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

“夫地勢水東流,人必事焉,然後水潦得谷行。”————————【淮南子·修務訓】

溫室殿中,那隻炭火烘著的茶壺所冒出的熱汽忽然急促了些,空氣裡隱隱出現哨聲。

殿內的溫度高了些,皇帝又穿得厚實,一張臉被熱的發紅。此時他坐正了些,抖了抖袖子,使喚穆順將窗子開條縫,放些風進來。穆順怕皇帝吹了著涼,又趕緊喚人搬了架屏風立著圍著,宮人來來去去,有這麼一個插曲,剛纔的驚人之語倒像個丟入泥水中的石子,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文教之事,非一時之功,當計於長遠。眼下仍需權衡緩急應需,尤以關東爲重。”荀攸謹慎的提醒道,加大對醫學生的培養以及對醫術的研究,實在是一樁有利於天下百姓的好事。作爲一個有抱負的士人,在拋去私利與立場後,荀攸心裡也是很支持皇帝的。

只是在什麼時候就做什麼事,統編醫術的事情在荀攸看來並不是當下急務,皇帝或許是一開始料錯了脂習與華佗的應對,低估了那幫太醫因私忘公、泥古不化的程度。

皇帝輕笑一聲,從榻上站起身,抖落肩頭大氅,露出內裡的深衣皁緣。他微微挺起胸膛,修長身軀繞過桌案,在殿內漫無目的的走著。

“關東自然是當務之急。”皇帝在殿內走走看看,一隻手藏在袖子裡,放在腰部:“只是此事若無個措置,只怕會助長此風,日後愈加難辦!”

“太醫署積弊已久,光憑脂令一人,恐難遂陛下之意。何況這次三輔寒癥雖卻,焉知以後不會再現?”荀攸忽然想起一事,試探著說道:“臣淺見,正如當年外詔華佗等醫,從外入內,分太醫署而立太醫院的故事。不妨下詔再徵求民間醫術精深者,徵入醫署,也好引活水衝淤潭,換一片清白澄潔。”

皇帝眼前一亮,拊掌稱是:“善,這次脈案中據說有不少是民間醫者所撰,若是有一顆無私醫心,大可如彼等所願,或入太醫署奉職、或入太醫院教授。”

荀攸則順勢說道:“臣倒是想起一人,陛下可記得張機?”

“南陽張仲景?”皇帝大有印象,他當年徵辟華佗的同時也曾下詔搜尋過此人,只是張機沒有華佗那麼對功名官爵的熱衷,只一門心思的隱居長沙、一邊治人一邊編書。朝廷使者沒有在南陽尋到張機,而劉表當時將其視爲朝廷對地方的一次試探,也不願開這個由朝廷任意徵辟的口子,幾番推脫之下,便將此事糊弄過去了。

荀攸此時是早接到了荊州的消息,勢要出手暫時緩和荊州劍拔弩張的局面,所以纔有了這麼個主意:“聽說此人託庇於長沙太守張羨府下,彼等互爲南陽同宗同親。張機爲人清正,據說又善治傷寒,正是適於陛下所需。”

皇帝驀地停下腳步,若有所思的看了荀攸一眼,忽然笑道:“張仲景於我而言,有大用!既如此,就再遣公車去徵,這回他不會不來。”

荀攸輕輕頷首,也不接話。

說罷,皇帝又點了點地上散落的脈案:“脂習進呈的這些東西,且都原樣發回去吧,批答也不給了,董承手下不是有能人麼?讓他們想去。”

“說起來,臣也沒有料到衛伯覦會入太尉幕府。”荀攸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接過穆順從地上清點整理好的脈案。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故意不將視線隨著皇帝的身形而移動,君王的表情幾乎永遠沉靜不變——有時就連語氣都有欺騙性。能讀出對方心思與情緒的,只能通過話語。

“天下之大,難道還會無路不成?”皇帝緩緩踱著步子又走了回來,他伸手提起冒著沸騰水汽的茶壺,向荀攸走了過來,一手攏著袖子,一手爲荀攸面前的空茶碗內傾倒了一注熱水。

荀攸下意識的想起身接過茶壺,表示不敢弗受。怎奈皇帝先伸手攔了一攔,旋即只見那道熱水衝進了茶碗,碗底的深綠茶葉一簇簇的被水蕩起,再次舒展開來。

“衛覬當年爲黃門侍郎時,我曾與他相處過一段時日,其人才幹是有的,也懂得變通。當初理鹽政,他也提了不少良策,如今王邑在河東施政有術,鹽榷年入鉅萬,其中不可說無他的一份功勞。”皇帝給荀攸倒完水後,仍提著茶壺站在原處,低頭看著那隻黑漆朱紋的茶碗,輕聲說道:“河東之亂後,衛氏牽連不小,我本以爲他從此會一蹶不振,息了仕途之心,沒想到……”

皇帝站在面前,荀攸也不敢安坐,推辭不了皇帝親自倒水斟茶,便伸腿要站起來回話。然而皇帝偏像沒看到一般,自顧自的又轉身走了回去,順道將茶壺擱在炭盆邊上煨著。他沒有給自己倒茶,反而站在自己的桌案邊,彎腰將先前拿在手上的書拾了起來。

這時候皇帝正好就瞧見剛站起來的荀攸了,他訝然的看了荀攸一眼,伸手輕輕壓了一下,示意他不必拘禮。於是荀攸又坐了回去,皇帝接著剛纔的話說道:“他的眼光一向不錯,不用人支招就明白該拉著誰。在太尉屬下任事也好,屯曹掾雖沒有曾經的黃門侍郎尊貴,但最爲實際,也適合他施展才華。只要任事勤懇,把軍屯辦好了,以前的事,誰還會揪住不放呢?”

荀攸心中一動,董承向來輕慢士人,得罪過不少關中豪強高門,其麾下親信大都是豪強末流、鄙陋小人之輩。以衛覬的家世,在以往幾乎是不可能看得上董承的,可如今……衛覬闖入董承門下似乎不是無的放矢,背後恐怕關西士人做了把推手,想拉董承下水。想到這裡,荀攸下意識的看了眼皇帝,不動聲色的揣摩著對方剛纔這番話,那不以爲忤、反而盡隨其意的態度讓荀攸纔有些緊張的心,又再度平復了下去。

“陛下寬厚,用人唯才,不拘一格,是臣等幸事。”荀攸有些幸災樂禍,有些人恐怕永遠也想不到,皇帝一開始需要扶持的,不代表會一直扶持;而一開始難以割棄的,不代表會一直不會割棄。正如皇帝這回對董承闢衛覬爲掾的態度一樣,越是平淡、不放在心上,對董承來說就越危險——因爲皇帝已經開始不將他放在心上了。

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
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田区| 台南县| 巢湖市| 威远县| 许昌县| 灵台县| 恩施市| 女性| 保康县| 武清区| 仪征市| 五莲县| 石嘴山市| 闽清县| 平阳县| 枣庄市| 洪雅县| 临漳县| 黄大仙区| 伊金霍洛旗| 佛山市| 龙里县| 镇安县| 思茅市| 宝丰县| 景德镇市| 江华| 乌什县| 林芝县| 社旗县| 西平县| 湘西| 安仁县| 孝昌县| 长宁区| 曲麻莱县| 叙永县| 鄂托克前旗| 札达县| 绩溪县|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