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襄陽城劉瑞訪隱士 棄水路潁川尋名人
上回說道,劉瑞看到一羣衣著華麗的人圍著一個一身麻衣的農夫,而且對那農夫說話的表情非常謙卑,故而找來一位路人相問。
那路人答曰:“那農夫乃是荊州的隱士龐德公!此人一身才華,只是劉荊州親自請了他數次都吃了閉門羹。故而不得已纔想出了這樣的法子來徵他當官。”
或許對於三國曆史不太瞭解的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此人才華了得,當年諸葛亮就以師禮相待,而且還是被稱爲鳳雛--龐統的叔父。跟司馬徽、徐庶交情不錯。故而當劉瑞聽到他的名字後,就等於找到了諸葛亮、龐統、徐庶、司馬徽了。一想到這裡,他哪還顧得上其他的事,一心想著怎麼去跟他套近乎。
陸遜聽後只是楞了一下,畢竟他早年也曾跟隨族人遠遊各地,早就聽過他的大名。而此時卻看到劉瑞一臉的驚愕,嘴張得大大的,嘴裡的哈喇子幾乎都要流了出來。陸遜爲了不讓劉瑞出醜,推了他一下。這時劉瑞才醒來,嚥了一口唾沫,說:“原來是龐德公啊,吾久聞其大名,不想今日竟然能在此遇到。”管亥也看到剛剛劉瑞的表情,其實他想笑了,只是一想到劉瑞常拿自己當年圍攻太史慈的事給大家逗樂,就沒敢笑出來。不過他心裡暗暗想,主公不怎麼出門,爲何這天下各處的名人他都知道。但此時他也沒敢問,只是看著劉瑞。
劉瑞看到衆人尷尬的表情後,說:“你們先拿著東西回大船吧,只留下省之、興霸跟隨我就行。伯言,要不要隨我去會會那個龐德公啊?”此時劉瑞說話的眼神跟奸商看到財物沒什麼區別,陸遜還以爲劉瑞惦記劉表的那千兩黃金,故而說:“公子還是別操那份心了,龐德公是絕對不會出仕的!”
劉瑞聽後差點沒暈過去,說:“伯言誤會了!吾豈會在乎那點錢財,此次前去拜訪不過是久仰其大名而已!”
雖然陸遜知道劉瑞沒跟自己說出真正的意圖,但也不再問,只是笑著說:“還是公子自行去吧,吾可要逛逛這襄陽好風景了!”
劉瑞聽後只是笑了一下,說:“那吾就不強求了。”
等劉瑞走進龐德公以及圍住他的那羣人時,才聽到龐德公不耐煩的說:“你們就別打我的主意了!吾意已決,不會出仕!”可是那些人依舊不依不饒,看來此次非要把這尊大神給請進劉表的幕府。誰知道那龐德公幹脆也不推辯了,直接躺在地上睡起了大覺。劉瑞看後佩服不已,這龐德公真是能人,在這麼吵的情況下竟然還能睡覺。那些圍住他的人不管龐德公聽與不聽,竟然又勸了他半個時辰,只是衆人聽到了龐德公發出的呼聲,無奈的搖了搖頭,個個垂頭喪氣的離開了。劉瑞看後攔住一個人問道:“閣下爲何放棄了?”
那人無奈的說:“沒看到龐德公睡著了麼!我等要是爲這事把他喚醒,恐怕就是天王老子來勸也沒用了!此人睡覺時不能被人打攪,否則....”
後面的沒說,但表情上盡皆表現出來了。劉瑞聽後不禁長吐了口氣,幸好自己事先問問,否則惹惱了他,這後果真不堪設想啊!只是此時他正熟睡,劉瑞也不敢叫醒他,只能讓衆人站在他一旁等候。大約過去了半個時辰,龐德公伸了伸懶腰醒了。只是這次醒來讓他著實吃了一驚,沒想到那些人這麼有耐心,竟然等到自己睡醒。還沒等劉瑞開口說話,龐德公倒是先說了:“你們無需在勸了,吾絕不會出仕!”說完白了劉瑞一眼。
劉瑞還沒跟這位大賢說句話,就先被人家白了一眼,感情是把自己當成了說客了。劉瑞笑著說:“龐先生誤會了,在下在此等候非是要勸先生出仕,而是久聞先生大名,欲與先生談談。”
沒想到龐德公聽後;冷哼一聲,說:“你們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這等小把戲能騙得了我?”
劉瑞一臉無奈的說:“先生真的是誤會了!在下此次真的是慕名前來與先生相敘的!”
