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

“瑣瑣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晉書·列傳第五十二】

京兆郡丞蘇則的突然出現著實嚇了衆人一跳,他們很快就明白過來這是蘇則與龐統二人之間設計好的,氣惱之下,又義憤填膺起來,甚至想借此插科打諢。然而蘇則比龐統更不好對付,這些強宗豪右他幼年在右扶風沒少見過,私匿人口、橫行鄉里,朝廷、百姓都容不得,蘇則哪裡還會給這些人情面。

“查驗不實,爾等都要依律論處。”蘇則指了指前後不一的兩份戶口籍冊,一份是各家自行申報的戶籍,一份是剛纔由亭長們查驗的籍冊,他厲色道:“清查民戶、奴婢,重訂算賦,這是朝廷幾次詔令重申、務必嚴整不懈的事。今日彼等犯下此罪,擾亂朝廷政令,本應處以重罪。念彼等經營不易,只要在這份新的籍冊上簽字證實,爾等便可各自還家,從此無擾。”

有些人聞言已有意動,他們跟蘇氏、龐氏比起來著實是‘小家小戶’,真要動用嚴法,恐怕也沒誰會爲他們說話。只是有些人仍梗著不應聲,龐統見狀,在一邊好聲好氣的勸道:“諸公就簽了吧!依新的算賦,左右不過每年給朝廷多繳些錢,這錢放在手上又能買幾畝地、幾石糧?如今朝廷清查天下戶籍,不但爾等豪富之家,就連我荊州黃氏、蔡氏等大族亦不得免,奉勸諸公還是莫要自誤啊。”

話已至此,衆人心知無法挽回,只好勉強嚥下了這個損失,依言在亭長們查出的籍冊上簽字證實,然後也不待龐統在哪裡假意留飯,惶惶的散了。

“今日虧得有蘇郡丞最後相助,不然,我未必能有如此輕鬆。”龐統揮退了衆人,獨自帶著徐庶邀蘇則在堂後雅室坐下,笑著恭維道。

蘇則饒有興趣的看了龐統一會,方纔說道:“縱然我不如此,龐令仍舊能輕易解此疑難,所以不必爲我奉承。”他淡淡的接下這個話茬,緊接著轉口道:“我殊爲不解的是,以足下之才,分明能不懈其事,治理好一縣之域,爲何要諸事不理,置朝廷政令於不顧,做這等顢頇之舉呢?”

“郡丞何必說這些?”龐統有些不自在的笑了笑,親自爲蘇則倒了碗茶:“本縣的公務雖有遲延,但都已辦好。依今天的形勢,朝廷清查民戶的詔令,想必也不出這一個月就能辦完,郡丞何必再提前事呢?”

“我只是在想,倘若我沒有上雒縣一行,足下還會不會這般‘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蘇則一針見血的問道,他直直的注視著龐統的眼睛:“是會在某個時候像今日這般行事,還是一如以往,將其全委縣城,自己卻置之不理?”

徐庶在兩人之間左右望了望,神情有些尷尬,皺著眉似乎想要說些什麼,龐統卻固執擡了擡茶碗,敬道:“郡丞看來都明白了,既然這樣,我們還是飲茶吧!”

幾人稍談了一會,面對蘇則的追問,龐統始終避重就輕,他們幾度沒有談及重點,蘇則只好簡單吃了頓飯,便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去了。

在城中的小道上,依舊是馬休在前駕車,路面不平,在晃晃悠悠的車鈴聲中,蘇則靠著車壁,忽然傳出話來問道:“仲稱,你今日看那縣丞徐庶,可覺得有何不同?”

“徐縣丞?”馬休在車轅上疑惑道,漸漸想起了徐庶走起路來穩健的步伐,以及腰間佩著的一柄絕非裝飾之用的利劍:“適才迎面走過時,在下著意看了眼他的虎口、步履,可斷定對方早年必然做過遊俠。聽城中人說,此人本是潁川人,曾客居荊州,與荊州一干人等交好,龐令爲官後不忘故友,便特意將其徵辟。依在下在城中所打聽到的,此人因爲龐令不理公務、常常主持縣事,故而在上雒縣的聲望早已超過了龐令。”

“今日之後就不一定了。”蘇則淡淡的嘆了聲,幾乎用馬休聽不清的聲音輕輕說道:“由此可見,龐士元非百里之才,使處治中、別駕之任,才勉強展其驥足。他一縣公務不足以表露其才幹,所以棄事不理,留待我來給他撐場面,他纔好轉變自己的聲名……當然,他未必沒有藉此推一把故友徐庶的意思。如此,卻是置我於何地?也難怪京兆尹非得指我來,或許是他看出什麼了也不一定。”

