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章調兵馬徑取彭城 曹子丹退守東郡
全琮知賈逵兵力不足,遂下令以弓箭驅逐賈逵,引誘他率軍攻城。
賈逵知曉全琮乃老將,難以欺騙之,遂引軍回營。其自思淮陰難克,思得一條妙計。
當夜,賈逵令偏將公孫奐引三千餘人暗中向淮安方向而去。待大軍行出二十里後立即令軍士點燃火把,行伍之中多帶旌旗。公孫奐抱拳領命而去。待其走後,賈逵卻暗中領兵埋伏在淮陰城門附近。
賈逵本意欲令公孫奐作出引軍欲攻打淮安的樣子,好引出全琮,他卻趁機暴起奪城。
全琮雖老,但自始至終都有讀書的習慣,是故他遂投身戎旅,但卻滿腹學問。當夜,全琮正於府衙讀書,忽其子全懌匆匆跑來,言:“父親,剛剛守城軍士見魏軍士卒越過淮陰,往淮安去了!”
全琮問道:“其士卒有多少?”
全懌道:“其軍中多有火把,足有萬人!”全琮笑道:“傳我將令,所有軍士不許出城!違令者斬!”
全懌道:“父親,倘若賈逵引軍襲取淮安、鹽瀆,爲之奈何?”
全琮道:“此乃是賈逵之計!既然他欲趁夜偷襲淮安,當暗中行軍!今卻令軍士點燃火把鑼鼓共鳴,必欲誘我出城,他卻趁機奪取城門!”全懌聞之,方纔釋然。
賈逵率軍在城門等了大半夜,卻不見一名蜀軍出來,知全琮看破自己計謀,遂引軍撤還。
時魏軍上下皆一夜未睡,士卒疲憊不堪。賈逵方欲令士卒休息,然恐全琮趁機引兵殺出,故令士卒強打精神,駐守大寨。
翌日,守城士卒言賈逵方纔引軍在城門下撤走。
全琮笑道:“果不出我所料!”
全端道:“此時魏軍正值疲憊之時,父親何不領兵去劫寨?”
全琮笑道:“甘將軍臨行前,令吾等只管守護城池,其餘事無需顧及!賈逵軍中僅有兩萬餘人,吾若只是據城而守,他也奈何不得吾!”
全端道:“然魏軍駐紮在此,只恐靈璧無有支援!”
全琮笑道:“吾聞文遠早令人取了泗縣,今兩軍已然聯合,興霸必無糧草之憂!”衆人聞之,不再請命出戰。
賈逵令士卒守護大寨,直到下午也不見蜀軍殺來。其見士卒疲憊非常,且個個眼神迷離,賈逵暗歎一聲,下令士卒回營休息。
話說甘寧引兵七萬屯駐於靈璧,於泗縣的徐盛相互連通。忽一日,徐盛遣使抵達靈璧,言賈逵引兵攻打淮陰。
甘寧聞之大喜,召集衆人,道:“賈逵引兵駐紮於淮陰,如今彭城必然空虛吾欲領兵攻打彭城,諸君以爲如何?”
淩統道:“此計甚妙!但恐子璜兵少,難以御之!”
甘寧笑道:“子璜深諳兵法,處事沉穩。且賈逵兵力不多,若據城而守必可擋之!”言畢令淩統、吾粲統兵兩萬駐守靈璧,甘寧自周邵統督率五萬大軍殺向彭城。
兩日後,甘寧軍先鋒周邵部抵達彭城,見城頭守將竟是曹肇、曹震,不禁心頭燃起怒火。
曹肇在城頭看到周邵,對曹震道:“叔父,此人便是斬殺曹皚三兄弟的周邵!”
曹震道:“此子忒可恨,竟敢殺害我曹家子弟!”
曹肇笑道:“叔父,稍後看侄兒領虎豹騎殺出,斬殺此獠!”
正當此時,甘寧引兵殺來,曹震在城頭看到蜀軍勢大,道:“侄兒還是不要出城的好!今蜀軍五萬大軍至此,不易破之!”
曹肇恨恨的看著周邵,道:“難不成讓此人在吾等面前逞威?”
曹震道:“暫且寄下他的人頭,日後再??!”
甘寧率軍與周邵合兵一處,道:“吾等當速戰速決,萬一曹真聽聞吾領兵出城,他卻突襲靈璧,吾等危矣!”
周邵道:“將軍所言即使,末將請命率衆登城!”
甘寧笑道:“此事不急,子懿斬殺曹真三子,曹氏之人恨不能吃汝之肉,汝可前去挑戰,若能引誘魏軍殺出,則彭城易取矣!”
周邵抱拳道:“固所願也!”言畢打馬上前,喝道:“吾乃平北將軍周邵!城中鼠輩,敢出城一戰否?”
