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章論對策孔明作答 斬二將劉備伐蜀
翌日,劉備以龐統(tǒng)爲謀士、黃忠、魏延、張頜、高覽爲將;劉封、陳到爲左右護衛(wèi),領兵三萬隨法正入川。衆(zhòng)文武出城相送,劉備轉(zhuǎn)身看到自己數(shù)年來招攬的俊傑,一股豪邁之情涌出心頭,說道:“諸位保重!”
衆(zhòng)文武亦抱拳喊道:“主公保重!”
劉瑞上前小聲對劉備說道:“父親,兒欲令孫觀領五百野狼護衛(wèi)隨行,以保護士元。”
劉備知道劉瑞擔心,故而笑道:“如此也好!省的瑞兒瞎猜想。”
劉瑞帶著孫觀及五百野狼護衛(wèi)走到龐統(tǒng)身邊,說道:“士元乃是吾父之股肱,當好好珍重!今番出征,瑞擔憂士元之安危,特令仲臺引五百野狼護衛(wèi)隨行於汝之左右!”
龐統(tǒng)聞言,激動的抓住劉瑞的手,說:“主公與公子之大恩,統(tǒng)無以爲報!”
劉瑞手扶其背對孫觀說道:“仲臺切勿忘記吾之囑託!”
孫觀抱拳答曰:“公子放心!”
劉瑞依依不捨的放開龐統(tǒng)的手,目送劉備大軍離去。此時劉瑞心中極爲複雜,他凝視著龐統(tǒng)的背影,生怕此次變成永別。
江陵城中,孔明對劉瑞說道:“公子何故如此反常?”
劉瑞問道:“孔明所言何意?”
諸葛亮說道:“今日在城外,亮發(fā)覺公子看士元的眼神有些不對勁。”
劉瑞苦笑道:“此次士元出征,吾心中總感覺不安!故特令仲臺引野狼軍護衛(wèi)隨行。”
孔明聞言,說道:“公子如此體恤下屬,怪不得當年公子以太守之職位竟能收羅得如此多的英雄!”
劉瑞笑道:“孔明言重了!吾與諸位,同齡者以兄弟交往,年長者以長輩相待!況瑞自知品行、能力皆差衆(zhòng)人遠矣,故當時時向諸公請教!”
孔明笑道:“公子謙虛了!”
劉瑞看著眼前這位被後人被追捧了兩千年的大才,心中不禁笑道:前世的我也算是諸葛亮的粉絲了,在那個時代,每次讀《諸葛亮傳》,都會想到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雖然朱元璋跟孔明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但他二人在某一點上非常相似----勤勞!朱元璋幾乎每天都上朝,而且每日的奏章都要看完才休息,他兢兢業(yè)業(yè)的治理自己的天下,所以可以稱得上是明君!孔明,則是‘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最後被活活累死!作爲臣子,孔明真不愧是無可超越的典範!
孔明見劉瑞看著自己出神,問道:“公子爲何這樣看亮?”
劉瑞聞言,說道:“額...剛剛吾是在想孔明在隆中爲吾父所做的規(guī)劃。”
孔明聞言,說道:“早聞公子有遠見,今日公子不妨爲亮點評一二吧!”
劉瑞笑道:“孔明言重了!對於孔明之策略,瑞佩服的五體投地!然只是有一點,瑞百思不得其解!”
諸葛亮聞言,說道:“請公子細言!”
劉瑞展開地圖,說道:“依孔明之意,吾父當佔據(jù)荊益,積攢力量,待天下有變,一路出秦川、一路攻洛陽!如此,千里之遙卻二分兵力,且曹操勢大,若生變故,恐難以相互救援,此瑞之所不解之處!”
孔明聞言,略一沉思,說道:“公子之顧慮確有道理!曹操確實勢大,即便主公佔據(jù)荊益,力量亦難以與之抗衡!故言當‘待天下有變’而後兩路出兵;且聯(lián)合孫權(quán),許之以利益,則孫氏定然出兵,如此我軍兵分二路,曹氏則兵分數(shù)路!勝敗之數(shù),強弱之勢,必能改變!公子顧慮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難以相互聯(lián)繫,此大可不必!兩軍各有其目標,主公一路乃是長安;荊州一路乃是洛陽,若事之不濟,退兵便是!益州多山,險關連連,雖有百萬衆(zhòng)亦難以踏進半步;荊州長江乃爲天塹,吾軍欲攻則出,欲退則沿江防守,曹軍亦無可奈何!故兩路軍馬皆掌控著攻守之主動權(quán),雖敗亦無憂。”
劉瑞聞言,拍手讚道:“聽君所言,瑞豁然明朗!然瑞還有一疑問欲請教孔明。”
諸葛亮說道:“請公子直言!”
