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章過華山陳登施計 破陵陽狼軍用武
劉瑞生擒了賀齊父子景後,率領大軍殺向黟縣。黟縣之中的吳兵見主將逃跑,大多四散逃走。
龐德領騎兵殺到城門下時,關興、關索兄弟二人早已把持住城門、吊橋。
龐德引軍直接殺進城中,城中未逃離的吳兵士卒大多跪地請降。
不時,劉瑞引衆而來,見龐德等人早已將城門打掃乾淨,收繳了降卒兵刃,不禁大喜,遂令衆人紛紛入城,而後張榜安民,打開府庫賑濟百姓。
劉瑞令人將賀齊等人關押在一起,令陳登前去勸降,然賀齊誓死不降。
話說孫權引軍行至涇縣,忽聞探馬言昨夜劉瑞率軍襲破黟縣。孫權大驚,隨即遣使前往陵陽,令留贊引兵先行佔據黃山,守山上險要之處,阻截劉瑞大軍。
使者發出後於當日夜抵達陵陽,留贊聞孫權旨意,令其子留略引兵五千搶佔黃山高地。
時劉瑞整頓了兵馬,令關索領兵數千駐守黟縣,而後分兵兩路,令陳登引兵三萬都督關興、馮習、張南等將攻佔太平鎮,劉瑞親引七萬大軍進攻陵陽。
翌日,陳登引軍抵達黃山,見山上遍插吳國旌旗,細看旗幟,大書‘留’字。
陳登率一干親衛在山下走了幾圈,回營後,道:“黃山地形險要。吳兵恃險而守,攻之不易!然孫權大軍不日即將趕到,倘若令其進駐太平,則陵陽不易取也!”
馮習道:“大人且與末將五千兵,末將定能將山頭攻下!”
陳登笑道:“休元雖勇,然若強攻之,士卒定然傷亡甚巨!吾欲引兵繞過黃山奇襲太平,如此黃山之敵則不足懼矣!”
而後下令,令馮習爲先鋒,率軍五千先行;令張南引軍五千押運輜重;又喚來關興,對其耳語一番後令其離開。
安排已畢,陳登自引大軍爲中軍向太平鎮方向行去。
時留略令人駐守於黃山各處險要之地,其登高觀望,發現蜀軍無意攻山,卻引著大軍向北而去。
留略大驚,對其弟留平道:“此必是蜀軍欲繞過黃山,奇襲太平鎮,倘若如此,吾等駐守此地無用矣!”
留平道:“奈何吾軍僅有五千衆,奈何不得蜀軍!”
留略看著山下的蜀軍,突然眼睛一亮,對留平道:“蜀軍若欲攻佔太平,必當帶足糧草輜重!如今吾只見其軍士,卻未見其糧草!故料此必是蜀軍行軍倉促,不得不將輜重安排於最後!吾等可趁蜀軍前隊遠去後,引兵突然殺下山,將其輜重燒燬!如此蜀軍軍中無糧草,其士卒必然大亂!”
留平聞之,笑道:“兄長智計過人,弟不如也!”
留略聞之,心中大喜。
數個時辰後,陳登引軍遠去。
張南率衆五千從後押運糧草輜重緩緩前行。
待其行至黃山附近時,忽然聽聞一聲炮響,於黃山草木茂盛之處突然殺出無數吳兵,其士卒手中各持火把,衝進蜀軍之中大肆放火。
張南大驚,一邊滅火護糧,一邊引衆驅逐吳兵,由是雙方廝殺一場。
留贊一馬當先,殺散蜀軍後不斷的放火。張南見一員吳將甚是驍勇,故打馬迎上去交戰。
正當雙方殺得起勁,忽聞一聲大喝,而後便聽到無數吳兵哀嚎。
留略大驚,向南望去。只見一長髯綠袍、手持冷豔鋸的大將策馬殺奔而來,其所過之處,吳兵紛紛倒地。
留贊大驚,心道:難道此人便是虎將關雲長?
正沉思間,忽聞那將大喝道:“賊將休猖狂,汝中吾主帥之計矣!”
留略聽聞喊聲,向後一瞥,只見數千軍馬跟隨那將身後奔出。
留贊麾下兩千吳兵頓時陣腳大亂,四散逃走。
張南、關興各引衆追擊,留略大驚,撇下衆人就欲逃走。
張南大怒,張弓搭箭射之,留贊應弦落馬,不時衆人紛紛趕上將其首級割下。
留平率軍三千駐守山上,見其兄中計被斬,不禁大驚。
正當此時,忽見山前蜀軍紛紛向此衝來,留平急調兵馬前去駐守,雙方于山中大戰一場,正僵持之際,忽聞山後殺喊聲四起,留平引著親衛前去查看,正看到無數蜀軍登上山頭。
留平面如土色,自知華山不保,遂引著親衛欲逃。
然其剛剛逃出數步,忽聞一聲弦響,留平胸前已然中箭。
不時一員蜀將率衆殺來,將留平親衛殺散。
俄而,關興引衆攻上山頭,正看道馮習手持著留平首級走來,關興笑道:“休元動作好快,吾正欲遣軍尋他,不料卻爲汝所獲!”
