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章鄧伯苗出使江東 孫仲謀遣使議和
沮授說道:“臣之意乃是欲令孫權以金錢、糧草、器械與大王交換,如此大王既能於江東百姓中施以恩德,又獲得無數物資,豈不兩全其美!”
關羽皺著眉頭,道:“此行爲跟打家劫舍有何區別!”
沮授道:“此乃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況且如今荊州百姓疲憊,又缺乏糧草,若突起戰事恐無糧草接濟,故臣思得此法!”
劉備笑道:“公與之法,甚合孤意!”
劉瑞問道:“不知公與先生打算讓孫權出多少贖金?”
衆人聽聞‘贖金’二字,皆大笑。劉備道:“‘贖金’二字不適合,當改爲求和之禮!”
劉瑞輕聲的自言自語道:“不都一樣麼。”
張飛笑道:“對,是該叫求和之禮!公與可不能心軟,狠狠的跟孫權要價!”
沮授道:“五萬士卒加江東大都督及文武大臣,這筆帳可不好算,待臣與長文思慮思慮。”
劉備點點頭,道:“好,公與、長文,汝二人且先想想,孤遣人前往孫權那裡,探探孫權口風。”而後劉備遣鄧芝出使江東。
此時孫權正屯兵於黃州,忽聞劉備使者至,故令人將鄧芝請來,分主客坐好後,孫權道:“不知伯苗此來何意?”
鄧芝道:“奉漢王之令,特來與吳侯洽談議和之事!”
孫權道:“原本孫劉兩家親密無間,奈何前日曹操遣使來此,挑撥兩家關係。孤一時不察,中曹賊奸計,這纔出兵攻打荊州!今漢王有意議和,孤當然願意!”
鄧芝道:“漢王亦是知曉吳侯乃是中了曹賊奸計,故王世子率軍馳援荊州之時,大王曾囑咐,令其不可過多殺虐!”
孫權聞之,心頭一震,問道:“如今江東兵卒還剩幾人?”
鄧芝道:“吳侯不必擔憂!前翻之戰,江東兵卒雖有傷亡,然數量並不多,被生擒者有五萬餘人!”
孫權身旁的文武聽到後,不禁長舒一口氣。只是自此廳中突然安靜,鄧芝不再說話,孫權也不再發問。衆人僵在哪裡,場面非常尷尬。
諸葛瑾起身說道:“敢問漢王打算如何處置那些兵將?”
鄧芝嘆了口氣,道:“實不相瞞,如今漢王正爲此事犯愁!”此言一出,江東文武不禁瞪大眼睛,大氣不敢喘。
鄧芝看到後,暗自笑了笑,說道:“數日前漢王抵達江夏,而後召集衆文武商議如何發落俘虜。”
孫權正聽得出神,鄧芝突然不再說話,孫權小心地問道:“不知商議的結果如何?”
鄧芝再次長嘆一聲,道:“因五萬兵將在荊州長期駐紮,故消耗了大量糧草,致使荊益之地糧草匱乏!大多數人因此而建議漢王招降,而後令其屯田。然畢竟那些士卒之根本在江東,恐看管不嚴,士卒逃亡。故有人提言欲...”說著雙手做了一個殺的動作。
孫權大驚,道:“萬萬不可!”
鄧芝道:“漢王亦知曉爲此事太傷天和,故也有人提出言欲將士卒盡數放回江東,然這些時日所消耗的糧草,卻...所以漢王正爲此事而頭疼。如今大多數人贊成漢王盡皆殺之,恐長久下去,漢王也拗不過衆人啊!”
孫權急出一頭汗,道:“糧草之事簡單,孤願意傾盡糧倉所存換取士卒性命!”
鄧芝心中暗笑,大魚上鉤了!孫權見他眉頭不展,道:“難道漢王不允?”
鄧芝道:“倒也不是,即便是吳侯傾盡糧草,恐怕衆人也不同意。料漢王也不會一意孤行,違背衆人之意而放人!”
孫權道:“只要能放回那些降卒,孤無所不應!”孫權說此話時,幾乎是在牙縫中擠出的。
鄧芝道:“既然吳侯將話說道這份上,那某便暫且回去,將吳侯之意告與漢王。”
孫權方欲應允,張昭起身說道:“伯苗一路辛苦,不妨在黃州休息一日。”
孫權聞張昭之言,知曉其意,道:“對,對!伯苗且在此處休息一夜,明日孤親自相送,如何?”
鄧芝笑道:“既如此,某便暫且住一日。”隨後回到驛館。
待鄧芝走後,孫權召集衆文武。張昭道:“主公真打算傾盡糧倉換降卒?”
