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章 北伐曹魏 (七)
王雙見管亥被救走,到手的獵物轉眼被搶,怒喝道:“攔住馬上那將!”
魏國長槍兵聞之,紛紛衝過去刺劉瑞戰馬。
劉瑞形勢漸漸危及,轉眼間已被魏卒團團圍住。
管亥無力的睜開眼,發現劉瑞一手護著自己,一手砍殺魏卒,說道:“公子速速撤退,不要理會屬下了!”
劉瑞紅著眼睛,喝到:“今日吾與省之同進同退,絕不相棄!”
正當此時,一魏卒趁劉瑞不注意,挺槍刺來。劉瑞躲避不及,被其刺中肩窩,翻身落馬。
那魏卒大喜,正欲刺死劉瑞,卻不料劉瑞揹著管亥飛身躍起,拔出佩劍將其首級剁下。
魏卒脖頸間鮮血瞬時噴出,濺到周圍士卒身上。
或許是血腥刺激了人潛意識的殺戮,衆魏卒瘋了似的砍向劉瑞。
正在此時,孫觀率領三千野狼軍狂奔而來,無數魏卒被戰馬撞飛、踩死。一時間,腦漿、殘肢到處都是。
孫觀喊道:“殿下速退!”
劉瑞看著正向此處殺來的王雙,將管亥交給孫觀,道:“仲臺護著省之快走,吾要殺了那廝!”言畢向王雙衝去。
孫觀阻攔不住,雖擔心劉瑞安危,然如今管亥受了重傷,交與他人,孫觀不放心,只能一咬牙,引著百騎離去。
剩餘的野狼護衛自然知曉自己的責任,倘若劉瑞有失,他們也無需回去了。
王雙在亂軍之中看到剛剛搶走管亥的那將衝自己殺來,冷笑一聲,舉刀便迎了上去。
此時劉瑞身披數創,然因滿腹的仇恨,使得他根本不知道何爲痛。
劉瑞揮劍斬向王雙脖頸,王雙大驚,他想不到劉瑞竟然如此狠毒,上來便要取自己性命,故將大刀一橫,擋住劉瑞劍鋒。
劉瑞冷笑一聲,以極快的速度收劍、側身靠向王雙。
王雙根本來不及反應便看到長劍刺向此計腹部。
王雙本能的抓住什麼東西擋在自己身前,只聽到一聲哀嚎,原來剛剛自己臨時抓了一個士卒,用他迎上了劉瑞長劍。
劉瑞眉間殺氣顯露,喝到:“無恥小人!”而後拔出長劍再次刺向王雙。
王雙只顧躲避,問道:“來將通名!”
劉瑞冷冷的道出兩個字:“劉瑞!”
王雙大驚,他知曉了步戰勇猛,剛剛那一擊若非自己那小卒擋著,或許此時已然被刺中數劍。
想到這,王雙很明智的向後退了數步,喊道:“此人便是劉備長子劉瑞,捉住它陛下重重有賞!”衆士卒聞之,再次向劉瑞靠攏。
此時的劉瑞完全變成了一個殺人機器,凡是擋在他眼前的,無論人畜,皆死無全屍。
鮮血、內臟、腦漿沾滿劉瑞的戰袍。
魏卒看到劉瑞如此恐怖,皆連連後退。
此時劉瑞因長時間的廝殺與一身的傷痕,力氣漸漸被耗盡,其胸口劇烈的喘息。
野狼護衛發現劉瑞氣力不佳,個個如同野狼般衝過去,將包圍劉瑞的魏卒硬是撕開一條口子。
王雙立在高臺,指揮士卒堵住缺口,欲將劉瑞困死在中間。卻不料此時魏卒西邊突然傳來一聲爆喝,其生若奔雷,獨騎衝殺在亂軍之中,喝到:“大哥勿憂,小弟特來相助!”
聲音剛剛傳到王雙耳中,便看到一黑臉壯漢衝開魏卒的包圍,來到劉瑞身邊。被衝開的魏卒缺口還不待堵上,無數蜀軍已然衝了進來。
劉瑞轉身一看,道:“三弟不守衛長安,如何來到此處!”
