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章陳元龍下聘定期 劉炎興江東迎親
數日後,呂範引著陳登來到建業。孫權聽聞劉備遣使迎親,故親自引著文武出城相迎。
衆人來到議事廳,分主賓做好,寒暄一番後,陳登道:“臣奉漢王之令特來江東與吳侯商議聯姻之事!”
孫權道:“不知漢王打算如何迎娶小妹?”
陳登道:“漢王有言,一切皆依吳侯安排!”
孫權大喜,道:“實不相瞞,國太早聞劉公子風流倜儻,然卻不曾一見!故國太之意欲令劉公子親自來江東迎娶小妹,不知漢王能否應允?”
陳登道:“漢王以此事體大,故本欲令公子親自來江東迎親!”
孫權道:“漢王思慮周全,足以見聯盟之誠!”
陳登道:“不知吳侯可曾定下日期?”
孫權道:“此事還需與國太商議,元龍可暫居驛館,孤商議之後在相告。”陳登抱拳退下。
孫權來到後堂,拜見了國太。吳國太問道:“吾聞漢王遣使來商議娶親大事?”
孫權道:“確實如此!兒剛剛與其商議已定,漢王同意讓劉瑞親自來將江東迎娶小妹!”
國太大喜,道:“好,可曾定下日期?”
孫權道:“未曾定下,兒特來找母親商議。”
吳國太道:“此事權兒自可決斷,待定下後記得告訴吾一聲即可!”而後孫權令人挑選吉日,並將日期告訴國太,吳國太滿意的點點頭。
翌日,孫權令人將陳登請來,寒暄一番後,陳登問道:“吳侯可定下日期了?”
孫權道:“孤與衆人商議,打算定在下月初六。”
陳登說道:“既如此,那臣便即刻回成都回稟漢王,好早作準備!”孫權親自送陳登出城。
待陳登走後,孫權終於了結一樁心事,畢竟跟劉備聯姻後,自己西邊的壓力肯定減少很多,如此便可以安心向北發展勢力。
孫權一掃數日的陰霾,親自來到校場檢閱士卒。潘璋見到孫權,連忙下跪行禮。
孫權將他扶起,交談一番後,潘璋說道:“敢問主公可是欲跟劉備聯姻?”
孫權道:“確實如此!如今我江東空虛,只可忍一時之辱與其聯姻,此乃是緩兵之計也!”
潘璋沉思一刻,道:“末將有一計可令劉備將荊州雙手奉上!”
孫權驚訝的看著潘璋,道:“文珪有何計策?如今我江東可難以出兵了!”
潘璋道:“劉瑞乃是劉備長子,文韜武略甚是了得,劉備倚重非常之深!主公可趁劉瑞來迎親之時將他扣下,以此來要挾劉備,令其將荊州還給主公!”
孫權眼睛一亮,道:“若非文珪提醒,孤幾乎錯過此大好時機!”而後孫權匆匆趕回議事廳,召集了衆文武商議此事。
張昭道:“那劉瑞甚是了得,安能不防備主公施美人計?倘若計策不成,卻惹得劉備發兵,爲之奈何?”
孫權沉思一刻,道:“子布所慮甚是,孤當擇一兩全之策!”
顧雍起身道:“主公,臣認爲此計不可行!”
孫權皺著眉頭,道:“元嘆爲何言不可行?”
顧雍道:“前翻子明率軍偷襲荊州,其行事如此謹慎尚且不能瞞過劉瑞,可況此美人計?若主公果欲行此計,當隨機應變!待劉瑞來到江東,若其無備,則主公可施計;若其有備,主公當安心與其聯姻!”
孫權點點頭,道:“若劉瑞果然無備,孤當如何?”
顧雍道:“主公可於他處設一宴,事先埋伏下刀斧手,以率杯爲號,如此劉瑞可擒也!”
孫權嘆道:“若果真如此,小妹親事則爲泡影,只恐惹得母親大人不悅!”
潘璋道:“主公既已定下日期,想必劉瑞定會提前數日到達江東,主公可提前令人等候在江邊,待劉瑞到後,隨即將他接往他處,不令國太知曉!待所定日期過後,主公可言劉瑞未到,如此國太必以劉瑞傲慢,不允這門親事!如此國太那邊可瞞過了!”孫權聞之大喜。
數日後,陳登回到成都,將孫權之意一一相告,劉備笑道:“此番元龍辛苦了,且先下去休息吧!”
一旁的劉瑞聽到孫權欲令自己親自前往江東迎親,心中總覺得有些不對。他想起周瑜曾經用美人計誘騙劉備抵達江東,若非孔明早先料到,恐怕劉備再難回來了。此番孫權是不是也用美人計,欲趁機將我扣下?
