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章 北伐曹魏 (六)
陳倉城下,蜀軍大帳中,劉備看著手中的兩份捷報,滿臉洋溢著春天的氣息。第一份是長安送來,是劉瑞將襲破扶風的消息報與劉備;第二份便是張飛令人向自己報捷,言秦川已被拿下。
劉備將手中的兩份捷報傳示衆人,笑道:“如今魏軍龜縮在陳倉,可謂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矣!”
龐統道:“陛下可令三將軍、太子殿下、元皓分別領軍來此,包圍陳倉。待曹仁軍中斷糧,則不戰必敗!”
劉備納其策,分別遣使發往秦川、長安、散關。
夏侯尚、夏侯霸領著數十騎逃回陳倉,將秦川失守之事一一相告。
曹仁驚得幾乎暈厥過去,道:“前日探馬來報,言扶風失守,吾已絕歸路,如今又失秦川,犄角之勢亦破!倘若蜀軍四面合圍,吾三十餘萬大軍恐再難歸國矣!”
司馬懿道:“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曹仁道:“仲達儘管言!”
司馬懿道:“如今局勢糜爛,大司馬縱有回天之力,恐亦無可奈何矣!不若將大軍悉數撤回洛陽,保衛都城,待養成實力後在取長安!”
曹仁嘆道:“如今之勢,即便吾願退兵,恐也難矣!”
司馬懿道:“吾軍雖處於包圍之中,然並未陷入死地!”
曹仁道:“仲達有何妙計?”
司馬懿指著長安道:“劉瑞走子午谷偷襲長安,其軍必然不多。大司馬可調撥兵馬,作出欲跟劉備決一死戰之勢,而卻暗遣精銳攻打扶風。威脅長安,如此劉瑞定然不敢輕舉妄動!到時大司馬便可由扶風郡離開。”
曹仁大喜,道:“倘若果能重回洛陽,仲達當爲第一功!”
司馬懿道:“皆爲國家計,何敢貪功!”
曹仁問道:“仲達可有具體策略?”
司馬懿手縷鬍鬚,自信的笑了笑。
曹仁大喜,將陛下欽賜的尚方寶劍遞給他,道:“此間所有人皆聽令仲達!”
司馬懿接過此劍,道:“大司馬如此信任,臣定不負重託!”
而後手持佩劍,對衆人道:“吾剛剛看過糧倉,僅有十日之糧!此間地靠黃河,吾軍可捕魚爲食!郭淮聽令,明日率領五萬民夫、老卒前往河邊築壩攔水。”郭淮領過令牌退下。
司馬懿道:“捕魚尚需竹筏數千,秦朗何在!汝引弱卒前往河邊砍木造筏!切記,務必在五日內造齊五萬具木筏!”秦朗抱拳領命而去。
司馬懿看了一眼諸將,道:“楊陵何在!”
“末將在!”楊陵大聲喊道。
司馬懿手指營寨分佈圖中的左前營,道:“自今日起,調汝前往此處大寨,大肆宣揚吾軍中缺糧,務必令士卒譁變,讓其前往蜀營投降!”
楊陵大驚,道:“這....”
司馬懿拔出寶劍,道:“此乃是天子之令!”
楊陵趕忙抱拳道:“末將遵命!”而後領下令牌前往大營中。
司馬懿看著一臉疑惑的諸將,繼續說道:“夏侯尚何在!令汝率軍兩萬往攻扶風!”夏侯尚抱拳離開。
司馬懿喚來王雙,對他耳語一番後,令其離開。
吩咐已畢,司馬懿仗劍喝到:“諸將自今日起各守大寨,不得令士卒隨意行走!”衆將皆抱拳應諾。
散帳之後,曹仁獨身找到司馬懿,問道:“仲達爲何令楊陵教唆士卒譁變?”
司馬懿長嘆一聲,道:“大人手握三十萬大軍,然實則有近十萬是民夫、弱卒,如今軍中缺糧,留此士卒,空耗糧草,只得棄之!楊陵所在營寨士卒,大人皆可棄之!”
曹仁面露難色,司馬懿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況且如今乃是非常之時!”
曹仁道:“仲達不是令士卒築壩捕魚,糧草應當....”
司馬懿聞之大笑,道:“大人心腸忒好!”言畢走出大帳。
翌日,劉備召集文武商議軍情,一小校匆匆跑來,將情報遞上,劉備看後,對衆文武道:“剛剛影狼來報,言魏軍在黃河邊築壩,聲稱捕魚充食,且令人大造木筏。難道魏軍軍中果然缺糧?”
衆謀士沉思一刻後,龐統道:“陛下圍困魏軍多時,其軍中缺糧是必然!然築壩捕魚,如此明顯之事,難道唯恐魏卒不知缺糧之事?”
