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人羣中一人首先附和劉瑞,表示願意傾力相助反抗地主惡霸。衆人望去,只見一身長七尺餘、體壯肩寬,二十餘歲模樣。
“原來是你啊。”這時有人開口說:“以前我們被那地主欺負的時候你怎麼不出面相助,今日反倒積極了。”
“哼!以前被欺負的時候我們無力反抗!我縱使出面相救,他們定會懷恨在心,更加欺辱大家!這樣我豈不是害了鄉親們?”那人答曰。
頓時大家無言。劉瑞走上前說道:“壯士既如此信任,瑞定不負壯士!不知足下如何稱呼?”
那壯士答曰:“在下姓孫,名禮,字德達,涿郡人。與衆位鄉親一同逃難至此,雖早已不滿惡霸,然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今日聽聞閣下手搏其數人而己無所傷,故知英雄已現!在下本想暗中結交壯士以除惡霸,不想壯士早有此意!故而某願傾力相助。”
“什麼?你說你叫孫禮?”當我聽到那人說出自己的名字後大吃一驚,因爲在前世讀《三國志孫禮傳》時曾看到孫禮爲了救曹睿(魏明帝)手搏猛虎,其忠義勇猛令我非常敬佩!(注:孫禮,魏國人,爲人剛毅勇猛,官至司空)沒想到來到這三國時代遇見的第一個人才竟然是他,雖然孫禮在三國曆史上不是太出名,但此時若能得到這個人的幫助也能用‘張良助漢’這句話來形容了!“太好了!瑞若能得到閣下相助,大事必成!只是僅憑你我二人除去那惡霸恐難矣!不知衆位鄉親有誰還願相助?”
“我願意!”“我也願意!”人羣中陸陸續續站出十幾個大漢,“爲了家人鄉親,我等願助壯士,不死不休!”
劉瑞點點頭說道:“好!今我劉瑞能得到諸位壯士以死力相助,大事不日即成!然此時我等雖抱死志,奈何依舊是寇衆我寡,故而我認爲只能智取,不宜力戰!在下有一計,可將那惡霸及其族人引至此地,到那時大家在一起動手,除去那惡霸!只是還需鄉親們幫忙演一齣戲。”
“沒問題,瑞兒若有所需,使喚便是!我等皆願相助!”李大伯慷慨激昂的說。
劉瑞笑道:“好,其實鄉親們要做的很簡單,你們如此如此即可。”
衆人聽後個個喜笑顏開。
第二天,所有佃戶都頂著烈日在田間勞作,突然有人大喊一聲:“快來看看這是什麼,我好像挖到什麼東西了。”
瞬時間大家涌了過去(這要不是劉瑞事先讓他們這麼做,誰願多管那閒事,你就是挖出恐龍來恐怕也沒人去看)七嘴八舌的說起來。“你看那像不像塊石碑啊,咱們把它挖出來看看。”
沒一會兒那神秘的東西就被挖了出來。“還真是塊石碑,上面好像還刻著字呢,找個識字的看看寫的是什麼”
“都幹什麼呢!還不快去幹活,跑這裡來偷懶,小心老子剝了你們的皮!”突然跑來一個人惡狠狠的罵道。
衆人回頭一看,原來是地主派來的監工“刀疤肥”。這個人長的非常的肥大,而且臉上還有一道很明顯的刀疤,所以大家叫他“刀疤肥”。遠近的人一聽到他的名字都很害怕,因爲的的惡毒兇狠是出了名的,一般會被那地主惡霸派到最不聽話的地方做監工。只要他一出現,所有有想法的人都會乖乖的幹活。
“胖爺,剛剛有人在田地裡挖到一塊石碑,上面好像還刻著字,您過來瞧瞧。”
“嗯?我看看!”刀疤肥走近石碑後發現上面果真刻著字,‘木生子,天恩賜,當祀碑,族必興’“這是什麼意思?‘木生子’,這不是‘李’麼!難道說的是老爺?你們在這裡看著誰也不許碰,我去叫老爺來看看!”說完騎上馬奔向那地主家。
此時劉瑞在暗中悄悄的關注著這一切,當他聽到‘回去叫老爺’這句話時,嘴角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老爺!老爺!東邊的那羣佃戶在地理挖出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字,好像跟老爺有關,您要不要過去看看?”刀疤肥一臉謙卑的說道。
地主聞言,皺了皺眉頭罵道:“喊什麼喊!沒看見老爺我在洗腳!刻得是什麼字?”
“小的也看不太懂,好像是‘木生子,天恩賜,當祀碑,族必興’,好像是這幾個字,小的淺陋,記不太清楚。”刀疤肥答曰。
“什麼!”那地主推開給他洗腳的幾個女僕,吃驚的叫到:“不早說,快帶我去看看!”
