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章夏侯德兵進漳水 司馬懿清剿影狼
司馬懿走後,司馬昭率領親衛在府衙周圍來回巡視。衆人雖不知所以,但也深知將令不可違,故無人前去打攪。
司馬懿扮作夏侯德親衛離開朝歌,夏侯德問道:“大人何故如此隱秘?”
司馬懿道:“今舉國上下,民心浮動。若吾離開朝歌之事宣傳開來,恐城中宵小之輩趁機作亂!”
夏侯德聞之,道:“將軍爲國事如此操勞,下官等望塵莫及!”
司馬懿嘆道:“公瑜將軍,吾在此處之事勿要傳開!”
夏侯德問道:“將軍不示人以身份,如何統兵?”
司馬懿道:“劉瑞將帥旗留在牧野,卻大張旗鼓攻打黎陽,此絕非簡單的聲東擊西之計!劉瑞軍中智謀之士多矣,今如此張揚的攻城,難道不怕吾率軍襲其後?是故吾當隱藏行蹤,令劉瑞軍不知吾真正所在,如此若其果真有計謀,亦不敢輕舉妄動!”
夏侯德道:“將軍思慮長遠,末將遵令!”
司馬懿又在他耳邊言語一番,夏侯德大喜,道:“將軍真天人也,如此蜀人必無備!”
數日後,夏侯德領兵駐紮於漳水西岸,與黎陽西門隔水相望。
夏侯德引兵而來之事,早有小校報知劉瑞。
劉瑞聽聞是夏侯德來此,對衆人道:“那司馬懿果真狡詐,竟遣一偏將至此!”
陳登聞之,笑道:“陛下莫要被司馬懿所騙!”
劉瑞道:“此話怎講?”
陳登道:“夏侯德非統兵上將,如今魏國正值生死存亡之秋,經不起一場敗仗!今司馬懿竟放心讓夏侯德統兵三萬至此,臣料其軍中必藏有高人!陛下且稍等數日,待影狼探得朝歌城中情況,便知曉!”
翌日,影狼發來情報,言司馬懿閉門謝客,整日在府中思破敵之計。
陳登聞之大笑,道:“司馬懿必然來此矣!”
劉瑞道:“司馬懿好一招瞞天過海,卻終究瞞不得元龍!”
陳登道:“陛下可遣軍著重佈防在黎陽西門,防備夏侯德渡河!夏侯德不得渡,必求教其軍中高人!如此不愁司馬懿不露馬腳!”
劉瑞依其言,令劉封率軍三萬佈防在黎陽西門的漳水東岸,防備魏軍援軍渡河。
數日後,魏軍於西岸備下了船隻,揚帆殺奔而來。
劉封聽聞戰鼓,立即召集士卒,聚在岸邊防禦。
未及一刻,魏軍戰船已然靠近岸邊。
劉封親自據守河岸,率軍以弓箭驅逐。
魏軍似乎毫不畏死,以大盾爲先鋒,率衆從後跟進。
劉封見此,喚來長槍兵死守河岸。
正當雙方鏖戰之時,忽聞一聲炮響,北面突然殺出無數魏軍。爲首一將打著‘夏侯’大旗策馬殺奔而來。
蜀軍猝不及防,被魏軍襲破了大寨。
劉封大驚,分兵迎擊。
漳水之上的魏軍見蜀軍大寨起火,知奇兵已然得手,士氣頓時大增,蜀軍漸漏不敵之色。
黎陽城中的鄧艾見西門處蜀軍陣形散亂,大寨起火,立即下令率軍殺出。
鄧忠一馬當先,連殺十數名蜀軍士卒。
西門處的蜀軍在魏軍兩面夾擊之下,登時大敗。
時劉瑞正在大帳與衆人議事,忽聞西門處包圍被魏軍突破。
劉瑞大驚,道:“魏軍如何渡得河來!”
有知情士卒道:“剛剛劉將軍率軍在河岸拒敵,不料黎陽北面突然殺出無數軍馬,劉將軍猝不及防,爲其突破大寨。城中鄧艾見援軍趕來,又分兵殺出城來。是以西門被魏軍所破!”
劉瑞道:“劉將軍現在何處?”
小卒道:“正在河岸與魏軍死戰。”
劉瑞急招張苞,道:“三弟速速引兵前去救援!”張苞抱拳應諾。
陳登道:“魏軍早已定下計謀!其故意將軍馬列陣漳水西岸,吸引陛下注意,卻別遣軍馬在他處渡河!”
劉瑞道:“能爲此計者,非司馬懿莫屬!”
陳登笑道:“司馬懿雖能破我軍一陣,然朝歌卻墜入陛下之手矣!”
