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章 北伐曹魏(二)
趙雲(yún)連刺四將擊敗韓德,一戰(zhàn)斬俘萬人,蜀軍士氣大增。趙雲(yún)分兵一萬交與其子趙統(tǒng)、趙廣,使其二人各領(lǐng)五千軍馬駐紮於楊陵大寨下,震懾魏軍。而後領(lǐng)所餘萬人突襲祁山腳下兩座魏軍大寨,寨中士卒畏懼趙雲(yún)之威,大多棄寨逃走。
劉備率領(lǐng)大軍來到距祁山三十里處時收到捷報。劉備大喜,遂盡起大軍來到祁山下,看到山腳處兩處營寨安排分明,士卒井然有序的來回巡視。
劉備對左右嘆道:“子龍真將才也!”
不時趙雲(yún)引衆(zhòng)出迎,劉備拉著趙雲(yún)手,說道:“子龍首戰(zhàn)斬將立功,挫魏軍士氣,真乃是大功一件!”
而後引著文武入寨,劉備問起祁山魏軍情況,趙雲(yún)道:“剛剛影狼探得,如今祁山僅有軍馬五萬,主將乃是天水太守楊陵?!?
劉備問道:“天水一郡,竟有五萬大軍?”
趙雲(yún)道:“非是如此,天水僅有三萬,其餘兩萬軍乃是金城守將韓德部下?!?
劉備笑道:“如此說來,天水一郡兵馬盡在祁山!”
法正道:“此必是曹仁難以及時趕到,故令金城兵馬馳援,陛下當速速進兵,趁曹仁未到之前搶先攻破祁山大寨。祁山破,則天水、隴西、金城再無軍馬抵抗!”
劉備準其言,遂令張飛、張遼、黃忠各引兩萬兵強攻祁山三寨。
龐統(tǒng)看著地圖,道:“祁山之後尚有鐵龍山,倘若楊陵聚殘部憑險死守,恐陛下難以前進!不若遣騎兵繞過祁山,埋伏在鐵龍山前,待楊陵引敗軍趕到,就勢殺出,縱使不能擒獲其人,也能令魏軍喪膽!”
劉備笑道:“軍師安排如此緊湊,唯恐這魏卒殺不盡??!”言畢令馬超、馬岱引萬騎繞過祁山前去埋伏。
張飛、張遼、黃忠三將點起兵馬,強攻大寨。如今的魏軍早被趙雲(yún)嚇破膽,哪裡還敢抵抗,大多拋戈棄甲,準備逃跑。楊陵見士氣如此低沉,不由一嘆。
韓德道:“大司馬令我等務(wù)必堅守三日,今天才一日竟然變成這般模樣!”
楊陵道:“如今祁山失守已是必然,將軍不若雖吾整合部卒,退守至鐵龍山?!?
韓德眼前一亮,道:“非君之言,吾幾忘矣!鐵龍山地勢險要,足可抵擋蜀軍!”而後招呼敗卒向北撤退。
待魏軍退去,劉備領(lǐng)著大軍進駐祁山,且立下數(shù)十座大寨囤積糧草。
楊陵、韓德引著敗卒逃奔數(shù)十里,二人撤到鐵龍山下後,剛想喘口氣,卻不料大地突然震動的厲害。
韓德久在西涼,知曉是騎兵,故說道:“難道大司馬援軍已到?否則何處來的騎兵?”
楊陵搖搖頭,道:“涼州多山,不利於騎兵作戰(zhàn),大司馬斷不會令起兵來援!”
剛剛說完,便聽到士卒大喊道:“西涼錦馬超!”
楊陵、韓德二人聽聞馬超之名,嚇得面如土色。
未及一刻,萬名騎兵殺到山下,楊陵、韓德手下皆步卒,斷然不是騎兵的對手,故不待二人下令,士卒便已經(jīng)逃了個大半。
二人不敢久留,僅帶親衛(wèi)逃走。魏軍眼見主將逃走,紛紛下跪投降。
馬超立於馬上,傲然的看著眼前的魏軍,不由得想起自己死去的父親、兄弟、妻兒。他們盡皆死於曹氏之手,想到這,馬超握了握手中的銀槍,對馬岱道:“曹氏殺吾全家,吾欲屠盡魏人!”
