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革軍旅劉瑞建狼軍 廣招賢牟平添智臣

上回說道管亥於席間講了一番話使得劉瑞等人大驚失色。

管亥言:“主公,亥起於黃巾,親眼目睹了黃巾軍的大起大落!心中感慨,故而有所悟!黃巾軍起義之時有衆四十萬,經八年損失殆盡!何也?無謀也!想菠才與皇甫嵩大戰於宛城,兵強馬壯,然兵敗身死!是以無謀,依草結營,故而因火攻而至大敗!亥知主公非短淺之輩,若主公欲問鼎天下而無謀者相輔,恐大事難成!此一也。二者,行軍作戰,攻城掠地,步兵爲主;千里奇襲,騎兵爲上!至今爲止,我牟平雖有四萬戰力,然大多衣甲不全,且皆爲步軍!主公曾言“戰馬,軍之倚重者!”今我牟平雖有良騎,然無駕馭者!故而亥以爲主公當革新軍旅,劃分兵種,若有戰事可保我牟平!亥所言已盡,請主公思之!”

劉瑞仔仔細細的聽完管亥的話,方纔醒悟自己空有四萬大軍,其實並無戰鬥力,又想到自己身邊的確沒有謀臣,如果哪天跟某個大軍閥幹起來沒準就會吃虧啊!想著想著,劉瑞竟然驚出一身冷汗來。

“省之之言,如苦口良藥,利於病啊!我劉瑞本以爲得牟平百姓之心,便可保衛牟平,今日聽君一席話,使我茅塞頓開!省之、子義、德達,你們三人是我牟平的庭柱!自今日起,我劉瑞誓要革新牟平的軍旅,招納賢良,三位若有良策皆可教我,若知有智者,定要告訴我,我必親自去請!”劉瑞激動的說。

“屬下定會爲主公分憂!”三人同時答道。

酒宴散後,劉瑞回到家中,輾轉反側,始終睡不著。因爲他滿腦子想的都是管亥的話。革新軍旅,豈非易事?四萬之衆雖成行伍,然若要配齊衣甲刀槍,難啊!再說我這牟平哪有巧匠會打製這些軍備?

“難啊!唉.....”劉瑞長嘆一聲。

“這麼晚了,大人爲何還不安寢?獨自在此嘆氣?”劉瑞耳邊傳來一個非常熟悉的聲音。

“原來是您啊!這些時日公務繁忙,忽視了李大伯,大伯莫要見怪。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喚我‘大人’豈不生分,還是叫我瑞兒吧。”劉瑞謙遜的說。

“呵呵,算了,老朽還是叫你小兄弟吧!”那人笑呵呵的說。“小兄弟,自老朽於泰山腳下相隨到牟平,至今已有兩年了!然而這短短的兩年,瑞兄弟活人無數,老朽皆看在眼裡!剛剛老朽聽到瑞兄弟在嘆氣,難道遇到什麼難事?不妨說與老朽聽聽。”

“李大伯,在下之所以嘆氣,乃是爲了軍隊!今雖有四萬戰力,然而衣甲刀槍僅夠萬人之用。我牟平空有五十萬百姓,卻無能鑄造刀槍的巧匠!故而嘆氣。”劉瑞一臉茫然的說。

那老人聽後,沉默一會兒說:“瑞兄弟,我雖老,然耳目尚好!兄弟所作所爲,皆是爲百姓!實不相瞞,老朽名張清,自廉嘉,原本爲武庫令,十常侍欺君罔上,賣官爵,亂朝綱!因向我索要錢財未果,將我一家趕出京城!可憐我一家老小皆死於路途,唯有老朽一人倖存至今!我流浪到泰山腳下,靠打獵爲生!雖然我通曉煉製鎧甲兵器之術,然早已心灰意冷。本想著在泰山下慢慢老去,想不到遇到了瑞兄弟,帶我來到牟平,使我衣食無憂,有了今天的生活!老朽原以爲無以報答,今日瑞兄弟有難,老朽願再造煉爐,重操舊業!助兄弟一臂之力!”