孫權苦著臉,說道:“如今江東帶甲者僅有十餘萬,孤能不傾盡全力將他們換回麼!”
張昭問道:“那子明他們呢?”
孫權長嘆一聲,道:“我江東精英大多被擒,故當然願意將他們換回,只恐劉備不允啊!”
張昭道:“主公不若遣一使者前去江夏跟劉備交涉,看看他們是何意見!”
孫權點點頭,道:“不知何人可爲使?”
張昭沉思一刻後,道:“唯有諸葛子瑜合適!”
孫權看著諸葛瑾,道:“子瑜可願前往?”
諸葛瑾抱拳道:“但憑主公差遣!只是若劉備開出條件,臣該如何?”
孫權道:“若是要金錢糧草,汝可盡皆應允,若要割地,則再議!”諸葛瑾點頭領命。
翌日,孫權親自送鄧芝上船,臨行前,道:“爲表我江東之誠意,孤打算令諸葛瑾隨伯苗一同前往江夏。”
鄧芝道:“如此也好。”隨後鄧芝與諸葛瑾一同回到江夏。
江夏城,鄧芝引著諸葛瑾來到議事廳。劉備聽聞江東來使,早早將衆文武喚來。
不時,諸葛瑾走進議事廳,看到劉備正坐中央,心思如今江東勢弱,不可莽撞,故俯身向劉備一拜,道:“臣諸葛瑾封吳侯之令特來拜見漢王!”
劉備見諸葛瑾如此謙卑,慌忙令人將他扶起,並賜予坐墊。待諸葛瑾落座後,劉備問道:“子瑜先生可是來此跟孤談判的?不知吳侯是何意見?”
諸葛瑾道:“啓稟漢王,前翻吳侯因一時不察,誤中曹操奸計,故遣兵偷襲荊州,如今吳侯好不後悔!昨日貴使言漢王仁慈愛民,不忍殺生,故留養江東降卒於荊州!吳侯對此感激不盡,言願傾盡糧倉所存將降卒換回。”
劉備看了看左右的陳羣、沮授。沮授起身叱責道:“好一個一時不察,險些葬送吾主荊州之地!漢王雖仁慈,然若要將士卒放回在助紂爲虐,我們爲人臣子者絕不同意!”
言畢向劉備跪拜,道:“請漢王將降卒盡皆坑之!”
諸葛瑾聞之,嚇出一聲冷汗,唯恐劉備準許。不時張飛起身道:“大哥放心,將那些降卒交與俺,俺保證儘快了結了他們!”
劉備皺著眉頭,看著堂下的沮授、張飛,道:“這...”
諸葛瑾趕忙避席跪於堂下,道:“漢王萬萬不可啊!”
張飛轉身怒視諸葛瑾,道:“俺大哥看在孔明的面子上給汝賜座,汝若在不識趣,休怪俺不客氣了!”言畢挽起袖口準備打人。
劉備趕忙令人組織,道:“翼德不可無禮,還不速速退下!”
張飛氣哄哄的退了下去。劉備道:“翼德莽撞,讓先生受驚了!”諸葛瑾連稱不敢。
劉備道:“實不相瞞,孤心中亦是欲歸還降卒,奈何剛剛先生見了,孤麾下文武盡皆反對,這讓孤甚是爲難啊!”
諸葛瑾道:“還請漢王憐憫我江東老幼,不要壞其性命啊!只要漢王將降卒釋放,要多少糧草吳侯皆願答應!”
劉瑞聞之,皺著眉頭,道:“子瑜先生此言差矣!父王雖然缺糧,倒不至於勒索吳侯!只要吳侯有誠意,糧草之事可不提!”
諸葛瑾道:“不知如何才能算是有誠意?”
劉備道:“這樣,子瑜可速回黃州,讓吳侯親自來江夏跟孤商談,如何?”諸葛瑾聞之,面露難色。
張飛看到後騰的站起來,道:“如何?孫權小兒要是不來,俺可自行決斷了!”
諸葛瑾連忙道:“請大王寬限數日,容臣將此事告訴吳侯。”
劉備笑道:“如此有勞先生了。”
諸葛瑾看了張飛一眼,道:“這降卒之事...”
劉備道:“先生儘管放心,孤絕不傷害他們。”
諸葛瑾長舒一口氣,方欲離開,突然想起呂蒙等人,故轉身再拜,道:“不知大王如何處置呂蒙等人?”
張飛見他囉囉嗦嗦,一拍桌子,起來喝到:“俺大哥讓你回去,哪那麼多話!”
諸葛瑾見張飛一臉怒色,嚇得戰戰兢兢。劉備起身,挽著諸葛瑾手臂,道:“子瑜先回,子明等人,不若待吳侯來了再行商議!”
