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章龐士元分兵而進 擒張任襲取雒縣
上回說到,孫觀將劉瑞給他的錦囊給劉備。劉備覽過錦囊中的內容後,不禁出了一身冷汗。龐統不解劉備爲何如此大驚,故相問。
劉備說道:“瑞兒早早便預料到孤率兵攻打雒縣,故前翻曾告誡,不可令士元走小路分兵襲取。其怕士元不聽,特寫了此錦囊相送。”
龐統接過劉備手中的錦帛,上面寫道:“若他日父親率軍攻打雒縣,士元必當獻策,令父分兵而進,一路走大道引敵軍之注意;而士元卻引另一軍,繞過西山小路奇襲雒縣之後!此計雖好,然雒縣守將熟悉地理,豈能不知西山有小路?願父親察之,切不可令士元前去,去則必死!慎之!慎之!”
龐統看後,亦是出了一身冷汗,說道:“公子真神人也!竟能預料到此時之事!”
劉備手扶龐統之背,說道:“吾兒向來料事如神,只是孤卻不知其究竟如何學的這種本領!”
龐統說道:“經公子這麼一提醒,走小路奇襲已然是不可以了,只是這雒縣地勢險要,恐怕難以攻取!若在此處曠日持久,恐對主公不利啊!”
法正聞言,看了看地圖後說道:“主公,正以爲此計能行!”
劉備聞言,問道:“請孝直直言。”
法正說道:“主公可令一隊軍士身披重甲,而後擇一身形與士元相似者騎於馬上,令此隊伍先行,卻使士元率領精銳埋伏於後。待引出山中伏兵,則士元可順勢殺出,則雒縣可破矣!”
劉備聞之,說道:“孝直妙計百出,士元認爲如何?”
龐統點點頭,說道:“此計甚好!”
隨後劉備令軍中一小校內穿鎧甲,外披龐統所穿衣服,領重甲軍三千先行,龐統以黃忠爲將,領兵七千從後相隨。劉備率領大軍,以張頜、魏延爲將大張旗鼓從大路前行進攻雒縣。
雒縣,張任將衆將聚起,說道:“雒縣地勢險要,若劉備從正面進攻,定然難以攻破!然龐統爲其智謀之士,不得不防!”
劉璝說道:“張將軍太過謹慎了!龐統不過一文士,何足懼哉!”
張任搖搖頭,說:“雒縣乃是成都最後一道屏障,不得不謹慎處之!諸位且看,雒縣之西有一條小山路,此路雖隱蔽,然卻能繞過縣城之後,吾料劉備必然分兵取此路來抄我之後!諸君可引兵謹守要害之處,若劉備來攻,不需與之交戰,任自領一軍埋伏與山後。若是果有軍來,吾自當之,若無,則雒縣定能守住!”隨後自引五千軍去後山埋伏。
話分兩頭。劉備引著大軍一路向雒縣進發,待駐紮到城下,分兵連續攻打數次,皆被其城上守軍擊退。魏延大怒,單刀立於城下喊道:“某乃魏延,何人敢出戰?”
關上守將鄧賢笑道:“此無名下將,看某先去將其斬首!”
冷苞慌忙攔住,說:“鄧兄不可!張將軍令我等在此據險而守,不可出城與之交戰!”
鄧賢笑道:“若是任由那廝在城下辱罵,恐我軍士氣折損,吾可出城與之一戰,斬下此人之首,如此劉備軍士氣定然泄去,再難以攻城矣!”言罷點起本部兵馬出城迎戰。
魏延在城下看到城門打開,大喜,喊道:“來將通名!”
鄧賢蔑視的說道:“吾乃蜀中名將鄧賢!”言畢手持長槍向魏延刺去。
魏延笑道:“小兒安敢自稱名將!”說完亦是衝去。
待二人兵器剛一交錯。鄧賢不禁心中大驚,心中暗叫苦:不料這名不經轉的魏延竟然有如此勇力。
魏延與鄧賢對了一招後笑道:“難道汝就這有這點本領?”
鄧賢看著雙手虎口處滴下的鮮血,聽到魏延如此辱罵自己,不禁大怒,再次向魏延刺去。只是這一次魏延卻沒有立即殺去,而是騎馬立在陣前靜靜等待。待鄧賢來到他眼前時,魏延突然爆喝一聲,策馬奔過去。
鄧賢本以爲魏延會等自己殺到他面前在動手,不料此時突然殺來,故而驚慌失措。魏延先是盪開了鄧賢的長槍,緊接著反手一刀,鄧賢早就身首異處。
劉備在陣後看到魏延斬將,不禁喝到:“真勇將哉!”