劉瑞聽後興奮的差點暈過去,激動的說:“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李大伯慷慨相助,瑞在此多謝了!”說完就要行禮。

“瑞兄弟切莫如此,這是老朽應該做的。”李大伯扶住劉瑞說。“李大伯若有所需,瑞定竭力資助!”

劉瑞說。“呵呵,一煉爐而已,只需鑌鐵打造,然費些時日。人力五百,爲煉製刀具衣甲所用。只是兄弟要多準備鐵料了!”李大伯說道。

“鐵料不難,倉庫尚有數千斤,若要不足,瑞再想辦法!至於人力不用擔心,吾明日便可招募。”劉瑞信誓旦旦的說。

“好!那老朽明日便開始!”李大伯激動的說。

劉瑞得到這樣的皇家御用的巧匠,甚是興奮。

翌日,劉瑞於牟平招募鐵匠數百名交於張清,太史慈、管亥、孫禮聽聞劉瑞找到了巧匠打製兵器,甚是驚訝。劉瑞將往事一一說與他們三人,皆唏噓不已。

經過數日打造,鐵爐終於煉製成功。張清看著熟悉但又陌生的鐵爐,不禁想起了自己當武庫令的日子,也想起了死去的親人。“我張清既遇到能善待百姓的英雄,必當傾全力以助!”張清心裡暗暗發誓。

“哈哈,吾從遠處便見到這鐵爐了,甚是高大!張大伯,不知何時能夠打製兵器?”劉瑞笑呵呵的說。

張清仔細端詳著劉瑞,並未回答他,卻說:“自桓帝時,天下百姓已是難以生存!況且如今遍地狼煙,百姓無過,卻要遭受罹難!我張清今日得遇您這樣安民的英雄,願竭力相助!”說完跪下叫了一聲‘主公’。

“張大伯且起來,折煞我劉瑞了!大伯願委身助瑞,瑞已是滿心歡喜,安敢受您的跪拜!”劉瑞上前一步一邊扶住張清,一邊說。

“主公仁慈愛人,清願爲這天下百姓喚您一聲‘主公’!請主公莫要推辭!”張清顫抖著說。

“主公,莫要在推讓了。”太史慈見張清心甚誠懇,故而勸說劉瑞。

“張老伯以死力相助,瑞無以爲報!吾定不負老伯之恩,從此以安民爲志!瑞位卑,難以許大伯以高位,今暫以打鐵校尉稱之,往大伯勿怪啊。”劉瑞激動的說。

張清聽後說:“主公言重了!今鐵爐雖成,然清還需準備多日方能開爐鍊鐵,主公莫要心急。”

“好,有勞張校尉了”劉瑞謙遜的說。

劉瑞得張清相助,算是了了一樁心事。夜晚,他獨自佇立於窗前,想著改革軍旅之事。前世之時我便信仰狼圖騰,不妨將全軍皆起名狼軍,然後在分立兵種!劉瑞想出改革的辦法,安心的睡覺了。

第二天,劉瑞找來太史慈、孫禮、管亥至議事廳說:“前幾日省之認爲我等當革新軍旅,吾考慮數日,認爲當行!諸位請看,此乃是革新方略:

軍之百戰百勝,當知己知彼,故而建暗狼軍團,以打探軍情、滲入敵人內部之所用。當選三千身手矯健、聰明伶俐之人充任其中,吾親自訓練!

作戰之時,來而無影,去而無蹤,千里奇襲,衝敵破陣,當爲騎兵!故而騎軍爲陸戰之霸。吾牟平雖小,尚有五千良騎!今以省之暫爲騎兵校尉,于軍中挑選精壯士兵充任之,起名飛狼!

攻破城池,保衛一方,則步軍多爲之。今我牟平四萬之衆,多爲步軍,雖訓練多時,然兵益精,戰愈勝!故而起名赤狼軍團,以德達爲步軍校尉!