龐德公也不再跟劉瑞辯論,只是冷冷的說:“吾跟閣下素不相識,無話可談。”
劉瑞聽後知道龐德公心裡還把自己當成說客,說:“先生,在下在此指天立誓!吾真的不是說客!”
龐德公看到劉瑞指天而誓,不禁一愣,在這個時代,人們對誓言是很看重的,而且是指天立誓。故而龐德公此時相信了劉瑞不是說客,說:“原來閣下真的不是說客啊。讓閣下見笑了,這幾日靠近老夫的人大多都是勸吾去當官,故而...”還沒說完,露出了一臉真誠的笑容。
劉瑞此時纔算洗清自己身上的污水,說:“那先生可賞光,在下想請教先生一二。”
龐德公聽後,說:“當然,閣下言重了。”
劉瑞本來想請龐德公去附近的酒樓喝酒,只是龐德公出門難得能遇到一個不勸說自己去當官的人,故而顯得很熱情,拉著劉瑞的手非要回家親自請劉瑞喝酒。劉瑞推辭不得,只能答應。但他也讓管亥、甘寧去買了點小菜。等到了龐德公的家裡,劉瑞不禁大讚說:“此處真乃是人間仙境!怪不得先生不願出仕。”
龐德公笑著說:“這荊山自然是景色宜人,故而吾在此處隱居。”
等酒菜擺好後,劉瑞跟龐德公二人在屋內飲酒,期間龐德公對劉瑞說:“吾觀閣下身強體壯,然年齒尚幼,至今不足十五吧!”
劉瑞聽後大驚,說:“實不相瞞,在下年十四歲!”
龐德公聽後捋了捋鬍鬚說:“想必閣下不是尋常人,吾觀汝之氣,甚是富貴,然卻無銅臭之氣,故而猜測閣下必是官宦之人!”
劉瑞聽後眼睛幾乎都直了,怪不得他能被諸葛亮以師禮相待,果然有兩把刷子!此時劉瑞說:“先生好眼力,吾其實是牟平太守劉瑞,此次遠遊荊州,聞先生大名,特來拜訪。”
龐德公聽到劉瑞報上姓名後,眼神突然一變,說:“原來是牟平太守啊!吾去南陽會友時亦曾聽聞中原大地有一處樂土,百姓殷實富庶,且官員清廉愛民。本欲去牟平見識見識,怎奈戰火紛紛,道路相阻,故而...不想今日竟能遇到大人!”
劉瑞聽後,謙虛的說道:“哪裡哪裡,牟平之繁盛非吾之功,乃是帳下文武費心經營。”
龐德公看到劉瑞甚是謙虛,心中對他更添了幾分欣賞。“吾偏居此處,聽大人廣招賢良,故而今日敢問大人之志!”龐德公說道。劉瑞答曰:“在下之志無非使百姓老有所養,幼有所依。使得天下之民無衣食之憂耳。”
龐德公聽後拍了拍手說:“遠哉!大人之志,只是天下之人抱有此志者非大人一人,故而欲問大人將以何法安民?”
劉瑞繼續答曰:“吾聞‘天有常形,民有常生,與天下共其生而天下靜矣!’天之常形者,亦有四季變化、風雨雷電;民有常生者,難免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天之形,非人力能爲之;民之生,乃尊者與之!”
龐德公聽後問道:“何爲‘尊者與之’?”
劉瑞答曰:“乃是御世之人治民之術!吾聞堯帝治天下時,削心約志,從事乎無爲!故而百姓不失其時,即使荒年亦無飢餓之憂!而近觀桓靈二帝,只圖於後/宮戲樂,不思安邦定國之策!故而黃巾肆虐,天下動盪,以至今日!”
龐德公聽後,點點頭稱讚道:“閣下果然不失爲賢者!若他日能定天下,則我萬民有望矣!”劉瑞聽後失笑一聲,嘆了口氣。
龐德公見後問曰:“大人何故嘆氣?”
劉瑞答曰:“吾雖抱有濟世安民之志,然苦於無基業啊!如今雖據有東萊郡,恐數年之後,中原一統,天下無在下立身之地!”
龐德公笑著說:“大人明明已經尋到立身之地,如今卻爲何隱瞞?”
劉瑞聽後大驚,說:“先生所指是...?”
龐德公答曰:“荊州!”龐德公見劉瑞一臉的驚訝,繼續說:“想必閣下早就看上此處了吧,否則又怎會於百忙之中來此遊玩?”
劉瑞一臉的慚愧,說:“確實如此!不想龐德公竟看穿在下的心思。”龐德公聽後哈哈大笑。
其實劉瑞靠近龐德公真正的目的就是想從他口中套出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的居所,故而問道:“在下聽聞‘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今觀先生多智,想必所交之友亦如先生這般智慧吧!”