曹肇聽他如此辱罵,當即便欲殺出。曹震趕忙將他攔下。
周邵見城頭無有動靜,在陣前仰天大笑,道:“看來當日吾一連斬殺曹子丹三子,已然令曹氏宗族喪膽矣!”
曹肇聞之,掙脫開曹震,喝道:“賊子休要猖狂!”言畢奔下城去,點起虎豹騎殺出。
周邵大喜,拍馬迎上去廝殺。
甘寧見此,喝令士卒逼近城門。
周邵自小便跟隨周泰征戰,當真是殺過人,飲過血的壯士!雖不及當年周泰勇猛,然虎父無犬子,這柄大刀也是使得出神入化。
至於曹肇,貴族子弟,雖也習武修文,經常找些勇士比武,然那些勇士誰敢跟他用真本領,但凡跟曹肇比武,定會相讓。久而久之,曹肇認爲自己武藝高強,故藐視了羣雄。今日敢出城跟周邵大戰,本信心滿懷,卻不料二人兵器剛一交錯,彼此間的高低立現!
周邵用了幾分力氣,本欲試探試探對方深淺,竟不料此時曹肇雙手虎口已然震裂。
周邵心中暗笑,就這本領竟敢出城與吾交手!
曹肇雙臂酥麻,雙手幾乎握不住長槍。直到此時他才知道自己與周邵想比,太過藐??!
周邵奮起威武,一刀劈向曹肇。曹肇也不顧臉面,丟下兵器逃回虎豹騎中,令虎豹騎紛紛上前,擋住周邵。
周邵大怒,揮舞大刀衝殺進去。
奈何虎豹騎皆爲百人將,他在亂軍之中殺了好一陣,也沒能突破過去。
甘寧恐周邵有失,故親自領著親衛衝殺而入。
虎豹騎雖勇,但終究還是擋不住兩隻猛虎的衝擊,陣形幾乎潰散。曹肇大驚失色,引著士卒便向城中逃去。甘寧見此大喜,揮手跟進。那城中的曹震只知道救援曹肇,哪裡知曉此刻城門開不得。故下令打開城門,將曹肇迎進來。
不時,曹肇率衆逃回,然蜀軍卻趁機斬斷吊橋鐵鎖,堵住了城門。周邵奮勇當先,殺散門前魏軍,率衆殺進城去。
曹震見之大驚,趕忙拉著曹肇向東門逃跑。
甘寧在亂軍之中看到二曹,故拔出弓箭嗖一聲射向其中一人。
曹震很不幸的中箭落馬,曹肇見叔父落馬。也顧不上救援,引軍逃離。
甘寧分遣軍士把住了四門,安撫城中百姓。
當他引軍進駐州牧府時,發現府中藏匿著無數女子,周邵喚來一人相問,那女子戰戰兢兢的相告,言此處女子皆時曹震、曹肇強搶而來。
周邵道:“曹氏子弟太過放肆!昔日家父率衆攻打淮安三城,城中皆有無數年輕女子,皆爲曹氏子孫強搶而來!”
甘寧聞之,亦是搖頭嘆息。而後下令將府中女子悉數放回,令其歸家。又尋得曹震屍首,閣下首級懸於城頭。
城中百姓見曹震首級,撫掌稱讚,可見百姓有多恨之!
甘寧安頓了城池,令周邵引兵兩萬把守此處,甘寧自引大軍往淮陰方向而去。
時賈逵依舊領軍屯駐於淮陰,忽一日見彭城方向殺來一彪人馬,不多時,只見一打著‘甘’子大旗的戰將領兵殺來。
賈逵細看其模樣,不禁大驚,此人正是甘寧!
甘寧打馬上前,笑道:“賈樑道如何駐紮此處卻不攻城?哦,忘記相告,吾於昨日以取了彭城!”
賈逵聞之大驚,其身後士卒亦是軍心動搖。
全琮在城頭看到甘寧,立即引著數千兵馬出城。
甘寧笑道:“樑道可願投降?”
賈逵喝道:“吾乃上國大將,豈能降汝這等賊子!”