雖戰爭以騎兵爲貴,若要論戰力,弓兵亦爲強勇之兵!三軍之士雖皆習射箭之術,然亦要分出一軍,專門組建弓箭精兵,戰時可於百步之外殺傷敵軍!故而以子義爲神射校尉,選五千善射者充任之,起名血狼軍團。

以上共建四狼軍團,然瑞以爲還需建一軍,以爲百軍之精銳,起名野狼軍團,共兩千人。戰時可爲尖刀之利刃,重創敵軍,無戰事之時,可爲我等護衛,隨行左右。

“諸位,此乃瑞之所想。不知諸位意下如何?”劉瑞說完自己的想法後問道。

太史慈等人還在沉思中,似乎沒聽到劉瑞的話。劉瑞見他們三人均無反映,剛想再問,太史慈等人不約而同的鼓掌叫好。“主公果然非尋常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孫禮稱讚道。

“呵呵,德達過獎了。這麼說諸位認爲此方案可行。那我自今日開始革新軍旅!”劉瑞激動的說道。

“屬下遵命!”太史慈等人齊呼道。

數日之後,五狼軍團皆挑選出來。劉瑞親自訓練野狼軍團跟影狼軍團。畢竟自己在前世練了十多年的武藝,況且這些武藝都是後世代代傳下的精華,故而在這三國時代劉瑞也敢自稱高手。其實野狼軍團訓練簡單,自己傳給他們幾套拳法,就夠他們在這個時代耍耍了,只是這影狼軍團不好練,畢竟他們的任務極爲複雜。故而劉瑞在這支部隊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一個月下來,五支狼軍皆以成軍。劉瑞在校場上豪氣勃發的看著這四萬大軍,心中感慨不已。他們都是自己的心血啊!

“主公,我等訓練成果如何?”太史慈自信地問道。

“不錯!諸位皆爲當世之傑,組軍以來雖一月,然比起從前已經是脫胎換骨!諸位都辛苦了,今日我劉瑞請大家喝酒!晚上定要赴約。哈哈”

當夜,劉瑞四人推杯換盞,不覺飲酒至子時。劉瑞仰頭看著夜空的繁星,長嘆一聲,將滿滿一觴酒一飲而盡。

“主公,剛剛爲何嘆氣?”管亥問道。

“唉!諸位難道忘了?我牟平雖有強兵猛將,然無能駕馭者,想到此,故而嘆氣!”劉瑞傷感的說。

“主公,智者可遇而不可求!主公可時時張貼求賢令,以主公之仁德,必有大才相輔!”太史慈安慰道。

“算了,不想了,今晚我等把酒言歡,哈哈!”劉瑞開懷大笑道。

第二天清晨,薇兒跑到劉瑞牀前,用頭髮輕輕撓劉瑞的耳朵,劉瑞經不住癢醒來。薇兒見劉瑞醒來,嬌滴滴地說:“哥哥,都什麼時辰了,你還不起牀!”

劉瑞揉了揉眼睛,說:“哎呦,小壞蛋又來吵我睡覺,我還不能偶爾偷懶一下麼。”說完摸了摸薇兒的頭,麻利的穿好衣服。

“哥哥,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啊,怎麼這幾天老是獨自發呆啊?”薇兒關切的問道。

“呵呵,沒什麼,哥哥只是最近比較累,薇兒不必擔心,走,去吃早飯。”劉瑞親切的說道。

吃過早飯,劉瑞親自寫了一封求賢令,跑到人羣密集的地方張貼出來。牟平百姓看到有告示立馬圍了上去,有識字的讀到:“漢室無光,百姓罹難!吾族爲漢中山靖王之後,身流皇室血脈而無所作爲,故內心惶恐。今於牟平聚英雄豪傑,身懷濟世安民之志,然苦於無智者相輔,難以鵬飛!瑞渴求賢良相助以救百姓於水火,望有志之士出山教我,瑞定洗耳恭聽!”

讀完後百姓紛紛議論道:“大人真是言辭懇切啊,難道我們牟平五十萬百姓就沒有能幫大人的麼?唉!”