魏延斬了鄧賢,單騎獨身殺向城門處。冷苞見後慌忙令士卒關好城門。魏延見衝不進去,只能策馬返回。
劉備親自迎接了魏延,說道:“文長果然不失爲勇將!”
魏延將鄧賢首級遞上,說:“末將未能衝開城門,請主公責罰!”
劉備將他扶起,說道:“文長莫要放在心上!此番斬將立功,已然令城中守軍膽寒!”而後親自倒上一杯酒遞給魏延。魏延接過後一飲而盡,心中感動非常。
待其走後,張頜向劉備請命道:“今日文長已然斬將立功,末將不才,明日願領軍再去叫陣!”
劉備知道張頜今日看到魏延風光,也願出戰一展勇武。故而說道:“雋義久隨孤矣,孤豈能不知汝忠勇!魏延新來之將,今日使其出戰,乃是欲試探其本領!況鄧賢被斬,城上諸將定然膽寒,決計不會在出戰矣!”
張頜聽到劉備的話,心裡大喜,抱拳說道:“末將雖萬死亦難以報答主公知遇之恩!”
雒縣城上,冷苞、劉璝二人見折了鄧賢,皆不敢出戰,只是令士卒加強戒備。
話分兩頭。龐統引著另一路來到西山小路。早被挑選好的小校領了將令後率軍先行。龐統引軍從後隱蔽跟隨。張任在山上守了許久仍不見有軍隊到,故而心想:“難道劉備未曾分兵走小路?”
不時一小校匆匆走來說道:“將軍,剛剛探馬來報,言正有一支軍隊由小路趕來。”
張任聞言大喜,說道:“傳我將令,待敵軍走近後亂箭射之!”
一刻之後,‘龐統’騎著駿馬,領軍來到小路。張任在山上密林處看到那支隊伍爲首者騎高頭大馬,身著長袍,不禁暗喜。待其走近後,突然喊道:“騎馬者必是龐統!”衆軍士聞言,皆以勁弩設向騎馬之人。
龐統引軍從後面看到前往勁弩所射位置,不禁暗自抹了一把冷汗。心裡嘆道:若是自己領兵前去,此時早已萬箭穿心矣!
張任見‘龐統’所引之軍陣形大亂,遂率軍從山林中殺出,欲將劉備軍士盡皆殺死,不料他剛剛引軍殺下山來,卻聽到後面一聲炮響。隨後便看到一手持大刀,白髮白鬚的老將領軍殺來。張任大驚,欲領軍撤退。但轉而一想,那將年已老邁,何不斬之,故引軍向其殺去。
原來龐統見張任率軍殺出,令黃忠引軍前去支援。黃忠看到張任引軍殺來,心中暗喜。待二將錯馬而過,張任心裡暗驚道:不料此人雖已年邁,然氣力不減!黃忠在剛剛的交鋒中也感覺出張任非易於之輩,故與其交戰時非常小心。
二將大戰五十餘合竟未分出勝負,然黃忠愈戰愈勇,張任卻已然瀕臨力竭。黃忠察覺出張任力道上的變化,知他已是強弩之末,本欲揮刀將其斬殺,但轉而一思,張任是難得的勇將,不若將他生擒轉交給主公處理,故而手下留了情。又是五合,黃忠大喝一聲,將張任手中的長槍崩飛,緊接著用刀背將張任掃下馬來,早有眼尖的軍士跑來將張任捆住。
黃忠騎於馬上大喝一聲,益州軍紛紛看去,只見主將被生擒,故而個個向沒了氣的氣球,皆丟下兵器下跪投降。
龐統走來對黃忠笑道:“將軍雖老,然勇猛不減啊!”
黃忠聞言笑道:“軍師言重了!這張任乃是難得一見的勇將,某惜其武,故特地將其生擒,欲交與主公處置!”
龐統點點頭,說:“此事皆由將軍說了算。如今伏兵已然被擊敗,當速速進軍,趁敵不備之時攻下雒縣!”黃忠抱拳應諾。而後收攏了士卒急行軍向雒縣奔去。
龐統率領大軍行至一處山坡,見此山坡上似有殺氣,故而找來益州降卒問曰:“此是何處?”