甘寧聞之大怒,引著大軍衝殺上去。
一時間,淮陰城下殺喊沖天,血流成河。
甘寧手持鐵戟,斬殺無數。
賈逵知自己已無路可走,唯有死戰。故操著長槍迎上甘寧。
其子賈充緊隨其後,肅清旁敵。
甘寧見賈逵正向自己殺來,撇下小卒,策馬迎上去。
未及一刻,賈逵父子已然跟甘寧殺做一團。
此刻甘寧全身上下早被鮮血染紅。甘寧向來嗜殺,今又被鮮血喚激發了戰意,當真是銳不可當。
賈逵與他交手三合,竟已然冷汗不止。
甘寧試探出賈逵深淺,知曉他非自己對手,正欲逞威斬殺此獠,冷不防賈充在一旁探出一柄大刀,險些斬死甘寧坐下戰馬。
甘寧大怒,棄了賈逵,劈向賈充。
賈充哪裡能擋,被他一戟劈斷脖頸,栽下馬來。
賈逵見愛子被斬,暴喝一聲,挺槍便刺甘寧。其招數毫無章法,亦不防守。
甘寧雖勇,然遇到賈逵這種拼命的招數,著實奈何不得他。
全琮見此,領著數千軍馬殺來進去。
此時賈逵拼命刺著甘寧,好不防備身後之人。
全琮橫刀立馬,奔向賈逵身後,手起刀落,斬賈逵於馬下。
魏軍見主將身死,多有投降者。
甘寧下令收拾了戰場,收繳降卒器械後,率衆入城。見城中防備甚是嚴密,道:“若非老將軍謹慎持重,拖住賈逵,寧亦不能取彭城!”
全琮笑道:“甘將軍言重了!老朽不過是盡責而已!”
甘寧在淮陰城中休息一夜,翌日領兵趕向靈璧。
從甘寧出兵,至襲取彭城,期間不足十日。
直到甘寧率衆歸城後,曹真才聽聞彭城失守。
王昶聞之,嘆道:“彭城若失,賈樑道危矣!”
若然,翌日傳來消息,賈逵父子皆喪命於淮陰城下。
王昶向曹真請罪道:“此番損兵折將,全是末將思慮不周!望將軍懲戒!”
曹真將他扶起,道:“此事怪不得文舒!”
正當此時,忽聞司馬懿全軍覆沒於虎牢關,劉瑞率軍佔據了陳留。
曹真大驚失色,道:“陳留有失,樑郡亦不保矣!”
王昶道:“今事危,若蜀軍佔據了東郡,則將軍歸國無路矣!不若棄此地退守東郡,遏制蜀軍東進之路!”
曹真思慮之後,長嘆一口氣引軍向北撤去。
張遼聽聞魏軍欲撤還,欲引軍襲其後。
然曹真率衆親自斷後,令張遼無從下手,遂率軍還下蔡。
曹真撤軍後,於半路聽聞曹震戰死,曹肇引兵退守下邳。
曹洪聽聞兒子戰死,勃然大怒。引著部下五萬大軍奔向下邳,防備蜀軍。
曹真退至九里山,令王昶引兵兩萬駐守樑郡,別遣子曹爽、曹羲、曹訓各領兵兩萬軍駐守沛縣、九里山、芒碭山。曹真自率四萬衆抵達濟陰,遏制蜀軍之路。
鄴城。曹睿在宮中接二連三的聽到何處丟了城池,何處折了大將。終日驚心。後找到司馬懿,曰:“昨日各地發來書信,言甘寧率軍襲取了彭城,賈樑道父子皆戰死!子丹聽聞劉瑞兵進陳留,不敢據守下蔡,引軍退至東郡!如今各地皆傳來敗兵之信,朕好不憂心!”
司馬懿嘆道:“陳留失守,吾軍失去屏障,蜀軍或能渡河襲取鄴城、或進兵去兗州!吾軍損兵折將,難以御之!”
曹睿問道:“難道卿也束手無策矣?”
司馬懿聞之,面露難色。
曹睿將他引進密室相問。
司馬懿道:“臣前日曾薦一人,若他能領兵,或可猶能與蜀人一戰!今局勢危急,陛下難道還猶豫不決?”
曹睿道:“先皇曾數次壓迫於他,只恐此人不願相助!”
司馬懿道:“陛下多慮矣!此人與陛下倒地有血脈之親,且與劉瑞有深仇大恨!陛下若下旨重新錄用,此人必樂意奉命!”
曹睿沉思良久,道:“卿可自去!”
司馬懿道:“不知詔書...?”
曹睿拿出印璽,道:“卿可便宜行事!”言畢走向**。
司馬懿看了一眼曹睿的背影,暗歎一聲後,執筆寫了一封詔書,並加蓋了璽印,遣使送去。
話說劉瑞在陳留休養士卒,數日後聽聞張遼驅逐了曹真,逼迫他率軍撤退至東郡,又聞甘寧攻破了下邳,心中大喜。
令使押送著美酒、牛羊前去勞軍。
又聞龐統、魏延攻克箕關、佔據河內,正窺竊朝歌。
劉瑞遂令陸遜督率荊州軍把守陳留,伺機出兵東郡。
又下旨甘寧督率軍馬取下邳,令張遼引兵攻打芒碭山、九里山。
劉瑞自引二十七萬大軍渡河抵達河內,謀取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