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魯充與法衍同是扶風郿人,又是西州豪族出身,與法衍門第相似,有通家之好。是故得知法衍拜爲廷尉正之後,出於好友情誼,第一時間便趕來拜會。

兩人見面後,魯充笑嘻嘻的說道:“充給廷尉正賀喜了!”

法衍苦笑道:“你可別說笑了,我正準備去貴府上找你呢,可曾用過飯?”

魯充謝道:“來時已用過了,不勞季謀兄費心。”

於是法衍請魯充上座,說道:“你久在中臺,處樞機之要,知道的肯定比我多。關於我爲何突然拜爲廷尉正,參與蔡中郎等案,若有方便告訴的,還請不要吝嗇。”

“這事倒也不奇怪。”魯充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嫌廷尉宣璠對王司徒一味阿附,心裡不喜,而蔡中郎一案事關重大,是故派了趙侍中持節參與審訊。”

法衍說道:“是這樣沒錯,但又如何把我牽扯進來,我平日裡可從未在陛下面前說過什麼出奇的話。”

魯充說道:“季謀兄昨日不是奉詔與趙侍中一同逮捕了衛尉張喜麼,趙侍中擔心自己疏於律法,招架不住宣璠。所以看你是關西人,爲人安守本分,不屈節阿附的份上,向陛下推薦了你。”

法衍這才恍然大悟,沒想到事情的起因出自這裡。雖然他知道趙溫在短短時間憑藉傾力搭救蔡邕,在朝中聲名鵲起,很快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但讓他奇怪的是,趙溫的聖眷難道已經到了僅憑一面之辭,就能讓皇帝不加考察便任用所薦之人嗎?

魯充對此也很疑惑,他說起了今天早上擬詔拜法衍爲廷尉正之前的事情:“記得陛下知道你的名字後,特意讓人來尚書檯取你的籍冊文書,又問了些有關於你家世、親族的話,這才讓人過來宣詔。”

法衍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想了半天也是無果,索性不再琢磨它,說起別的來:“那依你之見,我該如何做?”

魯充說:“我看陛下行事,絕非庸主,此時命你參與審理大案,正是天賜良機。季謀兄若是想振興家業,在本朝留下一份功績,在下勸你行事多與趙侍中一道,盡力救出蔡中郎。若是並無此念,那就秉持公義即可。”

想了想,魯充他又補充說:“不過你也不用太過憂慮,趙侍中也是克己守正之人,陛下在對待蔡中郎之案一直不急不躁,似乎早有打算,你只需從中亦步亦趨,以觀其變就好。”

法衍點頭稱是,但暗自想,可是這麼一來,皇帝派誰來做審訊的第三方不是都可以麼?爲什麼要把這個不費力就能得到好處的事情交給他,難道趙溫的面子就真那麼大嗎?

天色漸漸黯淡下來,法正見兩人談的差不多了,便帶著蒼頭進來點燈,並更添茶水點心。

看到年僅十六的法正不卑不亢的衝自己行禮,魯充突然問道:“賢侄最近在讀些什麼書?”

長輩發問,法正如實答道:“最近在看《公羊春秋》。”

魯充突然說道:“《公羊春秋》原是微言大義,只是百年以降,內容逐漸繁瑣,且推崇讖緯之學。鑽研春秋,當以《春秋左氏》爲主。”

法正唯唯受教。

魯充起了考校的意思,拈鬚問道:“你雖不在朝中,但也能借尊君的爵祿得窺朝局。我今日不與你說三家《春秋》,只想與你談談這局勢,你不妨試著說一下。”

縱談天下,是時人最喜歡一種聊天風尚,法正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如今朝廷在王司徒治下,雖不說吏治清明,府庫充足,但好歹做到了奸佞絕跡,百姓安定。依小子淺見,王司徒若是能外撫諸侯,內聯朝臣,潛心經營關中,不消十年,則朝廷威望必勝於從前。”

魯充不住的點頭,興致盎然的問道:“你這說的這是如果,但實際上呢?”

這個追問不是那麼好答,對於法正來說,也不是答不上來,他一邊思索一邊說道:“實際上王司徒做事自有主張,蔡中郎一事導致人心大失,臣下不附,再加上李傕等人聚兵虎視陝縣.......小子很擔憂現今的局面,以前也曾不止一次勸過家君,早早回家自守,遠離風波。”

魯充早就知道法正從小就有不凡之處,他雙手按在膝上,半身前傾,問道:“聽你這麼說,你現在可是改主意了?”

“是,因爲沒料到陛下聰明有爲,所以想到這會是個轉機,故而適才也在勸說家君與趙侍中一同主張寬赦蔡中郎。”法正坦然道。

魯充哈哈大笑,轉而看向法衍:“當年孝桓皇帝始置秘書監,用以典司秘府藏書。如今陛下重設,雖依然歸屬太常,典司圖籍,但除了秘書令由黃門侍郎射堅轉任以外,餘下郎官,皆從公卿名士家年輕才俊中擇取,典書是假,伴讀是真。族中子弟,若是能入秘書監,不僅能一窺秘府藏書,增進學問,而且還能與陛下自幼長大,培養君臣情分。是以近來京畿諸郡世族大家,無不重視。”

法衍不知道魯充好端端與法正說話,突然會跟他說起這個,他莫名道:“這事我自然曉得,卻不知與我有什麼干係?”

魯充以手撫股,激動道:“令郎才智不凡,國家今年十二,令郎年方十六,相差無幾,何不如趁此機會,讓令郎去試一試?”

法衍一怔,顯然是沒想過這個事情:“這、可是我聽聞這次是要在公卿世族,及名臣之後擇選,我不過區區廷尉正,恐怕不夠資格。”

“此言謬矣。”魯充移席就近,到法衍面前說道:“我聽到傳言,陛下有意放開範圍,六百石官員皆可舉薦子弟,各郡守亦可舉薦優秀童子,此次擇選,務求公正,五日之後所有舉薦的子弟都將在承明殿一同參與策試,擇優錄取。”

“未見得,名門子弟有祖上恩蔭,父輩庇護,陛下若是盡擇寒微無名之士,怕是公卿們也不會答應。”法正忍不住自言自語,未料到聲音太大,被法衍二人聽到了。

長輩說話,晚輩置喙是件極爲失禮的事情,法家自法正祖父玄德先生通傳儒學以來,對禮制甚爲看重。此時法衍面帶不悅的瞪著法正,欲要發作,法正臉上一紅,急忙告罪道:“小子失禮,還望恕罪。”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辰溪县| 泽库县| 紫金县| 林甸县| 岫岩| 遂昌县| 鸡泽县| 嘉义市| 炎陵县| 华宁县| 灌云县| 波密县| 宁波市| 马山县| 奇台县| 启东市| 古交市| 密山市| 汝南县| 常熟市| 红安县| 舟曲县| 山东| 上栗县| 台安县| 黔江区| 林芝县| 灵川县| 徐汇区| 五台县| 桃江县| 泾阳县| 宝兴县| 太康县| 沛县| 台北县| 靖远县| 普陀区| 西青区|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