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章鄧士載兵敗身死 滅曹氏天下一統
劉瑞在黎陽聽聞趙國被襲破,夏侯霸兄弟悉數被擒。
劉瑞看了看眼前的城池,嘆道:“朕以精銳之師,圍攻此城數十日,竟不能破!”
劉瑞沉思一刻,突然計上心頭,對衆人道:“今孟起、文長、德達、興霸已然率軍往鄴城而去。朕思圍困此城已久,司馬懿拒不出戰,朕欲撤去此間包圍,盡遣大軍往鄴城進發。逼迫司馬懿、鄧艾出兵。朕卻在半路埋下伏兵,專待二人!”
陳登道:“倘若二人不回援卻襲取他處,斷吾軍後路,爲之奈何?”
劉瑞道:“今太行山已被吾軍所得,縱然黃河退路被斷,朕亦無糧草之憂!”言畢遣使往朝歌,令陸遜、姜維撤去朝歌之圍,盡遣大軍往鄴城進發。
劉瑞將黎陽軍馬分爲三隊,令關平、張苞引兵五萬埋伏在半路,令龐統舉著劉瑞帥旗,領兵五萬先行,劉瑞自率五萬軍斷後,大軍徐徐向鄴城進發。又下旨令李恢在幷州押運糧草,接濟大軍用度。
朝歌城外,陸遜受到劉瑞書信後,心中已然明瞭此事。
遂令姜維、陸抗引兵五萬埋伏在半路,令向寵、臧霸引軍五萬,打著陸遜旗號往鄴城進發,陸遜與衆將引兵五萬親自斷後。
鄧艾在城頭見劉瑞率領大軍盡數撤走,並從探馬口中聽聞其意欲攻打鄴城,鄧艾大驚。
如今鄴城正遭受數十萬蜀軍圍攻,倘若不去救援,鄴城城破,自己還有什麼理由在此堅守?若去救援,又恐半路遭到伏兵。
鄧艾陷入兩難之地,苦思數日不得其解。
然此時其城中將士卻有些懈怠了。
因爲他們不知道鄧艾的意圖,若鄧艾依舊據城堅守,待鄴城破後,他大可獻城投降,如此富貴不失,名祿依舊。而我們呢?任何賞賜都沒有,卻白白跟著改旗易幟。
鄧艾也察覺到將士們的變化,甚至已經有將校公然與自己對抗。
鄧艾終於下定決心,整合了軍馬,率軍救援鄴城。
不數日,鄧艾軍馬追上劉瑞的後路軍,鄧忠遠遠望見前方打著一面‘龐’字大旗。
鄧忠道:“父親,是否追擊?”
鄧艾嘆了一口氣,道:“忠兒,吾料蜀人必然設下伏兵,汝當小心!”言畢下令全軍追擊。
一時間近六萬魏軍一齊衝殺過去。
劉瑞見再向前不遠便是伏兵之地,遂與魏軍剛剛交戰,便下令後撤。
鄧艾見之,當即喝止士卒前進。
然魏軍久無大勝,如今蜀人逃跑,哪還能約束的住。
鄧艾仰天長嘆,道:“時勢不與啊!”言畢隨著亂軍追殺過去。
劉瑞率軍越過關平、張苞伏兵之地,立即收攏了士卒。
不及一刻,魏軍大肆殺來,只聽到一聲炮響,左右關平、右有張苞,二將一同殺出,率軍直直殺入魏軍之中。
劉瑞此時整頓了士卒,亦回身殺奔而去。
魏軍猝不及防,原本散亂的陣形立即被打散。
劉瑞令龐德率領飛狼軍向鄧艾中軍殺去。
龐德抱拳,領著飛狼軍而去。
此時鄧艾中軍僅有五千餘士卒,這些人皆是鄧艾的舊部,相隨已久,堪稱是他的私兵。
鄧忠在亂軍之中覷見萬餘騎兵殺來,連忙喝令前方士卒退回。
然那些士卒軍心已散,且又被蜀軍殺得大敗,根本無人聽從鄧忠指揮。
鄧艾自失一笑,將鄧忠喚來,道:“忠兒不必約束他們了!”
此時,鄧艾周圍的五千士卒眼中全是堅毅,鄧艾道:“艾本欲與諸位共取富貴,不料今日卻將諸位待入死地!吾深感慚愧!今日一戰,吾死而已,諸位不必相隨!”言畢拔出寶劍衝向龐德。
五千士卒聞之,皆高呼道:“願隨將軍赴死!”言畢各持刀劍槍矛,跟隨鄧艾衝向騎兵。
龐德一馬當先,所過之處,一片狼藉。
不時,他看到五千陣形整齊的士卒正向此處殺來。
龐德冷冷一笑,大喝一聲,挺槍突入。
那整齊的軍陣頓時被豁開一條缺口。
飛狼軍趁機殺進去,憑藉騎兵的優勢,將身旁的五千步卒殺得毫無還手之力。
然他們似乎並不懼死,完全沒有退縮之意。
龐德左突右衝,殺到鄧艾身前。
正欲挺槍刺他,不料斜刺裡殺來一將,將龐德攔下,那將喝道:“鄧忠在此,賊將休逞猖狂!”