劉瑞將孔明拉到內(nèi)室,說道:“孔明之策略,爲何不迎陛下?”
諸葛亮笑道:“公子非要亮直言?”
劉瑞點點頭。孔明說道:“主公雖與曹操勢不兩立,然觀此人,其野心雖大,定不敢篡漢!故陛下身在許昌定然無事。若主公發(fā)兵攻許,則曹操定然向世人稱主公乃是亂軍,欲劫持聖駕,到時吾等非但迎不來陛下,反而會盡失人心!及時主公將陛下迎來,若不交與其實權(quán),則與曹孟德何異?若交出實權(quán),只怕會應了那句話‘狡兔死,走狗亨;飛鳥盡,良弓藏’!”
劉瑞聞孔明之言,陷入沉思,不時說道:“先生所言極是!”
孔明看到劉瑞若有所思的樣子,說道:“公子勿要多慮,剛剛之言語,乃是亮失言。”
劉瑞笑道:“孔明誤會了,帝王之心思往往難以琢磨!”
劉備率領軍隊乘船一路向西,數(shù)日便到達江陽。劉璋聽聞劉備引三萬大軍入川,欲親自前去迎接。黃權(quán)等人死死拉住劉璋,王累說道:“劉備,世之梟雄也!主公此番令其入川,其無異於引狼入室!若今日主公親自前去迎接,必遭劉備所害,望主公三思啊!”
劉璋聞言大怒,一把推開衆(zhòng)人說道:“孤與玄德公乃是同宗之兄弟,爾等莫要離間我兄弟情誼!”說完不顧衆(zhòng)人阻撓,與張鬆前往江陽迎接。
黃權(quán)等人怕劉璋有危險,急忙找來張任、楊懷領兵一同前去。
江陽城。劉璋先劉備一步來到城中,令人擺下宴席,準備好勞軍的禮物。不時小校來報,言劉備已然率軍來到。
劉璋聞言,慌忙率領衆(zhòng)文武出城相迎。不時劉備領兵來到城外,劉璋看到劉備騎著高頭大馬,顯得甚是威武,心中暗喜,走上前說道:“玄德兄能親率大軍來,弟感激不盡啊!”
劉備走上前拉著劉璋的手說:“你我既以兄弟相稱,何出此生分之言!”
劉璋聞言,心中大喜,說道:“弟在城中備下酒宴,特爲兄洗塵!”隨後劉備跟隨劉璋進城赴宴不提。當日劉璋盛情款待,其兄弟二人相談甚歡。
待酒席散去,龐統(tǒng)對劉備說道:“剛剛永年密令下人送來書信。”
劉備聞言,接過書信,覽後長嘆一聲,不再說話。龐統(tǒng)在劉備手中接過來看後,說道:“今劉璋輕備而來,主公若此時將其捉住,則益州可有也!”
劉備說道:“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遂不聽張鬆、龐統(tǒng)之計。
翌日,劉璋與劉備商議討伐張魯之事,劉備說道:“賢弟可探聽出張魯虛實?”
劉璋說道:“張魯所佔者無非一郡之地,其兵馬亦不過五六萬!”
劉備聞言,陷入沉思。劉璋問道:“兄如何皺眉?”
劉備說道:“吾軍遠來疲憊,且軍力少於張魯,恐一時難以攻克。”
劉璋笑道:“兄勿憂!弟可遣精兵三萬、糧草五萬斛以助兄伐張魯。”
劉備說道:“若是如此,吾可放心進兵矣!”後劉璋回到成都,令法正調(diào)撥兵馬器械、糧草以資助劉備。
劉備亦率領大軍進發(fā)至葭萌關,暫且停軍關內(nèi),修養(yǎng)士卒。且廣樹恩德,收攬人心。
話說劉備帶兵入川的消息傳到江東,孫權(quán)急招衆(zhòng)人商議,說道:“探馬來報,言劉玄德帶兵入川,若西川爲其所有,待其養(yǎng)成實力,必來相攻!”
張昭說道:“主公勿憂,不若令人潛入川中,四處散播劉玄德連結(jié)江東,欲共取西川,如此劉璋定然心疑。”孫權(quán)大喜,採納張昭之計。
劉備自領兵進駐葭萌關以來,已有月餘。每日只是操練兵馬,未曾進兵。劉璋聞劉備未曾進兵,心中已然起疑,而後又聽聞傳言說劉備早就連結(jié)江東孫氏,欲共取西川。故急忙找來張鬆,問道:“永年可曾聽聞成都城中傳言?”
