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

“趙飛燕爲(wèi)皇后,其女弟上香螺卮。”————————【西京雜記·卷一】

“陛下,宮闈之事,讓掖庭令也一併去吧!”董皇后見皇帝要派人,在一旁火上澆油的建議道。

皇帝深深地呼了幾口氣,他勉強(qiáng)保持著內(nèi)心最後一絲冷靜,指了指穆順,又指了指在宮門外侍候的大長秋苗祀:“苗祀也去,都去!”

眼見宋貴人即將失勢,自己又深受對方間接地坑害,穆順心裡氣憤的不行,帶著臉上青紫的傷,目光不善的一路趕往披香殿。路上不論遇見了什麼人,都被他一股腦的推搡一邊,殺氣騰騰的樣子以及他身後帶著的一幫人頓時驚動了整個掖庭。

披香殿內(nèi),郭采女剛點(diǎn)燃了一支檀香,才放進(jìn)博山爐中不久,煙氣尚未嫋嫋飄散開來,禁閉的殿門便被人從外面一腳踢開。

“采女郭氏何在!”有人氣勢洶洶的喝問道,一腳踢開還想阻攔的宮女。

郭采女心頭不悅,立即走了過去欲要呵斥:“不加通報(bào)就敢擅闖披香殿,是誰給你們的膽子?不知道宋貴人有孕在身,若是有何衝撞……”

“誰還有心思聽你吆喝!”穆順怒氣衝衝的向前走一步,衝左右喝道:“給我摑她!”

左右跟來的兩個身材高大的黃門冗從二話不說,便一人給了郭采女一個耳光,郭采女被打的髮髻散亂,頭上的珠釵叮叮噹噹的搖晃著。見對方倒在地上,兩手怎麼捂也遮不住臉上的掌印,穆順暴怒的心緒這才平靜不少:“先把她給我逮了!再往殿內(nèi)仔細(xì)的搜!”

“你們要做什麼?你們要做什麼?”郭采女眼睜睜的看著人踢翻博山爐,裡面的香灰登時灑落出來,她不禁咳嗽幾聲,此時看向穆順等人時全然沒有剛纔趾高氣昂的勢頭:“貴人就在裡面,若是衝撞了皇嗣,國家知道……”

苗祀緊擰著眉,終於出聲道:“皇嗣要緊,絕不可驚擾了貴人。”

“謹(jǐn)喏!”身邊由他帶來的一幫人恭敬的領(lǐng)命。

掖庭令程曠卻在一邊不陰不陽的說道:“苗公到底是會做得好人情,畢竟是未來的皇長子……只是現(xiàn)在就開始急著討好,會不會太早了些?”

“你也知道是長子。”苗祀轉(zhuǎn)頭看向他,對方作爲(wèi)雒陽宮中遺留至今的舊宦之一,能夠佔(zhàn)據(jù)掖庭令的位置全是靠了董皇后的提攜。而董皇后先是事出突然,揭舉宋都蠱惑君王,然後又趕著將掖庭令派來查問,其心絕不止是爲(wèi)了香螺卮那麼簡單!宋都再有大錯,皇帝也不會對他尚未出世的孩子動殺心,既然宋都現(xiàn)在不會倒,那董皇后還派親信過來的原因恐怕就只有一個:“我記得陛下詔令分明是捉拿采女郭氏,搜出香螺卮,並沒有說要對宋貴人如何……若是擅自妄爲(wèi),恐怕誰也討不了好!”

郭采女在一邊聽到‘香螺卮’三個字,心存僥倖的她當(dāng)即癱軟在地,面色慘白,心立時就死了一大半。

程曠面色一寒,僵硬的看向氣尚未平的穆順,說道:“穆黃門,你怎麼看?”他像條狡猾的蛇在穆順耳邊用滑溜溜的語氣說道:“香螺卮的事情,哪裡是郭氏一個采女就敢做的?如今陛下盛怒,我看宋氏以後也走到頭了,現(xiàn)在那還能容咱們好聲好語的去包庇、迴護(hù)?一會若是在搜的時候,貴人非要攔著,我等是就此罷手、免得衝撞,還是上前去攔呢?穆黃門……你頭上這傷可不輕,難道不就是因爲(wèi)發(fā)了善心,幫了不該幫的人麼?”

