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

“王者臨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寢待旦,日昃旰食,將何爲懼禍及也?”————————【抱樸子·詰鮑】

自年初以來,關中數月不雨,旱象已成,又遭逢涼州蝗羣,京畿三輔等地飽受肆虐。饒是朝廷開倉賑濟不斷,每日耗費糧草無數,也依然是哀聲遍地。皇帝心知救災非一時之功,半年以來一直從容任策、戒驕戒躁,勉力將局勢維持到一個穩定的局面。然而近來盛傳的一件事,卻讓皇帝的心境變得極壞。

因爲今年不僅發生了旱蝗,六月底還出現過一次日食,雖然那次僅是日光黯淡,但百姓還是無可避免的形成了恐慌,這種恐慌的情緒被有意的疏導、壓制,直到另一個消息傳入長安時,才真正引發了衆人不安的情緒——東南接連兩次地震。

天生災異,罪在聖躬。

最底層的百姓只在乎基本的吃飽穿暖,當今天子既然仁政愛民,那就沒什麼德行虧失,但架不住有心人往壞處想。隨著地動的消息傳來,長安各地漸有天子失德,不配爲人主,所以才致使天咎。

消息一出,輿情頓時就彈壓不住,長安閭里黎庶議論紛紛,更或有不少宵小、奸猾商賈從中推波助瀾,京兆尹胡邈、長安令王凌心急如焚,一日數奏——甚至在華陰等地有賊寇殺人放火,搶了十來個鄉里,裹脅千人,以致人心越發浮動。

當然這些奏疏送入未央宮後也沒有收到什麼確切的答覆,只是切言胡邈等人查清源頭,安撫民心。因爲胡邈等人上的奏疏比起來,皇帝案頭擺滿的藉由災異大發論言;請皇帝自省、寬釋囚徒、大赦天下的奏疏更讓人棘手。

‘……蝗蟲,貪苛之所致也。’

‘《京房佔》曰:人君無施澤惠利於下,則致旱也。不救,必蝗蟲害谷……請祀山川羣神及能興雲雨者……’

‘……國大旱,冤獄結,伏願陛下推忠恕之愛,矜冤枉之獄,錄刑徒,理冤囚,收令下獄抵罪。’

“孝靈皇帝英年崩殂,我沖齡繼位,踐祚以來,無不夙興昧旦,思恢盛世,以濟兆民。故薄賦斂,輕徭役,蠲除煩苛,欲令百姓修業,不敢有一日懈怠。今三輔、弘農等郡偏遇災旱,年穀不收,百姓飢乏。我心甚懼,屢下詔書賑濟,大開倉廩,歷數前代,未有如我盡心者。”皇帝淡淡說完,伸手點了點桌案上堆成小山似得簡牘奏疏,忽然伸手將其嘩啦一下推倒:“天有災異,竟還有何罪於我乎!”

皇帝也是委屈,自己明明沒有任何昏聵的舉動,反而爲了漢朝這個爛攤子殫精竭慮,只是恰好遇見了災害頻發的時期,就得無辜背上這麼大的鍋,這憑什麼?要不是剛好坐在皇帝的位置上,誰樂意辛辛苦苦當裱糊匠?

“陛下息怒。”自太尉董承、司空趙溫以下,承明殿諸大臣無不連連叩首,顫聲道:“皆是臣等……”

“沒你們的事!”皇帝不等他們說完便冷冰冰的截住,每次都是千篇一律的謝罪,他都聽厭了。皇帝緩緩從席榻上站起,一步一步的走到中庭,一邊走,一邊用腳尖輕輕踢著地上散亂的書簡:“還是我太寬仁了,致使旁人正事不做,整日裡就盯著些災異謗訕朝廷!以後此類奏疏,一律不許呈遞御前!”

