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章司馬孚出使江東 孫仲謀驅逐魏使
話說孫權兵敗退回江東後,因損兵折將而懊惱不已。後聞曹丕令曹真放棄了宛城,致使劉備跨有荊州全境。孫權聞之,既害怕、又憤怒。害怕是因爲劉備實力正逐日壯大,憤怒是因爲自己空費兵馬錢糧卻一無所得。
諸葛瑾看穿孫權心思,故擇一日找到孫權,與他相敘許久。
孫權豈能不知他的心思,故說道:“子瑜追隨孤多年,有何話儘管講便是!”
諸葛瑾道:“臣看主公整日愁眉苦臉,難道還爲合肥之戰?”
孫權嘆息道:“合肥之戰,孤雖然損兵折將,然不至於如此!孤聞劉備攻取涼州、宛城,實力漸強。而孤卻困守江東,無所發展!近日想起子敬生前爲孤所謀劃,如今看來,孤恐無法實現矣!”
諸葛瑾道:“主公勿憂!如今江東雖然弱小,然猶有長江之險,至於劉備,與主公有聯姻之宜,必不隨意出兵。主公當蓄養實力,居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待曹劉疲弱之時,便可乘勢出兵,如此必收奇效!”
孫權大喜,轉憂爲喜,道:“昔日子敬去世,以爲再無人能爲孤解憂,今日聞卿之言,如沐春風,令人心情舒暢!”
由是孫權減免賦稅、積極屯田,蓄養實力。
忽一日,僕人言魏國使臣至。
孫權聞之,皺起眉頭,道:“令他進來!”
不時,一文士飄然入殿,看到孫權後,俯身一輯,道:“下官司馬孚,奉陛下旨意,特來拜見吳侯!”
潘璋等將見司馬孚不下跪,當場便欲發怒,孫權目示衆人,以示不可妄動。
而後問道:“孤與魏帝素來不相往來,今日遣閣下前來,不知所爲何事?”
司馬孚笑道:“某雖不才,然聞昔日魯子敬曾爲吳侯謀劃,取荊、益,與陛下劃江而治!今日不才來此,僅爲此耳!”
孫權問道:“子敬的確曾言此,然孤僅僅欲守住父兄基業,早無爭奪天下之心矣!”
司馬孚聞之哈哈大笑,道:“只恐他人不欲令吳侯如此??!”
孫權假裝糊塗,問道:“何人?”
司馬孚道:“劉備!”
此時孫權、司馬孚相互對視,司馬孚道:“劉備引蜀中疲憊之卒,趁我大魏喪事期間舉兵襲擾,是以陛下準備不足,爲其佔去涼州之地!今劉備實力漸強而吳侯力弱,倘若蜀人順江東下,試問吳侯能否御之?”
孫權難以答之。
張昭起身道:“足下盡言魏人強盛,然某卻聞貴國懼於蜀軍軍勢,被迫遷都鄴郡、未戰而棄宛城,此亦強盛否?”
司馬孚笑道:“陛下遷都,乃是因鄴郡龍氣旺盛,正可爲都,至於宛城,乃是陛下之謀也!至於強盛與否,一員偏將引三千虎豹騎,大破貴軍十萬衆,此亦弱乎?”
張昭聞之,無語相對。
孫權臉色鐵青,十萬之衆不敵三千虎豹騎,此足以令人笑掉大牙了。
虞翻起身喝到:“司馬叔達,汝主因懼怕蜀軍軍勢,令汝來江東求吾主施以援手!今日卻以言挑釁,難道欲欺我江東無人否?”
司馬孚轉身視去,拱手一輯,道:“原來是鍾翔兄?。≌埦犖乙谎?!我大魏地跨八州之地,帶甲者百萬之多!若與蜀人戰,必能克之!然吳侯僅靠五郡之地,十萬之衆,倘若蜀軍順江東下,敢問吳地將歸屬何人?”
虞翻道:“吾主與蜀君有聯姻之宜,結秦晉之好,豈能妄動兵戈!閣下所言,無理!”
司馬孚笑道:“好一個秦晉之好!敢問在座者有幾人能保證劉備無吞併之心?”
在場衆人聞之,無不側目。
孫權清咳一聲,道:“叔達原來辛苦,不妨先往館驛歇息,明日孤令人備下酒宴,與叔達慢慢談,如何?”
司馬孚略微一小,道:“多謝吳侯美意,下官恭敬不如從命!”隨後跟隨著僕人離去。
待司馬孚走後,孫權對衆人道:“剛剛司馬孚所言不無道理!劉備世之梟雄,其子劉瑞更不是易於之輩!倘若蜀軍果真來犯,孤誠難御之!今曹丕有意與孤結盟,諸位認爲可否?”
張昭出列,道:“主公可僞許之,然表面依舊與劉備聯盟。倘若日後曹劉交兵,主公可待時而動,倘若魏弱,則助蜀;倘若蜀敗,則助魏!”