馬岱道:“大哥若屠殺降卒,必然有損陛下名聲!且馬氏之仇人,乃曹賊,非百姓!”
馬超頓悟,道:“非伯瞻之言,吾幾誤陛下大事!”
馬岱道:“此戰(zhàn)未能生擒楊陵、韓德,倘若二人逃進天水、隴西,據(jù)城而守,恐一時難以攻克!”
馬超道:“伯瞻所言甚是!”隨後留下三千軍馬看守俘虜,與馬岱引著七千騎兵追擊楊、韓。
楊、韓逃到北原,聽聞身後想起轟隆的馬蹄聲,二人不敢久留,遂渡過渭水向北逃竄。
馬超對其弟馬岱道:“今賊子棄城而逃,伯瞻引三千兵攻隴西,吾引兵取天水!”
馬岱抱拳應(yīng)諾,引著三千兵直奔隴西。
隴西城中兵馬悉數(shù)被楊陵調(diào)走,故馬岱剛剛引兵來到隴西,城中守將立即打開城門投降。馬岱以好言安撫降將、降卒,令人火速持書向後方報捷。天水情況亦是如此,馬超兵不血刃得了城池。
劉備聽聞馬超在鐵龍山擊破楊陵,隨即整軍前往鐵龍山。
留黃權(quán)、馬良、孫禮、臧霸駐守祁山大寨,供應(yīng)糧草。
不料大軍剛剛抵達鐵龍山,再次接到馬超、馬岱的捷報,言隴西、天水皆被奪了。劉備龍顏大悅,整頓兵馬前往天水安營。
天水城中,劉備引著諸將入城來到刺史府,道:“自出兵以來,先有祁山大捷,而後孟起、伯瞻又攻克隴西、天水!此番可謂是大勝??!”衆(zhòng)人紛紛附和。
劉備正得意時,卻看到法正、龐統(tǒng)二人愁眉不展,故詢問。
法正道:“陛下雖得隴西、天水,然此處地靠羌人,倘若魏人與羌兵聯(lián)合,恐怕...”
劉備聞之,亦是皺起眉頭。
龐統(tǒng)道:“臣有一計可安羌人!”
劉備問起其計,龐統(tǒng)道:“孟起素來爲羌人所敬佩,陛下可令孟起領(lǐng)兵攻取金城,如此羌人可安!”
劉備恍然大悟,對馬超道:“孟起可願去?”
馬超抱拳道:“但憑陛下驅(qū)使!”
劉備大喜,令馬超、馬岱率領(lǐng)一萬騎兵、兩萬步卒攻取金城。
曹仁引著四十萬大軍星夜馳援天水,不料大軍剛剛出槐裡,卻遇到了楊陵、韓德。曹仁大驚,問起戰(zhàn)事,二人一一相告。
曹仁大怒,道:“五萬人馬,一日盡數(shù)爲敵所破,國家留爾等何用!刀斧手何在,將此二人推出去斬首!”
“且慢!”司馬懿出列阻止道:“大人息怒!楊、韓二人實力不濟,且兵卒不精,戰(zhàn)敗在所難免!且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不若令二戴罪立功,以觀後用!”
曹仁聞之,道:“既然仲達爲汝二人求情,那吾便暫且饒爾等一命!”二將慌忙拜謝。
曹仁問道:“如今天水已失,吾軍失去地利,爲之奈何?”
司馬懿道:“今雖失天水,然秦川猶在!大司馬可分兵駐守秦川、陳倉,遏制蜀軍東進之路,而後以重利引誘蜀軍渡過渭水,到時大人在暗遣精銳出散關(guān)偷襲祁山,斷蜀軍根本!祁山一破,不需數(shù)日,蜀軍絕糧自散!到時大司馬必可立曠世奇功!”
