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03 v章

侯門心計

進到十二月份,天氣就冷了許多,五娘一向最是怕冷,日日除了晨昏定省,竟是連門都不出,也就偶爾侯景玉抱著年哥兒耍上半日,大多時候,五娘不是看書就是做些繡活,倒也自在。

錦玫縮手縮腳的掀了竹青簾子進來,臉都凍得青白,抱著手爐暖了好一會兒,才解了披風,唏噓道,“今年的冬天真是冷,人還沒站一會兒,就要凍透了,也幸好咱們是在京裡,我可是聽說南方那一帶下了好幾場大雪,壓塌了不少房子,好多商戶都開了倉救濟。”

錦繡掖了掖五娘身上的薄被,嘆氣道,“這天氣,光是有吃的也沒用,宿州一向以溼冷著稱,冬天最是難熬,如今又沒了房子住,要是天再冷一些,可就要凍死不少人了。”

五娘原本有些昏昏欲睡,聽到兩個丫頭的話,立時就醒了過來,坐起身,吃了兩口茶才道,“我們急著又沒有什麼用,也要上頭急了纔好,眼看著天越來越冷,怕是要不了幾日,京裡也要忙了。”

每年冬天到了冷的時候,京裡各個世家都要拿出些糧食救濟災民,一是爲行善,二也是搏良名,今早五娘去請安的時候,老太君侯夫人就已商量著要籌措些糧食出來。

“安陽可有受災?”五娘拿起針線繡了兩針,想起來問了一句。

錦繡道,“常媽媽來了信,安陽雖說也下了大雪,可大姑奶奶家裡也算殷實,夫人又讓人帶去了不少,這吃穿倒是不愁。”

“那就好。”五娘一邊繡著,一邊漫不經心的道,“你回信過去,讓常媽媽再多住些日子,務必等大姐生下這胎再回來,有了孩子傍身,再有兩個聽話的通房,後半輩子也算好過了。”

“就夫人好心。”錦繡拿了五娘手爐去換,嘟囔道,“不是操心這個,就是操心那個,要說大姑奶奶出嫁也有些年頭了,不來幫襯著夫人,反倒要夫人張羅著幫忙,也不知什麼時候纔是個頭,總不好賴著夫人一輩子。”

五娘換了金線去繡虎鬚,笑道,“你當我這麼好心?還不是母親催著抹不開面子,待這事了了,也算我仁至義盡,就是別人再說,也說不出個什麼來。”說著又笑罵了一句,“就你是個碎嘴子,還沒出嫁,就要嘮叨的人頭痛,要是成了親,那還得了?說不得要讓你嫁遠些,我可是最煩吵鬧。”

錦繡一聽五娘又開她玩笑,臉上不由起了一片紅暈,羞惱的跺腳看了五娘一眼,慌慌張張的就跑出了裡間。

五娘若有所思的盯著錦繡的背影看了兩眼,擡頭問錦玫,“讓你查的事,怎麼樣了?”

錦玫搬著小仉子坐的離五娘更近了一些,低聲道,“奴婢這幾日日日留心看著,就是脫不開身的時候也找了錦柳盯著,果然就讓奴婢發現了,每過兩日下午錦繡就要去荷花池子採露水,好巧不巧,三少爺就在池子邊上練功。”

青哥兒?五娘眉角一立,半晌才淡淡道,“這事兒先別讓人知曉,待我拿定了主意再說,錦繡那裡你還是要看著,只是切莫讓她發現了,還有府裡未成親的男子名單,也去擬了一份給我。”

錦玫重重嘆口氣,想了一想,還是替錦繡辯駁了一句,“自打夫人進府錦繡就有去池子採露水煮茶的習慣,倒不是現在才興起的,更何況錦繡一向心氣高,前幾日還跟奴婢說著,要好好找個老實人嫁了,如果找不著,寧願跟著夫人一輩子。”

錦玫說著就帶了幾分急切,五娘感嘆了一聲,道,“錦繡自小跟著我,她性子如何我心裡也是清楚的,我也沒有懷疑她有揹著我的心思,只是以防萬一罷了,你也知道二嬸孃那個人,見縫插針,若你們幾個我都收攏不了,不要說管家,怕是這個正室的位子也要坐不穩了,你可別忘了,二嬸孃纔給娘下了個絆子,若不是那楊管事忠心不二,自刎也不肯認罪,指不定就被她得了手,不過這樣一來也好,沒了耿姨娘在院子裡煩心,我也舒坦些。”