“哈哈,好一封求賢令,言辭懇切啊!”“是啊,吾聞這縣長仁而愛人,數年之間活人無數,不知兄臺是否有意.....哈哈”人羣中有兩人笑談起來。

劉瑞耳力甚好,聽到有人品評,立馬向聲源出望去,只見兩個身體乾瘦卻於眼睛中突放精光的士人,劉瑞的直覺告訴他,此二人非碌碌之輩!

不時劉瑞走過去說道:“二位先生,在下劉瑞。看二位身著,乃是士人,剛剛談論在下,想必定有所教,煩請二位至府衙一敘。”

“哦?你就是牟平縣長?呵呵,嗯,年輕有爲啊!只是在下非大人要找的賢人智者,乃是區區賤民,不敢與大人相敘。”說完二人慾要離開。

“二位請留步!瑞雖眼拙,然觀二位乃飽學之士!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師!’二位既留心讀畢在下的求賢令,想必心中定有良言,請不吝賜教!”說完劉瑞深深的拜了下去。

那二位見劉瑞心甚誠,早已動心,對劉瑞說:“大人既不嫌棄,那我等便隨大人於府衙相敘。”

劉瑞聽後心中歡喜不已,命手下將馬車趕來說:“請二位先生上車。”

未至一刻便已到府。“二位先生請坐,府中粗茶,當是爲二位解渴。”劉瑞親自捧上兩杯茶遞於那二人。

“大人客氣了。”那二位士人說道。

劉瑞見二人飲完茶,說:“瑞觀二位衣著,乃是士人,不知二位如何稱呼?”

“呵呵,在下田豐,字元皓。”首先一人說道。

“在下沮授,字公與。”另一人亦報姓名。

劉瑞聽完後立馬驚呆了,我靠,蒼天有眼啊!送給我兩個這麼厲害的人物!以後就是跟曹操幹架也不怕了!

“大人?”田豐看到劉瑞驚呆的表情喊了他一聲。

“原來是二位先生啊!在下雖淺陋,然知二位乃是冀州大才!今日相見,乃是瑞之大幸啊!”劉瑞清醒後急忙答話。

“呵呵,區區賤名,不敢領大才之稱。”沮授亦是謙虛的說道。

“在下聽聞二位先生於冀州擔任別駕,爲何現身弊縣?”劉瑞問道。

田豐說道:“袁本初外寬而內忌,非成事之主,故而攜老幼辭離冀州,聽聞牟平乃亂世樂土,故而至此。未曾想被大人所見。”

“吾聞袁本初世家乃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此時又雄踞冀州,兵強馬壯,若欲興兵伐逆,大事必成。豈曰非成事之主?”劉瑞問道。

“哼!匹夫之言!吾聽聞大人於牟平廣招流民,活人無數,本以爲大人乃明智之輩,不想亦是孤陋短淺之流!”田豐聽劉瑞說完生氣的答道。說完就要離開。

“哈哈,先生留步。在下聽聞先生爲人剛毅,今日一見,果真如此!先生請聽瑞一言。袁本初雖聲名在外,然董卓之亂,源於本初。後被推爲十八路諸侯之盟主討伐董卓,只聞日日飲酒作樂,不見動兵討逆,足見其人非成事之主。”劉瑞說完大笑並拉著田豐請他坐下。

田豐聽完劉瑞對袁紹的評價後說:“大人對袁本初真是瞭解至深啊!難不成剛剛以言激吾?”

“實不相瞞,世人皆以袁本初爲明主,唯獨二位先生除外。瑞不知二位之意,故而以言相探,今已知二位先生之遠見,故而瑞懇請二位先生屈身留在牟平,助我一同安撫百姓!”劉瑞說完再次向田豐、沮授拜了下去。

田豐仔細端詳著眼前的劉瑞,卻並未扶他。沮授看著這場面尷尬,方欲扶劉瑞,卻見田豐的雙眼中流出了眼淚。

“主公,豐遍觀天下諸侯,今終遇明主!主公請起,豐不敢受此大禮!”