龐德大怒,揮槍便刺。
二將在亂軍之中戰了十餘合,鄧忠不能敵之,龐德覷見破綻,一槍刺去,鄧忠滿眼不甘的墜馬而死。
鄧艾見愛子戰死,揮劍砍向龐德。
龐德精神抖擻,由是一槍,刺鄧艾於馬下。
此時飛狼軍將鄧艾麾下的五千士卒殺得幾乎全軍覆沒,周圍的魏軍士卒亦是死的死、逃的逃。魏將夏侯德見大勢已去,正欲棄軍逃跑,卻不料正撞上張苞。
張苞見獵心喜,手舞蛇矛迎上。三合之後,只聽到一聲慘叫,夏侯德被刺下馬死去。
半個時辰後,大戰結束。
劉瑞令人清掃了戰場,收繳了降卒器械,率軍向鄴城進發。
朝歌,司馬懿見陸遜撤軍後,立即遣使往黎陽與鄧艾互通書信。
然及小校趕回,言黎陽早無兵馬。後探馬言鄧艾引軍往鄴城而去。
司馬懿大驚,道:“士載糊塗!劉瑞必定早已埋下伏兵,去則必死!”
不時,司馬昭匆匆跑進門,道:“父親,大事不妙,如今城中士卒軍心有變啊!”
原來司馬懿軍中士卒聽聞陸遜圍攻鄴城後,見司馬懿無有動作,亦是起了疑心。
只是司馬懿聲威高,權利大,尚且無人敢與他公開做對。
司馬懿聽後,屏退衆人,道:“子上認爲,吾該不該出兵救援鄴城?”
司馬昭道:“陛下將各處兵馬一齊聚集到鄴城,倘若不能御蜀軍,父親去了亦無用!”
司馬懿冷笑道:“吾聞探馬來報,如今河北大地,除卻朝歌、鄴城、黎陽之外,其餘各處皆被蜀軍所取!大魏已不能復生,吾等若貿然領兵而去,必中埋伏!”
司馬昭問道:“父親之意,難道...?”
司馬懿道:“子上,明知魏國不保,就不必在逆天而行!你我父子儘管駐守此處,待蜀軍擊破了鄴城,倘若有機可趁,吾便可出兵擊之,恢復河北之地。若無機可趁,自可舉衆降之!今吾手下尚有五萬大軍,此足以換取富貴名祿!”
司馬昭道:“父親妙計,然軍心不穩,爲之奈何?”
司馬懿笑道:“此事易耳!明日召集衆將士,吾自有言論令其拜服!”
翌日,司馬懿召集了文武將校,道:“今鄴城危機,吾本當提兵前往救援,然蜀人狡詐,比在半路設伏以待。倘若前往,必遭埋伏。鄴城雖被蜀軍圍攻,然昔日武帝曾著重經營,非輕易可取之城!且城中尚有十餘萬精銳,足以御蜀軍!蜀人困頓堅城之下,久必生變!到時吾等在出兵,必收奇效!倘若此時出兵,只能白白枉死,於國有百害而無一利!諸位若欲赴死,吾不阻攔,然若日後陛下東山再起之時卻不得良才,其心中當是何滋味!”言畢竟然墜淚。
衆人見此,無不感動,士氣復振,道:“吾等願聽驃騎將軍所言!”
司馬懿道:“既如此,諸位且安心守衛朝歌!待蜀軍疲憊之時,吾自有良策破敵!”
陸遜在半路設下伏兵,然司馬懿竟不曾出兵。
及陸遜見到劉瑞後,盡述前事。
劉瑞笑道:“司馬懿不出兵並不奇怪!此人素有異志,聽聞魏國危在旦夕,故心中已然做好兩手打算矣!”
陸遜問道:“何爲兩手打算?”
劉瑞道:“倘若鄴城被攻破,司馬懿憑衆投降,必可換取官位富貴;倘若吾軍久攻不下,則其便作壁上觀,只要吾軍出現破綻,其便以勤王之名再行出兵。”
不時,衆人紛紛來到大帳,劉瑞問起城中情況,張遼道:“自曹真領兵入鄴城後,曹睿恐城中防備不足,故下旨將各處兵馬皆召回,此時鄴城之中尚有十萬精銳!且鄴城高大,難以攻取!”
魏延道:“陛下不若掘鄴水灌城!”
劉瑞搖搖頭,道:“倘若爲此,鄴城之中的百姓必無活路矣!”
馬超道:“陛下,倘若大軍困頓堅城之下,恐生變故啊!”