“不一會兒,刀疤肥把那地主給請到了田地,那地主推開人羣徑直走向石碑,細細品讀著那幾個字。‘木生子,天恩賜,當祀碑,族必興’“哈哈,這是老天爺要賜福給我家族啊!來人,速去準備祭祀用品,我要在這塊石碑前祭祀天地,以感謝上蒼賜福之恩!對了,去把夫人。少爺們請來一起祭祀,這樣才能顯示我們的誠意!”地主興奮的說道。
“是!”下人們紛紛去準備了,這時有一人對那地主說:“老爺,爲了這麼一塊石碑,沒必要如此興師動衆吧。”
“狗奴才,你懂什麼!驚動了上蒼,小心我抽死你!滾!上蒼勿怪,上蒼勿怪”那地主嘴裡唸叨著。
那個多嘴的下人被這麼一罵,所有有話要說的人都紛紛閉上了嘴,轉身去準備祭祀的東西了。
劉瑞看後,對身後的人說道:“兄弟們,計策成功,那惡霸全族一會兒便到,今日之事成功與否就在此舉,諸位速去拿竹插,準備惡戰!”(諸位莫疑,東漢末年生產力底下,鐵資源很是珍貴,甚至出現過山賊劫掠棺材,專門搶釘棺用的鐵釘,故而貧苦農民找不到刀劍,只能做竹插當武器)
“是!”衆人轟然應諾。
半個時辰後,那惡霸全族紛紛趕到挖出石碑的田地,在挖到石碑的那塊地上建起了祭祀臺。“祭祀開始”祭祀官宣佈祭祀開始。李大地主作爲全族之首,代表全族登臺祭祀。他手捧牛、羊、豬三種牲畜之首拜天祭祀,當他剛剛把托盤舉過頭頂時,突然一隻竹標槍從遠處飛來,一槍便刺穿了那地主的腦袋。頓時場面難以控制,膽小的紛紛逃命。
原來劉瑞等人在暗處等待惡首離開護衛的時機,而他登臺獻祀、雙手舉盤之時便是最佳時機,因爲此時的他既沒有護衛,也沒法抽出手來防禦,故而劉瑞用盡全身力氣拋出標槍,於遠處將那惡首一槍刺死!劉瑞見大事將成,便大喊一聲:“賊首已死,諸位不趁此時大亂之際殺盡他全族,他日必遭報復!焉能爲魚肉任其宰割!”
衆人隨即殺出,那李家惡霸及其全族都被趕殺。劉瑞血紅的眼睛,代表著他手刃的惡人最多!
“諸位隨我衝進李家大院,將屬於我們的東西悉數搶回!”劉瑞手提李家惡首的頭顱,邊走邊喊:“惡人已死,衆位窮苦百姓再不用受其欺凌,願隨我進攻他大院的,請袒右臂!”等到劉瑞走到李家大院的時候,人數竟達到數百人!可見那李氏在此地作惡多端,民有多恨之了。
“衝啊!隨著劉瑞一聲令下,數百人一起衝擊大院院門。李家族人幾乎全部被殺死在田地中,院中只有李家老三還在,只因爲他恰逢有病,所以留下看家。沒想到不到一個時辰,竟然發生如此大的變故。李三此時慌了手腳,連忙組織人力堵門。可惜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劉瑞已經帶人衝進了大院之中。
“李三,你們兄弟數人在牟平作惡多端,早該受罰!今日我劉瑞替天行道,盡屠李氏!汝最好乖乖受死!免得他人在遭罹難!”
“刀疤肥,速來救我!我願將李家財產分一半與給你!”李三聞言,慌忙喊道。
“主人莫怕!今日有我在,我看誰敢亂動!哼哼,有哪個活膩的,來找你肥爺我練練!”(原來刀疤肥眼看局勢不對,撒丫子般跑回了大院想通知李三)
“哼哼,無非是多長了幾層皮而已!還敢在這裡耀武揚威!今日是你自送死,怪不得我劉瑞了!”劉瑞冷哼道。
“原來是你小子,上次大鬧街市打了李家幾條笨狗,就自以爲了不起了!胖爺我那是沒在,要不你小子早見鬼去了!”
