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哪裡尋好玉?”凌霄睜著兩隻大眼睛問道。
“凌霄啊,從此處往西百里路,有一個渾家村,此處聚居人混雜,各個姓氏都有,故名叫渾家村。那裡的玉質上好,喚爲良褚白玉,潤澈明亮、細膩無暇,可與青白玉相媲美,坊市上也常拿此玉冒充和田玉,年輕時,我常去那裡採玉,也賺了不少。如今,人老了,走不動了,不行了!”
“那既然如此,不如由徒兒代勞,爲師傅帶回美玉。”凌霄自告奮勇。
“如此,甚好,甚好。你一直往西走,看到一處水潭環著三座連綿的山,中間的山有塊大石頭,上面寫著碧秀山,石頭旁邊有一個山洞,便是這渾家村的入口。”
“徒兒記下了。”
“若說這好玉,盡在西山山陰處,可惜好多人不識貨,只看到中間南山陽處的山石,南山的玉石也好,只是採的人多了也就越來越少了,剩下的玉質也較爲拙劣。西山較爲險峻,若是繞道走,隱秘處有一處水流,沿著水流順勢而上,則有山坑,那是我留的記號,順著山坑下去,則是臺階,臺階之下的山洞便是美玉了。美玉的辨識、開採師傅平日裡也和你說了,你只需要到裡面挑些石頭便好了。”
“徒兒定給師傅帶回良玉。”
“凌霄啊,我的好徒兒,你還未娶親吧?”
凌霄點點頭。
“渾家村的人也淳樸善良,你若看上哪個姑娘,便娶了安家吧!石頭不急,等你娶了媳婦,到時候帶回媳婦,順便把石頭帶回來,再給師傅一杯喜酒,師傅也就安心了。”
凌霄低著頭紅著臉不言語。
“怎麼不願意?還是不好意思?唉,這有什麼難爲情的,別像個女兒家一樣。這娶妻、生子,成了家、立了業,人生才叫個圓滿,也是所有人避不開的輪迴,可惜還有些人娶不到媳婦。小夥子,我看你聰明能幹,是個好料子,才把你當親生兒子看,盼著你也能成個家!”
“親生兒子?那老人家是沒成家還是沒兒子?”凌霄心中問道。
老人看出素月心中的疑問,嘆道:“我那老伴比我先走了,留下個兒子也早早被拉去參軍了,至今杳無音信,我也做了最壞的打算。看到你,便想起我那兒子,所以也傳了你傳家的雕琢手藝,若換作旁人,我是不會的。”說著說著,凌師傅老淚縱橫。
凌霄安慰道:“一日爲師終身爲父,我一定回來給您帶個媳婦,孩子認您做親爺爺,再爲您養老送終,不負您的傳家手藝和對我的關愛。”
凌老師傅點點頭。可惜願望雖好,事事難違。
——————
次日,凌師傅備好了餈粑給凌霄送行,雖然不喜歡餈粑,但凌霄依舊很是感動。帶著餈粑凌霄便按著凌老師傅的話上路了。
一路歇歇走走,五六日後便到了碧秀山。凌霄揹著行李想著先進村找一住處。
凌霄過山洞進了村,特別向西山望了去。這一望,看到了一位近四十多歲的婦女揹著一竹筐的黃桃,沿著溪流藉著石階下山,不想山階長期被水沖刷,長滿青苔,十分滑膩,婦女腳下一滑摔倒了,黃桃也落了一地。
凌霄見此情景,便急忙將行李放下,去扶那婦人,並將黃桃一一撿起放回竹筐。
婦人道:“謝謝儂,小寧好啊!”
凌霄聽不明白,只是點點頭微笑。
“儂是外鄉人哇?”
凌霄大概聽懂了,點點頭。
“儂要哪裡的去哇?”
“受師傅之託來採石,還沒落腳之處,正尋地方安身。”
“那到吾窩去哇?我一人在窩,少個照顧。”
凌霄思量了一下,正愁沒去處,如今倒是有個落腳地,再看這位婦人,面和心善,舉止有範,也就沉下心來,點點頭:“那就麻煩大娘了。”
——————
路上,凌霄攙扶著大娘,說說笑笑。這大娘也是凌家人,後嫁到了渾家村的徐家,兩年後,當家的就被抓壯丁抓走了,十八年過去了,一直杳無音信,好在還有一個兒子。徐大娘一個人拉扯著孩子,家裡起初還算殷實,自己也識些字,便教孩子讀些書。孩子名叫徐奔,乖巧懂事,自幼勤奮好學。兩年前,皇帝登基,徐奔便去參加發解試,獲得瞭解額,準備明年省試,現暫居於其舅舅家,學習之餘,也給他舅舅做個下手,學些政務之類。談起兒子,徐大娘滿臉的驕傲。只是日夜操勞,害了些病疾,如今腳又崴了,下不了牀。
凌霄安慰道:“大娘,您莫擔憂,勞累過度而已,休息幾日,身子依舊硬朗。我來渾家村,也是孑然一身,承蒙您的收容,感激不盡。願意侍奉您病好後再離去。”
“依身形舉止看,倒像個女孩子,怎麼這副裝扮?”