張苞道:“大哥忒不仗義,有仗可打也不叫上俺!俺剛剛看到仲臺,其言大哥深陷重圍,故率軍殺了過來!”
劉瑞苦笑一聲,道:“吾本欲斬殺那魏將,然如今看來,恐難矣!三弟隨吾殺出,領兵回鎮長安!”張苞道了聲喏。
王雙在高臺眼看著劉瑞與那黑臉大將破圍而出,視身旁的魏卒如同草芥,不禁嘆道:“蜀國能征善戰之士多矣!”
長安城中,劉瑞趕回來不及卸甲,便匆匆跑去看望管亥。
此時管亥躺在榻上,傷痕處時時滴著鮮血。劉瑞看在眼中,心如絞痛,向身旁的軍醫問道:“省之如何了?”
軍醫道:“管將軍性命暫且勿憂,然其受傷頗重,即便是恢復,恐也很難再上戰場廝殺。”
劉瑞搖頭嘆息,坐在管亥身旁,道:“是吾害了省之啊!”
張苞、孫觀立在劉瑞身後,看到劉瑞一身傷痕,鮮血不住的流下來,道:“殿下身披數創,先去包紮一下吧!”
此時的劉瑞似乎完全沒有聽到,只是注視著管亥,眼角處滴下數行清淚。
張苞走過去一把將劉瑞拉起,道:“大哥身負重擔,豈能如此不自惜!”
劉瑞聞之,愣愣的看著張苞。
張苞對軍醫道:“速速爲殿下包紮!”
劉瑞聞之,纔想起自己也是受傷之人。
不時陳登匆匆跑來,看到劉瑞一身傷痕,不禁大驚,道:“殿下這是....”
劉瑞擺擺手,道:“皆是皮肉之傷,不礙事!”
陳登問道:“如今扶風如何了?”
劉瑞嘆道:“已被魏軍所佔!”
陳登道:“如今長安兵力空虛,恐難以復奪城池矣!”
劉瑞道:“只要能保住長安數日,父皇必然領兵來援!”
隨後令陳登清點了損失,守衛扶風的五千兵卒大多陣亡,回來者僅有五百餘人。
翌日,夏侯尚領兵來到扶風城下,突然發現城頭飄揚著魏國大旗,不禁大驚。不時王雙打開城門,將夏侯尚引進稱,把事情原委一一道出。
夏侯尚大喜,道::“仲達言此時長安城兵力不足,不若你我合兵一處,共擊長安?”
王雙苦笑道:“實不相瞞,昨夜末將領兵偷襲長安,與蜀軍大戰一場,雖然奪了城池,然傷亡甚巨!”
夏侯尚問道:“傷亡幾成?”
王雙道:“能戰之軍萬人!”
夏侯尚大驚,道:“將軍以兩萬之卒突襲五千守軍,竟然傷亡一半?”
王雙點點頭,道:“久聞狼軍精銳,今番算是見識了!如今長安城中尚有兵馬兩萬,恐難以擊破!”
夏侯尚長嘆一聲,不再言語。
陳倉城,司馬懿將復奪扶風的戰報告與曹仁,曹仁大喜,道:“如今扶風復奪,能否再取長安?”
司馬懿搖搖頭,道:“難矣!今吾軍後退有路,大人不可遲疑,速速引軍撤走!”
曹仁道:“劉備大軍近在眼前,倘若退兵,其定然尾隨追殺,爲之奈何?”
司馬懿笑道:“大人可令將士乘竹筏以捕魚爲名連夜撤向扶風,而後引軍北走新平,直達北地!切記,萬不可再攻長安!”
曹仁問道:“倘若吾率大軍再圍長安,破之必矣!”
司馬懿道:“那劉瑞甚有謀略,且其麾下士卒精銳,倘若攻之,非半月不能克!大人難道忘記軍中糧草還剩幾何?且鈍兵堅城之下,萬一蜀軍主力從後包圍,大軍危矣!”
曹仁慚愧的說道:“仲達思慮深遠,吾不及也!然吾若引軍撤退,則城中兵馬必然減少,到時如何能抵禦蜀軍?”