劉瑞順手撿起地上的長劍(這是真的鐵劍,不是竹子做的)與那刀疤肥交起手來。僅僅兩招,只見劉瑞劍光一閃,一條紅色血帶在那刀疤肥的脖頸間飛濺而出,一顆人頭隨之落地。衆人的呼聲大起,隨後李氏族人盡被殺,李氏之禍終於消失,牟平再次迎來安寧。適時乃是公元191年。
原來劉瑞對鄉親們說的計策便是利用假的賜福石碑來誘騙李氏族人來此祭祀,那石碑是劉瑞連夜找來並刻字其上,然後埋于田地之中。
劉瑞帶人衝進李家糧倉,只見滿眼的糧食堆積如山!略經清點,竟有三十萬擔糧草,這些糧食夠我們全縣人一年之用了!“兄弟們,將這些糧食保護起來,任何人都不許碰!速速召集全縣人到李家大院,就說李氏剝削百姓,今日滅李,盡得其糧,當分衆之,故請全縣之民來此領糧。”
此令一出,不一時全縣老幼幾乎全部至此。劉瑞站在高臺上大呼:“牟平的鄉親們,我等受李氏殘害已久,今我劉瑞率壯士殺之,盡得其糧,故今日欲將其分與大家。衆位,瑞還有一言!今天下大亂,牟平處偏,朝廷無力管轄,且黃巾四起,若其來攻,恐鄉親再遭災難!故在下以爲不若舉一人爲首,共造防禦以保家,制定方圓,管理民事。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衆人聞言說道:“我等皆願聽從壯士之言!今日壯士即能殺滅惡霸,必能保我等安寧,不若舉足下爲首,共保家園!”“我等皆願足下爲首!”
臺下之人皆推舉劉瑞爲首,劉瑞推辭不得,故而言之:“諸位既信瑞,瑞當肝腦塗地,必不負所托!然還需諸位相助,今日當選官吏管理財務、且如昔日高祖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並將李家糧食分與衆人,其財帛收爲公用。今日當衆人之面拆了李家大院,其木材多爲珍木,諸位可取而建房。”
由是劉瑞自稱牟平縣長,管理民政,且聚青壯修建城牆、增設防禦。
是日孫禮找劉瑞商議曰:“縣長,大亂之後,我等已然安定,在下認爲無兵難以安境!我牟平雖爲小縣,然此時人已達十萬,若黃巾盜賊趁時劫掠,恐難以防備!不若下令組織民兵,令青壯加入,則即可安境,又能治民。”
劉瑞聞言,說道:“吾亦有此意,怎奈無人可爲統帥,今見壯士,瑞以尋得統帥之人!某即日便下達招募令,並請閣下爲校尉,操練軍士,還請不要推辭。”
孫禮答曰:“哪裡哪裡,若縣長信得過,在下願效犬馬之勞!”
劉瑞當即下達招募令,且同時下達撫卹令。言:“參軍者享有月俸,且軍之家屬減免一半賦稅;並重新規定稅收,每戶十五分之一且免人頭稅。”令下,全民皆喜。劉瑞更廣招流民,與其田地,並規定:“流民所得之地,前三年賦稅收其三分之一,三年後改爲十五分之一,且種滿三年,田地歸己。由是牟平周圍百姓漸漸聚於牟平縣內,人口約達二十萬!經數日挑選,劉瑞選得年輕體壯之士五千人,盡皆交於孫禮,令其操練,漸成行伍,經半年,已成軍形。
經數月經營管理,牟平縣生機勃勃,恢復了昔日的繁華。劉瑞終於可以騰出時間好好照顧母親與妹妹了。這裡還要介紹一下劉瑞的母親---其母甘氏(諸位看官莫要強求時間了,歷史上甘氏是劉備入豫州時娶的,然而此書劇情需要,所以提前了近十年,諸位莫怪),與丈夫失去聯繫後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原本在家鄉時就已非常出名,因爲遠近在沒有比他更美麗的女孩子,所以很多人慕名前來提親,但她都拒絕了。直至遇到了劉瑞的父親,甘氏纔將芳心許給此人。當同鄉知道她的遭遇後很同情她,曾有人勸他改嫁,然而甘氏一直拒絕,她說:烈女不事二夫!且丈夫失蹤,生死不明,豈可改嫁!因此這些年她一直帶著薇兒獨居。吃過中午飯,甘氏獨自一人坐在庭院中賞花。可能是想到傷心事,看著看著苦淚順著她潔白的臉頰流了下來。正巧被劉瑞看到,故而問曰:“母親爲何落淚?”
甘氏聞言,說道:“哦,無他,只是思念你的父親了。”
對了,我來到三國後還不知道我的父親是誰!“母親,兒只聽說兒一歲那年父親擊黃巾軍失敗,下落不明,不知父親是誰?兒願竭力找尋!”
甘氏似乎從劉瑞的話中聽到了希望,原本剛剛停止落淚的她喜極而泣,說道:“瑞兒,汝父乃是......”
“伯母,聽說瑞哥哥在這裡,我要找他玩。!”不遠處傳來一聲嬌滴滴的聲音,劉瑞順著聲音一看,原來是小妹薇兒啊。
劉瑞親切的喊道:“來,薇兒,哥哥在這裡。”
“薇兒也想知道大伯是誰,鄉親們都說他是英雄!”
“好,那伯母就一同講給你聽!”
欲知劉瑞生父爲誰,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