馮習笑道:“若非小將軍在前山吸引敵軍,吾豈能如此順利攻上來!”
二將各自拿著敵將首級走下山去,此時陳登已然率軍等候在山下,見二將手中人頭,陳登笑道:“想必諸位皆已成就全功矣!”
關興笑道:“大人算無遺策,末將佩服!”
原來陳登故意令張南押運輜重斷後,因吳軍下山來劫。卻暗中令關興引軍埋伏在山下,待吳軍殺下山來後引衆包圍之。又令馮習引軍先行,待聽聞山後傳來殺喊聲後,立即率軍從山北登山,直插敵後。
留氏兄弟終究智短,爲陳登所算計。
後陳登整合了軍馬,急行軍趕到太平鎮。
太平鎮在平時非險要之地,遂城中並無軍馬,僅有數百戍卒。
陳登引衆突然殺到城下,城中縣長不敢抵禦,打開城門投降。
陳登入城之後,約束士卒,打開府庫,將錢糧散與百姓。
話分兩頭,劉瑞率領七萬大軍包圍了陵陽。
當日,劉瑞喝令士卒四面圍城,將所有攻城器械一一擺到陣前。
吳軍見城外狼軍衣甲鮮亮,個個威武雄壯,且眼中無不透漏著殺意。
吳人見之,無不喪膽。
劉瑞七萬大軍連連大喝數聲,驚得無數吳軍掉落兵器。
劉瑞立在城下大笑,隨即喝令士卒攻打城池。
龐德走到劉瑞身邊,道:“陵陽雖非高大城池,然若攻之,士卒定然有所傷亡,殿下何不以謀取之?”
劉瑞道:“孫權聞吾領軍襲破黟縣,定然加速行軍馳援陵陽!倘若其增援到達,則陵陽不易取也,故吾不得不下令士卒攻打城池!”龐德聞之大悟。
陵陽守將留贊見蜀軍攻勢甚急,故將城中兵馬悉數派到城牆之上駐守。
留贊鎮定指揮,擊退蜀軍數次。
劉瑞在城下見攻城不利,心中焦急。
其親自走到鼓車之上,手持鼓槌擂鼓助威。
張苞、關平走到劉瑞身邊抱拳道:“兄長,弟願領兵先登,助兄長破此城!”
不待劉瑞應允,二人引著身旁親衛離去。
劉瑞喊道:“二位弟弟當小心!”
張苞手拿大盾、環首刀走到雲梯下,望了望兩丈高的城牆,對關平道:“二哥敢不敢與俺比試比試,看看誰先登上此城!”
關平道:“有何不敢!”言畢將環首刀咬在嘴上,單手舉盾向上攀爬。
張苞毫不示弱,扶梯直上。
留贊在城頭看到兩人攀爬雲梯極快,不禁大驚,喝令士卒以擂木、巨石砸之。
關平、張苞咬牙堅持著,依然向上攀爬。
劉瑞在城下見兩位弟弟正被敵軍注意,恐其二人有失,當即在一小卒手中搶下一柄大刀衝過去。
管亥、孫觀趕忙跟上去。
劉瑞走到城下,正看到一員大將模樣的人在城牆垛口來回晃。
劉瑞轉而一思,令人將硬弓拿來,劉瑞將硬弓拉個滿圓,對準其頭顱一箭射去。
不時城頭一片紛亂,關平、張苞二人感覺頭頂再無擂木向下砸,故將大盾移開,見城頭雜亂不已。二人大喜,越上城頭殺散了守軍。
不時更多的蜀軍攀爬上來與吳軍絞殺到一起。
關平、張苞在亂軍之中走到一起,一同城下壓去。
正看到一隊吳軍士卒擡著一個人向城下逃去,二人敢上前殺散衆人,看到一員吳將額頭處插著一根羽箭。
二人大喜,將其首級割下高高舉起。
吳軍見後大驚,紛紛下跪請降。
不時,張苞令人將城門打開,劉瑞率衆入城。見關、張二人毫髮無損,不禁長舒一口氣,道:“二位弟弟再不可如此莽撞!”
二人嬉皮笑臉的點頭應諾。
劉瑞見張苞手中拿著一顆人頭,問道:“此爲何人?”
張苞道:“俺也不知道,只是看此人一身武將打扮,且頭顱插著一根羽箭。俺跟二哥將其頭顱高高舉起後,吳軍盡皆投降。”
劉瑞細看頭顱,道:“此人當是陵陽守將,吾於城下見弟弟形勢危急,故將此人射殺。只是不知此爲何人!”