他故意要激怒穆順,逼對方親自下令搜查時無需顧忌,這樣就算宋都最後出了什麼事,第一個背鍋的那也是穆順。

苗祀臉色大變,急切之下,正要拉住穆順好聲說道,卻不料穆順驟然轉(zhuǎn)身,當(dāng)著衆(zhòng)人的面給了程曠一個耳光:“你再敢胡謅什麼幫與不幫的,我連你一塊逮了!別以爲(wèi)我做不到!”

程曠不可置信的指著穆順,他也顧不得臉上一塊火辣辣的疼,手指著穆順氣憤的說道:“你、你竟敢……”

此時穆順不再管他,而是吩咐道:“將披香殿所有侍候?qū)m女宦人都押到院子裡看管,再請貴人到偏室休息,其餘的給我仔細(xì)查!”

穆順自知這次要註定開罪宋都,但宋都眼下已經(jīng)不算什麼了,至於董皇后拍程曠來的心思他不是猜不到,對方剛擺了他一道,現(xiàn)在又緊接著比他去找死,穆順哪裡忍得了這口氣?雖然他還報(bào)復(fù)不了董皇后,但藉故收拾一個掖庭令還是輕而易舉。

宋都早已被外面的吵吵鬧鬧的動靜嚇到,挺著肚子的她正是最虛弱的時候,還沒等外面的人進(jìn)來,她便已癱軟的昏迷在牀榻上。

外面再度亂成一團(tuán),有人驚慌道:“快、快去請?zhí)t(yī)!”

有人站在原地?zé)o動於衷:“我得到的詔令是拿辦采女郭氏,搜香螺卮,可沒有要我請?zhí)t(yī)照顧貴人。”

還有人在不耐煩的說道:“先去稟告陛下,再請女醫(yī)過來。”

披香殿裡亂哄哄的,動靜很快傳到了相隔不遠(yuǎn)的常寧殿,殿內(nèi)貴人甄宓正與宮人吳莧側(cè)耳聽著什麼,殿牆外的宮道上腳步匆匆,車馬喧鬧,人語聲細(xì)如蚊蚋,竟如何也聽不清楚。

甄宓沉得住氣,用燭火燒掉了一根細(xì)線,就著燈光打量剛繡好的手帕,上面繡著幾片蝴蝶似的銀杏葉。

“披香殿怎麼鬧成這樣?”吳莧緊張兮兮的看著禁閉的窗子,彷彿想用她的目光去穿透窗戶似的。

“再鬧也與我們無關(guān)。”甄宓看著帕子上栩栩如生的銀杏葉,滿意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將手帕收了起來:“今夜你儘管多看看椒房的手段,等到了明天,你什麼話最好都不要說。”看著吳莧欲言又止的神情,甄宓彷彿能看出對方心裡在想什麼,她又不容對方質(zhì)疑的叮囑道:“不用多問爲(wèi)什麼,我教你的,能保命。”

吳莧脾氣軟和,對甄宓偶爾表現(xiàn)出來的強(qiáng)勢只知道順從,很快點(diǎn)了點(diǎn)頭。

外面打探消息的采女此時走了過來,對兩人傳達(dá)最新的消息:“伏貴人身邊的趙采女已經(jīng)過去了,據(jù)說是宋貴人受驚昏迷,而穆黃門與大長秋、掖庭令他們還在披香殿搜東西呢。”

“不要去自找麻煩。”甄宓嚴(yán)肅的對那名采女說道:“把外面的燈都滅了,等一會早點(diǎn)休息吧。”

“那我也該回去了。”吳莧聽了,趕緊準(zhǔn)備站起來告辭。

“外面正亂著,你還怎麼走呢?”甄宓不緊不慢的拉住吳莧的手臂,讓她重新坐下:“再說會話吧,今夜這麼亂,你睡在這也不妨事。”

吳莧答應(yīng)了一聲,重又坐下,此時的她已無心去做女紅。在燈下怔怔的發(fā)了回神,似乎在思考什麼人生大事,其實(shí)她現(xiàn)在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在這裡要做什麼,有什麼意義,接下來的時光該如何度過等等。末了,她像是沒話找話的說道:“爲(wèi)什麼偏偏挑在這個時候?”

“嗯?”甄宓把燈芯剪短了些,好不讓它亮得過於刺眼,她輕輕應(yīng)了一聲,好像沒有聽清對方的話。

“我是說。”吳莧抿了抿脣,小心的看著甄宓在燈下的絕美容顏:“宋貴人還有半個月不到就要生了不是麼?爲(wèi)何偏要挑在這個時候,萬一宋貴人生下皇子,陛下一高興,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麼?”