誠然,龐統欲揚先抑,半日處理完半年積壓的政務,展現出了驚豔的才幹,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京兆乃至三輔。而徐庶在此前獨當一面,所展露出來的才能也將引人矚目。蘇則自然不會甘願在這其中擔任一個不好的角色,很快,他便想到了藉此東風,留在上雒配合起龐統大範圍的清查戶籍,將此間的形勢主動擬好文書上呈,自己同時也塑造成了善於明辨是非、舉薦人才的‘伯樂’,龐統自然不會掃這個面子,彼此很快就達成了默契。

臨近八月的時候,京兆尹上雒縣率先完成戶籍的更新造冊,查明數量之詳細、準確,爲三輔之最。胡邈將此事視爲一件大功績,大書特書,詳細的呈報給了皇帝,皇帝也樂意拿上雒做個典型,著重賞了胡邈、蘇則、龐統等人。臨近的右扶風董鳳見狀,也不甘示弱,也開始學著催促同樣是太學策試高第、陳倉令張既,拿陳倉做典例清查戶籍,關中各郡很快爭先恐後的開展了一場清查人口的行動,不僅各縣豪強富室,就連勢力龐大的關西世族高門也漸有些不厭其煩。

在這個背景下,蘇則很快收到了胡邈的手令,要趕緊回長安去。經過這幾天的交往,龐統與其也算是有幾分交情,對各自的才華也算有所瞭解,在離去的那一天,龐統特意帶著縣丞、尉等掾吏赴城門相送。龐統等人一留再留,蘇則一辭再辭,總算將其送至長亭之外,車隊隨從也在路盡頭不見蹤影。

龐統兀自命各掾吏回去任事,經歷過龐統的種種手段之後,本地富室豪強出身的掾吏們再也不敢輕視這個年紀不大的縣令,更不敢陽奉陰違。在他們恭恭敬敬的回城之後,龐統帶著徐庶在城牆邊晃悠一圈,又重新回到送別蘇則的長亭中,就著未用完的殘羹剩茶,在蕭蕭的西風中淺談慢飲著。

“上雒縣算是給關中開了個好頭。”徐庶毫不嫌棄的拿了半塊糕點放入嘴中,咂咂嘴,拍掌道:“如今三輔、河東、漢中等郡皆將其視爲要務,再打以前隨意糊弄的主意——尤其是弘農太守高府君因怠慢詔令,被罷黜免官以後,關中各郡縣守令,任誰也不敢在隨意鬆懈。”

始作俑者龐統在一旁苦笑道:“彼等都學著我用亭長生事,查起來不敢留情面,恐怕關西大族都要恨上我了。”

“恨你?”徐庶嗤笑一聲,道:“關東關西早年互不相容,如今更是爲甚,你又何懼這一恨?更何況,若不是有那位‘伯樂’將你舉薦出來,大力支持,上雒縣何至於報至未央?要說恨,這件事裡誰起的頭,就最該去恨誰。”

“誒。”被對方一語戳破,龐統也不再故作姿態,他很認真的感慨道:“蘇文師聰敏有才幹,實在是一個難得的人物,他日位至公卿,想必也不是難事——只是在此之前,他還得多在州郡之中歷練,這次他算是吃虧了。”

徐庶頓了一頓,還是問道:“聽說關西士人雖然早已勢弱不堪,但也有其餘蘊在,我等再去踩上一腳,此事真的妥當麼?”

“妥當不妥當自有黃公他們去思慮。”龐統說道:“清查戶籍一事,國家催促得急,不是隨便應付就能了事的。黃公主持此事,自然不能怠慢大意,讓人抓住錯處。而關東兗豫、荊州等處不好嚴查細究,便只好將力往關中去使。只要年底能拿關西諸州郡的戶籍交差,關東諸州儘管慢慢去清查,再多得些時候。”

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
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硕县| 米易县| 阜宁县| 临安市| 盐山县| 荆州市| 乌拉特前旗| 沧州市| 静海县| 兴仁县| 栾川县| 荔浦县| 石棉县| 多伦县| 浑源县| 定西市| 喀喇沁旗| 安顺市| 林甸县| 广宗县| 大邑县| 观塘区| 乐安县| 乌拉特后旗| 湖南省| 新龙县| 明星| 昆明市| 余姚市| 宜阳县| 双流县| 古交市| 花莲市| 内丘县| 禹州市| 丰原市| 城步| 黔西| 化德县| 昌图县|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