龐德公聽後說:“呵呵,吾所交之友大多爲隱士,其人或有才華,然恐不會出仕!”
劉瑞笑著說:“先生誤會了!今日跟先生相談數個時辰,瑞已有所領悟,故而問起先生之友,以求良言。”
龐德公亦是笑著說:“如此大人可去潁川,吾友司馬徽之見解高吾數倍。”
劉瑞聽後繼續問道:“可是人稱水鏡先生的司馬德操?”
龐德公笑著答曰:“然也!德操之才,無可限量,然只是此人亦爲隱士,若非天下動盪,時勢不與他,恐此時早已出相入將矣!”
劉瑞聽後,大嘆一聲說:“荊州果然多賢士!”
劉瑞與龐德公談論許久,不知覺天色已暗,劉瑞起身作揖說:“打擾先生多時,如今天色已晚,想必先生已然疲倦,瑞先告辭。”
龐德公笑著說:“如此,老夫就不強留了。”
龐德公挽著劉瑞手臂將他送出了家門,劉瑞臨行前依依不捨的說:“先生請回吧,若他日有幸,瑞定再來拜訪!”
龐德公目送劉瑞遠去後,獨自說道:“此人日後尊貴非常,若他日士元有幸能事此主,定能展其才華!”
離開龐德公的家後,劉瑞一直在想拜訪司馬徽的事,管亥見到主公出來後也不說話,問道:“主公有心事?爲何獨自呆想卻不說話?”
劉瑞聽後笑著說:“省之多慮了。吾剛剛與龐德公相談時,打聽出潁川有一賢士,故而想去拜訪。”
甘寧聽後言:“主公,吾聽聞有一道者曾言‘羣星匯於潁川,此處必多賢士’,難道此言當真?”
劉瑞笑著答曰:“當不當真,去了不就知道了!諸位先隨我回大船上休息一夜,明日出發,去潁川!”
半個時辰後,劉瑞等人回到了船上,孫觀在船頭見劉瑞久久不回,急得團團轉,等看到劉瑞安然歸來才放心。陸遜聽聞劉瑞回來了,笑著從船屋裡走出來說:“公子終於回來了,若仲臺在等不到你,就要派人去尋你了!”
劉瑞亦笑言:“伯言說笑了,吾與龐德公相談許久,忘了時間。哦,對了,吾明日欲往潁川訪賢,不知伯言願意陪同否?”
陸遜笑著說:“公子盛情相邀,吾豈能拒絕。”
翌日,劉瑞讓孫觀帶著船隊先回牟平,僅僅讓跟管亥、甘寧帶領三十人陪同自己去潁川。臨行前劉瑞還不忘囑咐孫觀說:”仲臺,回去後別忘了把我買給薇兒的禮物送給她,否則等我回去就慘了!”孫觀等人聽後皆哈哈大笑。
兩日後,劉瑞來到南陽郡首府宛城,聽當地人說前不久曹操來犯,結果大敗而歸,其子曹昂被殺,大將典韋戰死。聽到這個消息後,劉瑞輕輕嘆了口氣,可憐典韋那傻大個,還是因曹操風流而死啊!管亥聽到後,說:“沒想到那曹阿瞞竟敗在此處。”
劉瑞笑著說:“世間安有百戰百勝之人!宛城雖小,然亦有智者相輔!諸位還是快快隨我去潁川吧!”說完策馬奔走。
陸遜等人見劉瑞跑遠,亦是策馬跟了上去。陸遜漸漸趕上了劉瑞,問道:“瑞兄認爲此次曹操因何而敗?”
劉瑞答曰:“色!”
陸遜聽後一臉愕然,劉瑞笑著繼續說:“原本曹操陳兵宛城後,張繡已然投降。只是曹操得意忘形,強納了張繡的嬸孃,故而張繡在其風花雪月之時突然反叛,若非典韋忠心護主,恐怕曹操此時已經命喪黃泉了!”說完大嘆一聲。陸遜聽後也是搖了搖頭,爲典韋感到可惜。又趕了一個時辰的路,劉瑞終於來到了潁川。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司馬徽現隱居於嵩山,故而劉瑞又匆匆趕往嵩山相見。
“公子,你這麼急著找司馬徽先生恐怕不僅僅是與其談論天下吧。”陸遜與劉瑞並馬而行,問道。
劉瑞知陸遜不好騙,只好將實情相告,說:“伯言可曾聽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陸遜點點頭。劉瑞接著說:“龐德公先生大智,與其相近者想必絕對碌碌之輩!前幾天龐德公曾言司馬徽之見解高於他數倍,且門下收有數位弟子,故而吾此次前去找尋,一是想聽其高論,二者乃是看看其弟子有無願意出仕者。若有,則我等近水樓臺先得月矣!”