劉瑞聽到田豐稱自己主公,懸著的心終於落地。激動地拉著田豐的手說:“瑞得先生輔助,乃是三生之幸!”

沮授見此情景,大笑道:“元皓兄既遇明主,在下不才,亦願留下。”

劉瑞聽到沮授的話後,興奮的差點暈過去。”哈哈,看來今天乃是好日子,天賜二位大賢與我劉瑞!瑞能得二位先生,真如久旱逢甘霖啊!來人,速喚太史校尉等人前來,說吾有要事!”

“是!”一小校領命而出。

沒多久,太史慈、孫禮、管亥來到大廳見劉瑞。“吾要爲先生引薦三位勇士!”劉瑞剛說完,就看到太史慈一行人來了。

“主公,不知喚屬下有何事?”太史慈問道。

“哈哈,我爲諸位介紹。”劉瑞一一介紹,並將他們三人的往事一一說出。太史慈等人見劉瑞待田豐沮授甚是恭敬,故而不敢怠慢,亦是稱其爲先生。

“好,子義勇猛,敢以兩千弱旅力敵五萬之衆,尚能保得鄉親安全逃出,可謂當世猛將!省之當年與朝廷數戰而未曾致敗,且後迷途知返,乃是人傑!德達初以忠義助主公,今於牟平頗有建樹,日後定爲能臣!”田豐一一評價道。

事時,乃是公元193年。

劉瑞見大家想出融洽,隨即擺酒宴,爲二位先生洗塵。六人在酒桌上談笑甚好,全無生分,劉瑞更爲高興。

“主公,在下有一言相問:“不知主公對元皓兄的剛毅怎麼看?”沮授問道。

“公與先生,在下聽聞‘唯仁人能受直諫,不惡至情。元皓先生雖剛毅,然其言必爲良訓!”劉瑞笑著答道。

“哈哈,主果真明主!授拜服!”沮授聽後點頭說道。田豐亦頷首微笑。

“主公,在下敢問主公之志若何?”田豐問道。

“今天下分崩,四方雲擾!百姓失時,難以生存!瑞不才,願於牟平聚英豪,練精銳,待天時與我,定提兵清漢穢,重振大漢威儀!”劉瑞豪邁的答道。

“主公之志,遠矣!定天下尚需豪傑相助,今主公雖聚數萬之衆,攬子義、省之、德達爲將,然問鼎天下,三人,恨少啊!”沮授說道。

“唉,吾亦知矣!只是豪傑有才之士可遇而不可求,今瑞能得諸位已是萬幸了!”劉瑞聽後感慨道。

“主公,在下於冀州之時,聞有壯士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且通曉行軍佈陣之法,不知主公有意乎?”田豐說道。

“先生所言,瑞豈無意。只是瑞名微言輕,恐那二位勇士....”劉瑞還未說完,田豐立馬會意說道:“主公勿憂,豐與其略有私交,命人送一封書信,定可招其至主公麾下!”

劉瑞聽後,甚是高興,說“既如此,便勞煩先生了!只是不知那二位壯士姓名是...”

