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

“夫投壺者,不使之過,亦不使之不及,所以爲中也。”————————【投壺新格】

出了趙謙府邸,穆順不敢耽擱,直接回了未央宮,連水都沒來得及喝上一口,便忙著找皇帝覆命。

此時皇帝正在石渠閣外與一衆秘書郎露天宴飲,玩著投壺的遊戲,投壺起於戰國、興於秦漢,是當時的儒者士大夫之間宴飲助興的活動。

大約是上個月,秘書郎王粲和楊修教會了皇帝這種遊戲,皇帝很快上手,並且樂此不疲。幾乎只要一宴請秘書監衆人用膳,就定然會玩上幾局,不過皇帝準頭太差,十矢九不中,所以沒回都是讓秘書郎們玩,自己在一旁過眼癮。

穆順來的時候,一圈下來,正好輪到法正投壺。只見法正坐在席上,手上拿著根沒有鋒鏑的箭矢,瞇著眼盯著中央的一隻腹大口小的銅壺,磨蹭了好一會,就在他終於有所動作,舉手投矢的時候。

楊修在一邊剛好說道:“每回投壺,就屬你最——”

噹啷——

法正手腕一抖,箭矢偏離了目標,堪堪擦著壺身而過,掉在地上。

他臉色頓時一沉,忍不住看向楊修,楊修表情一愣,自知失言,立即側過臉去裝作不關我事的樣子。

法正雖然失手,在座衆人都是受過君子教育的,並沒有任性起鬨。王粲、士孫萌在一旁神色淡然的看著;桓範、傅乾的嘴角略微揚起的笑容還未散去;裴潛、王輔則是輕輕搖頭,替法正這一次感到可惜。

唯有王輔敢想敢說:“這回不算,孝直再投一次!”

法正感激的看了眼王輔,臉色立時緩和了些許,只是他不會再丟一次醜了。

裴潛這時笑道:“該我了。”

他隨手拿起一根箭矢,略一打量,便信手一投。箭矢準確的飛向銅壺,正好打中壺腹,銅壺原地搖晃了幾下,傾倒在地上,把銅壺裡原來插著的箭矢盡皆倒了出來。

“好啊,沒投中也罷,倒把壺也給弄翻了。”皇帝這時也笑著發話了:“文行,看來你也不適合玩這個遊戲。”

這話一說完,所有人紛紛跟著皇帝起鬨。

裴潛倒也不惱,笑著說道:“人各有所長,左右不過是一個遊戲,潛既然不善此道,以後不如和陛下一起旁觀。”

他出身河東裴氏,是侍御史裴茂的兒子,爲人不拘小節細行,不爲其父所喜,給他取字‘文行’就是希望他能懂些規矩。沒想到入宮之後,裴潛愈發放縱天性,難得與王輔、法正等幾個性格古怪的人玩到一起去了。

這次裴潛再明顯不過的爲法正解圍,皇帝見了,倒也不以爲怪。秘書監九個秘書郎,性格、家世、才學各異,在父輩的影響下很容易各自組建成小團體,比如楊修與桓範、傅幹三人感情好;王粲與士孫萌最爲契交;王輔與裴潛性格相投。雖然他們私底下也會有敵視,比如法正與楊修這對冤家,但整體上還是一個皇帝爲核心,緊緊圍繞在皇帝身邊的秘書班子。

皇帝此時注意到了安靜侍立在一邊的穆順,他招手讓穆順上前,問道:“何時回宮的?”

“就在剛纔,奴婢不敢打攪國家的興致,便在一邊候著了。”

皇帝隨意的應了一聲,目光不經意間掃視在座衆人,臉上的笑容漸漸隱去不見:“趙公的病情究竟如何了?”

