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

“徵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故人云雨散,滿目山川多。”————————【請告東歸發灞橋卻寄諸僚友】

漢初平三年六月初一。

長安城,灞橋。

長路盡頭,一行車隊緩緩駛來,停在枳道亭邊。枳道亭再往東邊一點就是灞橋,過了灞橋,就算是徹底遠離長安了。

灞橋在長安東,始建於秦穆公霸西戎,將滋水改成灞水,並橫跨灞水作橋,是爲灞橋。在漢時屢經修繕,時人送客,常至此橋而止,折柳贈別之風,也自漢時而起。

王允喝止了車馬,往日高大的身軀,在經過政治傾軋之後變得佝僂瘦小,在兒子王蓋的攙扶下,他巍巍顫顫的下了車。

不禁回頭張望長安城,高大的城樓闕宇在地平線上隱隱可見,遙想當年與衆公卿入長安,心裡盛裝著全是大漢天下,夙夜圖謀,只爲誅董之後還復太平。

他與皇帝殊途同歸,只是他偏要選擇走自己的路,就因爲這樣,所以他就不容於朝廷,所以他就錯了麼?

回想這兩個月的風波迭起,從誅董之後聲望一時無兩,到如今車馬返鄉無人問津。

望著地平線上若隱若現的長安城,他心中突然涌出數不盡的酸楚,卻無人可以傾訴。

當年與他並轡而行的公卿們,一個個都離他而去了。

只有故吏趙戩仍感念當年提攜之恩,堅持棄官,要送王允一路回幷州。

“王公,時候尚早,我等何不到霸陵了再做歇腳?”趙戩下馬問道。

王允放眼望向長路盡頭,口中喃喃道:“再等等。”

趙戩凝眉,順著王允的目光向西望去,心裡說‘王公一大早就催促動身,正是不願讓人送別,也不願讓旁人看笑話,可現在怎麼又盼著人來呢?’

突然間,有數騎從路盡頭跑來,趙戩看見當頭一匹黃驃馬上,有一個年輕人身著便服,鞍橋兩側掛著一隻酒囊。

王允同樣也望見那人,那人追上王允,終於放下心來與之微笑。

他的眼眶突然溼潤了。

那人正是他太原王氏的後起之秀。

王允的三個兒子,王蓋、王景、王定紛紛迎了上去,只見王凌翻身下馬,帶著張泛走上前來。

“叔父!”王凌在王允身前拜倒,道:“何去之急!小侄險些就要追不上叔父了。”

“你得天子信重,託付長安之令,你如何能擅離職守?”王允嘴上不悅,其實心裡欣慰不已。皇帝在朝中留下王凌,無疑是念及情面,給太原王氏一線之機,今後興王氏者,定是此人。

王凌面容一肅,道:“叔父平日待我不薄,教導照顧,猶如親子。如今叔父白衣歸鄉,小侄無論如何都要來送你一送。”

王允慨然一嘆,別過頭去不再說話。

趙戩見機,打岔道:“此處人多,我等莫要佔著往來道路,不如入亭一敘。”

枳道亭長得知王凌是自己的直屬上官,連忙出亭參見,又得知其身旁老者是大名鼎鼎的原司徒王允,更是跪下參拜,極力邀請衆人入亭說話。

王允知道久立此處,容易惹得外人觀瞻,便順水推舟,隨著王凌等人進入枳道亭中。

枳道亭長殷勤的端茶送水,噓寒問暖,佈置上座。王凌擺出長安令的架子,與其好言說了幾句,便讓其心滿意足的下去了。其餘王氏親族見狀,知道叔侄兩人有事要談,都默契的退避。

座中除了王允、王凌叔侄,唯有趙戩奉茶作陪。

王允剛纔看著王凌與枳道亭長說話,言語分寸把握得當,沒料到他任事宦職一月不到便有如此風采。王允不由欣慰道:“我本來還不甚放心你年紀輕輕,難以擔當大任,如今看來,倒是我多慮了。”

“是,若不是叔父昔日諄諄教導,於民事上多有提點,小侄初任令長,怕也不會如此順遂。”王凌謙虛幾句,又似若無意般,開口提及道:“再說天子沖齡繼位,乃有如此威勢。這纔是真正的天賜聰慧,相比之下,小侄實在不算什麼。”

王允下意識反駁道:“你早已及冠,心智成熟,所缺不過行事處政的閱歷與經驗罷了。而天子尚未元服,少年心性不定,能有今天已是漢室祖宗保佑,誰知他日如何?”

“叔父!”王凌皺著眉頭,沉聲道。

王允知道自己剛剛這番話不過一時氣話,猶如失敗者的牢騷般不值一文。他嘆了口氣,虛握右拳,輕輕捶了一下大腿,復又擡頭道:“朝中近來如何?我自出獄以來,閉門自守,只知道叛軍已除,事後封賞調動,倒是不甚明瞭。”

趙戩知道王允功名之心未死,也在一邊附和道:“王公心繫朝堂,憂思社稷,若有不需隱晦之事,還請告之。”

王凌早知會有此一問,而且他也想知道王允對近來朝政的看法,畢竟王允久在宦署,任何一個看法都能讓王凌受益匪淺。

“太尉馬公得封美陽侯,司徒趙公本有爵封,陛下給他增添了二千食邑。”王凌思考了一下,答道:“另外,小侄聽說趙司徒有意舉薦司隸校尉黃公爲司空。”

這也是王凌不甚明瞭的地方,要知道趙謙素來與王允不對付,此次好不容易扳倒了王允,又上趕著薦舉王允昔日的關東盟友做什麼?

王允則是心領神會,未有理會趙戩投來的詫異目光,只低聲說了句:“趙彥信的病怕是不會好了!”

趙戩、王凌頓時明悟,趙謙出身蜀郡豪族,勢力孤單,比不上朝中扶風馬氏與弘農楊氏這兩大豪族,拉攏出身江夏豪族,同樣出身邊鄙的黃琬上位,可以引爲自家奧援。

再者,黃琬之父與楊賜師出同門,兩家交好,趙謙可以藉此結交楊氏,共同抗衡勢大的馬日磾。

要知道趙謙老弱多病,恐怕是自覺將不久於人世,希望能借此恩惠,讓黃琬和楊氏在自己身後照拂其弟趙溫。

王允此時孑然白身,得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分析整個朝局,往日裡尚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此時都一一想了個清楚明白。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石楼县| 新邵县| 海兴县| 同心县| 小金县| 余江县| 长子县| 鄄城县| 吉林市| 昭平县| 龙江县| 张家界市| 资溪县| 叶城县| 菏泽市| 大足县| 新绛县| 鹰潭市| 淮南市| 内江市| 关岭| 红安县| 甘孜| 新源县| 正宁县| 阿坝| 乐都县| 鄂温| 哈密市| 广西| 西吉县| 马龙县| 汉川市| 安化县| 许昌县| 汉源县| 阳谷县| 贵州省| 监利县|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