劉瑞道:“只恐司馬懿暗中返回,牧野難以得勢!”
陳登道:“今魏軍已然突破吾軍西門防線,陛下可下旨撤軍,讓魏軍入城。待其入城,卻再遣軍馬包圍,令魏軍兵卒不得再回朝歌!”
劉瑞大喜,遂依陳登之計。
張苞率軍趕到西門時,劉封依舊率軍與魏軍鏖戰。
張苞大喝一聲,殺入魏軍之中將劉封及其部下救出後,忽聞劉瑞下旨撤軍,張苞不敢造次,領兵返回。
鄧艾見此,趕忙將衆人引進城。
鄧艾拉著夏侯德的手,道:“此番多虧了公瑜率軍來援!”
夏侯德笑道:“乃是分內之事!”
正當此時,忽聞蜀軍在此包圍了城池,鄧艾道:“恐怕將軍進得城來,卻難以回朝歌矣!”
夏侯德面帶憂色,道:“想必司馬將軍必有安排!”
話說劉瑞當日率軍往黎陽而去時,曾別遣親衛往他處送信,衆人皆不知劉瑞之意。
原來陳登當日設謀,乃是讓劉瑞大張旗鼓攻打黎陽,好將司馬懿引來此處,卻暗遣心腹往陸遜軍中,讓陸遜率荊州兵趁夜渡河抵達牧野,並趁機攻打朝歌。
陸遜接到劉瑞書信,立即整頓軍馬往牧野進發。
數日後,陸遜率十五萬荊州軍悄悄渡過黃河,兵至朝歌城下。
劉瑞在書信中寫的明白,只要朝歌城被攻打,城中影狼必定會在裡面策應。然若司馬懿在城中,恐影狼沒法起事,如今司馬懿率軍往黎陽而去,則城中所餘者,皆不足爲慮了。
陸遜看著朝歌城,對左右道:“只要朝歌一破,鄴城便在眼下!襲破鄴城之日,便是功成名就之時!”
蜀軍將士聞之,士氣大振。
陸遜拔出寶劍,揮軍攻城,一時間數萬蜀軍一齊奔向朝歌,赤紅色的蜀軍衣甲如同一道洪流,將朝歌城淹沒。
魏軍將校見蜀軍突然攻城,無不爲之驚駭。
許儀對典滿道:“司馬驃騎不是言劉瑞率領大軍攻打黎陽,今如何又會出現在此處!”
典滿道:“難道驃騎將軍中了劉瑞之計?奈何驃騎將軍閉門謝客,下令吾等皆不可打攪他,如今蜀軍勢大,爲之奈何?”
不時,老將樂進登上城頭。
許儀、典滿紛紛迎上去,道:“老將軍,今蜀軍勢大,奈何驃騎將軍閉門謝客,吾等小輩,不敢打攪,還望老將軍親自前去詢問。”
樂進看著城下,道:“小將軍且安心守城,某去去就來!”言畢往司馬懿府中走去。
司馬昭奉命守衛大門,忽見樂進,迎上去問道:“老將軍何故來此?”
樂進問道:“驃騎將軍今在何處?”
司馬昭道:“正在府中?”
樂進聞之變向府內走去。司馬昭趕忙將他攔下,道:“老將軍,家父有言在先,不得讓任何人打攪。”
樂進喝道:“今蜀軍圍困城池,將軍卻安坐府中,好不自在!陛下委驃騎將軍以重責,令守土禦敵,今蜀軍來犯,將軍不出面振奮軍心,是何緣故?”
司馬昭道:“老將軍且息怒,家父必有計策!”
樂進一把將他推開,便欲強闖進去。
司馬昭趕忙上前攔下,道:“老將軍且慢,家父行事謹慎,今蜀軍來犯,家父依舊安坐府衙,必是有所準備。老將軍且先登城等待,家父不久必將出來!”
樂進氣呼呼的道:“但願如此!”言畢轉身離去。
待其走後,司馬昭冷汗齊出,如今司馬懿不在府上,自己暫時能將樂進騙走,倘若再來,那....想到此,司馬昭又出了一身冷汗。
如今夜幕漆黑,星光皆無。
朝歌城已經被圍攻了兩個時辰,城頭魏軍奮死抵抗,屢次擊退蜀軍進攻,然自身卻也付出大量傷亡。
樂進不顧年邁,立在城頭巡視,指揮作戰。
衆將見此,心中都在抱怨司馬懿。
樂進見司馬懿還不出來,心中暗罵道:“司馬老兒定是懼怕蜀軍,獨自逃跑了!”
正當此時,忽聞城內一陣騷亂,藉著便看到四面皆有火起。
樂進大驚,道:“必是蜀軍奸細混入城中!”