“你哪來的憑據(jù)說這是刻意挑選的時候?”甄宓放下小剪刀,好整以暇的側(cè)過臉來盯看著對方,因爲(wèi)避過光的緣故,她的臉有一半隱在陰影裡。

吳莧看著對方半邊臉是燈光下的姣好容顏,五官完美而沒有任何瑕疵,另一半邊臉卻模糊的藏在陰影裡,雖然仍能想象那是一幅世上最好看的面孔,可吳莧心中仍忍不住起了個突:“我、我的意思是說……”她想解釋那天跟著皇帝與后妃們遊玩上林,在林子中隱隱約約聽到董皇后與長御在說些什麼話。她轉(zhuǎn)而一想,當(dāng)時她其實(shí)並沒有真正聽清說了什麼,若是甄宓追問起來,自己倒成了胡亂臆測,反而不美:“沒什麼。”

甄宓突然笑了,像是一朵芙蓉在春風(fēng)中綻開了花蕊,她重又將面孔完全朝向燈臺,這樣子她整張臉都沐浴在燈光下,隱隱透著模糊的光:“那天在上林,我聽得也不比你的少。”

其實(shí)她聽得比吳莧多得多,所以甄宓纔會這樣擺出這一幅隔岸觀火的態(tài)勢。

“你啊。”似乎注意到吳莧驚訝的神色,甄宓好笑的搖了搖頭,又彷彿芙蓉在枝頭搖曳:“嘴上說的明白,但心裡還是沒明白。”

“什麼?”

“你以爲(wèi)事情過了今晚就結(jié)束了麼?”

那弱小的燭火彷彿被甄宓呼出的氣息驚動,戰(zhàn)兢的瑟縮成一團(tuán)。

椒房殿裡燈火通明,亮如白晝,卻有些悶熱,還是皇帝命人開了窗戶,吹了夜裡的涼風(fēng),胸中的一團(tuán)火這才慢慢消了下來。還沒等他冷靜的去想,董皇后便在身後跟了過來,擔(dān)憂的說道:“夜裡風(fēng)涼,陛下還是少吹些,免得身子受不住。”

說著便要伸手將窗戶掩上。

“不用管它。”皇帝拉著董皇后的手,他正要放些涼風(fēng)進(jìn)來透透氣,都這個時候了,哪還能顧忌到身體。他把董皇后帶到堂下,對正在分別拿著幾塊螺殼碎片的太醫(yī)令脂習(xí)與太醫(yī)院正華佗說道:“看出是什麼了麼?”

“陛下,螺殼的內(nèi)部確實(shí)塗抹了一種藥,此藥並不傷及腠理肺腑,只是混了酒水之後,會使人提振精力……”脂習(xí)放下螺殼,含含糊糊的說道。

宋都當(dāng)初曾是關(guān)西人力挺的皇后人選,如今更是宮中僅存的一個關(guān)西出身的妃嬪,不到萬一,脂習(xí)也得冒著風(fēng)險儘量爲(wèi)宋都減輕罪責(zé)。

皇帝看向沛國人華佗,問道:“到底是什麼藥?”

華佗聳拉著眉眼,毫不避諱的說道:“臣不敢有所瞞,若是臣察覺無誤,此物當(dāng)是‘慎恤膠’無疑。”

“慎恤膠是何物?”董皇后立即在一旁接口問道。

“據(jù)說這曾是孝成趙皇后曾經(jīng)用過之物,沒想到這一二百年,竟還有藥方流傳於世……”華佗話說到一半,巧妙的閉上了嘴。

“哼!”皇帝大步走上前,一把將托盤裡的螺殼碎片打落在地,剛平復(fù)的心緒又不禁起了波瀾。

孝成趙皇后是誰?趙飛燕!

宋氏竟然拿趙氏姐妹魅惑君王的東西來用在自己身上!

