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劉炎興設計劫曹營 太史慈求戰欲渡河
上回說道,劉瑞將軍隊盡皆調到安衆城,卻不留一兵一卒防守河邊,太史慈甚是擔憂,故而勸劉瑞在河邊虛立營寨,劉瑞卻在他耳邊說了一番話,太史慈聽後釋然。
不時,城外兩座營寨紮好,劉瑞令文聘率一萬人守衛左營,令太史慈率一萬人守衛右營,而他自己率領一萬五千軍居於城內,與劉琦共同守城。安排已畢,只待曹兵來犯。
話分兩頭,曹丕自聽從呂翔建議後,盡率大軍駐紮於宛城。樂進聽聞曹丕率領大軍來此,故而出城三十里相迎。待衆人來到宛城太守府,曹丕說道:“吾本欲在安衆渡河襲擊安樂,然劉瑞在河邊立起十餘個營寨,故而難以渡河,此番率領大軍來宛城,乃是希望與樂將軍合兵一處,以步步爲營之法襲破安衆,而後繞過博望坡奇襲新野!”
樂進聞言,說道:“既然公子早有打算,末將聽令便是?!?
曹丕點點頭,說:“吾軍遠來疲憊,在城中暫且休整。明日文謙可率原宛城之軍出城安營紮寨,與劉瑞對峙。吾不日便親提大軍前往,到時再行攻城!”樂進聞言,領命而去。
安衆城中,劉琦聽聞樂進率軍兩萬已在距城二十里之處紮下營寨,故而找到劉瑞說:“弟弟,樂進剛剛立下營寨,立足未穩,不如今夜率軍出城,趁此時劫其營,首戰挫其銳氣!”
劉瑞笑道:“兄長不要低估了樂進的本領!此人領兵多年,安能不防備劫營?!?
劉琦聞言,說道:“只恐待其穩定之後不易攻取了!”
劉瑞說道:“兄長勿憂,弟自有破敵之策!今我於城外紮下兩座營寨,雖曹丕有七萬兵,亦難以全力攻我!”
數日後,曹丕與樂進合兵一處,盡提大軍來到了安衆城下,本想一鼓作氣強行攻城,不料劉瑞在城外立起了兩座大寨,故而一時間難以攻取,只能率軍擺好陣勢,讓人前去叫陣。不時劉瑞一身披掛來到城下,太史慈、文聘看到後亦出寨來到陣前。
劉瑞看著曹丕笑道:“曹子桓,前日汝剛剛敗在我手,今番竟敢再來!難道欲試試吾手中的長劍是否鋒利?”
曹丕聞言大怒,罵道:“劉瑞小兒,休逞口舌,如今我七萬大軍壓境,定要取汝首級!”而後轉身對身後的衆將說:“何人出戰取劉瑞首級?”
話音剛落,樂進大喊一聲:“末將願往!”樂進持槍立於陣前罵道:“吾乃大將樂進,何人敢出戰!”
劉瑞想試試文聘的本領,故而對文聘說道:“仲業可願出戰?”
文聘聞言,一拍坐下馬衝了出去。“吾乃文聘,特來取汝首級!”之後二人纏鬥在一起。
太史慈在陣前看到二人你來我往打了三十餘合,卻一直未能分出勝負,一時手癢,故而打馬出陣,擡起鐵戟指著呂翔、呂曠喊道:“你二人敢出陣與吾一戰否?”語氣之間充滿蔑視。二呂聞之,大怒,持槍一起衝出陣來。太史慈只是冷冷一笑,策馬迎了過去。陣中五人相互廝殺,只聽到太史慈大喝一聲,呂翔被一戟掃下馬,幸好他頭盔夠結實,否則定然被削掉半個頭顱。雖然太史慈未曾傷到他分毫,但呂翔早已被嚇破膽,狼狽的逃回陣。呂曠看後,丟下兵器亦狼狽逃回。太史慈在陣中哈哈大笑,只見他張弓搭箭,衝著呂曠的帽纓一箭射去,箭頭正好插在他的頭盔上。呂曠有所覺察,亦嚇得跌下馬來。等二人逃回陣中,猶然互相問死沒死。
曹丕看後大怒,罵道:“兩個廢物!雙戰太史慈猶不能勝,竟然還被其羞辱!”