原來剛剛攙扶徐大娘時,徐大娘就發現了他是個女兒身。凌霄低下了頭,聲淚俱下:“這一行裝實在是被逼無奈。丈夫有了新歡,被遺棄休回孃家,不想哥哥不願收容,將我趕了出去。擔心途遇歹人,故著了男裝,以保全自己。”
“說了這麼多,都不知姑娘名姓。”
“凌霄。”素月怕日後麻煩,依舊堅持了這個名字。
“凌霄,好名字。”
二人聽了相互的遭遇,唏噓不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要相識。”
走了不多時,便到了徐大娘家。徐家的條件好一些,對於凌霄而言,有書籍、有筆墨和可書寫的矮桌就足夠了。
夜裡,凌霄與徐大娘同睡,白日裡早起,上山跑步、練木劍,再帶回些柴火,砍柴燒飯,再到早市上售賣黃桃換些錢,買些稻米和菜。一日的兩餐也改善了許多,早上一些粥,中午選一些石頭,下午蒸了米飯配個竹筍菜,有時加些老鴨湯或者魚湯。飯後,就隨手看看徐公子留下的書或者陪徐大娘聊聊天。閒時也學習做簡單的針線和飯菜。
兔缺烏沉,陰陽慘舒,轉眼就到了臘月,準備度新元節。
“新元節到了,我那兒子也該回來了!”大娘欣喜地盼道。
凌霄點點頭:“徐公子回來,這家裡也熱鬧了,多個人陪您說話、照顧您,您就更不會悶了。大娘,您真是好福氣,有這麼一個用功讀書的孩子。”
徐大娘聽了凌霄的話,上下打量著她:“是個標誌的好囡囡!儂在我這裡這麼久,我把儂當親囡囡,不如給吾家做個媳婦可好?我看儂也是個愛讀書的人,定和我那小寧相和。”
凌霄低頭不語,心想著徐奔倒是個讀書上進的青年,將來若是混個官做、再風舉雲搖倒也不差。不過,那紅塵客夢,凌霄早已是厭惡的了。但自己過了年便19歲了,若是不找個人權宜一下,就要被官府威逼了。凌霄低語:“單憑媽媽安排。”
“好,好,這麼快就改口了。趕明兒個趕集,給你做幾套好衣裳,作爲你們新春的賀禮!”
******
(閒士侃曰:兩章並一章講解,凌公塘村屬實,渾家村屬虛。有幸在嘉興住了一小段時日,門前便是凌公塘路,還有凌公墓碑遺址,在橋洞中也瞭解了凌操、淩統父子的事蹟,很是敬慕,所以寫了這篇來緬懷。原本是有凌公塘村,但現在已成爲凌公塘文化主題公園。
一直以爲楚荊是蠻夷之地,直到到了嘉興博物館,才知道這裡的文化淵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到後來還有崧澤文化、良褚文化,其中,良褚文化最爲出名,良褚玉琮更是享譽世界。而後的漢唐明清,餘杭陶土絲綢水稻米糕盛產,沒有找到這些時期的典型玉器,所以良褚白玉爲虛構。
良渚文化,距今5300-4500年左右,以浙江餘杭,嘉興爲中心,包括了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大部分環太湖流域的廣大區域。良渚玉以其精緻的紋飾著稱於世,玉纔多爲地方玉,一爲透明的湖綠色透閃石,受沁後爲雞骨白,一爲不同明的蛇紋石,受沁後呈現各種顏色。玉器以祖先崇拜爲主,鳥獸造型較少。管珠裝飾器,禮器玉琮,玉璧,玉璜較多。
若是感興趣,有幸或者順路到嘉興,可以先到可持續發展公園,順著公園的凌公塘走進橋洞瞭解嘉興的風俗文化以及淩氏父子事蹟,沿著凌公塘向西到盡頭,就是南湖,遊玩南湖再向南就是嘉興博物館,預約免費捏陶土,遺憾的是當時不知道沒有預約,也沒有捏陶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