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章王文舒自刎漳水 夏侯霸困守孤城
甘寧率軍渡河後,以淩統爲先鋒進逼至內黃城下。
王昶奉命固守城池,拒不出戰。
陳泰獻計道:“自從陛下攻取了譙郡,則曹氏根本便遷至魏郡。大人可引兵假意攻打魏軍,王昶必不敢不出兵救援。到時吾軍埋伏在半路,只要王昶出兵,伏兵齊出,趁機奪城!”
甘寧大喜,道:“陛下曾言玄伯有王佐之才,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陳泰聞之,謙遜的笑了笑。
甘寧依其計,令徐盛大張旗鼓蒐羅船隻,揚言欲渡漳水襲取魏郡。
內黃城中的王昶聞之,心中憂慮。畢竟此時魏國正處於存亡之秋,曹睿爲保鄴城,調集了各處兵馬前去勤王。魏郡地處鄴城正北面,被刑河、鄴水所環繞,一旦有失,則鄴城必然不保。
今蜀軍大張旗鼓揚言渡河襲魏郡,倘若不出兵救援,丟了魏郡,致使鄴城四面楚歌,自己必將成爲千古罪人;若救援,又恐甘寧趁機奪城。
王昶陷入這進退兩難之地,愁得他數日不曾進食。
三日後,船隻準備得當,甘寧令全琮引軍兩萬駐守此處,他卻引著大軍往漳水而去。
王昶見此,看了一眼黃河,嘆道:“大將軍下令撤去範縣、濟北,黃河天險已然盡失,今駐守內黃還有何用!既然盡退兩難,不若出城死戰!”想到此,王昶聚起城中五萬軍士,散盡府庫,大賞士卒。內黃城中的魏軍士氣高漲。
王昶微微點點頭,立即打開城門殺奔出去。
全琮率領兩萬軍駐守城外大寨,忽見魏軍盡數出城,心中大驚,趕忙整軍防備。
然五萬士氣高漲之軍,豈能憑藉兩萬士卒抵擋。
全琮守了不多時變爲魏軍突破大寨。
全琮長嘆一聲,引著敗卒向南逃走。
王昶不追擊,而是狠下心一路向魏郡而去。
正行到半路,忽聞一聲炮響,只見東、南、西、北四面皆殺來無數蜀軍。
甘寧、陳泰、徐盛、淩統各引一路人馬將王昶包圍。
王昶厲聲喝道:“今爲蜀人四面包圍,若不死戰,皆喪生於此!”言畢拔出寶劍當先衝鋒。
甘寧將令旗一揮,四面蜀軍各自結陣,待魏軍衝近時,蜀軍士卒皆已弓箭射之。一時間天空之上僅是紛飛的箭矢。
魏軍士卒猝不及防,多有中箭而死者。
王昶見此,下令收軍。
甘寧策馬走上前,道:“今曹魏已是日暮西山,不久將亡!吾大漢帝王不忍多殺生靈,故特地下旨,若魏軍有願降者,皆不得傷害!並恩準降卒卸甲歸田,回鄉贍養父母!”此言一出,魏軍士卒皆愣在原地。
甘寧對王昶道:“王將軍,吾主知汝有良將之風,思慕甚深!何不速速棄暗投明?今率軍五萬與在下對陣,無異於飛蛾撲火,卻白白令這五萬大好男兒折損在此處!”
王昶長嘆一聲,道:“老夫久在邊陲,不知如今局勢如何了?”
甘寧道:“今渡過黃河之軍遠超六十萬,且朝歌、黎陽之軍皆不敢輕舉妄動,揚州牧張遼率軍已然兵至鄴城城下!曹魏滅亡,只在旦夕!”
王昶聞之,仰天長嘆,對麾下士卒道:“汝等皆放下兵器,投降吧!汝等家中父母,必倚門而望,盼汝等歸家,吾不願令汝等喪命於此!”