提起耿姨娘,錦玫就咬牙切齒,“那個賤蹄子,早就應該打發進庵裡去,如今也是便宜她,要奴婢說,就遠遠打發出去,偏偏夫人心軟,在府裡建了個庵堂,留了她這個禍害,還不知要出什麼事。”

五娘放了手中針線,笑道,“這你可別冤枉我,我也想打發她出去,只是二嬸孃求了情,老太君又心軟了,我這才順勢出了這麼個主意,你也別覺得她日子會好過,那個地方,在府裡最西角,外面就是護城河,就是想逃也逃不了,更何況還派了人看著,不準出不準進,每日也只有一個小丫頭伺候,她可一向過慣了錦衣玉食的日子,就是我不爲難她,她也活不了多久的。”

錦玫這纔出了口氣,重露出些笑來。

又過了幾日,雪下的越發大了,就連京裡都洋洋灑灑的連下了好幾天,五娘越發懶怠,剛請了安回來,就躲進被窩裡睡了個回籠覺,要不是錦繡錦玫兩人使盡了手段把五娘挖起來,指不定這一覺就睡到了半下午。

五娘穿了厚厚的棉衣裳靠在引枕上看書,錦繡拿著剪子修剪著插瓶裡的花枝,笑著和五娘打趣,“夫人真是越發懶了,每日裡都恨不得賴在牀上,幸好大夫人和老太君都忙著賑災的事,不然又要念叨夫人了。”

五娘翻了一頁書,負氣道,“以前我日日忙的不得閒,你們恨不得按著我休息,如今我好不容易有空了,你們又讓嫌我懶起來,到底我是主子還是你們是主子?”

錦繡錦玫都噗嗤一聲笑起來,五娘也懶得理會,看書看煩了,便又拿了針線來做,睿大奶奶是六個月的身孕,二孃也已經三個月了,前幾日又傳出三娘也有了身孕,五娘只恨不能多長幾隻手,日日做那些考眼力的小衣裳,感覺人還沒老,眼睛都要花了。

五娘想著,又忍不住道,“也不知二姐和三姐是不是商量好的,那個有了孕,這個也跟著有了,當真是把我當繡娘使。”

話是這樣說,可嘴角卻忍不住彎了弧度,二孃三娘這一朝有孕,纔算是在家裡站穩了腳跟,又有五娘幫襯,再加上一個在宮裡的六娘,當真是春風得意,前幾日三娘還來信,尚書夫人嫌棄三娘住的院子太小,竟把連同一個小花園在內的合和堂給並了進去,如今三娘是坐著不動,就有一院子的丫頭婆子緊張伺候。

想起孩子,五娘又忍不住嘆氣,進門也有小半年的功夫了,卻一直沒有消息,老太君侯夫人縱然沒有明說,卻也旁側敲擊的讓五娘安排通房,五娘雖說麪皮子薄,可這些卻是寸步不讓,五娘前輩子吃夠了姨娘的苦,這輩子有了條件,若是還不能隨心所欲的活一遭,重活又有何用?

五娘這一向都只裝聽不懂,老太君侯夫人心裡雖有不滿,可到底礙著五娘背後的勢力,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五娘一想起就覺得煩悶,繡了兩針,就扔到一旁,讓錦繡擺了棋盤,正下著,侯景福卻抖抖身上雪粒進了裡間,五娘忙要穿了鞋下地,侯景福卻將手中斗篷隨手甩在椅子上,沉聲道,“你下你的棋就是,用不著你。”說著就進了淨房梳洗。

五娘打發了兩人出去,翻出件靛藍袍子出來,侯景福淨了面出來,一邊換著衣裳,一邊道,“我今兒個就要下宿州去,祖母那裡是沒有空打招呼了,你幫我說聲,還有母親那裡,最近家裡忙,你若有空過去陪著說說話也好,我這一出去就不知道幾個月,家裡的事你自己小心些。”

被侯景福抓到偷懶,五娘忍不住臉上一紅,可聽到下一句,整個人一陣緊張,“怎麼走的這樣急?是不是宿州那邊?”