果然,未及一刻便看到數千人手持利刃,敲鑼打鼓的衝向城門。
樂進抽調了數千兵力,喝道:“兒郎們隨老夫斬殺蜀軍!”言畢拔出腰間佩劍,便欲衝下城去。
然不待樂進下城,便看到城中民巷間突然殺出無數人馬,跟蜀軍奸細絞殺在一起。樂進大喜,細看了旗幟,大書‘司馬’。
城內蜀軍不意司馬懿早有準備,登時死傷無數。
半個時辰後,城中漸漸平息,大火也逐漸被撲滅。
樂進走下城去,正看到司馬懿策馬而來。
司馬懿下馬,握著樂進的手,道:“老將軍辛苦了!”
樂進道:“蜀軍攻打城池數個時辰,將軍當真沉得住氣!”
司馬懿笑道:“乃是知曉老將軍必能保住城池!”言畢登上城頭,指揮防禦。
陸遜在城下攻打許久,忽見城中起火,正得意之時,卻不料僅僅半個時辰,城中大火竟被撲滅。
正當陸遜心疑之時,卻看到司馬懿登上城頭。
陸遜大驚,道:“司馬懿如何在此處!”
司馬懿在城頭看到陸遜,笑道:“早聞陸伯言之名,今日終得一見!”
陸遜怒目而視,道:“吾亦久聞司馬大人之名,今見大人在此,足知大人果真是狡猾之輩!”
司馬懿聞之大笑。
陸遜知朝歌難以攻取,遂下令撤軍。併發使者往劉瑞軍中報信。
翌日,使者抵達黎陽,盡述昨夜之事。
劉瑞聽聞後臉色大變,道:“果真見到司馬懿在城頭?”
小校道:“陸大人與其交談,確認是司馬懿!”
劉瑞嘆道:“只嘆城中數千影狼,盡皆喪命矣!”
陳登亦是愁眉不展,道:“司馬懿如此奸詐!難道夏侯德軍中另有他人?”
龐統道:“司馬懿先以夏侯德率軍來此,他巧施妙計,令陛下猜出司馬懿在此處,故而引出陛下奇兵。殊不知司馬懿早早回了朝歌!是故影狼起事之時,立即遭到魏軍殲滅!”
劉瑞聞之,緊緊握住拳頭,道:“司馬懿之智,今日方纔真正領教!”
正如龐統所料,司馬懿爲夏侯德出了渡河妙計後,立即返回朝歌。並且寫信回鄴城,請求曹睿撥給他三萬御林軍。那三萬御林軍在司馬懿的安排下悄悄來到朝歌,有的埋伏在民巷之中、有的駐紮在府衙之中。
司馬懿秘密返回,早就在府衙中等候。
樂進來時,司馬懿在府中聽的一清二楚。
他知道樂進老將,其威信足以震懾城頭,是故未曾出面。
早在劉瑞出兵之前,司馬懿就察覺出城中異動。但他因貿然行動,難以根除城中奸細,故一直不曾發作。直到劉瑞率軍往黎陽而去,他便猜出劉瑞定是欲動用城中奸細,是故謀劃了這一計謀,騙了所有人!雖然城外打的熱火朝天,但司馬懿憑藉他的隱忍,卻依舊安坐府中,令他人不知自己所在。直到影狼作亂,司馬懿這才現身。
司馬懿這一招,將劉瑞、陳登二人的妙計皆識破,可謂高矣!
朝歌在擊退了陸遜軍後,司馬懿一直令士卒增強方欲,準備守禦之物。
陸遜在牧野駐軍,在折損了五千軍馬後,不再攻城,而是等候劉瑞旨意。
至於劉瑞,知道自己影狼全軍覆沒之後,一直心情欠佳。一連數日皆悶在大帳中,與衆人商議取朝歌、黎陽之事。
龐統道:“陛下,今魏軍所恃者無非是黃河天險!今陳留、濟南、東阿等處皆有吾軍,陛下若能將文遠軍兵馬接應過河來,則魏軍不足懼矣!”
劉瑞道:“不知如何將文遠路軍馬接應過來?”
龐統道:“陛下可在此處駐兵,卻暗遣精銳偷襲白馬、延津,接應黃河南岸的文遠軍。白馬、延津防備文遠已是不足,若陛下再遣軍攻打,其定然難以防禦!”
劉瑞點點頭,道:“那東平、濟南兩處的兵馬呢?”
龐統道:“那二出兵馬暫可守衛在黃河南岸,牽制曹真兵馬。令其不敢回軍他處。待陛下接應過文遠,可令其攻打濮陽!濮陽破,則黎陽弱矣!”劉瑞大喜,遂依龐統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