法正看著陳倉地形,道:“陳倉地靠黃河,魏人築壩,必然攔截水流。若長此下去,魏人待黃河存水過多,突然打壞堤壩,則大水瞬間淹沒此處!”
劉備道:“倘若魏人打壞水壩,非但能淹沒此處,陳倉亦免不了!曹仁必不爲此自絕生路之法!朕料魏人必是缺糧,築壩捕魚耳!”
龐統、法正雖然心疑,但卻也知道曹仁絕不會灌水淹沒陳倉,只是他二人皆猜不出其中厲害,故大帳之中安靜非常。
正在此時,一小校匆匆跑來,道:“啓稟陛下,魏卒多有逃來投降者!不知如何處置?”
劉備大喜,起身道:“汝可知魏卒爲何來投降?”
小校道:“聽其言乃是曹仁不撥於其糧草,軍士飢餓,故來投降!”
劉備笑道:“曹仁果然無有糧草矣!”
法正道:“陛下,臣請命前去盤問!”
劉備道:“孝直自去,看看倒地是也不是!”法正抱拳離去。
不時,小校報田豐求見,劉備聞之,親自出帳相迎。
待走近後,拉著田豐手,道:“此番多虧元皓奇謀,先襲武都,在取散關!此番大戰,汝可算是立下大功矣!”
田豐道:“陛下言重了!此皆將士用命!”
劉備將他引進大帳,將剛剛情報一一說與田豐,田豐亦是眉頭緊鎖,道:“待孝直盤問降卒之後,再行商議!”
不時,法正匆匆趕回,道:“臣剛剛盤問了降卒,其衆口一詞,皆言曹仁不撥於其糧草,且大寨守將楊陵亦是滿口怨言。”
劉備笑道:“看來曹仁果然缺糧!”
法正道:“臣總覺得此間有蹊蹺!”
劉備大笑,道:“孝直多心矣!如今曹仁困於此處,縱使其有通天之能又如何?且等上他三日,朕料三日之後,其軍自然瓦解!”
話說夏侯尚引著兩萬大軍往攻扶風,其軍士士氣低迷,夏侯尚看著身後的士卒,不由嘆道:“司馬仲達派給我這麼一支軍隊,別說攻打扶風,恐怕連一小城都打不下來!”說完猶自恨恨的怒罵司馬懿。
扶風城,管亥聽聞兩萬魏軍正向此處趕來,詢問了魏軍情況,探馬言其軍中衣甲不全,且混雜無比。衆軍士聞之,皆大笑。
管亥正色道:“曹仁竟遣如此軍馬攻我城池,其必然有詐,諸君當小心防備,謹慎處之!”而後遣使前往長安回報劉瑞。
衆將校雖說表面附和,然其心卻甚是輕視。畢竟此時曹仁身處劣勢,其軍中士卒士氣低迷乃是自然。
當夜,管亥在營中翻來覆去,只是全無睡意。他一直想著今日那支魏卒,心中越發生疑。
長安城中,劉瑞方欲睡覺,不料小校言有兩信使前來,劉瑞不得不起身相見。
其中一人乃是劉備帳下護衛,劉瑞一眼便認出,問道:“陛下遣汝來有何事?”
小校遞上書信,劉瑞看後,不由長嘆一聲,道:“父皇還真以爲兒手下有十萬大軍啊!”
而後又問另一人,那人道:“小人奉管將軍之令,特來遞送軍情。”
劉瑞接過其手中書信,看後,沉思一刻,對身旁一親兵道:“看看元龍先生睡了麼。”
親兵方欲出帳,卻看到陳登走進來,道:“臣聽聞長安、扶風皆有使者至,哪還有睡意啊!”
劉瑞笑道:“又擾元龍好夢了!來,看看這兩份書信。”說著遞過去。
陳登看後,道:“陛下令殿下帶兵合圍曹仁,這恐怕....”
劉瑞亦是苦笑道:“吾豈能不知,這長安城中的確無有兵馬派出。”
而後寫下書信交與劉備使者道:“汝可速回,將此書信交與陛下。”那使者匆匆離去。
劉瑞問道:“省之言兩萬衣甲不全之魏軍正向扶風趕來,元龍可覺察出什麼不對了?”
陳登道:“曹仁用兵,不至於如此!信中言魏卒明日可到,這....”
“不好!今夜扶風必遭偷襲”劉瑞突然說道。
陳登道:“殿下所言,曹仁另遣軍馬晝夜兼行,欲出其不意,攻我不備?”
劉瑞點點頭,道:“倘若省之無備,扶風定然不保!”