曹仁大喜,遂令夏侯尚、夏侯霸引兵五萬駐守秦川,而後自領(lǐng)所餘大軍駐守陳倉。
曹仁駐兵陳倉的消息傳到箕谷,劉瑞大喜,找來田豐、陳登商議道:“如今曹仁盡率大軍駐紮於陳倉,此舉非但能遏制父皇大軍,又能監(jiān)視散關(guān)、隨時支援武都!吾欲分兵擇子午谷奇襲長安,又恐郭淮察出端倪,二位先生可有計策教我?”
田豐看著地圖,道:“公子可駐兵下辨,每日遣遊騎向陳倉山探查地形,卻另遣大軍向武都進發(fā),如此郭淮必然以爲公子欲繞過武都襲擊散關(guān),如此便可迷惑魏軍矣!”
劉瑞大喜,遂分兵三萬與張頜,令其每日向武都前進十里,而別遣大軍向下辨進發(fā)。
話分兩頭,魏延將三千野狼軍化整爲零,令其皆穿戴平民衣物上山砍柴,約定日落後在回。如此反覆數(shù)日,營寨中堆滿了乾柴。只是每日返回的軍士一日比一日少,魏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雖知人數(shù)有異,然卻從不過問。
劉瑞每日遣使來詢問情況,使者返回後皆言乾柴不足。終於第五日,使者回來,言柴已足備,劉瑞大喜,遂令魏延進兵。魏延得令後,引著剩餘的兩千野狼軍奔進谷中。
田豐聽聞魏延率軍走子午谷,趕忙找到劉瑞,道:“殿下如何讓文長輕易進入子午谷?倘若魏軍事先有埋伏,爲之奈何?”
劉瑞笑道:“先生勿憂,吾早令人佔了前谷口!”
田豐問道:“殿下莫非戲言?”
劉瑞正色道:“軍國大事,豈能戲言!吾遣三千野狼軍交與文長,令其率領(lǐng)軍士皆穿戴平民衣物入山砍柴。每日出去千人,夜間回來八百人!如此魏軍細作只知每日百姓入山砍柴,卻不知人數(shù)的變化!如此反覆五日,悄悄的穿過去千人!今日那千人封鎖了前谷口,在谷中佈下標記,故吾才令文長領(lǐng)兵穿過子午谷!”
田豐聞言不住的讚歎,道:“怪不得殿下如此鎮(zhèn)定,原來早有計策!”
劉瑞道:“先生謬讚了!如今吾雖然能渡過子午谷,然武都不破,祁山大寨隨時都有被魏軍劫寨的危險!且曹仁扼守陳倉、散關(guān),阻擋父皇進兵之路,到時吾即便是拿下長安,恐怕也難以等到援兵!”
田豐盯著地圖熟慮一番後,道:“殿下儘可放心前往長安,其他之事,交與臣便可!”
劉瑞意味深長的看著滿頭銀髮的田豐,道:“有勞先生了!”
劉瑞引著陳登、管亥、孫觀、關(guān)平、張苞,率軍三萬連夜向子午谷進發(fā)。留下田豐在此主事,並告誡張頜、高覽等人一切皆聽從田豐的指揮。
魏延按照劉瑞之計策,率領(lǐng)剩餘野狼軍早早的穿過子午谷,與前谷口的一千人合兵一處。一路上魏延四處散遣影狼,狙殺無數(shù)曹兵探馬。此時魏延立在山頭,望著不遠處的長安,一股豪邁之情涌上心頭。
三日後,劉瑞率領(lǐng)大軍穿過子午谷來到魏延軍中。召集衆(zhòng)將後,劉瑞對關(guān)平說道:“安國今夜引兩千兵繞過長安,登華山埋伏在渭南,切記不可暴漏行蹤!待看到長安方向有信使而來,定要將其攔下,不得放一人過去!”關(guān)平抱拳領(lǐng)命。
劉瑞對其餘人說道:“今日大軍暫且隱藏在山中,明日攻打長安!”隨後散帳。
長安城中,夏侯懋自恃長安城牆高大堅厚,且位於大後方,故不思守衛(wèi)城池,整日與侍女戲樂。
鍾繇見夏侯懋如此大意,故整日憂心忡忡,勸道:“小將軍整日飲酒戲樂,萬一蜀軍來犯,爲之奈何!”