欲知田豐舉薦的是哪兩位勇士,且看下回。

三十五章 三尺舌聯合吳楚劉關張桃園結義四十七章 赤壁風雲起三第8章 得將才狼軍首出征 建鹽田沮授展其才十五章 攬俊傑坐談天下事定計策劉瑞始造船十四章 遠方客駕船訪牟平戰曹豹意外得俊傑七十二章 圍朱然文聘用計破沔陽關張鏖戰130章 破陳留徐晃授首襲魏寨孫禮劃謀七十二章 圍朱然文聘用計破沔陽關張鏖戰三十二章 中毒計徐晃折兵渡淯水曹丕報仇四十三章 徐元直獻策突圍劉玄德兵敗當陽第8章 得將才狼軍首出征 建鹽田沮授展其才114章 平吳地班師歸國漢太子登基爲帝第30章 曲阿港結交周瑜 至荊州父子相聚七十六章 鄧伯苗出使江東孫仲謀遣使議和一百章 司馬懿奉旨伐蜀飛狼軍四面被圍五十四章 漢皇叔收得鳳雛劉炎興將爲人父119章 錦囊計妙取上蔡識敵謀陸遜移兵第40章 瞞蔡瑁劉瑞用計 曹孟德率軍伐荊一百章 司馬懿奉旨伐蜀飛狼軍四面被圍115章 平遼東司馬出兵賺曹休周魴斷髮第40章 瞞蔡瑁劉瑞用計 曹孟德率軍伐荊七十八章 東北方隕落大才孫仲謀遣使聯姻七十五章 江陵城兄弟相聚江夏郡孫劉交兵128章 伐曹魏再出大軍取洛陽克復舊都二十四陳元龍獻策襲豐沛張文遠再戰許仲康五十章 洞庭湖兩軍對峙諸葛亮遊說江東九十八章 司馬孚出使江東孫仲謀驅逐魏使135章 調兵馬徑取彭城曹子丹退守東郡七十八章 東北方隕落大才孫仲謀遣使聯姻114章 平吳地班師歸國漢太子登基爲帝七十五章 江陵城兄弟相聚江夏郡孫劉交兵112章 甘興霸智取虎林劉炎興妻子重逢十九章 司馬徽坐論天下勢戰惡匪力救漢公主四十五章 赤壁風雲起一二十二感知遇張遼降牟平據徐州父子首相聚五十九章 起狼軍炎興掛帥戰張飛龐德逞勇144章 平延津郭淮殞命棄天險子丹守鄴八十七章 北伐曹魏三第5章 太史慈力戰黃巾將 難破城管亥無糧草129章 破虎牢利器顯威毒鄧艾驅民守城二十六賈文和毒計破汝南劉玄德死戰僅脫身八十三章 江東迎親三三十九襄陽城再遇龐公劉玄德二訪臥龍三十八章 新野城衆將比武漢皇叔初遇臥龍五十八章 圍成都劉璋投降答關羽劉瑞返荊126章 馬孟起助取弘農司馬懿歸師中原五十七章 龐士元分兵而進擒張任襲取雒縣第2章 揭身世老人爲指路 尋得母抗惡得忠良九十一章 北伐曹魏七141章 遊故地劉瑞憶舊登昆崳奇遇神明十八章 襄陽城劉瑞訪隱士棄水路潁川尋名人128章 伐曹魏再出大軍取洛陽克復舊都110章 戰涇水孫劉對壘出奇策龐德襲城五十四章 漢皇叔收得鳳雛劉炎興將爲人父131章 襲譙郡迫降毋丘龐士元計誘蔣奇123章 奮短兵元復渡河背水戰子義破敵三十七章 荊州牧託付心事劉炎興樊城收將146章 鄧士載兵敗身死滅曹氏天下一統第64章 漢中之戰(五)九十五章 布軍陣陳登破羌斬敵酋姜維建功133章 破淮陰周邵泄恨遇周魴曹休再敗115章 平遼東司馬出兵賺曹休周魴斷髮114章 平吳地班師歸國漢太子登基爲帝八十七章 北伐曹魏三三十五章 三尺舌聯合吳楚劉關張桃園結義第30章 曲阿港結交周瑜 至荊州父子相聚129章 破虎牢利器顯威毒鄧艾驅民守城四十四章 斬曹純劉瑞救父曹阿瞞怒調大軍七十九章 呂子衡成都說媒劉玄德花園逼婚124章 徐元直聲東擊西馬孟起兵進夏陽五十章 洞庭湖兩軍對峙諸葛亮遊說江東八十章 