孫權捋了捋鬍鬚,道:“只恐此事令曹、劉知曉,到時其兩家同時發兵,孤又如何?”
顧雍笑道:“苦肉計!”
孫權面露不解。
顧雍道:“明日主公設宴,期間假裝動怒,令人將司馬孚驅逐出城。卻暗中告與他,答應與魏人聯合?!?
孫權道:“只恐....”
顧雍笑道:“主公儘管如此,其餘之事,交與臣即可!”
孫權大喜,允其言。
當夜,顧雍來到館驛找到司馬孚。司馬孚正欲睡覺,忽聞顧雍來訪,故趕忙整頓衣冠,出去相迎。
二人寒暄一番後,顧雍將司馬孚拉到內室,道:“深夜打擾,還望叔達勿要見怪?。 ?
司馬孚笑道:“哪裡哪裡,不知元嘆此來,是...?”
顧雍道:“劉備,梟雄也!早晚必圖江東,吾等臣子皆勸主公與貴國聯盟,吾主思慮之後,點頭應允。然恐此事爲蜀國所指,故遣某來欲與足下商議?!?
司馬孚問道:“早聞蜀國建有影狼。專門刺探情報,不知吳侯有何方法可騙過蜀國眼線?”
顧雍道:“明日宴飲之時,叔達可惹怒吾主,到時吾主假裝發怒,令人將叔達亂棍驅逐,如此定能騙過蜀人眼線,然卻苦了叔達??!”
司馬孚道:“此乃國家大事,某受此小辱,不足慮也!”
顧雍大喜,遂將孫權書信遞上,道:“此乃吳侯親寫書信,望叔達轉交陛下!”
司馬孚接過來藏於懷中。
翌日,孫權設宴款待司馬孚,二人推杯換盞,交談甚是歡快。或許是因司馬孚多飲了幾杯,其語氣愈加不敬,竟然直呼孫權表字。
孫權面帶怒色,將酒杯重重的放在幾案上不再言語。
張昭早就聽不下去,此時發現孫權生氣,故赫然起身,道:“早聞司馬家族乃是書香門第,不料今日卻出了汝這般無禮狂謬之徒!”
司馬孚聞之大怒,喝到:“張子布竟敢辱我門楣!”
張昭道:“吾主乃是吳侯,汝竟敢直呼吾主表字,其無禮太甚!若非敬你是他國來使,定斬不饒!”
司馬孚喝到:“汝是怕斬我一人引得曹孫交兵吧!吾主手握大軍何止百萬,彈指間便可消滅汝小小江東!”
孫權聞之,勃然大怒,喝到:“當日曹孟德在世之時,孤尚且不懼!今在位者不過其孺子,吾豈懼哉!來人,將此無禮之徒驅逐出去!”
左右聞之,架起司馬孚將他扔了出去。
孫權猶自將案幾踹倒,恨恨離去。
司馬孚被扔出城外後,立馬起身渡過長江回魏國。數日後,司馬孚回到鄴城。
此時他被孫權驅逐出城的消息早就傳到鄴郡。
曹丕聞之,怒氣沖天,直罵孫權大膽,畢竟將司馬孚趕出去就等於扇了他曹丕的臉。故司馬孚剛剛抵達鄴城,曹丕立即將他招上殿詢問,司馬孚見朝堂之上人多,故暫作隱瞞。待散朝之後,司馬孚卻偷偷留下單獨找到曹丕,將孫權書信遞上。
曹丕看著書信,一臉的不解。
司馬孚爲他一一解釋,曹丕方纔接過書信,覽後不禁大笑,道:“此番叔達可算是立下大功了,朕當重重賞汝!”
司馬孚道:“陛下萬萬不可!臣被孫權驅逐出城不過是一場苦肉計,只是令蜀人不知陛下之謀,倘若陛下賞賜臣,則衆人必有疑心,萬一此事爲蜀人得知,則計策將變矣!”
曹丕頓悟,道:“叔達爲國受辱,朕絕不會忘記叔達大功!”
司馬孚出訪吳地的消息很快便傳到長安。
劉備聞之,召集衆人,道:“曹丕受挫,此番遣使前往孫權處,定是挑撥離間,欲與孫氏夾擊朕!倘若魏人出兵函谷、吳人出兵江東,朕當陷入兩面對敵,難以應付啊!”
正當此時,小黃門手中拿著書信匆匆跑到劉備身邊,將書信遞上。
劉備接過看後,不禁大笑道:“魏人自取其辱!”
衆人面露不解,劉備道:“剛剛影狼來報,言孫權令人將魏國使者司馬孚驅逐出城矣??磥韺O權果真是不跟曹丕聯盟了!”