夏侯懋笑道:“先生勿憂,如今大司馬駐軍陳倉,遏制蜀軍前進之路,長安如何會有危險?”
鍾繇道:“小將軍此言差矣!此處有一條山谷,名喚子午谷,雖道路崎嶇,然卻能直達長安,萬一蜀軍由此路進兵,則長安危矣!”
夏侯懋道:“現(xiàn)身無需擔憂,大司馬臨行前曾囑咐此事,故吾早令人前往谷中探查,倘若果有蜀軍,探馬定然回來通報!”
鍾繇聞之,心裡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卻一時半會想不出來,看到夏侯懋與侍女的淫樂,鍾繇長嘆一聲離開。
其實鍾繇所察覺不對勁的地方,是夏侯懋所遣的探馬至今一人未回。只是夏侯懋整日沉於酒色之中,對此事一無所知。
翌日,劉瑞整合了狼軍,翻過數(shù)座高山之後,終於抵達長安地界。令他驚訝的是,三萬大軍大張旗鼓的向長安進發(fā),路上竟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魏軍斥候。半個時辰後,劉瑞率軍圍住長安城。
長安守軍看到突如其來的軍隊,個個面如土色。守城校尉慌忙報告給鍾繇,鍾繇大驚,幾乎是一路小跑來到城頭,看到城下三萬餘大軍狼盔狼甲,精悍無比,鍾繇顫抖著聲音,自言自語道:“莫非是牟平狼軍?”
長安被圍的事早有小校報知夏侯懋,夏侯懋正在夢中,忽聞三萬狼軍圍住長安城,驚得一躍而起,趕忙來到城頭,正看到鍾繇煞白的臉。
鍾繇拽住夏侯懋的手,幾乎歇斯底里的問道:“將軍不是做好嚴密準備,爲何狼軍會突然來到城下?”
夏侯懋被這陣勢下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道:“吾....吾也不知,來人,將吾派到子午谷的斥候找來!”
不時一小校匆匆跑來,道:“啓稟將軍,前往子午谷的斥候未曾歸來!”
夏侯懋冷汗啪啪的滴落,對一旁的鐘繇問道:“元常先生可有退敵之計?”
鍾繇鎮(zhèn)定下來回,道:“城中尚有守卒五千,或可抵擋幾時,將軍可速速令人突圍而出,向洛陽求救!”
夏侯懋趕忙選取敢死之士突圍,奈何皆爲狼軍擋回城中。夏侯懋見使者發(fā)不出,嚇得癱坐在地上。
鍾繇沒有理會這個跨執(zhí)子弟,獨身一人趕往校場,集合起唯有的五千士卒,並將他們分爲五隊,每隊千人,以此分派到四門,剩餘的那支千人隊則作爲備用,以便隨時支援他處。
怎奈長安城牆極大,千名士卒站在城上依舊顯得稀稀落落,然而這已經(jīng)是鍾繇所能派遣的最大兵力了。
劉瑞與衆(zhòng)將立在城下,看到城頭那幾名守軍,魏延笑道:“殿下下令吧,末將保證一個衝鋒將長安拿下!”
劉瑞盯著‘長安城’三個大字看了許久,這就是西漢王朝的帝都,是曾經(jīng)的那個劉備集團奮鬥數(shù)十年卻依舊未能拿下的城池。
想到這,劉瑞對魏延說:“一個時辰後,吾要踏進長安城!”魏延抱拳領(lǐng)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