陳元龍下聘定期劉炎興江東迎親121章 斬二將趙雲立威奪魏寨蜀軍再勝145章 王文舒自刎漳水夏侯霸困守孤城一百章 司馬懿奉旨伐蜀飛狼軍四面被圍七十一章 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十三章 昌盧城三人戰呂布敗溫候劉瑞受重傷一百章 司馬懿奉旨伐蜀飛狼軍四面被圍107章 劫吳營蜀軍大勝戰鄱陽潘馬授首131章 襲譙郡迫降毋丘龐士元計誘蔣奇三十三劉炎興設計劫曹營太史慈求戰欲渡河四十七章 赤壁風雲起三109章 過華山陳登施計破陵陽狼軍用武111章 戰長江周泰斗勇破孫權張龐用兵140章 奪城牆四將逞威破下邳曹洪覆沒143章 夏侯德兵進漳水司馬懿清剿影狼八十五章 北伐曹魏一十三章 昌盧城三人戰呂布敗溫候劉瑞受重傷第40章 瞞蔡瑁劉瑞用計 曹孟德率軍伐荊122章 鄧士載夜襲蜀寨劉炎興陣前逞威130章 破陳留徐晃授首襲魏寨孫禮劃謀三十九襄陽城再遇龐公劉玄德二訪臥龍七十五章 江陵城兄弟相聚江夏郡孫劉交兵二十三曹孟德再攻徐州城五狼軍傾巢救皇叔三十六章 嫁公主皇叔得計娶雙妻劉瑞大婚六十二章 漢中之戰三十九章 司馬徽坐論天下勢戰惡匪力救漢公主五十三章 南徐城弔唁周瑜魯子敬引薦龐統
三十五章 三尺舌聯合吳楚劉關張桃園結義四十七章 赤壁風雲起三第8章 得將才狼軍首出征 建鹽田沮授展其才十五章 攬俊傑坐談天下事定計策劉瑞始造船十四章 遠方客駕船訪牟平戰曹豹意外得俊傑七十二章 圍朱然文聘用計破沔陽關張鏖戰130章 破陳留徐晃授首襲魏寨孫禮劃謀七十二章 圍朱然文聘用計破沔陽關張鏖戰三十二章 中毒計徐晃折兵渡淯水曹丕報仇四十三章 徐元直獻策突圍劉玄德兵敗當陽第8章 得將才狼軍首出征 建鹽田沮授展其才114章 平吳地班師歸國漢太子登基爲帝第30章 曲阿港結交周瑜 至荊州父子相聚七十六章 鄧伯苗出使江東孫仲謀遣使議和一百章 司馬懿奉旨伐蜀飛狼軍四面被圍五十四章 漢皇叔收得鳳雛劉炎興將爲人父119章 錦囊計妙取上蔡識敵謀陸遜移兵第40章 瞞蔡瑁劉瑞用計 曹孟德率軍伐荊一百章 司馬懿奉旨伐蜀飛狼軍四面被圍115章 平遼東司馬出兵賺曹休周魴斷髮第40章 瞞蔡瑁劉瑞用計 曹孟德率軍伐荊七十八章 東北方隕落大才孫仲謀遣使聯姻七十五章 江陵城兄弟相聚江夏郡孫劉交兵128章 伐曹魏再出大軍取洛陽克復舊都二十四陳元龍獻策襲豐沛張文遠再戰許仲康五十章 洞庭湖兩軍對峙諸葛亮遊說江東九十八章 司馬孚出使江東孫仲謀驅逐魏使135章 調兵馬徑取彭城曹子丹退守東郡七十八章 東北方隕落大才孫仲謀遣使聯姻114章 平吳地班師歸國漢太子登基爲帝七十五章 江陵城兄弟相聚江夏郡孫劉交兵112章 甘興霸智取虎林劉炎興妻子重逢十九章 司馬徽坐論天下勢戰惡匪力救漢公主四十五章 赤壁風雲起一二十二感知遇張遼降牟平據徐州父子首相聚五十九章 起狼軍炎興掛帥戰張飛龐德逞勇144章 平延津郭淮殞命棄天險子丹守鄴八十七章 北伐曹魏三第5章 太史慈力戰黃巾將 難破城管亥無糧草129章 破虎牢利器顯威毒鄧艾驅民守城二十六賈文和毒計破汝南劉玄德死戰僅脫身八十三章 江東迎親三三十九襄陽城再遇龐公劉玄德二訪臥龍三十八章 