想到這,劉瑞趕忙將陳登攔下,道:“元龍且慢!可是孫權親口所言欲令吾前往江東迎親?”
陳登點點頭,道:“確實如此,吳侯言此乃是國太之意!”
劉瑞瞇起眼睛,似乎一切都明白了。
劉備看到劉瑞臉色有異,問道:“瑞兒怎麼了?”
劉瑞道:“孩兒有一事想問父王!”
劉備道:“何事?”
劉瑞道:“倘若有人將孩兒軟禁,父王會不會想盡一切辦法將孩兒換回?”
劉備笑道:“瑞兒今日怎麼了,有誰敢軟禁汝啊!”
劉瑞道:“孫權!”
劉備心裡咯噔一下,道:“瑞兒之意,難道此番聯姻是孫權之計?”
劉瑞道:“這孩兒就不知了!”
劉備看向孔明,孔明道:“此事不可不防!倘若果真是孫權之計,則公子此去恐有危險。”
劉備點點頭,道:“那就讓孫權遣人將其妹送到荊州,瑞兒在荊州迎親即可!”
劉瑞笑道:“父親先前誇下海口,言一切皆依孫權之意,此事又豈能反覆!”
劉備聞之,老臉一紅,道:“此事也怪爲父太過大意!”
孔明笑道:“大王勿憂,想必公子已有良策!”
劉瑞聽到孔明的話,不禁在心裡一直問候他。其實此事也簡單,劉瑞按照三國演義中孔明的錦囊妙計行事即可,只是劉瑞打心眼裡不願娶孫尚香,所以此時乾脆裝傻。
劉瑞說道:“不瞞孔明,吾卻無妙策可行!”
孔明笑道:“當日曹操領數十萬大軍南征荊州,公子與子龍兩人兩騎,衝殺於曹軍之中斬將立威,視曹軍如同草芥!爲何今日卻如此懼怕一女子?”
劉瑞雙眼一睜,道:“誰說吾懼怕一女子!”
孔明笑道:“那爲何公子不敢前往江東?那孫權究竟有沒有施美人計還兩說,若公子不去,則世人皆以爲公子不敢,到時....”
不待孔明說完,劉瑞說道:“吾豈是膽小怕事之人!不用孔明激我,吾去便是!”
劉備道:“瑞兒不怕孫權用計了?”
劉瑞道:“區區小計,豈能困的住孩兒!父親只管放心便是!”
孔明在一旁笑道:“那亮就預先恭喜公子抱得美人歸了!”
劉瑞看著孔明那張英俊且充滿笑意的臉,道:“孔明啊孔明,此番吾又載到你手裡了!”
孔明道:“亮可什麼也沒做。”劉瑞長嘆一聲,轉身離去。
劉瑞回到家中後一直悶悶不樂,清荷、薇兒看到劉瑞這般摸樣,故問道:“夫君爲何不高興?我們可是聽說元龍回來了,待下月初六,夫君便可抱得美人歸了!”
劉瑞長嘆一聲,道:“夫人認爲等著吾的是溫柔鄉?”
薇兒道:“難道不是?”
劉瑞點點頭,道:“孫權之意乃是欲令吾親自前往江東迎親,倘若此番聯姻是孫權施的美人計,只恐夫君我是有去無回啊!”
二女聞之,大叫一聲。
劉瑞拉著她二人的手,道:“難道夫人就這樣捨得夫君去冒險?”二人皆搖搖頭。
劉瑞她二人這般擔心的樣子,不禁哈哈大笑。
清荷嗔道:“夫君還取笑我二人,難道父王不擔心夫君?”
劉瑞道:“父王早已答應了孫權,此事若有反悔,恐惹天下人恥笑!故父王之意還是欲讓吾去!”
薇兒道:“那夫君豈不是....”
劉瑞道:“夫人也不想想夫君我是什麼人物,孫權區區小計能困的住我?”
清荷問道:“夫君如此自信?”
劉瑞道:“若無十足把握,吾豈能輕易犯險!況且吾對那孫尚香並無好感,若非事關父王大事,吾纔不去呢!”
薇兒笑道:“夫君真的對美色不動心?”
劉瑞笑道:“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美色當前,吾八成抵抗不住!雖然孫權之妹確有姿色,然吾也犯不著冒著生命危險去採花吧!”
二女聽聞劉瑞之言,小嘴一撅,不再搭理他。
數日後,劉備讓人準備了厚禮,令劉瑞前往江東迎親。
劉瑞說道:“父王,孩兒有一事相求!”
劉備道:“何事?”
