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章淮水南曹真折軍 陸伯言兵臨古城
正當甘寧等人鏖戰曹真之時,張遼、朱然各引三萬軍成功繞到魏軍之後。
王昶依照曹真之言,率軍五萬將輜重緩緩運到淮河南岸。
正當魏軍欲在淮河南岸安營紮寨之時,忽見東邊涌起無數煙塵。
王昶大驚,喝令軍士佈陣禦敵。
不時朱然引軍三萬,以周泰爲先鋒衝殺而來。
周泰與子周邵手持大刀,身披重甲,衝鋒於最前方。但見魏卒,皆舞刀斬之。
其父子二人如同兩把尖刃,直直插入魏軍之中。
一時間淮河南岸哀嚎遍地。
王昶冷靜應對,在付出數千人的代價下成功阻擋住朱然攻勢。
然不料正當此時,忽聞西面亦傳來殺喊聲。
王昶轉身視之,只見來者氣勢洶涌。
未及一刻,西面蜀軍殺到,爲首一將大喝道:“吾乃雁門張遼!”其聲勢如同奔雷,魏軍士卒聞之多有掉落兵器者。
張遼子張虎,有乃父之風,亦是勇猛之輩。其見魏軍如此懼怕,心中大喜,當即引先鋒五千衝入魏軍之中。魏軍士卒頓時陣腳大亂。
王昶喝止不住,只能前去護糧。
張遼引衆突入其中,令士卒手持火把,但見糧草皆焚之。
王昶因士卒慌亂,不聽指揮,故只能眼睜睜看著大軍所需的糧草盡皆燒燬卻無可奈何。
半個時辰後,淮河南岸火光沖天,十數裡之外亦能看到騰空的火苗與濃煙。
王昶見大勢已去,只得引殘部渡河而走。
曹真正與蜀軍鏖戰,忽聞淮河岸邊燃起大火。
曹真轉身視之,心中突然一驚,道:“不好,中計矣!”言畢喝令士卒後撤。
此時雙方殺得正起勁,一時間卻也難以分解開。
曹真顧不了那麼多,能撤回多少便撤回多少,他心中只想著糧草輜重。
土山之下的蜀軍經過一場血戰,可謂是死傷慘重,其不料魏軍正佔上風之時卻突然撤軍。
蜀軍士卒以爲是魏軍懼怕,故個個爭先追殺。
曹真無奈,只得令重傷的牛金斷後,自己領大軍先行。
曹真率領大軍近十萬剛剛來到一處樹林附近,只聽得突然一聲炮響,密林之中現出無數旌旗。俄而密密麻麻的竹箭於林中飛出。
魏軍士卒猝不及防,多有中箭而死者。
曹真只聞的林中殺喊聲,卻不知多少蜀軍。
故當下不敢輕易出擊,只是令盾兵舉盾防備箭矢,大軍緩緩而退。
林中的賀景、賀達兄弟見曹軍欲撤,當即領軍從林中殺出。
魏軍士卒於土山一戰,原本得勝,卻莫名其妙的撤軍,而後看到河岸有濃煙,其士氣早就低迷。再加上剛剛賀氏兄弟在林中虛張聲勢,使得魏軍誤認爲遭受到蜀軍主力的埋伏,故多有丟下兵器逃跑者。
曹真見士卒軍心潰敗,心中大驚。令小校喝止士卒潰逃。
然數萬士卒潰逃,任小校如何喝止恐也無濟於事。
曹真仰天長嘆,將大旗一招引衆逃向河岸。
張遼、朱然擊敗王昶後,率領大軍向南而來。
正碰到曹真敗軍,雙方大戰一場。曹真不敢迎戰,率衆撤離。
不時賀景、賀達引衆殺到,與張遼合兵一處。
張遼與諸將一齊突襲曹真中軍,曹軍難以御之,正當曹真中軍岌岌可危之時,忽聞岸邊傳來無數殺喊聲,蜀軍大驚。
不時,只見王昶引衆復殺回,將蜀軍後軍衝散,蜀軍敗勢瞬間蔓延到前軍。
張遼大驚,聚攏了士卒暫時後撤。
曹真見後,不禁長舒一口氣,立馬引軍渡河向北。
魏國後將軍牛金見曹真渡河,趕忙率軍趕來。
然此時張遼聚攏了士卒再次殺來,曹真無奈,僅派出少數船隻將牛金與其親衛接應過來,其餘人衆只得忍痛棄之。
不得渡河的魏軍見自己被拋棄,紛紛跪地投降。
半個時辰後,甘寧亦率衆趕來。張遼見甘寧面色慘百,知其必受重傷。
後軍醫爲其治療時,其背部傷口甚深,鮮血早已浸溼其衣襟。
張遼見後,拉著甘寧的手說道:“興霸爲國而戰,致使血流如注,真忠勇之臣也!”
