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章徐元直聲東擊西 馬孟起兵進夏陽
自劉備攻取長安,盡有涼州之地後,馬超便坐實了這涼州牧。然因涼州地靠邊界,時有異族來犯,故馬超將治所遷至北地。後率軍大破匈奴,匈奴恐懼,舉衆依附漢朝,由是邊界遂安。
後劉瑞下旨,令馬超引涼州之軍出馮翊,襲取河東。
馬超久鎮邊疆,因匈奴歸順,無有戰事,正愁不得建立功勳,忽聞劉瑞下旨,令調涼州軍出馮翊渡河襲河東。
馬超大喜,當即聚涼州軍十萬出征。其中步卒五萬、騎兵五萬。
數日後,馬超引衆抵達馮翊,徐庶奉劉瑞旨意,早在馮翊等候。
馬超素聞徐庶乃是智謀之士,深得劉備父子信賴,此戰劉瑞令徐庶輔佐,足可見劉瑞重視自己!
徐庶見馬超麾下將士,讚歎道:“早聞涼州人素來驍勇,女子亦不讓鬚眉。今見孟起部,知此非虛言!”
馬超笑道:“不瞞元直,吾就是憑藉此軍屢次擊敗匈奴,繼而率衆深入草原,迫使匈奴歸降!此間雖有十萬衆,然敵曹魏河東之軍,足矣!”
二人邊走邊談,不時來到議事廳中,徐庶道:“孟起可知河東虛實?”
馬超道:“於北地趕來匆忙,未曾探聽!”
徐庶道:“孟起勿憂,吾早差影狼打探!曹睿令夏侯霸督率其族中兄弟,起兵十萬進駐河東!並河東原本守軍三萬,共計十三萬衆!”
馬超笑道:“十餘萬土雞瓦狗,何須出動十萬兵!吾部下五萬精騎定可一戰滅之!”
徐庶道:“兵者,國之大事,不可妄動!孟起雖勇,然魏國豈能無人!”
馬超改容,道:“徐先生所言極是,是某失言!”
徐庶笑道:“孟起切記,謹慎用兵者,絕無大??!自古驕兵必敗,此卻是實言!”
馬超道:“超受教矣!”
徐庶道:“孟起若欲取河東,當先渡河,不知孟起可有良策?”
馬超道:“吾正憂此事!若魏人據守河岸,待吾軍半渡之時卻出擊,如此吾軍難渡矣!”
徐庶笑道:“渡河之法多矣!”
馬超聞之大喜,道:“還請先生賜教!”
徐庶大笑,道:“孟起可將大軍悉數佈於河岸,到時吾自有計策讓汝渡河!”
馬超依其言,盡起大軍至於河岸,紮下營寨,與黃河東岸魏軍隔河相對。
徐庶登上小舟,立於河面之上,馬超問道:“先生究竟用甚麼計策渡河?”
徐庶手指對岸笑道:“黃河如此廣闊,魏軍不過一十三萬衆,安能守禦的全善?孟起可只需虛張聲勢,走南而攻北,聲東而擊西,使魏人來回奔波,不得休養!待其軍疲憊,孟起可集結精銳之師,攻敵不備之地,如此非但黃河可渡,河東亦可得也!”
馬超大喜,道:“先生多智,超佩服!”
隨後馬超於其弟馬岱各引兵萬餘駐紮在蒲州、蒲阪對岸,其軍中多帶旌旗、戰鼓。
二人依徐庶之謀,忽馬超引兵以向蒲阪、忽馬岱率部進攻蒲州。且凡軍馬出擊,戰鼓必響、軍士齊聲吶喊。令對岸魏軍不知蜀軍欲圖何處。
夏侯霸率軍抵達河東,聞知蜀軍忽進兵蒲阪、忽奔向蒲州,且每次出軍動輒數萬,其士卒殺喊震天,兩處守軍皆懼蜀人威勢,不敢迎擊。
夏侯威道:“蜀人忽出蒲阪、忽出蒲州,無非是欲令吾不知其軍主力!他卻趁吾軍懈怠之時,突起大軍,擇一處猛攻!”
夏侯霸聞之,笑道:“弟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河東一郡,何處地形最爲險要?”
夏侯威沉思一刻,道:“難道不是黃河渡口?”
夏侯霸笑道:“非也,乃是首陽山!河東多平地,唯有首陽山最爲高險!倘若蜀人佔據此處,依山傍水立下大寨。其近可攻大陽、芮城,遠可渡河取jia縣,繞函谷而襲其後!今蜀人只在蒲阪、蒲州一代設疑兵,卻不動兵攻夏陽港、取首陽山!此間必有謀劃!”
夏侯惠道:“大哥多疑了,吾料此必是蜀人不知此間地利!”