陸遜聽後哈哈大笑,說:“原來公子是去挖牆腳去啊!”
二人邊走邊談,不時已到嵩山腳下。劉瑞找了一個農夫問道:“老人家,請問司馬徽先生隱居何處?”
老農聽後答道:“閣下是來尋司馬德操先生的啊,真不巧,司馬先生前不久剛剛出遊,現在不知所蹤。”
劉瑞聽後,心中大叫不巧。繼續問道:“那老人家可知他住所?”
老農笑著答道:“就在前面那座小山峰中。”
劉瑞順勢望去,只見滿山樹木蔥蔥,即使在這個時代,也可以算得上是美景了。劉瑞打聽出後,對老農說:“多謝老先生!”言辭很是禮貌。之後,劉瑞向著那座山峰行去。
陸遜走到劉瑞身邊說道:“公子真是待人謙和啊。”
劉瑞笑著說:“此處乃是衆多隱士隱居之所,別看那些人打扮極像農夫,實則有許多飽學之士!故而不敢無禮。”說完,對著管亥、甘寧說道:“省之、興霸,在此地處處小心,不可衝撞了此處的人。”管亥二人點點頭應諾。
爬上山峰後,衆人不禁讚歎的說:“此處真是幽靜怡然!”劉瑞正想享受此處的寧靜時,隱約間聽到有人在讀書,故而他順著聲音走去,不多時便看到一座山莊。此山莊雖無雕欄玉砌、金銀相飾,但卻有種簡單的美。驚歎之餘,劉瑞敲響了山莊的竹門。不一會,朗朗的讀書聲消失,在屋內走出一個一身素衣,約25歲左右的青年爲劉瑞打開了莊門。
劉瑞恭敬的對他作揖道:“在下久聞司馬先生大名,今特來拜訪。”
青年聽後,笑著說:“閣下來的不巧,先生前不久剛剛下山,其行蹤不定,不知何時歸來。”
劉瑞擡頭仔細端詳了此人,其長相儒雅,雙眼之中充滿著智慧的光芒。心中暗歎,此非等閒之輩!“實不相瞞,山下一長著告訴在下先生出游去了。吾聞先生門下收有數位學生,想必先生之學生亦非常人。今日既然不能聆聽先生高見,故而來此想拜訪一下司馬先生之高徒。”劉瑞謙恭的說。
那青年聽後,問道:“閣下剛剛說山下一長者言司馬先生出遊?”
劉瑞聽後點點頭說:“確實是一長者,其打扮似農人。”
青年聽後嘴角稍稍笑了一下,說:“閣下既然來到此處,不妨進來喝杯茶,或許先生不久就回來了。”
劉瑞聽後作揖說:“多謝”隨後帶著管亥等人進了山莊。劉瑞依舊不忘提醒他們要小心,不可莽撞。
那人帶著劉瑞進了竹屋,劉瑞進去後發現,此屋雖然簡陋,然各處擺滿了竹簡,故而透漏著一種文雅之風。“請喝茶”青年端來一杯茶遞於劉瑞。劉瑞轉身雙手端過,舉止甚是禮貌。
青年見劉瑞舉止不俗,問道:“請恕在下冒昧想問,閣下今年恐不足二十吧?”
劉瑞聽後,首先一愣,沒想到這青年竟然如此眼毒,說:“確實如此,在下今年十四歲!”
那人聽後點點頭,說:“吾觀閣下身體強壯,隱隱間略有殺氣,可是帶兵之人?”
劉瑞聽後更加吃驚,說:“不想司馬先生高徒竟如此厲害!實不相瞞,在下劉瑞,牟平太守,前翻遊訪荊州,與龐德公先生相談許久,聞其言司馬先生乃世之高才,故而特來此拜訪!”
青年聽後,說:“吾曾聽家師言牟平乃亂世樂土,其太守聰明仁慈,可以英雄稱之。本想隨家師前去遊覽,不想今日大人竟親自來尋家師了。”
劉瑞聽後,謙虛的說:“先生謬讚了,在下所爲乃微薄之事,不敢領英雄之稱。”
那青年笑著說:“大人謙虛了,此亂世能使百姓衣食無憂,生活富足。絕非常人能爲之!”
劉瑞聽後只是笑了笑,問道:“不知先生如何稱呼?”青年方欲答話,卻聽見有人叩門,故而前去開門了。
欲知此青年是何人,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