魏軍士卒聽聞後,紛紛放下兵刃、脫下鎧甲,向蜀軍投降。
王昶緩緩下馬,面朝鄴城方向跪拜,道:“臣王昶不能替主分憂,罪當萬死!”言畢拔出寶劍自刎而死。
甘寧見後,卻是阻攔不及。
衆人見此,無不爲王昶嘆息。
甘寧令人收了王昶屍首厚葬。
話說全琮退往南面後,見王昶率軍奔向漳水,遂再次領兵返回,見內黃早已是空城,故率軍進駐城中。
甘寧聽聞全琮把守內黃,心中大喜,繼續率軍往魏郡而去。
自譙郡被蜀軍所佔後,曹睿便將魏郡作爲根本,郡中有曹氏宗族的祠堂。因其不願將此重要之地交與他人,遂令弟弟元城王曹禮駐守魏郡。
因魏郡遠離邊陲,且毗鄰國都,向來是個安樂之地,故郡中除卻守護祠堂的五千甲士,其餘別無兵馬。
卻不料甘寧率軍近十萬兵臨此處,元城王曹禮聞之大驚,急忙召集甲士登城防禦。
然五千軍馬如何能抵擋住十萬大軍,淩統率軍親自登城,蜀軍僅一個衝鋒便奪下了城門。
曹禮不忍棄宗族祠堂,只得率軍死戰。
淩統大怒,持刀衝入其中,將曹禮斬於亂軍之中。
甘寧率衆入城後,留下徐盛引兵萬人駐守此處,甘寧自引所餘兵馬往廣平而去。
話說孫禮領兵渡過黃河,奉劉瑞旨意,率軍直奔清河郡。
因此是冀州空虛,孫禮憑藉人多勢衆,並不費力便取了城池。
其令張昭之子張休引兵萬人把守此處,後略經休整,引軍往鉅鹿而去。
時駐守太行山的夏侯霸聽聞清河、廣平二處皆有蜀軍,心中大驚。
夏侯霸看了地圖,便知曉蜀軍意圖。他們這是在剪除太行山周圍郡縣,斷了自己糧道,而後聚兵此處,跟幷州的馬超、壺關的魏延夾擊自己。
夏侯霸想到此便一陣頭疼,畢竟此處只有十萬軍,既要防備馬超十餘萬鐵騎,又要抵抗魏延十萬精銳步卒,如今竟又蹦出甘寧、孫禮兩路人馬,這著實令夏侯霸應接不暇。
正當此時,忽聞廣平、鉅鹿失守,且甘寧、孫禮各引近十萬大軍殺奔至趙國。
夏侯霸大驚,趙國是自己駐兵之地,倘若有失,抽調兵力來駐守,則太行山防備勢必減弱,倘若不守,則此處兵馬再無依靠。
正當夏侯霸難以決斷之時,忽聞魏延引兵襲破壺關,率軍翻越了太行山,抵達邯鄲。
夏侯霸聞之大驚失色,急忙詢問情況。
原來魏延率軍圍攻壺關數十日,因壺關險峻,久攻不下。忽一日,其見有數名百姓在太行山翻山而來。魏延聞之大喜,立馬令人將百姓請進大帳,以酒肉相待,問道:“今太行山各處皆有魏軍把守,汝等是如何過來的?”
百姓道:“將軍有所不知,壺關北面有一條小路,名喚羊腸阪。此路因巨石相阻,很少有人知道。吾等因聽聞兵亂,故暫隱於山中,因無米糧,這才冒險下山。”
魏延問道:“不知這羊腸阪可有魏軍把守?”
百姓道:“並無魏軍,若不時常住於此的人,定然不知曉!”
魏延又細細盤問了好久,見百姓應答時並無可疑之處,遂道:“吾乃大漢左將軍,奉旨來此處討伐曹睿,因壺關所阻,不得進兵!閣下若能帶路走羊腸阪,吾定有重謝!”
百姓聞之,趕忙下跪行禮。
魏延將他扶起,道:“不必多禮!”隨後令人取來金銀相送。
百姓見此,當即答應帶路。
魏延令他們暫去休息,而後召集衆人商議。
吳懿聞之,道:“將軍決不可聽這小小百姓之言而以身犯險!”
魏延道:“若不用奇,如何能過此關!吾受陛下知遇之恩,即便身死,亦無憾矣!”隨後令吳懿總督此處兵馬,魏延卻在軍中挑選了五千精壯士卒,帶了十日之糧,隨著百姓往羊腸阪而去。
在百姓帶領下,第五日成功穿過羊腸阪,繞道壺關後方。
魏延重謝了百姓,率軍趁夜突襲了壺關之後。
夏侯威猝不及防,被魏延翻牆而入。
蜀軍得勢,趁機在關中放火。
吳懿見此,知魏延得計,遂引軍猛攻壺關。
僅僅半個時辰,壺關便被蜀軍所取。
魏延在亂軍之中尋到夏侯威,策馬殺奔而去,夏侯威不敵魏延,被其生擒。
夏侯霸聞之,嘆道:“此番乃是吾兄弟不識地利,以至於此!今季權未死,吾心安矣!”
夏侯惠道:“今蜀軍襲破壺關,陳兵毛城,爲之奈何?”
夏侯霸嘆道:“令義權死守井陘關,防備馬超之軍,其餘之軍,悉數撤回趙國,防備蜀軍。”
數日後,孫禮、甘寧成功在趙國會師,並將趙國城池團團包圍。
夏侯霸據城死守,一連擊退數次進攻。
甘寧與孫禮商議道:“吾軍長途跋涉,正值疲憊,不當在攻城池。”
孫禮道:“某聞文長領兵取了壺關,今已然陳兵毛城,吾等不妨寫信與文長,讓其引兵至此,突襲井陘關,將孟起接應至此?”