“郭氏怎麼招的?”皇帝問向穆順。

穆順立即跪下答道:“郭氏一口咬死是自己擅自做主,與貴人無關(guān),香螺卮據(jù)說是宋氏從宮外送進(jìn)來的。”

“這樣的東西爲(wèi)何沒有仔細(xì)查驗(yàn)?當(dāng)時是誰接的手?”董皇后又問道。

“是中藏府令壺崇。”穆順立即答道。

皇帝指著穆順責(zé)令道:“你現(xiàn)在就去秘書監(jiān),看是誰在當(dāng)值,讓他即刻擬詔;中藏府令壺崇玩忽職守,下廷尉獄論死罪!貴人宋氏……”

他幾乎是要一口氣將胸中的怒火發(fā)泄出來,眼看著就要禍及宋都,董皇后在一邊完全沒有勸皇帝息怒、說好話給臺階下的意思。

就在這個關(guān)口,殿外突然闖進(jìn)來幾個人。

“陛下!”貴人伏壽緊趕慢趕的來到了椒房殿。

董皇后心裡一驚,隨即看到跟著伏壽進(jìn)來的苗祀與未有攔住對方、正氣急敗壞的長御,頓時明瞭。她狠狠地剜了一眼苗祀,憎恨之色在眼底一閃而過,她冷聲道:“伏氏,未經(jīng)通傳,你竟敢夜闖椒房殿?”

“陛下!”伏壽沒有理會董皇后虎視眈眈的目光,她此行來的倉促,連件像樣的貴人服飾都沒有穿戴整齊,身上只穿著件尋常的衣袍,樸素得讓人心生憐惜。

“你來了。”皇帝適時地收了口,沒有繼續(xù)給宋都下懲罰,似乎是冷靜了一些。他直直的注視著伏壽,沒有將她從地上拉起來:“我就知道,以你與宋都的情分,不可能只是讓身邊人過去照顧那麼簡單。你是想來求情的?”

“宋都性情無邪,年紀(jì)又小,這其中或許是受人矇蔽,惹怒陛下。如若陛下不信,明日大可以在宋都醒後仔細(xì)盤問,何必鬧成這般模樣。”伏壽輕聲說道:“陛下多年無子,如今好不容易來了子嗣,宋都即將生產(chǎn),此時若動了胎氣,又將如何是好?故請陛下爲(wèi)子嗣計(jì),再如何懲處,也等到宋都生子之後……”

董皇后忽然瞇起了眼,冷不防的問道:“你知道她犯了什麼事麼?”

伏壽被夜風(fēng)吹得一抖,低頭說道:“不知。”

“好。”這時皇帝忽然冷靜下來了,他語氣變得異常的平靜:“既然你肯擔(dān)保她,就讓她今後與你同住,你來照顧她的起居,直到產(chǎn)子過後,再做打算。披香殿內(nèi)所有宮女宦人,全部交由永巷令審訊,采女郭氏立即處死。”

伏壽鬆了口氣,連忙誠懇的謝過,皇帝此時也不忍心見她繼續(xù)跪在冰冷的地上,開始伸手將她拉了起來。伏壽緩慢的站起身,眼神無意間往旁邊一瞥,本以爲(wèi)會看到董皇后不忿的神情,誰知道入眼的只有對方那平靜從容的目光。

好像一切還沒有脫離對方的掌控。

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二十七章 責(zé)有攸歸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二十四章 強(qiáng)詞奪理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zhàn)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zhàn)之?dāng)?/a>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十二章 節(jié)用賦稅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zhì)疑問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yù)聞聽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jì)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xì)故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nóng)桑歷歷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jiān)持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xiāng)第九十七章 年關(guān)將近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八十一章丨計(jì)熟事定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jìn)退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fù)難測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fēng)火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四百零八章 風(fēng)止雲(yún)起第十七章 京室爲(wèi)墟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八十三章 設(shè)心積慮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jiān)持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
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二十七章 責(zé)有攸歸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二十四章 強(qiáng)詞奪理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zhàn)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zhàn)之?dāng)?/a>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十二章 節(jié)用賦稅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zhì)疑問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yù)聞聽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jì)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xì)故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nóng)桑歷歷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jiān)持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xiāng)第九十七章 年關(guān)將近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八十一章丨計(jì)熟事定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jìn)退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fù)難測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fēng)火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四百零八章 風(fēng)止雲(yún)起第十七章 京室爲(wèi)墟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八十三章 設(shè)心積慮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jiān)持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土默特右旗| 兖州市| 泸水县| 武安市| 开化县| 乌鲁木齐县| 博湖县| 重庆市| 玛曲县| 延津县| 云梦县| 肥西县| 郎溪县| 乌拉特后旗| 铁岭市| 柘城县| 宜都市| 牡丹江市| 德钦县| 台州市| 玉溪市| 仪陇县| 巫溪县| 武乡县| 邵阳县| 昌吉市| 托克托县| 邵东县| 中阳县| 龙口市| 信丰县| 林周县| 泾阳县| 大理市| 八宿县| 永嘉县| 安康市| 泾源县| 同心县| 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