)該到陝縣了。”楊琦說道,在與王允磋商無果,一時奈何不了的情況下。他很擔(dān)心皇帝讓尚書檯私擬詔書赦免李傕的行爲(wèi),是否會得到當(dāng)初私擬詔書赦免徐榮一樣的成功:“李傕虎狼之輩,怕是不會輕易信服,再者說,王司徒事後得知,若堅持不認,豈不是有損朝廷顏面?到時怕是又會出別的亂子。”

“我本也不想如此,奈何時不待我,王允當(dāng)初誅殺董卓,讓尚書檯私下擬寫赦免的制書,可曾按三公當(dāng)場受命的規(guī)矩來?可見規(guī)矩不是一成不變,他能權(quán)宜變通,我爲(wèi)何就不能?若不是看在他尚未犯下大罪,又於國有功、得黃琬、呂布等臣子將士擁戴的份上,這朝堂哪裡還有他說話的地方。”

“與王司徒論事必要順其心意,順則悅,逆則怒。這幾日在他手下的朝臣多有怨言,此次更是絕陛下與諸大臣之請,孤行一意,非要按他的法子處置李傕不可。長此以往,我擔(dān)心司徒會愈發(fā)剛愎。”趙溫時刻不忘攻訐王允,突然接話道:“陛下以雷霆手段,拿下張喜,實在是大快人意。”

皇帝目光閃爍,暗自得意,卻不便表露:“衛(wèi)尉的案子證據(jù)確鑿,不容反覆,你持節(jié)理獄,要儘快給他定罪。廷尉正法衍近來與你關(guān)係如何?”

“法衍近來多次表示要寬赦蔡中郎,還舉出孝桓皇帝時對阿附樑冀的胡公判決案例,請判蔡邕處以阿黨之罪,剝奪爵祿,開恩減死罪一等,免爲(wèi)庶人。”

“庶人?”皇帝也沒想到會判的這麼輕,他旋即說道:“這樣也好,先就如此判,王允哪裡定然不會甘心,爾等與宣璠討價還價後折中辦理,務(wù)必保全其性命。”

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dāng)對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fēng)苦雨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dāng)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jīng)武第九十三章 太學(xué)新科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xiāng)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wèi)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四百零八章 風(fēng)止雲(yún)起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yīng)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zhòng)行賄免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fēng)氣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quán)智有餘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zhàn)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qū)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dǎo)引禽戲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八十一章 當(dāng)防隳壞
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dāng)對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fēng)苦雨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dāng)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jīng)武第九十三章 太學(xué)新科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xiāng)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wèi)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四百零八章 風(fēng)止雲(yún)起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yīng)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zhòng)行賄免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fēng)氣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quán)智有餘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zhàn)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qū)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dǎo)引禽戲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八十一章 當(dāng)防隳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开化县| 涿鹿县| 项城市| 渝中区| 山阴县| 葵青区| 稻城县| 久治县| 虞城县| 施甸县| 古交市| 济南市| 连山| 额敏县| 盱眙县| 福泉市| 如东县| 湖口县| 三门峡市| 隆安县| 西青区| 溧阳市| 大丰市| 越西县| 青田县| 台东县| 永平县| 兰溪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安乡县| 厦门市| 昌都县| 彭水| 顺义区| 桂平市| 桂东县| 哈巴河县| 长宁区| 台江县|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