甘寧微微一笑,道:“既得遇明主,甘願爲死!”
張遼令人扶著甘寧回到大寨休養。
下令士卒打掃戰場,收繳器械、清點損失。
不時,張遼聞知土山之下的七萬蜀軍生還者不足四萬,其不禁長嘆一聲,雙眼墜淚。
不過令他欣慰的是,此戰投降魏軍多達三萬,斬殺者近四萬。
張遼看著對岸,喃喃道:“此戰之後,壽春不復爲曹魏所有矣!”
曹真幸得王昶引軍接應,這才逃得一命。然其所統二十萬大軍,歸來者僅十萬餘人,其中牛金部五萬人幾乎全軍覆沒,王昶所統五萬軍戰死者竟有兩萬!更兼其軍中糧草盡失,曹真聞之,鬱悶不已。
數個時辰後,曹真來到下蔡駐軍。
正當此時,忽小校來報,言牛金因傷勢嚴重,加之年老血衰,死於軍中。
曹真大驚,趕忙來到牛金軍中,見其胸口處猶然插著一支竹箭,曹真伏於其屍旁大哭。
牛金早年追隨曹仁,屢立戰功,故被拜爲後將軍。曹仁生前最爲親近,不料此番因自己貪功冒進折于軍中,此使得曹真傷感不已。
張遼擊退了曹真後,士卒有繳獲曹真旗鼓者。
張遼令人將曹真旗鼓拿到壽春城下,勸降守將。
壽春守將牛賢見曹真旗鼓皆落於蜀軍之中,不禁膽寒。其心想曹休兵敗於夾石,使得揚州精銳皆喪於蜀軍之手,如今壽春雖然城牆高大,奈何守卒僅有三千餘人。倘若蜀人攻城,自己又能守得幾時?不若投降!想到此,牛賢令人打開城門,投降了張遼。
張遼率軍入城,安撫降者,賑濟百姓。
曹洪、賈逵、曹休聽聞合肥失守後,率軍取道安豐來到淮河,乘船抵達安風津。正當曹洪欲前往壽春之時,忽聞探馬來報,言壽春城頭遍插蜀軍大旗。
曹休聞之大驚,其口吐鮮血,昏倒於地。
曹洪趕忙將其扶住,軍醫爲其診治一番,言曹休急火攻心,以至於此。
曹洪聞之,長舒一口氣。
後聞曹真渡河之時,中了張遼埋伏,大敗而走,今駐兵下蔡,伺機而動。
賈逵聞之,道:“大人不若率軍前往下蔡與曹都督合兵一處,別作良圖!”
曹洪允之,率軍向下蔡而去。
話分兩頭。陸遜接到聖旨後,率軍十五萬渡過淯水出安樂陳兵古城之下。
時樂進、滿寵率軍十萬迎擊陸遜。
劉瑞恐陸遜身邊無大將,遂令張頜率部前往荊州相助。
陸遜聞張頜率衆至,不禁大喜,親自相迎。
當日,樂進率軍抵達古城之下襬陣與陸遜對峙。
陸遜見魏軍衣甲鮮亮,道:“樂文謙治軍有方,其軍士竟有如此之勢!”
張頜道:“末將請命出陣挑戰,必墜魏軍士氣!”
陸遜大喜,當即應允。
張頜策馬飛出,手握銀槍來到陣前耀武揚威。
樂進看後大怒,道:“賊將安敢如此!”言畢便與出戰。
滿寵將他攔下,道:“蜀軍新至,士氣正盛,然其長途跋涉,士卒疲憊!將軍不若稍後幾時,待其軍懈怠之時再行出軍!”
樂進依其言,遂不出戰。
張頜於陣前罵戰許久,魏人只是不出,故只得歸陣。
陸遜微微一嘆,道:“魏人軍中必有智者!其知吾軍強弱之勢,不可卒破之!”遂下令大軍緩緩撤退歸寨。
及大軍歸來,張頜問道:“今日都督爲何未戰先走?”
陸遜道:“魏人知吾軍新至,士氣正盛,故不出戰!其欲待吾軍列陣,士卒疲憊之後再行出兵!到時局勢不利於我,是以暫撤歸寨,休養士卒。”
張頜道:“倘若魏軍只是堅守不出,爲之奈何?”
陸遜笑道:“敵若不出,唯有用謀,逼其出兵!”
張頜眼睛一亮,問道:“都督早有謀劃?”
陸遜道:“如今談論此事尚早!明日吾欲引兵再去,試探試探樂進究竟是欲戰還是欲守!”
翌日,陸遜率大軍再次來到城下,令張頜前去叫陣。
樂進見蜀軍如此猖狂,當即便欲迎戰。
其部將李寶上前道:“末將不才,願出戰斬張頜首級獻上!”