太史慈慢悠悠的走回本陣,看到樂進與文聘依然打鬥在一起,故而再次拿來弓箭,衝著樂進射去。樂進本能的一側身,箭頭擦著他的臉飛走。故而不敢在陣中久留,亦撤回本陣。這一下可把曹丕惹惱了,其軍中三將皆敗,言重打擊了自己這邊的士氣,故而一揮手,其身後七萬大軍盡皆殺了出去。劉瑞看後,下令各自回營,不許出戰。
曹丕看到劉瑞撤回城中,只能下令收兵。如是幾日,劉瑞皆不曾派出一兵一卒來,曹丕知劉瑞欲死守營寨,故而令呂翔率領一萬軍屯駐於左營,遣呂曠率一萬軍屯駐於右營,使其二營軍馬不敢出兵,而他自率五萬大軍攻打安衆。
劉瑞站在城頭看著一架架雲梯,笑道:“如此小把戲安能破我城池!”
劉琦站在他身邊問道:“如今曹兵全力攻城,安衆城小,恐怕難以久守?。 ?
劉瑞笑道:“兄長勿憂,今日看弟殺敵退兵!”說完令軍士點燃火球,順著城牆滾了下去。大火將城下的雲梯盡皆燒燬,城下的士兵燒死、摔傷的不計其數。曹丕看後大怒,令人架起衝車砸城門,劉瑞令人找來磨盤,縛上麻繩專砸城下的衝車。雙方相持了一天,曹軍死傷慘重,卻依舊沒能攻上城頭。因安樂城小,劉瑞讓一萬五千軍士輪流守城,故而士兵並無疲憊之色。然曹丕因全力攻城,士卒疲憊,故而下令撤軍,打算回營休息。卻不料他剛剛撤軍,劉瑞突然打開城門,率領五千野狼軍殺出,曹軍猝不及防,隊形大亂。呂翔、呂曠二人見到形式不妙,立即帶領人馬前來支援,不想太史慈、文聘亦趁機殺出,曹軍三路人馬皆敗,幸好樂進從後率軍死戰,才挽回了敗局。經過清點,曹軍折兵近五千人。吃了一場敗仗,曹丕一人正坐在中軍大帳中生悶氣。
樂進走來說道:“大公子,今日我軍剛剛敗陣,士氣低沉,劉瑞定然出兵前來劫營!”
曹丕聽後,眼睛突然一亮,說:“文謙所言極是!”而後曹丕召集了衆將,說道:“今夜劉瑞欺我軍新敗,定來劫營!呂翔出列,令汝率領一萬士卒埋伏在大營左側;呂曠出列!令汝率領一萬人埋伏在右側。待聽到營中殺喊聲起,便一起殺出!”二將抱拳領命而去。待二人走後,曹丕對樂進說道:“文謙可率領兩萬軍埋伏在營外,待營中傳來殺喊聲立即率軍殺向安衆,趁亂攻破安衆城!”樂進聞言,領命而去。曹丕自以爲得計,故而率領剩餘軍隊埋伏在中軍營寨之中,只等劉瑞前來劫營。
安衆城,劉瑞看夜幕將至,故而召集了衆將,說道:“今日曹軍大敗,士氣低落,諸位可隨我前去劫營!”
太史慈聞言,說道:“公子不可!曹軍定然有所準備,去了恐怕會中埋伏??!”
劉瑞笑道:“吾料曹丕定然有防備,故而欲將計就計!”
劉琦聞言,問道:“賢弟有何計策?”
劉瑞說道:“曹丕若防備我軍劫其營,定然將軍隊埋伏在營外兩側,待我軍殺入其營中卻從後方包圍,而後另遣一軍趁亂破我安衆。”說完劉瑞心裡暗笑,三國時期,兩軍對峙之時,劫營一方與被劫營一方往往都是這麼安排。
衆人聽到劉瑞的分析,問道:“公子打算如何劫營?”
