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

“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禮記·中庸】?

“陳公臺自邊公死後,便對曹操心存不滿,此番投奔明公,欲以兗州相報,正是天賜良機。”田豐微微躬身,沉著的說道:“眼下曹操大軍集結泰山、瑯邪等郡,腹內空虛。只待陳公臺設計,與我等內應而外合,兗州便輕而易得。”

邊讓是兗州名士,素來恃才傲物,不僅輕視曹操閹宦後人的身份,更大張旗鼓的與曹操的對頭兗州刺史田芬結交。田芬是冀州豪強出身,背後靠著四世三公的袁氏,在邊讓這樣的士人眼中,無論是身份還是名義,都比曹操更適合治理兗州。於是受到邊讓的影響,許多兗州士人的立場開始搖擺不定,曹操深感威脅,最後尋機將其殺害,連帶著還懲處了許多士人,壓下了這股歪風。

然而自邊讓死後,兗州士人皆兔死狐悲,對曹操的舉措愈加不滿。尤其是陳宮與邊讓情誼深厚,雖然明面上沒有顯露半分,但私底下卻早已對其離心。

兗州刺史田芬在兗州待了兩三年,雖然沒有得到袁紹的全力支持,在具體的民政上插不了手、被曹操的手下架空;但卻並不是默默無聞,什麼也沒有做。長久以來,田芬一直深耕於兗州的士人之中,對兗州盤根錯節的人物關係摸得門清,邊讓當年看好他,爲他招徠了大批士人,雖然最後被曹操阻斷,卻間接將大部分中立的兗州豪強推到了他的身邊。

“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田芬在兗州看似無所作爲,其實在背後給曹操埋下了隱患啊。”袁紹瞟了田豐一眼,漫不經心的說道。

田芬與田豐是同族,早在田芬被朝廷授命兗州刺史的時候袁紹心中就不如何樂意,認爲這會助長冀州士人的氣焰,所以始終不願意給田芬多大的助力,默許曹操將兗州據爲己有——這也算是給丟了州牧之位的曹操一個補償。

然而讓袁紹沒想到的是,名不經傳的田芬居然會在這一兩年的功夫爲他籠絡到許多兗州士人的支持,若說這背後沒有田豐等人的安排,袁紹是斷然不信的。只是如今時移俗易,出於團結手下、一致對外的需要,縱然袁紹也不得不改變初衷,啓用田芬這顆閒棋。

田豐毫無顧忌的與袁紹對視,正要搭話,一邊的沮授搶白道:“當初留下田芬在兗州,本就是爲了牽制曹操,不使其坐大,以爲不測之計。如今正好發揮效用,爲明公解決此間憂患,可見當初明公果決,令我等服膺之至。”

沮授的性格耿直比田豐還不遑多讓,此時居然肯在袁紹面前說這麼多好話,不喜巧言令色;另外,田芬之所以能有這般氣候,與沮授的苦心運籌是分不開的,此時卻將功勞都算在袁紹的賬上,這讓田豐不由皺起了眉頭。而在袁紹等人眼中,卻將此看作是田豐與沮授二人關係親密,冀州士人同氣連枝的象徵,心裡不由得更忌憚了幾分。

“曹孟德是我故交,我本也沒想過刻意去防範他、算計他。”袁紹搖了搖頭,悄然斂去眼底一絲銳意,身子往後一仰,不動聲色的說:“誰讓現下形勢不由人意,兗州實乃中原腹心,四戰之地,總得留在親近人手上我才得放心。”他默默的盯視著酒碗,輕聲道:“陳公臺既然有意叛變,可有什麼打算?”

