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章滿伯寧兵敗葉縣 樂文謙受挫汝南
正當陸遜率軍於葉縣跟滿寵大戰之時,臧霸依照陸遜錦囊妙計,從城中調撥了三萬軍馬出城,悄悄向蔡水方向而去。
時李通奉命駐守蔡水大寨,忽聞北面傳來無數雜亂之聲,李通大驚,集結士卒防備。
不時,只見一打著‘臧’字大旗的隊伍衝殺而來,李通略經清點,竟有三萬衆!
魏軍士卒見此情景,皆膽寒。
李通強作鎮定,立於大寨最前方,由是士卒漸漸自安。
不時,蜀軍兵臨大寨之下,李通在模糊的火光下隱約看到爲首之將甚是面熟,其定睛細看,道:“果然是臧宣高!”
李通不與其罵陣,只喝令士卒放箭。
蜀軍高舉大盾,步步爲營向前壓去。
李通恐蜀人破寨而入,只得將營中大部分兵力調來防備。
待營中其他處的兵馬趕到,終於將蜀軍壓制,令其不敢向前。
李通見之,不禁長舒一口氣。
不料此時忽見後寨起火,李通大驚,道:“中計矣!”
俄而,只見一員手持大刀的蜀軍大將從後寨衝來,李通細看大驚,心想:如何此處還一臧霸!
臧霸率衆來到李通軍前,笑道:“吾笑汝爲將多年,竟不識聲東擊西之計!”
言畢手指前方,道:“吾令小校假扮吾之模樣,吸引汝將營中軍馬悉數調至前方,吾卻引軍從後輕而易舉襲破汝寨!李通,汝可服否?”
李通大怒,撇下衆人衝上前去。
臧霸冷笑一聲,揮刀迎上。
其前軍趁勢猛攻,一舉突破魏軍前寨,殺入寨中。
魏軍僅有五千軍,如何抵擋的住蜀軍三萬人的進攻,故不及一刻,魏軍大敗。
李通見自己漸漸爲蜀軍包圍,這纔想起自己僅有五千軍,故舍了臧霸策馬便向蔡水岸邊的船上逃命。
及臧霸軍追到岸邊,李通早已率衆渡河,臧霸對左右笑道:“倘若李通將岸邊船隻燒燬,則魏軍必然死戰!然其士卒看到岸邊船隻,不以己陷入死地,故不能用命耳!”
李通雖乘船逃跑,然岸邊猶然浮著百艘船隻,臧霸下令火燒了魏寨,而後率軍乘船追擊。
滿寵與陸遜正交戰,忽見蔡水方向燃起大火,滿寵大驚,道:“大寨有失!”言畢揮手撤去。
陸遜與孫禮合兵一處一同追擊,鍾紳、鍾縉二人率衆斷後,保得滿寵率軍後撤。
及魏軍撤至一處密林時,忽聞一聲炮響,於林中突然殺出無數蜀軍,爲首一將打著‘廖’字大旗。
其將持刀策馬殺奔而來,滿寵見之面如土色,正當此時,鍾縉因聽聞前軍炮響,故策馬奔來,正見廖化,故當即策馬迎上去敵住。
陸遜、孫禮聽聞前方殺喊聲起,知曉廖化已然引軍截住滿寵,奈何如今鍾紳奮死斷後,使得蜀軍難以前進。
孫禮大怒,拍馬舞刀衝殺過去,鍾紳撇下士卒迎上。
陸遜見鍾紳被拖住,引著士卒衝向滿寵。
此時滿寵身旁無將,慌亂之中只得佈陣禦敵。
不料滿寵忽聞一聲大喝,緊接著便聽到鍾縉的慘叫聲。
其望向鍾縉時,已然不見其大旗。
原來廖化引軍一直埋伏在林中,久不見魏軍,早就憋了一肚子氣,在加之鐘縉長途跋涉,力氣不支,故與廖化大戰三十餘合後漸漸露出敗象。
廖化見此,一刀快似一刀的向其脖頸處招呼,鍾縉苦不堪言,只得收刀防禦,然不料廖化突然調轉刀刃,一刀劈斷了鍾縉手臂,剛剛那聲慘叫便是爲此。
廖化見鍾縉丟了兵刃,當即補了一刀,將其首級斬下。
鍾縉弟弟鍾紳聽聞哥哥慘叫聲,忙裡偷閒轉身看去,然卻不見了兄長的大旗,其心中大驚。
孫禮趁其分神之際,舉刀衝其砍去。
鍾紳猝不及防,爲其連頭帶肩一併砍下。
滿寵見連折了兩員大將,心中驚恐,故令掌旗官舉旗向東,他卻引著親衛向北逃去。
陸遜於亂軍之中見滿寵大旗向東撤退,故率衆一路追擊,及其率軍將其大旗包圍,才知曉自己中計,然滿寵早已逃的無蹤影。
魏軍士卒見主將逃走,故放棄了抵抗,兩萬餘魏軍紛紛投降。
陸遜納降之後率衆向上蔡而去,留下孫禮歸葉縣駐守。
一刻之後,陸遜率衆來到上蔡,向寵見到陸遜後,令人打開城門。
言臧霸率軍偷襲了蔡水魏寨,因走了李通,故率衆渡河追去了。
陸遜聞之,道:“如今汝南空虛,正當趁機取之!吾料宣高兵力不足,故欲引衆支援!巨違只管死守上蔡!”