司馬懿道:“此間僅有精兵二十萬,大人引軍撤退即可。臣與所餘十萬弱卒、民夫暫御蜀軍。”
曹仁一臉疑惑,司馬懿道:“大人勿憂,臣自有良策!”
曹仁看了一眼司馬懿,心思:“當日武帝病逝之時曾言不可付之於仲達兵權,今觀其行事,乃是魏國大忠之臣!”隨後將大軍一營一營調出,分別乘木筏向東撤退。
蜀軍大帳。探馬將魏卒乘竹筏捕魚之事報與劉備,劉備滿不在乎的說道:“看來曹仁軍中果然無糧矣!其軍中士卒大多前去捕魚,不消幾日,其軍必然疲憊,到時朕在以雷霆之勢擊之,擒曹仁必矣!”
法正、龐統、田豐繼位謀士相互對視一眼,滿臉的疑惑皆表現在各自的臉上。
法正道:“陛下,此事有蹊蹺!”
劉備問道:“孝直認爲哪裡有蹊蹺?”
法正道:“魏軍捕魚,數萬人則可,且捕魚所需竹筏決計不會太多。今魏卒營中造有數萬具,其中必然有陰謀,還望陛下察之!”
劉備聞之,領著衆文武向外走去,道:“能有什麼陰謀,縱使其欲乘木筏逃走,其軍士又能逃到何處?”
田豐看了看不遠處的蜀軍營寨,此時正有無數蜀軍士卒圍在漸漸乾涸的黃河河牀邊,不知在做什麼。
田豐喚來一小校相問,小校道:“啓稟陛下,近日黃河干涸,無數魚鱉浮出水面,軍士正捕魚食之。”
田豐好奇,走過去,看了看周圍的營寨,發現無數營寨緊靠河牀,無數士卒正忙得不亦樂乎。
正在此時,劉備帳下親兵由長安歸來,將劉瑞書信遞上。
劉備看後,皺著眉頭,道:“朕怎麼說瑞兒還未領兵合圍曹仁,原來是長安城中兵馬不足!”
田豐聞之,走過去看了看書信,望向長安方向,突然想起什麼,不禁臉色突變,道:“大事不妙!陛下速速引軍前往高處安營紮寨!”
劉備一臉茫然。
田豐也不顧禮儀,拉著劉備便跑。
衆人紛紛追上去。
此時田豐年過六旬,然今日跑起來似乎比壯年的士卒還快。
劉備上氣不接下氣,甩開田豐手臂,道:“元皓怎麼了?”
田豐也不解釋,喊道:“陛下速速下旨,令軍士拔寨前往高出安營,遲則全軍覆沒矣!”
劉備從沒見過田豐如此激動,知曉他心裡想到什麼,故也沒在多問,趕忙下旨令士卒搬到高處紮寨。
數個時辰後,陳倉城下近四十萬蜀軍皆搬到高地,劉備問道:“元皓倒地想到什麼了?”
田豐情緒漸漸恢復,道:“長安附近郡縣頗多,公子原本帶兵不足,如今非但要鎮守潼關、馮翊、黃河渡口,又出兵攻下扶風!臣料此時各處要害之地守卒不多,倘若魏人遣軍偷襲扶風,其城池必然不保!今日影狼來報,言魏卒大多乘竹筏捕魚,此必是扶風失守,其意欲撤退至扶風!倘若魏軍皆退,則其必然打壞堤壩,到時黃河之水盡皆灌向此處,陛下軍營豈不成爲一片汪洋?”
劉備聞之,出了一身冷汗,道:“魏軍倘若盡數撤走,探馬豈能不知!到時朕尾隨追擊,曹仁又能如何?”
田豐道:“此事蹊蹺,臣料必有陰謀。陛下只需謹慎處之即可!”
當夜,曹仁率領精銳士卒二十萬悉數離開,且大多抵達扶風。
曹仁不敢歇息,令士卒盡述登岸,與王雙、夏侯尚引軍向北撤退。
司馬懿得知曹仁已然撤走,看了看城中的軍寨,眼中透出寒光,向其子司馬師問道:“楊陵部走了多少士卒了?”