陳登道:“省之沉穩,料不至如此!”
劉瑞道:“省之雖沉穩,然其部下卻不如此!元龍與苞弟駐守長安,吾今夜領兵前去支援!”
陳登抱拳應諾。隨後劉瑞喚來孫觀,令其召集三千野狼護衛,配備上馬匹,匆匆前往扶風。
扶風城中,管亥起身走出府邸,習慣性的巡視衆營,看到軍士個個懈怠,大有沉睡者,不禁皺起眉頭,令人將軍士一一喚醒。
巡營士卒看到管亥後,皆強行打起精神。
管亥暗歎一聲,向城牆走去。
當他靠近城牆時,隱約間聽到無數嘈雜之聲,看向城牆垛口時,不禁臉色煞白。城牆垛口竟然沒幾個火把,管亥大怒,匆匆向城牆走去。
正在此時,已經有無數架雲梯靠在了城牆上,雲梯靠牆時發出的聲音引起管亥注意,當機立斷,喝到:“敵襲,速速整軍備戰!”
衆士卒聞之,皆大驚。
管亥三兩步奔上城牆,隨手拔下一支火把丟下去,果然城下密密麻麻的魏卒正在向上攀爬。
管亥親自拔出大刀,砍死一名剛剛露出腦袋的魏卒。
城下一員魏將看到被發現,趕忙令人擂鼓攻城。
管亥立在城頭,看到城下旗幟,大書‘王’字。
原來當日司馬懿令王雙在軍中暗中招募精銳士卒兩萬,令其悄悄出帳,急行軍趕到夏侯尚前面偷襲扶風城。卻不料因爲管亥此次巡夜,將他的偷襲計劃打亂。
然而此時的蜀軍因倉促應戰,調動起來十分慌亂,城頭之上滿是亂走的士卒。甚至有的地方沒有防備。
約有一刻,無數魏軍登上城頭,與城上蜀軍展開白刃戰。
狼軍固然精銳,然在人不及甲的情況下,戰力著實難以言表。
管亥率衆死戰,然而登城的魏卒越來越多,扶風城漸漸不保。
王雙見城頭亂戰,親自率衆登上城頭。他在亂軍之中看到一長有白髮的大將,手持大刀一連斬殺數名魏卒,王雙大喜,道:“此人甚有勇力,吾前去會會他!”說著提上大刀衝進亂軍之中。
管亥見一將衝自己殺來,亦是提刀衝過去。二將刀鋒對上的一瞬間,管亥雙臂震得幾乎失去知覺,王雙雖說亦有麻木感,但畢竟年輕氣盛。
二將大喝一聲,對決於亂軍之中。
正當二將決鬥之時,突然轟得一聲巨響,城門被打開。
管亥聽到聲音後臉色煞白,或許是驚訝的,或許是因爲氣力透支。
王雙見管亥分心,盪開他手中的大刀,狠狠的砍向管亥。管亥感覺一陣冷風襲來,趕忙架起大刀防禦,然終究氣力少佳,被王雙一刀崩飛。
魏卒見蜀將倒地,紛紛衝過去,舉刀亂砍。
管亥慘叫數聲,奮勇反抗,連殺數人。
管亥親衛看到後,拼死前去保護,其中數人架著管亥向後逃去。
王雙大怒,趕忙追上去。然苦於被士卒圍住,眼見管亥越逃越遠,王雙大喝一聲,其大刀過處,肢體橫飛。
管亥護衛拼死殺出一條路,然而此時魏軍皆已入城,管亥身旁十數個親衛不顧己身安危,護衛著管亥。
王雙快步追上去,隨手奪過一把環首刀,衝著前方丟去。
管亥親兵眼尖,兩人奮力撲上去,然而刀刃穿過他二人身體的同時,還是砍中了管亥,雖然並不深,但足以令管亥減慢速度。
此時管亥身旁的親兵大多死傷殆盡,管亥無力的握著大刀,感受著身後的殺氣,不禁長嘆一聲。
王雙追到其身後,舉刀便砍。正在此危難之時,一支鋒利的竹箭衝他射來。
王雙大驚,趕忙向後退去,舉刀擋住了來箭。
原來此時劉瑞率軍趕到。畢竟劉瑞跟管亥朝夕相處數十載,對他的身形十分熟悉,故在亂軍中一眼便看到管亥身影。在管亥生死之間救了他。
王雙大怒,舉刀再砍。
劉瑞一提繮繩,其戰馬一躍數丈來到王雙面前。
王雙大驚,看到幾乎是從天而降的劉瑞,不得不在此放棄斬殺管亥的機會,舉刀砍向劉瑞。
劉瑞持槍挑開其大刀,拉上管亥消失在亂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