劉瑞聞之,心中暗思:孫權向來不是善茬,他在曹魏強大時幫助劉備,在劉備強大時卻暗中幫助曹魏。如今正是劉備強大之際,孫權卻驅逐魏使,難道他牆頭草的作風真的改了?
此時不光劉瑞,其餘文武大多陷入沉思,當然,張飛除外。
不時,陳羣道:“陛下,臣恐其中有詐!司馬孚入吳地三日,影狼曾言孫權與司馬孚宴飲,期間交談甚歡。倘若孫權果無此心,爲何卻要留司馬孚三日?”
劉備聞之,如一盆冷水澆下。
沮授道:“陛下若欲知曉孫權究竟是何意,不妨遣人去江東一探究竟!”
劉備道:“公與之意,難道欲讓朕遣使去吳地互通友好?”
沮授搖搖頭,道:“倘若如此,怎能探得出?不若令太子妃孫氏回江東省親,於其親信中悄悄安插影狼,如此孫權定然不能防備!”
劉瑞聞之,心想:就這麼算計到我媳婦頭上了,你們可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劉備聞之,看向劉瑞。
劉瑞察覺出周圍無數雙眼睛在盯著自己,道:“一切皆聽父皇安排!”
劉備大笑,道:“好!此事便交與瑞兒了。”
待散朝之後,劉瑞回到太子府中找到孫尚香,拉著她的手走到一處小亭中,道:“父皇知汝思念母親,故特令汝回江東省親,汝可願去?”
孫尚香聞之大驚,笑道:“父皇果真讓妾身回江東看望母親?”
劉瑞尷尬的點點頭。
孫尚香望向江東沉思許久。
劉瑞看著她清秀的側臉,心中突然生出一絲愧疚。
夫妻之間本當相互透明,不料此時吾卻這般欺騙她。
孫尚香轉頭看向劉瑞,發現他面色有異,問道:“夫君在想什麼?”
劉瑞苦笑著搖搖頭,道:“夫人此去,倘若吳侯強留,如何?”
孫尚香注視著劉瑞,問道:“夫君可希望妾身回來?”
劉瑞點點頭,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吾曾言要照顧你,此誓言又豈能中途而廢?”
孫尚香聞之,露出甜甜的笑容。
雖然劉瑞有三房妻室,但他對每個人都是疼愛有加,劉瑞所付出的愛,絕不是他人能付出的了的。
孫尚香握住劉瑞的大手,道:“夫君勿憂,妾身至多在母親身邊小住幾日,定會回來與夫君相聚!”
劉瑞將她攬在懷中,靜靜的聽著周圍的鳥語、嗅著花香,說道:“父皇擔憂夫人安危,故特地挑選了數名忠誠勇猛的衛士保護夫人,此是父皇的一番心意,夫人萬不可推脫。”
孫尚香只是笑著點點頭,繼續伏在劉瑞懷中。
數日後,孫尚香抱著年僅五個月大的劉和,在數十名護衛的保護下前往江東省親。
劉瑞親自將孫尚香送出長安,看著遠去的車隊,久久不願離去。
孫尚香掀起車簾,看到劉瑞的身影越來越小,臉頰流下兩行清淚。
孫尚香很怕,她怕兄長會將自己強留在江東。因爲她知曉此次所爲的省親,不過是劉備欲試探兄長的意圖。倘若兄長果然與曹魏聯合,則自己定然難以回長安。即便日後相見,恐怕劉備也會強行令劉瑞將自己休了。
一開始我便是一顆棋子,到最後或許將變成孫、劉兩家的棄子!這就是孫尚香此時心中所想的。
孫尚香走後,劉瑞找到劉備,道:“孫權之心難以猜測,父皇當早日做準備!”
劉備道:“爲父亦有此打算?!?
劉瑞道:“孩兒欲親自前往荊州巡視一番,看看荊州防務如何。”
劉備笑道:“瑞兒是放心不下尚香?”
劉瑞老臉一紅,道:“巡查荊州防務乃是實情,順便可....”
劉備聞之,長嘆一聲,道:“難道瑞兒動真情了?”
劉瑞苦笑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何況一同生活數載,豈能無感情!父皇難道忘記還有和兒?”
劉備聽聞自己孫兒劉和,心頭微微一震,道:“當日或許是孫權弄巧成拙,使得汝二人結緣,朕又何嘗不是??!朕與二弟、三弟遍遊益州,然荊州卻未曾前去。既然瑞兒提出來,便代替爲父去巡視一番吧!”
劉瑞大喜,道:“孩兒欲跟父皇要一人!”
劉備笑道:“難道是元龍?”
劉瑞搖搖頭,道:“孩兒打算讓文遠隨行!”
劉備面露不解,劉瑞道:“文遠雖中原人,然卻熟悉水軍!今荊州看似安穩,實則處處有患,故孩兒欲令文遠隨同前去,倘若荊州有戰事,文遠也好方便支援。”劉備點頭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