夏侯霸道:“探馬來報,馬超軍師乃是徐元直!此人深得劉備父子信賴,以智謀顯於敵國!憑其謀略,豈能不知首陽山之地利!吾料徐元直之意,乃是欲吸引吾等注意,將大軍調至蒲州一帶設防,卻空出夏陽港,他好別遣軍馬奇襲此處!”
衆人聞之,深以爲然。
夏侯霸道:“吾料不出數日,蜀軍必走夏陽!諸位弟弟可在此處防備,吾暗引大軍往夏陽埋伏。然此間亦是重要之處,不可大意!季權(夏侯威)最爲持重,可引兵兩萬駐守河東,兼護各處;稚權(夏侯惠)引兵兩萬駐守蒲阪、義權(夏侯和)引兵兩萬駐守蒲州。切記,倘若蜀人來犯,只宜堅守,不可出戰迎之!”
三人抱拳領命。
夏侯霸吩咐已畢,自引七萬大軍往夏陽而去。
話說馬超兄弟依徐庶之言,虛張聲勢迷惑魏軍,數日之後,馬超奔回大帳,道:“先生令吾與伯瞻整日迷惑敵軍,不知何日才能渡河?”
徐庶笑道:“孟起難道等不及矣?”
馬超道:“先生勿要再嘲笑吾了!今大軍陳列黃河岸邊,士氣正盛,當趁此進兵!”
徐庶大笑,手指地圖問道:“孟起認爲,吾軍當奇襲何處?”
馬超看了看地圖,道:“蒲阪!”
徐庶搖搖頭,手指首陽山。
馬超頓悟,道:“先生不在此處安排疑兵,原來是欲襲此處!”
徐庶大笑,道:“此乃聲東擊西之計也!”
馬超大喜,道:“超願領兵襲取夏陽,必破之!”
徐庶笑著遞給馬超一個錦囊,道:“倘若取不得首陽山,再打開看!”
馬超接過錦囊,道:“先生放心,此錦囊必然用不到!”而後興高采烈的引著五萬大軍奔向夏陽。
待其走後,徐庶令霍峻統五千軍駐守大寨,令陳式領兵五千前往蒲州對岸虛張聲勢。
徐庶自引三萬軍來到馬岱軍中,與其合兵一處攻打蒲阪。
時黃忠之子黃敘請命爲先鋒前去破敵,徐庶不允,道:“善言(黃敘)不必急躁,吾自有安排!”
夏侯惠奉令駐紮蒲阪,忽聞蜀軍來犯,當即集結士卒,於寨中設防。
不一刻,蜀軍殺奔而來。夏侯惠見蜀軍旌旗林立,正不知有多少。
夏侯惠恐實力不足,故令小校前往河東安邑報知兄長夏侯威,好率軍來援。
夏侯惠下令士卒弓箭上弦,準備禦敵。
徐庶率領大軍抵達魏軍水寨,令陸氏家族所造的巨型投石車大船向水寨中投射火球。
火球之中灌滿硫磺、油脂等易燃之物。
當投石車運作的響聲傳入衆人耳中時,魏軍水寨已然成爲一片火海。
夏侯惠看著遠處的巨型投石車大舟,長嘆一聲,下令士卒棄寨汝蒲阪中據城而守。
徐庶見此,當即引軍登岸。
不一刻,蜀軍列陣城下,平夷將軍馬岱率衆前去挑戰,然夏侯惠卻置之不理。
徐庶微微一笑,對黃敘道:“善言可知夏侯惠是何人?”
黃敘道:“只曉得此人乃是夏侯宗族之人!”
徐庶道:“此人乃是夏侯淵之子!”
黃敘聞之,眼睛一亮。
徐庶笑道:“今夏侯惠據城而守,卻不出戰,倘若善言前去,吾料其必然出城迎戰!”
黃敘聞之大喜,道:“末將雖不才,然亦願續家父當日之功!”
言畢替換下馬岱,引衆來到城下。
令人打起南江侯大旗,喝到:“夏侯小兒,敢出城與吾一戰否!”
夏侯惠嗤之以鼻,並不答話。
黃敘笑道:“夏侯淵英雄一世,不料生出如此懦夫!”
夏侯惠喝到:“小兒竟敢直呼吾父之名!”
黃敘仰天大笑,道:“夏侯淵爲家父斬於定軍山,乃我家族之手下敗將,如何呼不得其名!”
夏侯惠聞之,雙眼噴火,喝到:“汝是黃忠後人!”
黃敘笑道:“是又如何?”
夏侯惠大怒,當即領軍殺出城來。
黃敘大喜,舉起大刀迎上。二將一場廝殺。
黃敘年幼曾患有隱疾,後得華佗相救,痊癒之後苦練武藝。至於今日,其武藝中平,然卻練得一手好箭法,堪有當年黃忠神技。
夏侯惠雖不是勇猛之將,然遇到殺父愁人之子,如何不拼命相敵。
黃敘見勝不得夏侯惠,忽心生一計,撥馬便向後逃。
夏侯惠哪裡能捨,打馬追之。
正當此時,夏侯威率軍抵達蒲阪,忽聞夏侯惠率軍迎戰,不禁大驚,趕忙登城觀戰。正看到夏侯惠追殺黃敘。
夏侯威大驚,從城頭喊道:“稚權速退,小心其箭!”