董承立即應道:“唯唯!君上所言甚是,君上自親政以來,休息關中、開拓雍涼、收復並土。種種功績,世人皆看在眼裡!若是這都要遭受天咎,那臣實在不明所以。”

馬日磾冷眼看向董承,心中不忿,似乎還想與其爭論一番的樣子,忽然耳旁聽來皇帝一聲冷哼,又趕緊俯下身去。

皇帝寒著臉,在一堆奏疏中閒庭信步似得走著,忽然,像是找到了什麼,親自彎下腰來,從地上撿起一份奏疏,丟給趙溫:“這份奏疏寫的在理,你來念。”

趙溫不敢怠慢,趕緊伸手拿起奏疏,大略看了一眼後,便直起身念道:“……臣敏聞,爲惡而災報,是其應也;爲善而災至,遭時運也。陛下即位日淺,視民如子,不幸降災,乃時運之會,而非德行之虧。昔成湯遇旱,減御損食,而澍雨降;世祖遭旱,省畋散積,而年歲豐……”

奏疏是由郎中來敏所寫,將災異附會成了巧合,不僅讓皇帝擺脫困擾,更是讓三公免去了無謂之禍。

“這纔是真知灼見。”皇帝滿意的轉過身去,來敏的背後站著什麼人皇帝心裡清楚,沉寂了這麼多天,他們終於有了動靜,打算從深處冒上來了。既然是對方主動送上來的臺階,皇帝自然要接下:“我記得來敏入蜀,曾與裴俊等人說降益州,立下大功,眼下只在光祿勳任職郎中,未免不足,今擢爲黃門侍郎,侍奉左右。”

這一通非比尋常的任命讓馬日磾大爲皺眉,來敏與黃琬有親,這本不是什麼秘密。只是讓他憂心的是,去年好不容易借災異趕下臺的黃琬,似乎又有了死灰復燃的苗頭,而皇帝這一番舉措,更是間接佐證了這一點!

馬日磾一時猶疑兩難,站在公心上說,他並不想見到皇帝的威信因爲這次風波而一落千丈,這樣會使朝廷也失去相應的威權制御關東;但站在私心上說,馬日磾又迫切的期望能借此機會迫使皇帝妥協,只要稍有挫敗,皇帝鋒芒收斂,以後推行新政便不會再激進、不聽臣下的阻諫。如今有了來敏的上疏,馬日磾心中立時有了另一個憂慮,那就是要不要再次阻攔黃琬。

攔住黃琬東山再起的勢頭,滿足私心,卻又違背了公心,這讓馬日磾猶豫不決。

楊琦在一旁的想法就比馬日磾簡單、機變多了:“來敏疏奏正可廣告關中,以息士人之心。然,雖有此良言,關中百姓皆已因災異而人心惶然,陛下既爲天子,理應安撫人心。”

皇帝走回了席榻上,抖了抖寬袖,慢悠悠的坐下,道:“楊公言之有理,如今首重者在民心,民心繫於旱蝗,則旱蝗乃當前首重。捕蝗使近日已分赴各地,地方也賑濟不斷,朝廷要做的,也就只有祈雨了。”

這是這近半個月來皇帝主動提起‘祈雨’的事情,馬日磾、楊琦等人不由豎起耳朵靜聽:“上個月朝廷已下詔各地受旱郡縣,遣派戶曹掾打掃社稷,禱祀河神、名山、大澤等有神處,可惜無功。即日詔太常禱天地、宗廟、社稷等處,以公府掾吏爲請雨使者,參與祈雨,若是不成,再由公卿官長,以次行雩禮求雨。”

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
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丰宁| 荔波县| 海伦市| 长宁区| 齐河县| 东至县| 门头沟区| 峨边| 中江县| 九江市| 徐州市| 元氏县| 安宁市| 江阴市| 大荔县| 亚东县| 吴江市| 孟津县| 财经| 务川| 丰台区| 高平市| 阜宁县| 蛟河市| 介休市| 舟曲县| 山东| 旬邑县| 灵武市| 任丘市| 个旧市| 唐山市| 蓝田县| 永登县| 龙门县| 中西区| 昌吉市| 德钦县| 岱山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