劉瑞笑道:“今晚令一小校假扮子義率五千軍前去劫營,子義可率五千軍從後相隨,只待曹軍伏兵盡出,然後率軍衝殺,且四處放火。仲業可率一萬軍埋伏在安衆城兩側,待曹兵殺來,趁其不備突然殺出!吾引五千軍緊隨子義之後,若有意外也可接應!兄長率領剩餘一萬士卒守衛城池,吾留下孫觀護衛?!毙\人聞言,皆領了令牌,各自安排去了。
是夜星辰隱光,月色暗淡,一支打著‘太史’旗號的軍馬悄悄的接近了曹營,只聽到一聲令下,五千士卒瞬時突破了曹軍大營,然而不等士卒點燃火把,便發現周圍突然殺出無數曹兵,那將領方欲撤軍,不料營外兩側各殺出一支兵馬,將五千人圍在覈心。不時傳來曹丕一聲大笑:“太史慈,速速下馬投降,此番吾早已料到今夜爾等欲來劫營!”
不等曹丕笑完,卻聽到營外亦傳來一聲大笑,“曹丕小兒,吾在這裡!”隨之又有無數人馬衝進了大營,曹軍頓時慌亂不已。
不時便看到一將騎著馬左突右衝殺到了中軍,呂翔、呂曠看到太史慈後,嚇得丟下兵器逃命去了。他倆依稀還記得當日對陣之時的驚險,故而此時不戰而退。曹丕在亂軍中只聽到無數殺喊聲,卻不知太史慈究竟派來了多少兵馬,不時又聽到寨外傳出一陣腳步聲,接著就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小兒曹丕,汝雕蟲小計安能瞞得了我!”細聽之後才知道乃是劉瑞!
這時呂翔、呂曠跑到曹丕身邊說道:“公子速退,荊州兵勢大,恐怕難以抵擋!”
曹丕聞言大怒,說道:“但有後退著,立斬!今番劉瑞親率大軍劫我營寨,其城中定然無備!我軍只可在此處拖住劉瑞,待樂進襲破了安衆,劉瑞定然撤軍,是時我軍從後掩殺,可獲全勝!”二呂聞言,只能再次回到亂軍之中指揮戰鬥。
樂進聽聞營中傳來殺喊聲後,立即率軍衝向了安衆附近,他擡頭看到城牆上並無火光,不禁大喜。於是對身後士卒喊道:“今夜首先衝上城頭之人,賞千金!”士卒聞言,士氣大振。不料他剛剛衝到城門下,卻聽的一聲炮響,在城門兩側各殺出一支軍馬,樂進大驚。
隨之聽到一人喊道:“賊將樂進,中我家公子之計矣!”而後便看到城門打開,一將率領兵馬殺出。如此三支兵馬齊攻樂進,曹兵頓時混亂不堪。樂進只能邊戰邊退,一路折損無數。劉瑞與太史慈在曹營中來回衝殺,曹軍士卒無有能抵擋者。不時便殺到曹丕的中軍之中,呂翔、呂曠自知非太史慈敵手,故而護著曹丕向宛城撤走。曹軍士卒見諸將逃走,個個丟盔棄甲,各自逃命。
第二日,曹丕逃到了宛城,漸漸聚攏了敗軍,略經清點,折軍萬餘,不時人報樂進引著敗軍回來了。曹丕立即召見了他,問起了情況,樂進垂頭喪氣的說道:“公子,昨夜末將剛剛殺到城下,不料劉瑞早有準備,故而中其埋伏,大軍折損近萬人!”
曹丕聞言,癱坐在地上,說:“不想劉瑞竟然識破了我計策,如今我軍折了兩萬餘人,士氣低落!恐無力攻取安衆了!”
樂進聞言,勸道:“公子莫要灰心!我軍雖遭大敗,然軍力依然多於劉瑞,待整頓兵馬之後在與其大戰!”
曹丕聞言,點點頭說:“文謙先下去休息吧,容我好好思量一番?!?
安衆城,劉琦早早備下了慶功宴,犒賞衆人,席間讚歎道:“賢弟果然神機妙算!今番殺得曹軍個個喪膽!”