夏侯威喊出同時,黃敘已然拿出弓箭。
夏侯惠聞言,當即伏於馬背之上,恰巧躲過黃敘奪命一箭。
夏侯惠冷汗齊出,撥馬逃回城中,徐庶亦是鳴金收兵。
夏侯威拉著夏侯惠手,道:“稚權可曾受傷?”
夏侯惠擦著冷汗,搖搖頭。
夏侯威道:“汝忘記兄長之言,不可出城迎敵!”
夏侯惠眼中突然涌出熱淚,道:“得遇殺父仇人,安能不戰之!”
?ttκan ?C O
夏侯威道:“稚權何言?”
夏侯惠道:“弟於城下所戰之人,乃是黃忠之子黃敘!”
夏侯威聞之,亦是雙眼噴火,道:“弟弟放心,待大哥歸來,定取了黃敘首級拿到父親墓前祭奠!”
徐庶收兵回營後,道:“今日若非夏侯威及時趕到,善言定能斬將立功!”
黃敘道:“縱便是其兄弟皆在此處,吾何懼哉!”
徐庶笑道:“後生可畏啊!”
馬岱道:“大人可有良策破此城?”
徐庶笑道:“此城恐不易取,然有一處正可用兵!”
衆將聞之大喜,問何處。
徐庶指了指解良,道:“此城如何?”
馬岱當先出列,道:“末將願取之!”
徐庶應允,對馬岱耳語一番,馬岱面帶不解的看著徐庶,徐庶笑了笑揮手令其離去。
話分兩頭。馬超引著五萬大軍抵達臨晉港,遙望著不遠處的首陽山。待大軍悉數渡河後,馬超引著士卒揚帆駛向對岸。
半個時辰後,馬超率軍突襲了夏陽港。
夏陽港中果然無多守軍,被馬超輕易奪下,馬超心中暗笑徐庶多慮。
不時,馬超引軍來到首陽山附近,見此處多有林木,其部將李藐道:“此處地形複雜,末將請命前去探路!”
馬超不以爲意道:“魏人無備,如何在此處埋伏!”
說此話時,馬超突然想起徐庶所與錦囊。
其略微沉思,道:“軍師曾言用兵當謹慎,汝所言不無道理!”
隨後馬超令李藐率軍千餘前去探路。
李藐雖爲將,然卻是個仔細人!當他率領先鋒行了一里餘路,忽見地面草木似有踩踏痕跡,且痕跡甚深,間雜馬蹄之印。
李藐大驚,趕忙阻攔馬超,兵將此事相告。
馬超大驚,引衆欲還。
正當此時,忽聞山頭一聲炮響,數萬魏軍從四面八方衝來。
馬超道:“果不出軍師所料,吾此番取不得首陽山!”
不時,只見魏軍一員大將殺奔而出,喝到:“蜀賊!吾在此等候多時!”
馬超挺槍立於馬上,喝到:“何處來到狂徒,報上名來!”
“夏侯霸!”對面大將冷冷喊道。
馬超大笑:“吾此生不識有夏侯之姓!”
夏侯霸大怒,舉槍便刺。馬超打馬迎上。
此時魏軍從四面包圍而來,馬超見形勢不妙,棄了夏侯霸領軍便走。
馬超部下五萬中,有騎兵三萬。夏侯霸麾下軍馬大多爲步卒。
馬超見之,令騎兵當先衝鋒,步卒從後跟隨。
馬超引著親衛親自斷後,且戰且走。
夏侯霸見馬超欲逃,哪裡能捨,率軍衝殺上去。
馬超單槍匹馬,突入其軍中,一連刺死十餘員將校,駭的魏軍不敢向前。
夏侯霸大怒,挺槍迎上。
馬超知夏侯霸亦是勇將,然此時不宜與其糾纏,遂可意躲避,專刺別人。
不一時,夏侯霸軍中司馬、佐將被殺者三十餘人。
士卒因無有制約,陣腳大亂。
而此時,過河的蜀軍大多已然登船,馬超遂引著親衛奔向河邊登船離去。
夏侯霸引衆追到夏陽港,令士卒搜尋船隻,當即便欲渡河追殺。
然不料此書,乎夏侯威親兵至,言徐庶遣軍陳兵蒲阪城下,另遣別將奇襲瞭解良。
夏侯霸大驚,道:“中計矣!徐元直故意誘我至此,他卻引著大軍取解良,欲繞襲安邑!”
夏侯霸長嘆一聲,引軍匆忙趕向河東。
至於馬超軍,夏侯霸以其大敗,不敢再渡,故僅留偏將公孫王率軍萬人駐守首陽山,防備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