劉瑞說道:“前翻孫權來江夏會盟之時曾佈告天下以求自保,如今輪到孩兒前往孫權地盤,故也欲佈告天下,以求保身!”
劉備笑道:“此事爲父早做安排了!”
劉瑞看了一眼成都,嘆道:“但願還能回來!”之後回到府中準備去了。
翌日,劉瑞帶著聘禮啓程。因此行路過荊州,故將薇兒、清荷一併帶上,好讓關羽父女團聚團聚。至於清荷,畢竟早年跟薇兒結義金蘭,故視關羽爲父,關羽亦待她爲親生女兒般。
一路行船,劉瑞只是一個人立在船頭。關平、張苞走到劉瑞身後,笑道:“爲何讓大哥娶個親這麼會如此爲難?”
劉瑞嘆道:“難道弟弟就覺得這門親事很適合吾?”
二人面露不解。劉瑞道:“吾與孫尚香乃是政治聯姻,倘若哪天孫劉聯盟破裂,吾又當如何對待孫尚香?孫尚香又當如何看待吾?”
關平沉思一刻,道:“兄長大可將她再送回江東就是!”
劉瑞苦笑著搖搖頭,道:“弟弟可曾聽過這句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吾若娶其過門,必當好好待她,時間一久,難免付出真感情!若因劉孫聯盟破裂而將其遣送回江東,吾豈能忍心!若不將其遣送回去,又恐爲其所害!此間矛盾,非弟弟能知曉啊!”二人聞言,沉默不語。
一晃數日,劉瑞一行人來到荊州。關羽聽聞此事,親自出城相迎。二人寒暄一番後,劉瑞將清荷、薇兒扶下車,道:“想必二叔有所聽聞,侄兒此番前往江東迎娶孫權之妹。正巧路過荊州,故將夫人一併帶來,好讓二叔父女團聚團聚!”
關羽笑道:“難得瑞兒心裡常惦記吾啊!”
劉瑞笑道:“父王與侄兒每天都惦記叔叔們,只恨不能時常相見!”
關羽聞其言,雙眼看向成都方向,問道:“大哥近日可好?”
劉瑞道:“好著呢,三叔可是天天吵著來荊州跟二叔喝酒!”
關羽笑道:“翼德還是這般嗜酒!”
不時衆人走進刺史府,劉瑞令關羽屏退左右,道:“不瞞二叔,此番侄兒前往江東定不順利,故還請二叔在荊州策應侄兒!”
關羽問道:“瑞兒不是去迎親,豈曰不順?”
劉瑞道:“難保此非孫權的美人之計!若孫權趁機將侄兒扣留在江東,以吾爲要挾,如之奈何?”
關羽皺著眉頭,問道:“大哥難道不知此事?”
劉瑞道:“父王知曉此事,然如今此事天下皆知,若不去恐惹人非議!且剛剛侄兒所慮僅是猜測,並無實據!”
關羽點點頭,道:“瑞兒打算讓某如何策應?”
劉瑞對關羽言語一番,關羽笑道:“好,交與某吧!然瑞兒若在江東遇到難事,該當如何?”
劉瑞道:“吾帶著管亥、孫觀及野狼護衛,料也無事!”
關羽道:“好,瑞兒放心前往江東,某這便準備!”
劉瑞辭別了關羽、清荷、薇兒,帶著管亥、孫觀及五百野狼護衛再次啓程。
一路快船,途經江夏時,劉瑞刻意下船看望了太史慈。二人共事多年,感情甚厚。相敘一番後,劉瑞匆匆離開。
待到日落,船隊到達彭澤,劉瑞且令人泊岸,在彭澤過夜。期間與文聘巡視了城防,劉瑞看到彭澤城防備森嚴,城牆高大堅厚,對文聘的治理甚是讚歎。
翌日,劉瑞率領船隊啓程。此時江面颳起小風,劉瑞立在船頭,觀賞著兩岸的風景。管亥、孫觀依舊立在他身後。
不時只聽聞劉瑞長嘆一聲,道:“省之、仲臺,汝二人還記得當日吾率領牟平軍民途徑江東時的情景否?”
管亥道:“如此驚心動魄,豈能忘記!”
劉瑞道:“當日吾等意氣風發,而如今,皆老矣!省之今年已近五旬了吧!”
管亥道:“只差三載!”
劉瑞轉身看著管亥、孫觀,道:“省之跟隨吾數十載,可謂勞苦矣!”
管亥抱拳道:“末將受公子知遇之恩,即便爲公子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劉瑞看著眼前的二人,眸中翻滾著眼淚,道:“此雖亂世,然有諸位忠義之人相陪一生,亦爲人生之一大快事!來,進船隨吾喝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