張鬆說道:“主公信耶?”
劉璋嘆道:“此事恐非空穴來風!”
張鬆笑道:“乃是張魯懼怕皇叔,故令人潛入成都散播謠言,使主公不信任劉備。此乃是離間之計,主公不可信之!”
劉璋聞言,恍然大悟。待張鬆回到家中,立即休書一封令心腹之人送給劉備。
葭萌關,劉備收到書信,對龐統(tǒng)、法正說道:“剛剛永年差人送來書信,言季玉已然起疑心了!”
法正說道:“劉璋遇事往往不決,如今雖有永年開導,然其內(nèi)心定然還在琢磨此事,故主公當速速進兵,趁劉璋未曾發(fā)覺之時攻下蜀郡,如此益州可有也!”
龐統(tǒng)聞言,亦是說道:“主公當速下決心,不可猶豫!”
劉備說道:“奈何蜀中多險,吾恐攻之不利啊!”
龐統(tǒng)說道:“統(tǒng)願獻三策!只今便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此爲上計。楊懷、高沛乃蜀中名將,各仗強兵拒守關隘;今主公佯以回荊州爲名,二將聞知,必來相送;就送行處,擒而殺之,奪了關隘,先取涪城,然後卻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夜回荊州,徐圖進取:此爲下計。若沉吟不去,將至大困,不可救矣。”
劉備聞言,選取了中計,說道:“士元雖有計策,孤若攻之,乃是無名之師!”
法正笑道:“主公可休書一封,言曹操率軍攻打青泥鎮(zhèn),衆(zhòng)將抵擋不住,不得不回。令劉璋再資助以錢糧兵馬,待退了曹兵在入川攻張魯。如今劉季玉已然起疑,定然不與,主公可以此爲名,起兵攻之!”
劉備聞言大喜。後按照龐統(tǒng)之計將書信送去成都。
劉璋接過書信,勃然大怒,僅遣老弱殘軍相助,糧草更是少。
張鬆聞言,親寫書信送與劉備,言拿下益州只在旦夕,不可回軍。不料此信被他人查獲送與劉璋。劉璋大怒,將其斬首。且傳令軍士不得放劉備出關。
劉備率軍進發(fā)至涪水關,言欲退軍回荊州。此時劉璋之軍令還未發(fā)到,楊懷、高沛聞言,出關相送,被劉備執(zhí)下。龐統(tǒng)在他二人身上搜出利刃,令軍士斬之。順勢奪了涪水關。
劉璋聽聞劉備斬二將且奪了關隘,不禁大驚,急招衆(zhòng)人商議。張任、劉璝、冷苞、鄧賢領兵五萬進駐雒縣。
翌日,探馬來報,言劉璋將張鬆斬首,且遣四將率兵五萬進駐雒縣。劉備聞言,先是痛哭張鬆之死,而後招衆(zhòng)人商議攻伐劉璋、襲取雒縣之法。
龐統(tǒng)聞言,說道:“雒縣易守難攻,然周圍多山,想必定有小路可襲其後!先前永年曾送與主公一張地圖,主公可將圖拿出一看究竟。”劉備點點頭,將地圖拿出。
龐統(tǒng)看後笑道:“永年標註的清楚,雒縣之西有條小路,正可繞過縣城!如此可分兵兩路,主公一軍走大路吸引雒縣守將之注意,而統(tǒng)卻走小路繞過縣城襲其後,如此兩面夾擊,雒縣必破無疑!”
劉備聞言,突然感覺此話非常熟悉。龐統(tǒng)看到劉備沒反應,故而說道:“主公在想什麼?”
劉備看著龐統(tǒng)嘆道:“瑞兒果然料事如神!”
龐統(tǒng)問道:“主公所言何意?”
劉備答曰:“孤領兵入川之前一日,瑞兒曾對孤言,待日後取雒縣之時切不可令士元分兵而進。當日孤只當是瑞兒多心,不料今日士元果然出此計策!”
龐統(tǒng)聞言大驚,說道:“公子果然言此事?”
劉備點點頭。不時小校言孫觀有要事求見。劉備聞言,說道:“令其進來。”
孫觀手中握著個錦囊走進大帳。劉備問道:“仲臺此來有何要事?”
孫觀遞上錦囊說道:“回主公,臨行前公子曾遞給末將一錦囊,言待主公進攻雒縣之時將此錦囊送給主公。”
劉備聞言,將錦囊接過,抽出裡面的書信看後,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龐統(tǒng)看到劉備出了如此多的汗,故而問道:“公子在信中寫了什麼,令主公如此?”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