侯景福道,“每年這樣的事總有幾宗,倒也算不上大事,只是今年是太子親自督糧,我便少不得要跟著。”說著看了五娘一眼,“你也不用太過擔心,宿州幾地都是我熟悉的,來去也就兩個多月,我就回來了。”

侯景福說的輕描淡寫,五娘可是心裡七上八下,太子向來在京中坐鎮,曾經幾次請纓出京辦事,都被聖上搏了回來,如今卻是一改行事風格,竟點名要太子督糧,南邊雪災,尤爲宿州汝州幾地最嚴重,流民不知有多少,太子以儲君之身,豈不是身陷險地?要是一個不小心有了什麼事,身邊的這些陪同,可是一個也活不下來,那侯家就……

五娘忍不住立起眉毛,臉皺的更緊了,皇帝年紀越大行事越發詭異,就連自己都想的到的事情,卻也一意孤行,莫不是起了換儲君的心思?

五娘念頭才起就被自己嚇了一跳,慌張的看了侯景福一眼,替侯景福係扣的手也停了下來,緊緊的握住侯景福的衣襟。

侯景福本來就一直看著五孃的神色,如今這樣哪裡還明白不過來,不由好笑的看了五娘一眼,緩緩道,“你也莫要自己嚇自己,不過是一件小事,倒將你嚇得這樣。”

五娘一撇嘴,不高興道,“豈止是小事,你莫要以爲我一介女子就不懂。”說著就將心中所想挑挑揀揀的說給侯景福聽,侯景福聽完驚異的看了五娘一眼,沉聲道,“你說的倒也在理,只是太子此行卻有兇險,但也勢在必行,皇上近年來行事越發無忌,無非是過了盛年,又不甘心,而太子立儲十數年,在朝中根基已不淺,皇上無非怕太子等不及罷了,你當我前幾個月怎麼受得傷?若不讓皇上放心,這太子之位,也要坐不穩了。”

這還是侯景福第一次在五娘面前提起朝政之事,卻也不曾遮遮掩掩,竟三言兩語就將朝局展開給五娘,五娘心裡一暖,他能說出這些,也的確是對自己放心的。

五娘就鬆開手一邊思索著,一邊將剩餘的幾顆釦子扣好,“依你的意思,太子這趟出京,怕是京裡會有動作,皇上既想坐的安穩,又不想廢太子,無非是動……”

五娘眉角一跳,忍不住看了侯景福一眼,話雖沒說出口,但五娘兩人都明白,皇上是想動一動太子身邊的人了,五娘就想起侯景福那次的傷,難怪侯景福一直不肯明說,這樣的兇手,的確是說不得的。

想通這些,五娘心裡就更重了幾分,伺候侯景福換好了衣裳,便打開向來不曾動過的箱籠,從裡面拿出兩雙自己親自動手做的千層底的鞋,又收拾了好些件遮寒的衣服,連同鞋子斗篷大氅,利索的打好了包袱。

五娘又從箱籠裡拿出一些特意換的留著打賞的碎銀子,一邊塞進侯景福隨身的錢袋,一邊叮囑,“雖說跟著太子沿路用不著錢,可也要以防萬一,宿州天冷,不要仗著身體好就穿的單薄,禦寒的衣服一定要不離身,在外面一定要小心,祖母和娘都等著你回來,還有二弟和三妹,可都等著你回來呢!”

侯景福沉默的聽五娘說完,半晌才盯著五孃的眼睛,含了幾縷笑意道,“那你呢?”

五娘臉色一紅,咬了咬脣,小聲道,“我也等著你回來。”

侯景福忽的一笑,摸了摸五孃的臉蛋,低聲道,“放心,疆場十數年都沒能要了我的命,更何況這些賊崽子,你放心等著我就是。”

進到十二月底,天氣總算放晴了,雪不再下,可京裡的流民卻驟然多了起來,侯夫人不得不又多設了幾個粥棚,每日的光進樂安居的婆子就要數不清,五娘就是過去請安,也說不了幾句話就要退出來,有時候四娘過來探望,都要忍不住替五娘抱怨,侯夫人都這樣忙,卻也不肯讓五娘幫忙,就是老太君也沒有提起一句,倒好似忘了五娘這個嫡兒媳一般。

五娘嘴裡不說,心裡卻是明白的很,自己的孃家已然夠強勢,若是再做了侯家的主母,侯夫人就更沒有什麼能壓制自己的了。

對於掌家一事,五娘倒也不急,如今正是事多,接過來纔是容易出錯,倒不如翻了年清閒些,再鬆鬆快快的接過棒子。

送了四娘走,五娘又打發人給睿大奶奶,二孃三娘送了自己親手做的虎頭帽,便遣了丫頭下去,獨留了錦繡在屋裡說話。

錦繡今年翻了年也有十六了,正是女兒家懷春的年紀,杏眼桃腮,細腰長腿,一聘一笑,都靈氣逼人,又是在五娘身邊嬌養起來的,識字認數,一身氣度也絕非普通丫頭能比,這樣的人兒正是通房的人選,只是五娘卻捨不得,到底那麼多年的情分,又一向對自己忠心,五娘一心想著能給錦繡找個如意的郎君,若是錦繡另有打算,五娘就少不得重新估量。

五娘淺笑著打量了一番,也不多說閒話,直接就道,“你今年年紀也不小了,家裡人可有幫你看著?”