樂進大喜,遂允之。
李寶右手持九十三斤重的開山大斧,左手挎著重大百斤的鐵盾緩緩來到陣前,道:“賊將休得猖狂,大將李寶再此!”
張頜嗤之以鼻,不與答話,策馬飛出。
李寶雙眼怒視,舉起大夫向其劈去。
張頜揮舞銀槍,發巧力專攻其弱處,使得李寶每次卯足力氣,剛剛舉起大斧,卻不得不自己將力氣卸去,防備張頜進攻。
如此十餘合,氣的李寶哇哇大叫。
張頜立於馬上,笑道:“空有匹夫之勇竟敢自稱大將!”
李寶喝到:“賊將只會耍奸詐之術,敢與吾較量真功夫否!”
張頜微微一笑,舞槍進攻。
其每次出手的力度足以將一頭牛刺穿,李寶招招接下,不由得雙手酥麻,其心中暗暗驚疑。
張頜冷笑一聲,時而出現在馬背上,時而現身馬腹,其憑藉靈巧的馬術與精湛的槍法,戰的李寶應接不暇。
蜀軍將士見李寶如同張頜手中玩物,不禁拍手稱好。
李寶大怒,將手中大盾向張頜一拋,以拼命的架勢劈向張頜。
張頜冷笑一聲,用槍挑飛其大盾之後,快速的從李寶身旁掠過。俄而,李寶依舊保持著雙手舉斧的動作,然卻立在馬上一動不動。
細看之後才發現,其胸口處不知何時多了一個洞,鮮血正從洞中噴流而出。
樂進在陣前看的仔細,然卻不知張頜究竟何時出手。
只聽一聲悶響,李寶栽下馬來,其眼中滿是驚恐。
滿寵拉了樂進一下,道:“蜀軍勢大,加之張頜勇猛難擋,不若率軍返回,據城而守。”
樂進雖有不甘,然剛剛看到張頜武藝,其自覺自己還不是他的對手,遂借坡下驢,率軍返回。
陸遜見魏軍徐徐而退,遂不追擊,亦收兵回寨。
其拉著張頜手,道:“雋義今日於陣前逞威,足以讓魏軍膽寒!”
張頜道:“怎奈樂進歸城,不再出戰!”
陸遜道:“吾自有辦法!”
而後召集衆將,道:“古城之北有葉縣、上蔡!今樂進集全州軍力駐紮於古城、汝南。吾料葉縣城中兵力無多!若吾軍能取此城,則樂進定不敢再據城而守!”
諸將聞之,皆抱拳請命。
陸遜對向寵道:“巨違(向寵)可願領兵而去?”
向寵聞之大喜,當即許諾道:“若不能取此城,甘受軍法!”
陸遜大喜,遂令其引兵三萬,趁夜奔襲葉縣,臨行前交與他一錦囊,囑咐襲破葉縣後拆開視之。
而後喚來臧霸,對其耳語一番後,令其離去。
陸遜恐樂進有備,遂下令大軍拔寨,將古城三面圍住。
當夜,向寵引軍出寨,夜襲了葉縣。縣丞猝不及防,爲其襲破城池。
翌日,探馬來到古城,言葉縣被襲。樂進聞之大驚,找來滿寵商議。
滿寵言:“此乃陸遜之計,其意欲逼迫大人出兵與其大戰!”
樂進大怒,道:“陸遜豎子,竟敢如此!”
當即便欲點兵迎戰。
滿寵將其攔下,道:“大人切不可因一時之怒而累及三軍!今蜀軍雖襲取葉縣,然大人若分兵駐守上蔡,則蜀軍無爲也!”
樂進頓悟,遂令李通領兵兩萬往駐上蔡,防備蜀軍渡河襲擊汝南,李通抱拳領命而去。
後一日,李通率軍渡過蔡水,正欲向上蔡進發之時,忽聞一聲炮響,蔡水附近突然殺出無數蜀軍。
李通大驚,慌忙整軍禦敵。
然大軍剛剛渡河,正是鬆散之時,如何能輕易聚起。
士卒只知曉中了蜀軍埋伏,卻不知究竟有多少蜀軍,故多有逃跑者。
李通大喝一聲,身先士卒衝入蜀軍之中,連殺數人。
士卒見主將如此英勇,遂軍心穩定,漸漸歸隊。
蜀軍大將見李通如此勇猛,策馬奔至其身旁,揮刀便砍。
李通大驚,與其交戰數合竟不能勝之,故喝到:“來將何人!吾不殺無名之輩!”
蜀將微微一笑,道:“吾乃臧霸!”言畢再次衝向李通。
正當李通與臧霸交戰之時,向寵於葉縣開始了謀劃。
其於攻破葉縣後拆開陸遜錦囊,覽後不禁讚歎陸遜之謀。
今聞臧霸伏擊魏軍,正與其交戰,遂依照陸遜之計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