劉瑞聞言,笑道:“此番只是將曹丕趕回了宛城,然其大軍猶存,故而不可掉以輕心!”
劉琦聽後,問道:“賢弟可做好下一步打算了?”
劉瑞笑道:“如今曹丕新敗,暫時不會在出兵,此正是我軍大展身手之時!曹丕太過自負,其盡率五萬大軍渡河前往宛城,以爲能憑藉人數優勢與我軍速戰速決。然我卻不出一兵一卒與之決戰,故而曹丕下令攻城。不料曹軍先是於對陣之時折了士氣,而後又困頓於安衆城下,其軍士疲憊不堪,夜間再遭受我軍劫營,士氣全無,故而大敗,以至於只能退守宛城。殊不知曹丕早已將安樂置於我軍兵鋒之下,如今夏侯惇正率軍在博望坡與吾父對峙,定然想不到我軍會奇襲安樂!昨夜剛剛擊敗曹丕,若此事傳到安樂,其必然增設防禦,故而我等當趁其不知之時速速渡河,攻破安樂!如此可破夏侯惇之軍,到時曹丕自然退去!”
劉琦聽後,迷迷糊糊的說:“弟弟說的忒複雜了!吾知賢弟本領,賢弟想怎麼做,爲兄定然全力相助!”
劉瑞說道:“明日兄長可率領兩萬士卒前往宛城下安營紮寨,軍中要多置旌旗,多設巡哨。且派遣兩千士卒夜出晝歸,每次進寨打不同旗號,穿不同衣甲,營寨之中各將大旗皆要立起,以此迷惑曹丕,使其不知我軍虛實。若曹兵來攻,以弓箭兵將其射退,無需出寨與之糾纏!”
劉琦聞言,說:“曹丕尚有五萬大軍,若派兵強攻,營寨恐不保??!”
劉瑞說道:“若兄長按弟所言去做,曹丕定然不敢出兵。若其出兵,仲業足可當之!”說完看了文聘一眼。文聘聽後,心裡莫名的涌出一種激動之情。
劉琦只是看了看文聘,說:“仲業果真能當之?”
劉瑞心裡嘆了口氣,說道:“仲業有大將之才,非是樂進之輩能比之!兄長儘可放心?!?
文聘聽後,走出來抱拳說道:“請大公子放心,末將定能保公子無虞!”
劉琦聞言,這才放心,而後問道:“吾留下守衛大寨,不知賢弟打算去哪?”
劉瑞說:“吾當然是率領剩餘士卒強渡淯水,奇襲安樂!”
劉琦聽後,點點頭,說:“如此,吾便在此預祝賢弟旗開得勝,攻破安樂!”
劉瑞笑了笑,亦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宴席結束後,劉瑞回到自己房裡,心裡想到:這劉琦也太懦弱了!劉表妄稱八俊,卻連自己的兒子都教不好!怪不得曹操大軍一發,荊州便被顛覆了。
第二日,劉琦率領著兩萬人馬前往宛城下安營紮寨。曹丕在城頭上看到荊州軍旌旗舞動,不禁心裡一陣陣涼意。樂進走到他身邊說道:“公子勿憂,荊州軍人馬不過才三萬餘人,其雖在此安營紮寨,然絕不會攻城!”
曹丕聞言,大嘆一聲走下了城。一連數日,文聘天天讓數千士卒夜間出營,白天舉不同旗號進營,曹丕看後大驚,對樂進說:“荊州軍天天都有援軍來,看來他們是想在此積蓄力量,而後攻我城池啊!”
身後的呂翔聞言,說道:“公子,不如我等趁夜劫其營,削減荊州軍之實力!”
樂進說道:“不可!我軍新敗,士氣衰落,況且劉瑞多智,豈能不防!”
曹丕聽到樂進誇讚劉瑞,頓時大怒,罵道:“文謙何故長他人志氣!吾雖新敗,然大軍猶存!今夜文謙自可守城,吾與二呂前去劫營即可!”