錦繡愣了一愣,臉上有些羞紅,扭捏了一番,才小聲道,“奴婢的娘說了,既然是夫人的人,一切就全憑夫人做主。”

五娘押了一口茶,笑道,“那你說說,可有中意的?”

錦繡頭越發低了下去,五娘不禁笑起來,“和我還這樣羞,也沒有外人在,快與我說了,我好與你做主。”

錦繡搖了搖頭,捏著衣角,五娘問什麼都是隻搖頭不說話,半晌五娘只好拿了整理出來的冊子遞給她,“你沒有主意,我也不能草率的就給你定了,這是府裡沒有親事的男丁名冊,你回去好好看看,待定下來了就與我說。”

打發了錦繡走,五娘就吩咐錦玫,“這幾日我身邊的事就讓錦柳錦香看著,你仔細盯好了錦繡,若是有不對勁的地方,就來報給我。”

112 v章24第二十四章62 v章30第三十章23第二十三章55 v章10第十章50第五十章31第三十一章67 v章54 v章20第二十章23第二十三章117第一百一七章64 v章117 v章20第二十章3第三章11第十一章25第二十五章62 v章82第八十二章94 v章56 v章71 v章1第一章112 v章3第三章60 v章88第八十八章105 v章63 v章70 v章103 v章第119章70 v章67 v章17第十七章34第三十四章63 v章73 v章119第一百一十八章79第七十九章8第八章46第四十六章27第二十七章115 v章87第八十七章9第九章62 v章78章76 v章90第九十章11第十一章24第二十四章94 v章45第四十五章65 v章45第四十五章17第十七章32第三十二章61 v章84第八十四章47第四十七章13第十三章38第三十八章6第六章61 v章61 v章42第四十二章99 v章94 v章1第一章29第二十九章70 v章85第八十五章113 v章119第一百一十八章19第十九章52第五十二章73 v章98 v章92 v章93 v章116 v章95 v章75 v章7第七章111 v章41第四十一章14第十四章112 v章22第二十二章106 v章89第八十九章53 v章20第二十章14第十四章6第六章
112 v章24第二十四章62 v章30第三十章23第二十三章55 v章10第十章50第五十章31第三十一章67 v章54 v章20第二十章23第二十三章117第一百一七章64 v章117 v章20第二十章3第三章11第十一章25第二十五章62 v章82第八十二章94 v章56 v章71 v章1第一章112 v章3第三章60 v章88第八十八章105 v章63 v章70 v章103 v章第119章70 v章67 v章17第十七章34第三十四章63 v章73 v章119第一百一十八章79第七十九章8第八章46第四十六章27第二十七章115 v章87第八十七章9第九章62 v章78章76 v章90第九十章11第十一章24第二十四章94 v章45第四十五章65 v章45第四十五章17第十七章32第三十二章61 v章84第八十四章47第四十七章13第十三章38第三十八章6第六章61 v章61 v章42第四十二章99 v章94 v章1第一章29第二十九章70 v章85第八十五章113 v章119第一百一十八章19第十九章52第五十二章73 v章98 v章92 v章93 v章116 v章95 v章75 v章7第七章111 v章41第四十一章14第十四章112 v章22第二十二章106 v章89第八十九章53 v章20第二十章14第十四章6第六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惠水县| 康马县| 福贡县| 开封市| 霍城县| 湖口县| 承德市| 康保县| 响水县| 什邡市| 遵化市| 凌海市| 钟祥市| 盐边县| 体育| 克什克腾旗| 理塘县| 兴文县| 汉中市| 措美县| 平罗县| 西畴县| 扶沟县| 延津县| 无棣县| 沈丘县| 南城县| 泗洪县| 铜陵市| 阿拉善右旗| 房山区| 彝良县| 保靖县| 普陀区| 阿拉善右旗| 铜川市| 蒙阴县| 叙永县| 正镶白旗| 塘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