劉瑞笑道:“吾早有辦法破城!諸位可曾記得當日朕所造的利器?”
陳登道:“陛下莫非....?”
劉瑞點點頭,道:“前翻炸破虎牢關,朕之意本欲將除去司馬懿,奈何其命大,當時不在城頭!今日再施故計,但決不可殺戮過多!”
張苞道:“爲此計,城頭守軍必當全軍覆沒,大哥難道有兩全之計?”
劉瑞只是微微一笑。
翌日,劉瑞令軍士將投石車運到城下,並將一個個密封的小陶罐運來。
衆人皆不知劉瑞之意,劉瑞笑道:“元龍將血狼軍安排在四處城門,令軍士準備下火箭。”陳登抱拳而去。
待諸事準備好之後,劉瑞先令軍士在城下掘出一條地溝,將地雷埋在城下,埋好後將火線引出。
而後令士卒將這一個個的小陶罐用投石車扔上城頭。
張苞走進後,問道:“這陶罐中是甚麼東西?”
劉瑞笑道:“乃是火油!朕令人將火油遍灑城牆,待火箭射出後,城牆將變爲一片火海。到時魏軍不敢登城防備,如此朕再炸燬城牆,其傷亡必然縮小!”
魏郡在城頭看到無數的陶罐被拋向此處,落地後陶罐被摔得粉碎,在罐中流出無數火油,不時便看到城下士卒點燃了火箭。
士卒見之大驚,道:“蜀軍欲放火燒死吾等!”
衆人聽後,紛紛向城下逃去。
劉瑞微微一笑,下令放箭。
火箭落在城頭的瞬間,大火登時燃起,鄴城城牆瞬間化爲一片火海。
此時更多的火油被炮向城頭,半個時辰後,城頭的大火燒的更旺,曹真雖喝令士卒前去撲火,然如此大的火,倒上去的水根本不起作用。
劉瑞下令士卒後撤,陳登問道:“陛下難道不遣人去點燃引線?”
劉瑞笑道:“不久地雷必將自爆!”剛剛說完,便聽到無數生震天的巨響,之後鄴城四面城牆轟然倒塌。
陳登問道:“這是爲何?”
劉瑞道:“城牆被火油燒了這麼久,牆體必將高溫,地雷受不了如此高的溫度,故而自爆。”
鄴城內,曹真與衆軍士挨著城牆並不遠,突然聽到如此大的巨響,多有震死者。
曹真年過五旬,被剛剛巨響震的七孔流血,倒地氣絕。
半刻之後,劉瑞令騎軍衝進城中。
魏軍士卒見此,趕忙退入皇宮。
曹睿在宮中聽到巨響,打聽得知,鄴城城牆倒塌,數十萬蜀軍一齊殺入城中。後又聞曹真被震死,曹睿面如土色。
不時,蜀軍將皇宮團團包圍,劉瑞令人招降曹睿,並許諾絕不壞他性命。
曹睿知大勢已去,遂打開宮門,遞上玉璽投降了劉瑞。
劉瑞接收了皇宮,令趙統、趙廣率軍看護宮門。
又將鄴城府庫的錢糧散與城中百姓。
劉瑞與曹睿並馬進入皇宮,道:“元仲,今天下各處皆降,唯有仲達率軍堅守朝歌,汝不若遂朕一同前往朝歌,勸其投降。”
曹睿聞之,不敢拒絕,隨著劉瑞前去。
數日後。劉瑞引著曹睿及魏國文武來到朝歌城下,曹睿策馬來到城下,勸司馬懿打開城門。
朝歌城中文武看到曹睿面孔,在不得司馬懿將令時,已然打開城門,紛紛出城投降。
司馬懿父子見之,不得不出門,向劉瑞跪拜投降。
劉瑞看著司馬懿父子,心想:此二人決不可留下,否則日後必定爲國中大患!然此時卻不能動手,劉瑞示意關平、張苞前去接收器械,引著衆人往長安而去。
一月之後,劉瑞率軍返回長安。
直到今日,天下終於一統!劉瑞設朝議事,曹睿及一干魏國文武跪在遞上聽候發落。
管亥道:“陛下,曹丕弒君篡位,今其雖死,然其後人不可赦免!”
曹睿聞之,臉色大變。
劉瑞道:“曹睿誠心投降,朕不意加害!然衆怒難犯,曹睿,汝父所犯罪孽,本當誅族,然朕有言在先,故封汝爲山陽公!令汝往獻帝陵前守陵五年!”
曹睿聞之,如釋重負,叩頭謝恩。
其餘文武,劉瑞一一封賞。
至於司馬懿,劉瑞心有顧忌,遂令他擔任文官,留在長安。
後下旨免除河北百姓三年賦稅,又封魏延爲冀州牧、姜維爲冀州刺史;龐德爲幽州牧、向寵爲幽州刺史。
其餘文武,一一封賞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