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章假中計王雙伏誅 牧野坡騎軍交鋒
話說魏延襲取河內之後,足將曹睿驚嚇了一番。曹睿恐蜀軍乘勝攻打朝歌,遂令司馬懿督率御林軍五萬駐守朝歌暫守。又親寫詔書,催促司馬懿所薦之人,令其整頓旗鼓,速來馳援。
劉瑞領兵抵達河內後,與魏延二十萬大軍合兵一處。
龐統、魏延聽聞劉瑞親來,出城相迎。
劉瑞早令人準備了酒肉金銀,大賞將士。魏延麾下益州軍士氣大增。
待衆人入城,劉瑞道:“卿可探得朝歌城中的情況?”
龐統道:“前日影狼來報,言司馬懿率領曹睿御林軍五萬人進駐城中。”
劉瑞笑道:“看來此番曹睿果真無兵可遣,竟將其御林軍也調來!”
姜維抱拳請戰,劉瑞笑道:“伯約勿急,朕之所以不令汝調鐵車軍迎敵,非不願,乃是別有他用!待朕取了朝歌,則前往鄴城則再無阻攔,到時纔是卿大顯身手之時!”姜維聞之,亦不再言。
魏延抱拳道:“末將願爲先鋒!”劉瑞應允,令魏延引兵三萬爲先鋒,領兵先行,其自與諸將率所餘兵馬從後跟進。
朝歌城中,司馬懿自從於虎牢關敗於劉瑞之手,一直心有餘悸,其認爲據城而守早晚爲劉瑞所破,故聽聞魏延先鋒三萬人殺來的消息後,招衆人道:“蜀軍士氣正盛,吾欲領兵出戰,先破魏延,折卻蜀軍銳氣,而後再據城而守!”
其子司馬昭道:“父親,孩兒願領兵迎敵!”司馬懿深知司馬昭本領,當即應允。令其督率五萬御林軍迎擊魏延,司馬懿又向夏侯霸部借兵兩萬駐守朝歌。
不日,雙方對峙於牧野,司馬昭對大將王雙道:“蜀軍士氣正盛,子全先去挑戰魏延,而後詐敗歸陣,引誘魏延來追,吾早埋下伏兵,只待蜀軍進入伏兵之地,必可一鼓而破之!”王雙大喜,抱拳而去。
不時,王雙橫刀出陣,以刀刃指著魏延,道:“魏延匹夫,敢與吾一戰否!”魏延聞之大怒,打馬殺出。
二將於陣前憨鬥了五十餘合,王雙覷見空子,撥馬便走,魏延大喝一聲追殺上去。
待王雙歸陣,司馬昭下令軍士後撤。
魏延副將陳式見之,急催軍追殺。魏延一馬當先,追了數裡,魏軍士卒丟盔棄甲,毫無鬥志。
及追到一處密林旁時,魏延猛然醒悟,喝令停軍。
陳式道:“將軍何故收軍?”
魏延道:“司馬昭所領兵馬,皆爲曹睿御林軍,其精銳無比!今不戰自敗,必是欲引誘吾軍追殺,他卻早已佈下伏兵!今前有密林,地形複雜,若貿然追之,恐遭伏擊,是故暫停進兵。”陳式恍然大悟。
魏延略一沉思,令陳式打著自己旗號引軍追擊,魏延領著萬人從後相隨。
陳式道:“將軍不怕伏兵?”
魏延道:“汝引前部追擊,若遇伏兵,當即引軍退回。吾自有良策應對!”
陳式抱拳應諾,領兵追殺。
司馬昭率軍逃過樹林,立即整頓了軍馬,等待蜀軍追來。
不時,只見打著一面‘魏’字大旗的大將領兵殺過樹林。
司馬昭大喜,令人點燃了火炮。
陳式在軍中只聽聞一聲炮響,林中殺喊沖天,俄而奔出無數魏軍。
陳式大驚,立即引兵撤退。伏兵兩下夾擊,蜀軍登時潰敗。
魏延令偏將領兵前去救援,他卻引著親衛數十騎奔向樹林。
司馬昭見蜀軍潰敗,當即遣王雙追擊。
時陳式且戰且走,已然退過樹林。
王雙耀武揚威,策馬奔向魏延大旗處,喝道:“魏延休走!”
陳式親自斷後,正看到虎背狼腰額王雙,他自知敵不過,索性也不迎戰。
王雙大怒,拍馬急追。待其追過樹林,忽聞一聲大喝:“大將魏延在此!”言畢策馬飛出,舉刀看向王雙。
王雙不意身後有人,急回頭看時,只見一柄大刀看來。王雙猝不及防,被魏延一刀斬於馬下。
魏軍見王雙被斬,紛紛退了回去。
魏延引出林中數十騎,緩緩退回。
司馬昭在領兵追來,見前往軍士紛紛退回,喚來一小校相問,小校言王雙追著魏延大旗,卻不料魏延在林中轉出,王雙猝不及防,被魏延所斬。
司馬昭聞此傷感不已,嘆道:“魏文長智勇雙全,當真非易與之輩!”遂引軍撤還。
魏延引軍退回所立寨中,清點了軍士,折卻五千餘人。陳式抱拳請罪,魏延道:“此非陳將軍之過,快快請起?!毖援呌H自將他扶起。
陳式道:“將軍妙計誅殺王雙,足以令魏軍喪膽!”
