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故事
既然是穿越,大多數穿越文中女主都是很清晰明白自己是穿越的,但在本部小說中不是。或者說自始至終女主都是不太明確的,夢境的情景和現實的知識能力交融在一起,辨不清虛實,只有努力生存、認真生活。
我們在夢境,大多數都把夢境當成現實,不管夢境多麼荒誕。有一些控夢能力的,可以按照自己意願去操控,但大都是無意識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能力強大的,可以改變自己命數、設計自己未來。無論是操控夢境還是把握命運,憑藉著都是強大堅定的意志,是存在於潛意識的,但有一點誰都沒有十足的把握,只是堅定地相信。如果想要激發潛意識能力,那就要多傾聽自己心聲,佛家有打坐、道家有閉關、瑜伽有冥想、基督有祈禱……這些都是激發自己潛能,如果還想進一步學習,那麼《神奇的二十四堂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前提還是要靜心。
當然,這也是我想通過這部小說表達的觀點之一。人生如夢,夢如人生,虛虛實實、幻幻真真,在這個亂花迷眼、錯綜複雜的世界中,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生存、認真生活,不管是夢境還是現實,把握好每一寸時光,畢竟人生短暫,夢境也是構成我們豐富人生的萬花筒圖景之一。
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古爲今用,個體與羣體利益的取捨,如果犧牲所有爲了羣體的利益,會不會不值,像快樂王子一樣變成廢銅爛鐵丟棄在垃圾場裡?如果是本該擁有的權益,是屬於自己的東西,那就不應該放棄,反而應該去爭取、去守護、去捍衛。
關於素月的死。除去一些客觀原因,比如我的年齡不夠,寫不出後面的事情;歷代元后大多紅顏早逝;情節需要,增加玄幻色彩……素月的死其實是必然,慧極必傷,天妒英才,在長久的壓抑與疲憊中,加上皇帝的猜慮,素月想要長久也難,最後只能選擇用死來保全太子。
——————
有關教育孩子、男主相處、還有經營、改革方案我都給出了我的一些想法,但沒有結果,這是我這篇小說中最大的缺憾,我可以堆積抄錄,肆意想象,但我不想,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既然沒有實踐經驗,就不能這樣隨性,有時候留白、缺陷也未必不好。我對這篇小說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也算是處女作,耗時五年,也不過寥寥幾十萬字,比起動輒百萬字數千回的小說實在不算什麼。終究用一年外加各種學業任務完成寫了四年的小說有些倉促,也有一些複雜的情節諸如各方勢力、各個諸侯國的明爭暗鬥也寫得比較簡單,可能有些地方處理的不夠妥當,也沒有像有些書能夠大寫一下、貫穿一定篇章。終究是時間和精力有限。有關桑弧、蘭芷、鉤吻、蘼蕪等等,這些是我花費了許多心力寫出的較爲完整配角,關於他們的事情也是在我提前一年完成畢設在餘下時間相對鬆散的三個月構思的,而素月提出的一些政策、方略也是在這三個月完成,又用兩個月都在家整理和重新改寫以前的篇章。再之後,課業允許,我也增添了新篇幅。
小說是作者的孩子,在痛苦迷茫的時候,也一度把它作爲我的精神寄託,甚至看作比我生命還重要。一部小說的完成,也要好多年,對我來說,重要的是,是生活的靈感和成長的感悟。四年的大學,我和我的素月也在一起成長。我真正感受到,作者塑造了一個人,僅僅是創作了他,而他的走向、他的結局卻不是作者能夠改變的。素月像我的孩子、也是我的朋友,我做的,也只有尊重她的選擇,同樣尊重的還要書中的每一個人的選擇。我常常寫到卡殼,他們也常常出現在我面前表演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甚至在夢中告訴我他們的喜怒哀樂。
小說告結了,我有些不捨,我曾爲了它廢寢忘食,也爲了一個成語、一句話、一件傢俱、一件衣服查閱大量的資料,然後一整日就寫了一個詞語;也有洋洋灑灑瘋狂地敲著字,打字打了一宿,然後,驀然擡頭,天空泛起了魚肚白;寫初稿的時候,把所有的假期都放在小說上,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除了小說還有什麼;考研的時候,也迷茫徘徊、甚至一度厭惡,但一想到興許小說可以用上、也就沉下心來,所以小說中會有一些基因、激素等生化方面的、還有英語的諺語、政治的一些哲學,謄抄改稿的時候覺得也不錯,就保留下來了。這部小說沒有續集。如果說再寫第二部小說,我想那可能是十年以後了。不過,不管怎樣,我還會繼續再寫的,再寫就要考慮將懸疑情節更加完善,有關勢力平衡的情節也更加豐滿一些,甚至能夠大寫貫穿文章始末,不會太唐突,少一些幼稚的主觀,多一些客觀,多展現這個繽紛世界的不同方面。
媽媽說我的小說有我這個年齡獨有的稚嫩和青澀,但可以看出我在努力寫得成熟。開始我不覺得,不過再二次、三次修改時,我感覺到了,許多情節處理得還有些生硬。但我不想改,因爲這就是這個年齡本該有的色彩,太老成了也就平淡無味了,青少年的生活本就是酸酸甜甜的。寫情節時,我特別注重的是處理事情和年齡的關係。許多部分爲了合乎年齡,我都在不斷回憶我當初的情感做法,還有常人是無法做到的,我不會讓素月逞能、也不會讓別人逞能。特別是在寫孩子,對待孩子,我也沒有像一般作者讓他多聰明、多乖巧、多勤奮,我覺得一個父母應該是尊重孩子的成長、支持他的選擇、寬容他的不足,他有他的軌跡,父母做的應該是給他展現這個繽紛的世界,讓他自由自在打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無論他成爲什麼,只要他快樂,足矣。
我承認這個世界的不平等,但對於那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故而對孩子進行苛責強制,然後將一切都抱怨在應試教育上,期待著一勞永逸的言論,未免太過偏激幼稚,拼搏是一輩子,快樂也要是永遠的。翻閱史籍,夢迴大唐,事實要殘酷得多,開明的唐高宗重視科舉,而真正科舉出身的朝廷官員不過5%,已經被稱頌;再到元朝,漢人書生爲下下等,沒有地位;再到明朝,萬惡的八股文卻是寒門子弟唯一的稻草。當我們在斥責世界的不公時,有沒有想過世界就是因爲有不公平纔有驚天地泣鬼神真愛、纔有感人肺腑的美麗、纔有繽紛多彩的圖景,大同社會、共產社會很美好、所以我們纔去拼命努力實現這個美好的願景。
很喜歡網上流行的一首小詩,是中英文的《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奧巴馬55歲就退休,川普70歲纔開始當總統。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在命運爲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附:《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http://wemedia.ifeng.com/15008126/wemedi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