司馬師道:“所剩者不足千人。”
司馬懿冷冷的看向遠方,道:“來人,讓楊陵來見我!”
其親衛聞之,匆匆前往喚楊陵。
未及一刻,楊陵跨馬而來,司馬懿道:“義丘前翻失卻祁山大寨,令蜀軍猖獗至此,吾知汝一直欲立功贖罪,今日有一事,可令汝立下不世奇功,閣下敢去否?”
楊陵道:“但憑差使!”
司馬懿道:“吾令人築壩攔水,如今蜀軍大寨邊的河段早已乾涸,倘若此時義丘能將堤壩打壞,則數十萬蜀軍皆爲大水淹沒,到時大司馬領兵殺回,可趁勢取回失地,甚至能一舉滅蜀!”
楊陵道:“倘若爲此,恐陳倉城陷入一片汪洋!此時城中尚有十萬兵馬,這....?”
司馬懿正色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義丘若顧及此處十萬性命,非但大功不立,蜀軍亦難以破矣!”
楊陵狠了狠心,道:“下官願往!”
司馬懿笑道:“義丘可暫屯兵壩上,待看到吾令人舉起火把,立即打壞堤壩!”楊陵抱拳領命。
司馬懿點點頭,率領所餘隨從乘木筏撤走。
楊陵帶上數百親隨,來到堤壩等候。
約有一刻,看到河面亮起火把,立即令人將堤壩打壞。
此時他心中想著自己立下大功,陛下親自封侯。
堤壩一破,滾滾的大水瞬間淹沒了陳倉,也將浮在水面的楊陵等人一起淹沒。
陳倉城中十萬兵卒不待逃出營帳,便以沉入河底,淪爲魚鱉的肉食。
司馬懿領著隨從登岸,看到陳倉城陷入一片漆黑,冷笑一聲後離去。
蜀軍軍營,劉備聽到滾滾的水聲,趕忙向外張望,看到原本安靜的陳倉瞬間被大水淹沒,不禁暗自慶幸。幸好自己聽從田豐之建議,否則此時自己已然全軍覆沒矣。
翌日,陳倉城中大水退去。原本乾涸的河牀重新恢復生機。
劉備剛剛在大帳中走出,卻看到無數士卒立在高出向下張望著什麼,劉備喚來一人詢問,那人面露難色,道:“陛下還是親自過去看看吧。”
劉備走過去,竟發現陳倉城下橫七豎八的躺著一片死屍。
無數投降過來的魏軍士卒看後痛苦不已,畢竟死的都是自己的家鄉人,讓誰能不心痛!
不時田豐等人趕來,道:“今早影狼來報,言曹仁率領大軍盡數撤走。”
劉備指了指一地的屍體,看著衆人。
龐統嘆道:“他們便是用來迷惑陛下的!臣剛剛令人過去打探一番,一夜之間,死了竟有十萬人!”
劉備顫抖著問道:“難道曹仁不知曉城中尚有士卒?”
法正冷笑道:“士卒?他們大多爲運糧民夫!曹仁將他們留下,乃是欲令其拖住陛下大軍!倘若昨日元皓未勸陛下移軍高地,此間數十萬蜀軍亦難逃此劫!”
劉備氣的臉色發青,道:“曹子孝竟然如此狠心,舉手之間便將十萬性命棄於水中!”衆人聞之,皆搖頭嘆息。
司馬懿馬不停蹄的趕上曹仁大軍,曹仁問起陳倉情況,司馬懿道:“蜀軍之中果有高人!探馬來報,劉備於昨日便將軍營移到高地,否則昨日之水必將淹沒蜀軍全軍!”
曹仁嘆道:“可惜啊!”
司馬懿笑道:“臣之之本意乃是欲讓大人將軍馬安全撤回,淹沒蜀軍,僅是順帶爲之!如今大軍順利撤出,臣之計已然成矣!”
曹仁問道:“仲達認爲吾擇何處撤軍?”
司馬懿道:“如今軍中缺糧,當先擇一處糧草充沛之地!故臣之意乃是先往北地,稍作休整後,途徑河西,抵達晉陽。而後率軍徐徐返回洛陽!”曹仁大喜,遂率軍向北地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