魏延笑道:“王雙一匹夫耳,若能斬殺司馬懿,吾心中方能痛快!”
司馬昭因折了王雙,只得引軍返回。
司馬懿聞知此事,傷感不已。後令人尋到王雙屍身,將其厚葬。
翌日,忽鄴城送來書信,司馬懿看後大喜,喚來司馬昭,對他耳語一番,道:“子上可速領兵前去!”司馬昭抱拳退下。
翌日,魏延整頓了軍馬奔向朝歌,不料途中正遇到司馬昭。
魏延策馬來到陣前,手指司馬昭笑道:“手下敗將,有何面目復來此!”
司馬昭冷笑道:“魏延匹夫,今日必斬汝首祭奠子全!”言畢揮手衝鋒。
魏延大怒,率軍迎上。雙方大戰一場,魏延於亂軍之中左突右衝如入無人之境。
司馬昭見其正奔向自己,立即領著親衛向後退去。魏延大怒,橫下心追上去。
正當此時,忽聞小校言後方大寨失火。魏延大驚,轉身視之,果然自己大寨燃起大火。
魏延無奈,只得棄了司馬昭引軍撤退。
司馬昭見之,也不追擊,而是領兵徐徐撤回朝歌。
雙方各自罷兵後,忽覺大地震動的厲害,魏延久經沙場,知曉此乃是騎兵隊伍,故令士卒結陣防禦。
不時,只見一金甲金盔的大將引著數萬鐵騎殺至。魏延略經估算,竟有十萬騎!
不時,對方衝到面前軍前,其竟不答話,直直奔向魏延軍陣。
此時蜀軍之中多有步卒,如何是那騎兵對手。故對方鐵騎一個衝鋒便將魏延軍陣衝散。無數士卒倒斃於馬蹄之下。
魏延副將陳式遠遠看到迎面殺來一將,看起旗幟,大書‘曹’字。
陳式大怒,拍馬挺槍迎上去。
那將竟不正眼看到,二人只是一個交錯,陳式已然墜馬。魏延看的大驚,以陳式本領,若非遇到勇猛之人,絕非一合便被砍於馬下。
魏延不甘,領著親衛衝殺上去。
那將見魏延大旗,揮舞大刀迎上。
二將於亂軍之中大戰近百合竟不能分出勝負。
然魏延麾下士卒卻因敵不過騎兵的蹂躪,死傷慘重。
魏延心驚,棄了那將領著殘部逃走。
那曹將也不追擊,看著魏延遁去的背影冷冷發笑。
時劉瑞率軍從後徐徐而進,忽見魏延一身血污、狼狽的逃回。
劉瑞大驚,問道:“文長如何這般模樣?”
魏延跪地道:“末將該死,麾下士卒生還者不足千人!”
劉瑞深知魏延本領,若非遇到勁敵,以他的本領即使戰敗也不至於全軍覆沒,故將他扶起,道:“文長可細言!”
魏延道:“末將正與司馬昭鰲兵,卻不料魏軍繞過此處,襲了大寨。末將不敢久留,引軍撤退。卻不料正遇到魏國鐵騎,足有十萬衆!副將陳式迎戰來將,竟爲其一招斬於馬下!”
劉瑞愣了許久,道:“十萬鐵騎!曹睿從何處召集如此多的騎兵!文長可知來將是誰?”
魏延搖搖頭,道:“對方金盔金甲,打著一面曹字大旗,卻不知是何人!”
劉瑞點點頭,道:“此番兵敗,非文長之過!”魏延起身謝罪。
劉瑞道:“陳式乃父皇提拔之人,有將才!今竟戰死,著實可惜!文長與其相伴多年,可知其家中情況?”
魏延道:“末將知陳式有一子,名喚陳壽,今年十八矣!”
劉瑞驚問道:“名喚陳壽?”
魏延點點頭,說道:“此子不善武藝,卻熟讀史書!”
劉瑞大喜,道:“傳朕旨意,追封陳式爲徵西大將軍、安豐侯。令其子陳壽繼承爵位。並封陳壽爲太史令椽屬?!敝崃钗貉酉氯バ菹?。
翌日,劉瑞整頓軍馬,率領大軍開拔至牧野。忽小校來報,言牧野早有魏軍大寨。劉瑞聞之,令在原地安營立寨。
留下魏延、龐統督率益州軍駐守大寨,劉瑞自率二十七萬大軍逼向牧野。
不時,劉瑞大軍開至牧野,忽聞一聲炮響,魏軍寨門打開,一將策馬奔出。之後約有十萬騎隨之而出,僅在瞬間,十萬騎竟已然列好陣,且立在原地無有一絲動靜。
劉瑞見之,感嘆道:“動若狡兔,靜若處子,真精銳也!”