甘寧大喜,遂與孫禮一起寫信送至毛城。
魏延收到書信,立即整頓軍馬殺奔至井陘關。
井陘關中僅有士卒三萬,其西面有馬超軍數日攻打,東面又遭受魏延軍馬騷擾,若非夏侯霸事先提醒,或許此時井陘關已然易手。
魏延見攻城不下,便令人將夏侯威綁來,威脅夏侯和。
夏侯和見兄長被生擒,當即動了惻隱之心。
夏侯威被堵住嘴,不得說話,只是在城下亂叫。
魏延見生效,立即催軍攻城。
正當此時,忽見南面一陣煙塵,魏延大驚,以爲是魏軍騎軍殺奔至此,正欲結陣防禦之時,卻看到馬超面孔。
魏延驚問道:“孟起將軍如何出現在此處?”
馬超大笑,道:“此多虧了德昂獻計,其率軍猛攻井陘關,令魏人以爲吾軍主力在此,而吾卻暗暗偷襲了天井關,魏人不備,爲吾去了關隘,是故來此!文長是如何來此的?”
魏延盡述前事,馬超道:“文長善於出奇,昔日走子午,取長安,爲國立下第一功,今日又奇襲羊腸阪,破壺關,真智勇之將!”
魏延聞之大笑。
隨後馬超與魏延合兵一處,猛攻井陘關。
夏侯和終於抵擋不住,被攻破了關隘。
馬超率騎兵突入關中,生擒了夏侯和。
不數日,魏延、馬超引著二十萬大軍抵達趙國城下。
夏侯霸見此大驚,不多時,卻看到夏侯威、夏侯和被綁到陣前。
魏延道:“夏侯霸,今數十萬大軍包圍城池,且汝手足兄弟皆爲階下囚,難道汝還欲抵抗乎?”
夏侯霸恨聲罵道:“寧可戰死,亦不投降!吾兄弟雖死,然足以流芳千古!”言畢令人以弓箭驅逐。
劉瑞在黎陽聽聞馬超、魏延、甘寧、孫禮四將合圍了趙國,遂下旨令魏延引兵平定冀州諸郡、令馬超率軍北進幽州。令甘寧、孫禮繼續圍城。
馬超、魏延收到劉瑞旨意後,率軍離去。
甘寧、孫禮攻打數日,奈何夏侯霸固守有方,不能破其城。陳泰道:“大人可下令退兵,圍而不攻,泰料不出月餘,趙國可自破!”
甘寧問道:“玄伯何出此言?”
陳泰道:“趙國城中有兵卒六萬餘,糧草消耗定然不小。今吾軍只是圍城,斷敵糧道,待魏軍糧草耗盡,其自然出城死戰。以吾軍之衆,安能不勝之?”
甘寧聞之頓悟,遂下令收兵,只是圍城。
夏侯霸在城頭見此,嘆道:“蜀人料到吾軍糧草不敷,爲之奈何!”
夏侯惠道:“城中糧草僅支撐一月,一月之後,大哥欲何爲?”
夏侯霸淡淡一笑,沉默不語。
鄴城,曹睿將各處兵馬召集至城中,此時鄴城守軍足有十萬。
後聽聞各處傳來戰報,盡言哪處城池丟了、哪位將軍戰死,聽得曹睿心中惶恐。
曹真安慰道:“陛下勿憂,老臣必定保陛下無事!”
曹睿僅僅靠著曹真,道:“叔父認爲,魏國社稷還能支撐否?”
曹真只是微微一嘆,沉默不語。
劉瑞與陸遜各自包圍著朝歌、黎陽,因兩處兵馬皆有能人固守,難以攻破。一月之後,忽聞馬超、魏延來報,言幽州、冀州皆被取了。
劉瑞大喜,道:“河北大地,除卻朝歌、黎陽、鄴城、趙國,其餘皆爲朕所取!”
陳登道:“陛下可急令孟起、文長引兵至朝歌,襲鄴城之後。”劉瑞依其言,遣使而去。
趙國城中,夏侯霸在此期間,曾遣軍出城劫寨。
奈何甘寧、孫禮皆備森嚴,非但沒能成功,反而折了數千人馬。
夏侯霸鬱悶非常,只得據城而後。
直到此時,城中糧草耗盡,夏侯霸望了望鄴城方向,對弟弟夏侯惠道:“糧草即將耗盡,不得不出城與蜀人死戰矣!”言畢召集了士卒,率軍殺出城去。
甘寧、孫禮下令各處憑寨固守,不得出戰。
夏侯霸欲攻不能,欲守又不得。
其麾下士卒見此,亦是軍心渙散。
後數日,魏軍士卒多有逃跑者,甘寧見時機成熟,與孫禮商議,打開寨門,率軍殺出。
魏軍猝不及防,被殺得大敗。
夏侯霸領兵死戰,卻被淩統、賀景、賀達等蜀將一齊生擒,夏侯惠爲孫禮所獲。
魏軍士卒見此,皆下跪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