新野城衆將比武漢皇叔初遇臥龍五十八章 圍成都劉璋投降答關羽劉瑞返荊126章 馬孟起助取弘農司馬懿歸師中原五十七章 龐士元分兵而進擒張任襲取雒縣第2章 揭身世老人爲指路 尋得母抗惡得忠良九十一章 北伐曹魏七141章 遊故地劉瑞憶舊登昆崳奇遇神明十八章 襄陽城劉瑞訪隱士棄水路潁川尋名人128章 伐曹魏再出大軍取洛陽克復舊都110章 戰涇水孫劉對壘出奇策龐德襲城五十四章 漢皇叔收得鳳雛劉炎興將爲人父131章 襲譙郡迫降毋丘龐士元計誘蔣奇123章 奮短兵元復渡河背水戰子義破敵三十七章 荊州牧託付心事劉炎興樊城收將146章 鄧士載兵敗身死滅曹氏天下一統第64章 漢中之戰(五)九十五章 布軍陣陳登破羌斬敵酋姜維建功133章 破淮陰周邵泄恨遇周魴曹休再敗115章 平遼東司馬出兵賺曹休周魴斷髮114章 平吳地班師歸國漢太子登基爲帝八十七章 北伐曹魏三三十五章 三尺舌聯合吳楚劉關張桃園結義第30章 曲阿港結交周瑜 至荊州父子相聚129章 破虎牢利器顯威毒鄧艾驅民守城四十四章 斬曹純劉瑞救父曹阿瞞怒調大軍七十九章 呂子衡成都說媒劉玄德花園逼婚124章 徐元直聲東擊西馬孟起兵進夏陽五十章 洞庭湖兩軍對峙諸葛亮遊說江東八十章 陳元龍下聘定期劉炎興江東迎親121章 斬二將趙雲立威奪魏寨蜀軍再勝145章 王文舒自刎漳水夏侯霸困守孤城一百章 司馬懿奉旨伐蜀飛狼軍四面被圍七十一章 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十三章 昌盧城三人戰呂布敗溫候劉瑞受重傷一百章 司馬懿奉旨伐蜀飛狼軍四面被圍107章 劫吳營蜀軍大勝戰鄱陽潘馬授首131章 襲譙郡迫降毋丘龐士元計誘蔣奇三十三劉炎興設計劫曹營太史慈求戰欲渡河四十七章 赤壁風雲起三109章 過華山陳登施計破陵陽狼軍用武111章 戰長江周泰斗勇破孫權張龐用兵140章 奪城牆四將逞威破下邳曹洪覆沒143章 夏侯德兵進漳水司馬懿清剿影狼八十五章 北伐曹魏一十三章 昌盧城三人戰呂布敗溫候劉瑞受重傷第40章 瞞蔡瑁劉瑞用計 曹孟德率軍伐荊122章 鄧士載夜襲蜀寨劉炎興陣前逞威130章 破陳留徐晃授首襲魏寨孫禮劃謀三十九襄陽城再遇龐公劉玄德二訪臥龍七十五章 江陵城兄弟相聚江夏郡孫劉交兵二十三曹孟德再攻徐州城五狼軍傾巢救皇叔三十六章 嫁公主皇叔得計娶雙妻劉瑞大婚六十二章 漢中之戰三十九章 司馬徽坐論天下勢戰惡匪力救漢公主五十三章 南徐城弔唁周瑜魯子敬引薦龐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台前县| 渝中区| 谢通门县| 甘孜县| 随州市| 梅河口市| 长顺县| 历史| 尚义县| 拉萨市| 镇沅| 莱州市| 木里| 东港市| 通山县| 青岛市| 渑池县| 长丰县| 临安市| 诸暨市| 桐城市| 平遥县| 景东| 平远县| 微山县| 佳木斯市| 甘南县| 台湾省| 新竹县| 玉林市| 徐闻县| 伊川县| 扎鲁特旗| 承德县| 理塘县| 大英县| 梅河口市| 彩票| 抚松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