不時,一打著‘曹’字大旗的大將策馬來到陣前,手指劉瑞喝道:“劉炎興,十餘年不見,汝竟如此猖狂矣!”
劉瑞聞其聲音,甚是熟悉,然剛剛此人言語甚是輕慢,著實惹怒了劉瑞。
劉瑞打馬上前,喝道:“何處來的匹夫!”
那將緩緩上前,摘下金盔,與劉瑞對視。劉瑞見之,不禁大驚,心道:“他竟然沒死!”
那將仰天大笑,手指面前的蜀軍,喝道:“鼠輩們聽著,今日便是爾等死期!”言畢舉起武器,身後十萬鐵騎齊聲大呼。
沉默許久的劉瑞突然大笑,道:“手下敗將,竟敢出此狂言!昔日朕受傷之時,尚且能重傷汝,汝還有何面目在此狂笑!”
這時,管亥、孫觀從後走來,對劉瑞道:“陛下,此人可是...?”
劉瑞點點頭,道:“沒錯,他正是曹彰!”
曹彰喝道:“既知吾之名,還不速速受縛!”
劉瑞笑道:“曹子文,汝既未死,爲何傳言猝死於洛陽?吾敬汝是個勇士,今日不妨提醒提醒你!昔日曹丕懼汝奪他基業,遂令人奪了汝兵權,並佈告天下,言任城王死。今其子曹睿知勢危,故不得已讓汝重掌兵權,待事後,恐汝還是免不了幽禁!”
曹彰聞之,沉默片刻,喝道:“此乃吾宗族之事,不需汝在此挑撥離間!”言畢揚鞭衝上前,道:“劉瑞小兒,敢與吾一戰否!”
陣中張苞喝道:“俺大哥貴爲帝王,汝是甚麼東西!”言畢揮舞蛇矛殺出。
二將在陣前一番憨鬥,百餘合後,曹彰見難分勝負,遂撥馬歸陣,道:“今日便叫汝等見識見識吾幽州鐵騎!”言畢一揮手,十萬鐵騎如同一道洪流奔向蜀軍。
趙雲笑道:“娃娃竟有幽州鐵騎?陛下,老臣願率領白馬義從與之一戰!”
劉瑞道:“趙叔白馬義從雖善戰,然僅有兩萬衆,朕軍中尚有涼州鐵騎五萬人,並調撥飛狼軍三萬,恰好湊足十萬,盡皆交與趙叔!”
張苞、龐德亦抱拳請命,劉瑞應允。
趙雲大喜,率領十萬大軍殺奔而去。
劉瑞立在中軍,對陳登道:“真想不到這曹彰竟然還活著!”
陳登道:“曹丕狠毒,兄弟尚不能容!此必是剝奪了曹彰兵權,將他幽禁他處!”
劉瑞道:“然曹彰麾下十萬鐵騎從何而來?”
陳登道:“臣聞當年曹操在世時,曾令曹彰坐鎮幽州。此人在幽州甚有威名,至於今日,仍舊如此!且曹彰麾下有兵馬十餘萬,大部分皆爲騎兵。此人深得軍心,臣料當年曹丕奪其兵權時,大部分士卒不願相隨,故各自散去。陛下請看,其軍士雖精銳,然卻鮮有年輕者。今曹彰復出,定獨身往幽州,召集舊部?!?
劉瑞嘆道:“曹彰治軍有方,其麾下騎兵精銳無比,不知此大戰之後,朕那十萬騎軍還能剩幾人!”
陳登道:“陛下勿憂,曹彰軍雖精銳,然軍士畢竟爲民多年,今猝合,戰力必然不強!倘若操練一段時日,或許是支勁敵,然...”
劉瑞聞之,道:“趙叔統御騎軍數十載,堪有當年呂布之風!今雖年邁,然雄威不減,料此騎軍在趙叔之手,定然不弱!”
此時雙方騎軍已然絞殺在一起。趙雲挺槍衝鋒,所過之處,騎士紛紛墜馬。
曹彰在軍中望見一員老將,道:“此人莫非是常山趙子龍乎?”
其副將華騰,乃華歆之子,曹睿心腹。
華騰聞之,道:“大王所言不錯,此人正是趙雲!”
曹彰嘆道:“孤聞趙雲曾組建白馬義從,自幷州鐵騎消失後,其軍堪稱乃天下騎兵之最!”
正言間,忽聞軍中一陣齊呼:“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爲證!”
曹彰大驚,道:“何故白馬義從如此之多!”
華騰道:“大王統御騎兵,必不亞於趙雲!”
曹彰聞之,輕輕一嘆,引軍殺向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