向寵抱拳領命。陸遜與廖化率衆來到蔡水,找了船隻連夜渡河。
臧霸引軍渡河後,順著李通逃跑方向一路追擊,比及天明,大軍追至汝南城下,李通率領千餘殘部逃進城中。
臧霸無奈,只得下令安營紮寨,暫時休養士卒,另造攻城器械。
不時,忽聞蔡水方向又殺來一軍,臧霸登高觀望,只見‘陸’字大旗,其心中大喜,摔衆來到河邊,迎上陸遜,盡述前事。
陸遜道:“宣高勿憂,汝南城中已無大軍,今你我二人合兵一處,兵五萬衆,足可破城!”
言畢率衆來到臧霸營中,令士卒趕造攻城器械。
話說當日陸遜兵臨古城之下時,因懼於汝南兵力,故下令三面圍城,古城東門處並無蜀軍。
樂進便趁此多發遊騎,與汝南時刻保持聯繫。
當日張頜依照陸遜之言,每日前去挑戰,樂進亦不龜縮城中,每日出城與之交戰。
一日,樂進聞張頜來城下挑戰,本欲出城迎之,不料忽聞小校來報,言汝南爲蜀軍所圍。
樂進聞之,臉色大變。他知曉若非滿寵兵敗,蜀軍決計不可能渡過蔡水包圍汝南。今局勢至此,定是滿寵兵敗。
樂進想到此便頭疼,如今古城之中僅有四萬軍馬,且輜重糧草皆從汝南供應,若汝南有失,不出幾日,古城必然斷糧,到時士卒譁變,必爲蜀人所破。
然若出兵救援汝南,則古城必當拋棄。倘若自己不能順利解了汝南之圍,則自己麾下數萬將士將成爲孤軍,再無立足之地。
想到此,樂進愣在原地,久久不言。
張頜在城外罵了許久,皆不見樂進出城,其心中生疑。
正當此時,忽城門打開,樂進率衆出城。
張頜大喜,挺槍迎上去便打。
原來樂進恐張頜看出端倪,故先出城迎戰,待收軍歸城後卻悄悄出軍救援汝南。
如此張頜必然不能知曉,想到此,樂進當即領兵出城。
二將鬥了二十餘合,樂進覷見空子撥馬撤回城中。
張頜與其鬥了數日,樂進都不會跟自己交戰超過三十合。
因爲樂進知曉自己本領,三十合之內能與張頜鬥平,三十合後定然不能敵之。
張頜雖不滿,然懼於城頭的強弩,遂不敢追擊。
樂進收兵回城後,悄悄集結兵力,趁夜出城,向汝南而去。
話說陸遜與臧霸包圍了汝南,陸遜登高觀望,沉思一刻後喚來廖化、臧霸道:“樂進之所以敢駐守古城,乃是自恃其有汝南爲古城供應糧草。故吾料樂進定然遣出無數遊騎來往於汝南、古城。今吾軍包圍汝南,樂進定然知曉。其恐汝南有失,必遣軍來援!若吾軍不做準備,恐爲其所破!”
廖化道:“末將願領一軍伏於半路,專待樂進!”