諸葛瑾道:“既如此,臣暫且回去與吳侯商議。”而後辭別了劉備離開。
待諸葛瑾走後,張飛立在那裡哈哈大笑。劉備亦是笑道:“翼德如何這般嚇子瑜!”
張飛笑道:“俺要不嚇唬嚇唬他,他能答應的這麼痛快麼!對付那幫文人就得這樣!”
衆文士聞之,皆慶幸自己不用跟張飛這般交談。
隨後劉備對陳羣、沮授說道:“二位先生可想好了?”
陳羣道:“這....還是先聽聽孫權打算給多少了。”
劉備笑著點點頭,道:“也好,只是不知那孫權敢不敢來。”
劉瑞笑道:“孫權甚有膽略,兒料其必來!”
諸葛瑾一路快船回到黃州,將劉備之話帶給孫權。張昭聞之,道:“主公不可前去啊!那劉備定然沒安好心,恐此去難以在回江東矣!”孫權聞之,只是嘆了口氣。
而後向諸葛瑾問道:“子瑜認爲,孤當不當去?”
諸葛瑾,道:“臣認爲主公當去!”
張昭道:“子瑜豈可出此亂語!”
諸葛瑾道:“子布勿憂,料那劉備非此小人!”孫權依舊不能決。
不時僕人言顧雍求見。孫權聞之大喜,道:“元嘆此來,必有教我!”而後孫權親自出去迎接。
孫權問道:“子瑜言劉備欲邀孤前往江夏商談,元嘆認爲孤當不當去?”
顧雍道:“臣以爲主公當去!”
孫權道:“然子布顧慮劉備加害於孤,爲之奈何?”
顧雍笑道:“此時簡單!主公可令人將此事散播出去,讓天下之人皆知,劉備向來注重名聲,故定不敢加害於主公!”
孫權大喜,道:“好,孤這便去準備!”
數日後,孫劉會面之事傳的沸沸揚揚。此時曹操因病留於洛陽,忽聞孫劉會面之事,故託病召集衆文武,道:“孫劉會面之事,想必諸位也有所耳聞了,不知爾等認爲如何?”
賈詡道:“想必是孫權欲討回呂蒙及一干兵將,故甘冒風險前往!”
曹操沉思一刻,道:“如此說來,孫權將與劉備同盟了!”
司馬懿道:“此時孫權勢微,不得不屈身與劉備聯合!臣有一計可令孫劉相併!”
曹操問其計,司馬懿道:“大王可於孫劉相談之際差人前往江夏宣旨,表封孫權爲驃騎將軍、南昌侯,領荊州牧。”
曹操聞之,撫掌笑道:“果真妙計!”而後算定日期,派使者前往江夏,待孫劉會面之際宣旨。
話說孫權答應劉備之邀,決定前往江夏。事先令諸葛瑾在此去江夏告知此事。
劉備聞之,道:“子瑜可轉告吳侯,言孤定在江夏擺好宴席等待吳侯!”
待諸葛瑾走後,關羽道:“如今孫劉會面鬧得天下皆知,也不知是何人傳出的信!”
劉備道:“果有此事?”
沮授道:“此乃孫權自保之法!”
劉備聞之,面露不解。沮授道:“孫權恐大王加害於他,故令人將此事佈告天下,使世人皆知!若孫權在江夏遭遇不測,則世人定以爲是主公所爲。孫權料想主公注重名聲,必不加害他了!”
劉備點點頭,笑道:“這孫仲謀果然有膽略!”
關羽冷哼一聲,道:“依照先生之言,此次我等不能控制住孫權了?”
沮授笑道:“即便孫權不將此事佈告天下,主公也不可害孫權!”
劉備道:“公與請細言。”
沮授道:“孫氏在江東立已三世,深得民心。若孫權在江夏受害,則江東士民必將同仇敵愾,舉兵來犯。到時曹操在中原作壁上觀,待孫劉兩敗俱傷之時突然出兵,到時恐難以御之矣!”
劉備點點頭,道:“公與言之有理!孤原本就不欲加害孫權。”
關羽嘆了口氣,道:“只恐放虎歸山之後,再難擒之了!”
劉瑞聞之,笑道:“此事簡單,父王用降卒挖空孫權府庫,而後再以呂蒙等人令孫權割柴桑之地,如此削弱孫權,強大自己!待時機成熟,父王便可提兵伐曹滅孫,一統天下!”
劉備看了看地圖,道:“柴桑乃是遏制我軍東進之要塞,孫權安肯割讓?”
劉瑞笑道:“一郡之地與十餘員大將,孰輕孰重,孫權還是想的過來的!”
劉備聞之,笑道:“瑞兒越來越奸猾了!”言畢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