“其已經說服了兗州從事中郎許汜、王楷等一行人,只要明公兵馬一出,兗州濟陰、任城、東平等郡國皆會雲集響應。田芬本就是朝廷封拜的刺史,有他出面,不出月餘便能安定兗州。”田豐在此事上操心最多,對此事也尤爲熱衷,他在一旁積極進言:“只要這次拿下兗州,明公便能集結冀兗青三州之力,再一舉蕩平公孫瓚,收幽州突騎爲己用。到那時別說後將軍,就算是收復西陲的朝廷,也未必是明公的對手。”

關中之地早已因爲連年的羌亂而搞的貧瘠不堪,幷州、雍涼等地也不是什麼人口密集的所在,朝廷治下也就一個新得的益州還算富饒,縱使這兩年修養生息,也比不上人煙阜盛、土地豐腴的冀州。在袁紹等人看來,朝廷如今雖然已有四州之地,但都不是什麼好地方,聽說最近還在鬧旱蝗……

袁紹暗自轉換著心思,田豐對他繪了不止一次藍圖願景了,遠的不說,就說最近在幷州、河東的圖謀就讓他無功而返。而這次田豐再度對他描繪願景,吃過這一套的袁紹早就沒有多少動心了,不過該表的態還是得有:“田君所言深得我意,只是我如今要備戰公孫瓚,連青州哪裡都照顧不來,如何還能騰出手去兗州?”

郭圖瞅到了袁紹的眼色,跟著憂愁道:“是啊,那曹孟德應是也料到如此,所以纔敢調走所有能戰之師,露出腹心吧?”

沮授察覺到了郭圖話裡的陷阱,正想出聲轉圜,冷不防突然聽見一邊發出清脆的響聲,像是有人將茶碗重重的磕在了桌上。這聲響動十分突兀,衆人一齊將視線轉向某個角落,只見那人赧然一笑,向衆人告罪。

這麼一打岔的功夫,沮授不知怎麼遲鈍了一瞬,而田豐也已經回過頭接口說話了:“明公不是已讓臧子源任職東郡了麼?其麾下有兵馬數千,足以爲田芬前驅,再者,臧子源曾被張孟高闢爲僚屬,彼此‘君臣義結’,張孟高是張邈之弟,有這一份淵源,陳留郡也將倒向明公。”

“陳留郡不歸張超做主。”袁紹眼神閃爍了一下,提起曾經的好友張邈,他的語氣不免有些冷淡:“張邈倒是與曹孟德交情深厚,當年曹操出征陶謙,曾對家人說‘我若不還,往依孟卓’。我與他多少年的交情了,也沒見他以妻子相托,可見張邈與曹操二人的關係,哪裡是張孟高所能撼動的?”

“今時不同以往。”逄紀忽的輕笑一聲,忍不住在一旁插話道:“自曹操誅殺邊讓以後,兗州士人皆惶恐不安,人人自危。就連當初一力幫助曹操入住兗州的陳宮都心有異志,何況是向來喜歡振窮救急,多與士人結交的張邈?”見袁紹面露沉思,逄紀繼而說道:“明公莫非忘了,朱文博還在陳留呢。”

數年前爲了擊退進犯兗州的袁術,袁紹特意派朱靈南下相助曹操,之後也沒有讓其回來,反倒是作爲一個釘子留在了張邈身邊。

袁紹此時只要指使臧洪、朱靈二人從東郡、陳留兩個方向進軍,再有陳宮作爲內應,幾乎不用吹灰之力,也無需袁紹動一兵一卒,就能讓兗州易主。

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
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沅江市| 铁岭市| 凉城县| 克拉玛依市| 五家渠市| 东乡族自治县| 西林县| 临猗县| 万宁市| 澄城县| 平舆县| 同仁县| 安达市| 波密县| 金乡县| 九江市| 嵊泗县| 石阡县| 格尔木市| 铅山县| 萍乡市| 密山市| 蒙城县| 凭祥市| 普陀区| 阜宁县| 三明市| 合肥市| 土默特左旗| 金乡县| 临澧县| 漳浦县| 四子王旗| 海门市| 康乐县| 甘洛县| 莲花县| 临澧县| 甘孜|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