陸遜沉思一刻,道:“元儉可引軍一萬前往汝南西面十里處的山中埋伏,若見樂進率軍而來,無需出擊,但見吾寨中起火,當即引兵攻打古城。切記,攻城之時當大勝吶喊,使雋義知曉。”廖化抱拳而去。
陸遜喚來臧霸,道:“宣高可引一萬軍埋伏在汝南城下,待李通率衆殺出城後,汝便引軍趁勢奪城門!”臧霸抱拳而去。
隨後陸遜下令在汝南西門處紮起五座大寨,然其於前四座大寨中僅留千餘守軍。
陸遜率一萬五千軍親自坐鎮於第五座大寨中,只待樂進。
當夜,樂進點起城中兵馬三萬軍悄悄向汝南方向而去。
臨行前囑咐偏將朱慈,令其加強巡視,不可大意。朱慈抱拳應諾。
樂進吩咐之後,率衆出城。其急行軍一個時辰,便已看到不遠處的汝南。
樂進見汝南城頭依然掛著魏國旌旗,不禁長舒一口氣。
一刻之後,樂進率軍靠近蜀軍大寨,細看大寨後不禁大驚。
蜀軍竟在城西方向立下五座大寨,這使得樂進不敢估測蜀軍究竟有多少。
然自己大半夜率軍來此,若不進攻,心有不甘。
樂進沉思一刻後,決定拼死一試。
爲保萬一,樂進令一員小將領兵先行,卻不料小將率數千軍僅一個衝鋒便攻入寨中。
樂進見後大喜,其以爲蜀軍兵力不足,故意擺出這陣勢來恐嚇自己。
遂放心引軍前行,輕而易舉得攻破了三座大寨。
及其率軍來到第四座大寨,樂進完全不把蜀軍放在眼中,故乾脆也不分兵,率軍直接衝入其中。
果然,又是一座空寨。待其來到第五座大寨後,見寨中燈火通明,樂進暗笑:此必是蜀軍虛張聲勢之計!遂舉兵進攻,樂進當先衝鋒,不料其剛剛殺到寨門,大寨之中突然現出無數蜀軍,其軍士個個配備勁弩,只聽一聲令下,箭矢如雨般飛出。
魏軍猝不及防,登時便倒下一大片。
樂進幸得其親衛拼死保護,這才免於一死,其鎧甲之上插著幾支箭矢,雖不曾傷到他分毫,然著實令樂進出了一身冷汗。
可憐樂進數十名忠誠的護衛皆倒斃於箭下。
不時,陸遜率衆出帳,喝到:“樂文謙,吾在此等候多時矣!”
樂進聞其聲音,不禁大驚,道:“陸伯言何故在此!”
陸遜笑道:“汝分兵兩路,欲取我上蔡!此區區小計安能瞞得了我!吾略施小計,便將滿寵殺得片甲不歸,今兵圍汝南,汝還欲抵抗乎?”
樂進大怒,率衆猛攻大寨。
陸遜立於軍前,指揮士卒防備,一時間大寨之外殺喊聲四起。
汝南守將李通聽聞寨外嘈雜,故登城觀望,只見蜀軍大寨一片火海。
李通大喜,對左右道:“此必是都督引軍夜襲了蜀軍大寨,吾當速速引兵出城接應!”
言畢點起城中軍馬兩千餘人殺出城外,與樂進兩面夾擊陸遜大寨。
陸遜子陸抗奉命看守後寨,其見魏軍殺來,親持弓箭狙殺魏軍。
後寨蜀軍見此,士氣大振,拼死抵抗。
臧霸奉陸遜之名伏於城外,見李通果然引軍出城,故率衆突然殺出。
臧霸引著五百餘騎當先衝鋒,衝入甕城殺散了守軍。
其麾下近萬步軍從後殺來,砍斷了吊橋鐵鎖後便向城中進攻。
李通正在陸遜大寨之後拼死進攻,忽聞城門殺喊聲,及其望向城門時,已然被密密麻麻的蜀軍所佔據。
李通大驚,引衆返回欲再奪城門。
臧霸見迎面殺來一將,策馬飛出,攔下李通。
李通拼死鏖戰臧霸,然臧霸死死纏住不放。
不時,蜀軍成功突入城中。
汝南城守軍大多隨滿寵過河,故此時城中守卒僅有三千餘。
李通出城帶走兩千,所剩者不足兩千人,加之分散看守其餘三門,故兵力極其分散。
當遇到萬餘蜀軍奪城門時,魏軍根本沒有兵力抵擋。
李通見城門失守,蜀軍如蟻般衝入城中,頓時泄了銳氣。
臧霸趁此時機,大喝一聲,一刀斬李通於馬下。
話分兩頭,廖化引軍埋伏于山中,忽見東面燃起大火,其當即率軍向古城奔去。
朱慈奉命看守城池,忽聞東面殺來一彪人馬,朱慈大驚,引衆登城,正看到虎背熊腰的廖化。
廖化揮手擂鼓,下令士卒攻打城池。
城西面的張頜正欲休息,忽然聽聞東面傳來陣陣鼓聲,其登上哨塔觀望,只見古城東門處火光沖天。
張頜大喜,道:“此必是都督率軍攻城!”言畢令大軍悉數出寨,攻打古城西門。
廖化聞得西門處亦傳來鼓聲,知曉張頜遣軍來援,遂率領親衛親自登城。
古城在二人的兩面夾擊之下,半個時辰後失守。
朱慈自知大勢已去,遂引著殘兵欲逃出,卻不料正遇到張頜。
張頜二話不說,挺槍殺去。
朱慈與其大戰三合,終被張頜刺於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