這話一出,無論是秘書令射堅,還是秘書郎楊修、士孫萌等人盡皆屏息靜聽,剛纔還充斥著的輕鬆愉悅的氣氛頓時蕩然無存,衆人雖然臉色未變,看向穆順的目光中流露出緊張的探詢。

“誒,太醫令說很難熬到秋涼時候。”見皇帝沒有屏退衆人的意思,穆順索性開誠佈公,一五一十的說道:“趙公形容枯槁,說話都沒什麼力氣,整日昏睡,以米湯度日。”

“真有如此嚴重?”皇帝認真的問道。

“這種事,奴婢可不敢亂說。”穆順將自己去趙謙府中拜訪的前後經過拋去細枝末節的部分,在皇帝面前詳述了一遍,皇帝這才紅了眼圈,傷心的說道:

“上一次見到趙公,還是在我親政的大典上,那時候他雖然抱恙,但精神還不錯。我本以爲讓人替他分擔點事,無案牘勞形,他就會把身子調養回來。誰知道他竟然……”

“趙司徒志在中興,屢行良政,如今一旦不豫……”楊修見皇帝兩眼含淚,隨即作勢一嘆,說道:“宜早做打算啊。”

最後這句話的語氣透露出楊修心裡的緊張與忐忑,這是他首次以近臣的身份向皇帝進言,並試圖干涉朝廷大事。

皇帝低著頭,一隻手在桌案下漫不經心的揉搓著衣袖的布料,過了一會兒,方纔擡頭含糊的道:“德祖說的是,一切就等太醫令的脈案呈進,然後再做打算了。”

這時皇帝也沒心思繼續和秘書郎們說說笑笑了,他趁此放了他們提前出宮,好讓他們儘快將這個消息轉告給家裡長輩。

皇帝坐在石渠閣裡,對著窗外陽光,突然想起當日趙謙與馬日磾聯袂覲見,‘逼’他罷黜王允。那時候自己還故作姿態,利用他們保全自己的聲名,此後趙謙便一病不起,對皇帝事事遷就,鼎力支持。

他想起這個印象還不錯的老臣子,又想起被他利用完、罷黜回鄉的王允,還有那批忠心耿耿、卻與他政見分歧的馬氏、楊氏等士族大臣。這些人沒有誰不忠於皇帝、忠於漢室,但他們的忠誠,不過是朝廷在能滿足他們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有選擇的忠誠。

一旦不能滿足、或無法滿足,要麼就會‘仗義執言’、‘爲民請命’;要麼就如同袁氏趁著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下降,割據一方,圖謀不軌。

作爲大漢朝的皇帝,早在趙岐等人通過外交手段,威服袁紹等方伯重新承認天子法統以來,他其實已經可以慢慢的通過溫水煮蛙的方式,利用行政手段和權術,儘可能少的發動戰爭就能重新讓海內臣服。

可是這麼一做,朝廷還是那個暮氣沉沉、爭權奪利的朝廷,世家豪強依然把控著這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輿論,甚至還有軍事。用文的手段固然可以事半功倍,但卻讓這個國家真正的敵人由外入內,繼續堂而皇之的站在朝堂之上。這些豪強摸透了朝廷的政治規則,如果真讓他們滲入朝堂跟皇帝來文鬥,皇帝未必能贏,最後還是會撕破臉。

既然一開始就沒想過當光武那樣跟世家妥協的君主,皇帝這一世自然不會選擇聽信那些朝中大臣的話以仁德招徠諸侯歸順,他要用拳腳,而不是用口舌來收復天下。

回過神來,皇帝突然說道:“穆順!”

“奴婢在。”

“去尚書檯,詔賈詡來見。”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永修县| 刚察县| 长寿区| 昆山市| 吴旗县| 丰原市| 太湖县| 静宁县| 岱山县| 德清县| 确山县| 桦川县| 巴林左旗| 子洲县| 清新县| 城步| 石台县| 白沙| 革吉县| 谷城县| 阿城市| 蒙山县| 铜川市| 游戏| 上林县| 凤山县| 隆子县| 达孜县| 安福县| 山阴县| 通榆县| 临泽县| 秭归县| 洱源县| 隆子县| 名山县| 德惠市| 太原市| 固始县|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