降卒答曰:“此處名喚落鳳坡,三十年前一位道者途經此處,言將有一鳳死於此坡前。”
龐統聞言大驚,說道:“此地名不利於吾!”
那降卒似乎想起什麼,說道:“聽村中老人言當日恰有一大星帶光墜地,道者聞此消息,復來此處,言‘若鳳至此而不死,必有命世之主相救!且落字自破,將改名爲鳳坡!’”
龐統聞言,親自走上落鳳坡,仔細的看了看刻著‘落鳳坡’三個字的石碑,心道:“若蒼天不欲令吾喪命此處,則石碑當破!”然而石碑卻依然立在原地,絲毫沒有動靜。龐統大嘆一聲,走回原地,說:“天命難改!”
黃忠聞此言,方欲相問,不料那石碑竟突然裂開,‘落’字帶著一塊巨石在石碑上掉下,正巧落到剛剛龐統觀看石碑時所立之處。
龐統看後,大喜,說道:“此乃天不使吾喪於此處!難道三十年前那道者所言命世之主是公子耶?”
孫觀聽到後,走來說道:“今年公子年齒正巧三十歲!”
龐統聞言大驚,說道:“果真如此!吾當效之死力以報答公子之恩!”言畢領著大軍繼續前行。
話分兩頭,劉備在雒縣城下駐紮已然數日,奈何此處地形利守而不利攻,故而一直未有進展。冷苞說道:“看來劉備是無計可出了!”
劉璝說道:“既如此,我二人只管守城即可,待劉備糧盡之後在行出兵,將其活捉!”隨後二人輪番守城以防劉備攻打。
龐統領著軍隊行了十里路,終於到達雒縣。雒縣守軍見一支軍隊突然來到城下,皆大驚失措。龐統趁其慌亂之時果斷令軍士攻城,未及一刻,雒縣西門已然失陷。攻進城的士卒將西城門打開,龐統率領大軍進駐突入城內。此時劉璝正在北門城頭,突然聽到西門處似有殺喊聲,心中生疑,故令人速速前去通知冷苞。然而不待那士卒走下城牆,便看到無數軍隊自西門涌來。劉璝大驚,細看了旗幟,打著‘龐’、‘黃’。
冷苞在府中聽到城中傳來殺喊聲,故帶著親兵策馬奔出,正巧遇到向府衙殺來的黃忠。冷苞不知發生了什麼,故而喊道:“何處來的亂軍!”
黃忠叫人將張任捆來,冷苞大驚。他心裡清楚,整個益州就屬張任武藝最高,而且高出自己數倍,如今張任都被生擒了,自己的抵抗似乎沒有意義。
張任看到蔫了的冷苞,喊道:“冷苞,速速率軍迎敵!”
冷苞聽到張任的聲音,手頭不自主的握了握佩劍。黃忠見此,拿出弓箭衝著冷苞的佩劍射去,冷苞腰間連接佩劍的繩索被竹箭精準的射斷。冷苞頓時嚇得跪倒在地。
黃忠笑著問道:“汝可願降?”
冷苞戰戰兢兢的說道:“末將願降!”龐統點點頭,帶著冷苞一併向北門出殺去。
劉璝在城頭正納悶時,突然看到冷苞的身影,故而問道:“冷兄可知城中如何了?”
冷苞將剛剛所發生的事告訴了劉璝,劉璝大驚,亦隨著冷苞下城投降。龐統令人打開了城門,將劉備迎了進來。
雒縣府衙,劉備安撫了冷苞、劉璝及一干降卒後,問道:“士元此行可順利?”
龐統將路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劉備,劉備聽後唏噓不已。而後黃忠押著張任走來,劉備問道:“如今雒縣已然被吾襲破,汝可願投降?”
張任將頭一扭,說道:“吾非汝這般朝秦暮楚之徒!要殺便殺,吾不降!”
龐統聞言大怒,喝到:“竟敢辱罵吾主!刀斧手何在,將張任拉下去斬首!”
劉備慌忙將他攔住,笑著走到張任身邊親自給他鬆了綁,說道:“將軍果然忠義之人,請聽備盡述往事!昔日吾奔走四方,委身於天下諸侯門下,實是身無基業,不得已而爲之!然吾心繫天下,欲成就大事,因無智者相輔,故屢遭失敗!蒙天不棄,得臥龍鳳雛及衆文武,漸成實力,今日攻打劉季玉,實是無奈之舉!將軍既不降,備亦不加害於汝,請將軍自去!”說完讓出一條路。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