樂進聞言,苦勸曹丕,然曹丕心意已決,定要出城劫營。
是夜,曹丕令二呂各帶一萬軍悄悄出城,先試探試探劉瑞是否有埋伏,而他卻率一萬軍從後接應。不想二呂率領人馬剛剛靠近營寨,立刻迎來了一陣箭雨,曹軍登時死傷慘重。曹丕知敵有防備,只能下令撤軍。不想軍士剛剛後撤,荊州軍營寨中接著傳來無數殺喊聲,曹軍此時猶如驚弓之鳥,爭先恐後的涌進了城。待曹丕率領敗軍進城後,才知道剛剛劉瑞並未派出一兵一卒,僅僅是在營寨中擂鼓吶喊。曹丕再次吃了敗仗,只能老老實實的死守宛城,不敢出兵。荊州軍大寨中,文聘看著被擊退的曹軍,心裡暗笑:雕蟲小技,豈能破我大營!
劉琦在宛城虛立營寨之時,劉瑞率領所餘一萬餘人正準備渡河奇襲安樂。在渡河之前,劉瑞命人打探了安樂城的情況,不想探馬來報,言李典在河邊紮下五座營寨,每座營寨之間相距十里,以此防備有人渡河。劉瑞聞此消息,心裡略思一刻後,先是找來一親衛,再他耳邊說了一番話後讓其離開,而後對太史慈、孫觀說道:“李典謹慎,在淯水沿岸設立了營寨以防備我軍渡河!故而此番若想順利渡過淯水還需費一番周折!”
太史慈聞言,問道:“公子可有妙計?”
劉瑞搖搖頭說道:“只有建造竹筏,強行渡河了!”隨後便令孫觀帶領軍士前往河邊建造竹筏。
安樂城,“將軍,近聞安衆城中的荊州軍正建造竹筏,其意欲渡河攻打安樂!”一小校跪在地上說道。
李典聞言,皺了皺眉頭,心想:大公子正率七萬大軍攻打安衆,荊州軍豈會有閒暇建造竹筏渡河?李典回過神來問道:“如今他們建造了多少竹筏了?”
小校答曰:“十餘個!”李典笑道:“讓他們建造好了,吾倒地要看看這劉瑞究竟如何渡過淯水!”說完恨恨的看向對岸。
孫觀看到士卒忙碌的身影,不禁大嘆,說道:“整整一天,才造好十餘個竹筏,不知要造到何時才能夠!”
劉瑞笑著走過來說道:“仲臺無需召集,吾並不急著用這些竹筏,讓軍士們慢慢造就行!”
孫觀聽後,瞪大了眼睛看著劉瑞,然而劉瑞只是笑著搖了搖頭後,悠哉悠哉的離開了。不時太史慈亦找到劉瑞說道:“公子,竹筏建造太慢,若等軍士造好,李典早就增設了防備!”
劉瑞笑道:“吾亦知此事,奈何吾軍無渡河工具!”
太史慈說道:“公子,末將有一法,不需竹筏亦可渡河!”
劉瑞聞言,問道:“子義請講!”
待太史慈對劉瑞細細講述之後,劉瑞哈哈大笑,說:“子義所想,與吾暗同!奈何如此危險極大,故而吾一直未曾下定決心?!?
太史慈聞言,起身答道:“今番曹兵大軍壓境,若不能出奇制勝,如何能破了了曹軍!”
劉瑞聞言,嘆道:“若非我臂膀受傷,早已爲此計!”
太史慈聽後,正色說道:“末將不才,願請命率軍先行,將曹兵沿岸防禦盡皆燒燬,以此掩護大軍渡河!”
劉瑞聞言,依然帶有猶豫之色。太史慈跪地而言:“慈受公子知遇之恩,雖死亦難以報答!今番渡河正是屬下用武之時,公子何故猶豫不定?”
劉瑞看著太史慈,說道:“吾知子義忠勇,既如此便交付於子義了!切記,若不能成功,當速速撤退!”而後將太史慈扶了起來。
太史慈激動的說道:“請公子放心,慈定不負公子所託!”說完轉身離開。
劉瑞看著太史慈離去的身影,心裡多出了幾分擔憂,心裡暗歎道:此計太過兇險,但願是我高估了李典!
欲知劉瑞究竟欲用什麼方法渡河,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