關平喚來一投降小校,想起打聽此人,小校言此乃鎮西大將軍留贊。
劉瑞聞之,嘆道:“此人能任鎮西大將軍一職,想必定然有武略!然吾卻將其射殺之!”
關平道:“大哥若不射殺此人,陵陽未必能如此輕易破之!”
劉瑞聞之,只是略微一笑。不時,小校傳來書信,言陸遜奇襲華山,斬吳將留略、留平。今已然攻克太平鎮。
劉瑞聞之,先是一喜,而後嘆道:“留氏一族忠於其主,然今父子盡皆死於吾手,吾甚是心痛!傳我將令,收其父子三人屍骸,厚葬於陵陽。”
話說劉瑞攻破陵陽,當即下令士卒修繕城牆,準備守城之物。
數個時辰後,孫權親自引著六萬大軍抵達城下。
劉瑞立於城頭,傲然的看著孫權,道:“汝來遲矣,吾破陵陽多時!”
孫權大驚,喝到:“留贊何在!”
劉瑞道:“留氏父子盡皆殉職,吾令人厚葬之!”
孫權大怒,正欲下令攻城。卻不料此時一小校匆匆跑來,言太平鎮失守。
諸葛瑾大驚,對孫權道:“陛下當速速退兵!今陸遜駐兵太平,若趁陛下攻城之際襲取涇縣,吾軍再無歸路矣!”
孫權恨恨的看著城頭,下令撤軍。
劉瑞見此,不禁哈哈大笑。
待孫權離開前陣後,劉瑞令龐德引近萬飛狼軍殺出。
吳軍不敢迎戰,紛紛四散逃走。龐德策馬急追孫權。
孫權面如土色,撇下衆人引著解煩軍逃往涇縣。
劉瑞見孫權敗得如此狼狽,嘆道:“只可惜孫策早亡,否則以今日之勢,吳軍安能如此大敗!”
不時,龐德引衆歸城,納上戰俘兩萬餘人。
劉瑞來到戰俘面前,見士卒無不戰戰兢兢。
劉瑞笑道:“昔日吾生擒數萬江東兵將,未曾傷害一人!今日汝主兵敗,拋棄諸位單騎逃走。瑞知諸位乃是良家百姓,故不願傷害!汝等若欲留下從軍,便可留於此,若不願,可將鎧甲脫下,領了盤纏回家與親人相聚,如何?”
吳軍士卒聞之,眼中充滿懷疑。
劉瑞笑道:“諸位不信任吾?”
久而,只見一人起身道:“小人信殿下!昔日小人隨大都督出兵南郡,殿下仁慈,生擒我等,給與米糧果腹,傷患有醫者照料!小人相信殿下言出必行!”
劉瑞笑著走去,拉著小卒的手,道:“汝願回家還是願留于軍中?”
小卒想了想,道:“小人上有雙親,下有妻兒,只願回家!”
劉瑞點點頭,喚來孫權,令其取來數百錢遞於小卒,道:“回家之後,勿忘行人子孝道!”
小卒滿眼含淚,收下錢向劉瑞行了一禮後離開。
東吳士卒見此,紛紛表態。僅有三千餘人願意留下,劉瑞令願回家者每人領下數百錢,道:“諸位可安心回家,日後吾大軍所過之處,於民秋毫無犯!”
士卒紛紛向劉瑞跪拜離去。
張苞見此,對劉瑞道:“好容易生擒的士卒,就讓大哥如此放走了,豈不可惜!”
劉瑞道:“量此小卒,害之無益!自孫權兵敗彭澤,百姓早已與其離心離德!如今士卒重獲自由,豈會再爲其效命!且吾將其放回,降卒定然與鄉人言吾軍之德,此乃收取民心之法也!”
張苞聞之,遂不再言語。
話說孫權狼狽逃回涇縣,令人豎起大旗招攬敗卒,復得軍三萬,孫權心中稍稍安定。
然正當此時,忽聞蜀軍於太平、陵陽進軍涇縣,如今其軍前鋒據此不足三十里。
孫權大驚,急忙召集諸將商議應對之法。
孫桓道:“末將願領五千軍,擊破蜀軍前鋒,挫其銳氣!”
諸葛瑾道:“不可!如今吾軍新敗,軍心惶恐,且蜀軍士氣正盛,陛下當避其鋒芒,待敵疲倦之時在出兵擊之!”
孫桓道:“蜀軍士氣正盛,倘若令其兵臨城下,四面圍攻,吾軍安能御之?”
孫權沉思一刻,對孫桓道:“叔武(孫桓)所言甚是!朕意已決,令叔武爲先鋒,領軍五千出城迎戰蜀軍!”
孫桓大喜,道:“臣定不負陛下信賴!”言畢點起軍馬出城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