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25章 布空城智欺夏侯渡黃河蜀人進兵

125章布空城智欺夏侯 渡黃河蜀人進兵

夏侯霸聞解良失守,當即引著六萬軍返回河東。

翌日,夏侯霸令夏侯威駐軍蒲阪,調夏侯惠引兵一萬爲先鋒,往解良而去。夏侯霸自引六萬大軍從後接應。

夏侯惠奉命,引軍抵達解良南三十里處。

時馬岱奉命奇襲此城後,遣出無數遊騎四處探查,言一旦發現魏軍立即返還。

當日,影狼探得魏軍距離此處三十里,匆忙返回城中相報。

馬岱聞之,令士卒盡皆出城退至河西。又打開四門,遣原城中聾啞老卒於四門處散水掃路,拔去城頭所有旌旗。

Www◆ TTκan◆ C○

及夏侯惠率軍抵達此處,忽聞解良城頭無有旌旗、且四門大開。

其心中生疑,不敢擅自入城。

不時,夏侯霸引軍來到此處,見夏侯惠停軍在此,問起原因。

夏侯惠手指解良,道:“解良四門齊開,外有士卒掃路,內無蜀軍旌旗。吾恐蜀人用詐,故不敢輕舉妄動!”

夏侯霸聞之,親自走到陣前,繞城走了一圈,欲召喚掃路降卒詢問,奈何其皆聾啞之人。

夏侯霸無奈,喚來一隊斥候,令其入城探查。

斥候謹慎地走入城中,並不見埋伏,而後又向前走了數步。

忽聞數聲慘叫,所去斥候唯有一人生還。

夏侯霸問起情況,斥候戰戰兢兢道:“城中未見蜀軍,然卻有無數陷阱,入城的兄弟皆陷入其中!”

夏侯霸大怒,又喚來數支斥候,囑咐其小心陷阱,又潛入城中。

正當斥候剛剛踏進城門,忽聞城中隱約傳來鼓聲。

夏侯霸大驚,急將斥候換回,列陣等待。

然許久之後,鼓聲越來越大,卻不見一名蜀軍出來。

夏侯霸心疑,卻不敢輕易再遣人入城。

夏侯惠道:“兄長,蜀人狡詐,不若暫於城下立寨安營!”

夏侯霸知麾下士卒奔波已久,疲憊不堪,故依其言。

待大寨立好,忽聞城中鼓聲漸漸消失。夏侯霸早已失去耐心,遣軍千人入城打探,夏侯霸立馬於城外。

待士卒入城,時常傳來聲聲慘叫。

夏侯霸面色極差,怒目看著眼前的解良。

不時,入城的千人生還八百餘人,爲首一小校來到夏侯霸面前,道:“啓稟將軍,城中並無一名蜀軍!”

夏侯霸聞之大怒,道:“汝可探查清楚?”

小校道:“探查清楚!”

夏侯霸道:“若吾蜀軍,何處擊鼓?”

小校面露難色,道:“城中卻無蜀軍,鼓聲乃是羊在擊鼓。”

夏侯霸滿臉不信看著小校。

俄而,其自領萬人殺入城中。來到小校口中的校場。

夏侯霸看到眼前一切,不禁仰天咆哮。

‘咚....咚...咚’,偶爾間,再次傳來幾聲微弱的鼓音。

及夏侯惠引軍入城,看到校場之上立著數百架戰鼓。戰鼓之上縛著羊。鼓架旁立著一口裝滿水的大瓦罐,瓦罐下有火燒過的痕跡。

夏侯惠走到兄長身旁,手指前方,一臉的疑惑。

夏侯霸長嘆一聲,道:“蜀人竟用一座空城,拖住吾一整日!弟弟所聞鼓聲,乃是羔羊擊鼓!馬岱令人架起瓦罐燒水,待水滾之後,熱氣蒸烤羔羊。羊不耐熱,卻又走脫不得,只得猛擊鼓。待火滅水涼,鼓聲漸漸消失!”

夏侯惠道:“難道蜀人早已撤走?”

夏侯霸自嘲一笑,道:“自聽聞賢弟軍馬,馬岱便已撤走!”

夏侯惠道:“不料蜀人竟如此懼怕大哥,聞大哥之名,竟不戰自走!”

夏侯霸聞之,突然想到什麼,喝到:“不好,中計矣!”

馬超引著敗軍逃到河面,其點算損失,折兵五千。

馬超長嘆一聲,拿出懷中的錦囊,覽後大喜,下令船隻停於河面。

直到夜幕降臨,馬超見江面突起大霧,不禁大喜。調撥船頭,率軍殺回夏陽。

夏侯霸率軍走後,公孫王奉命駐守首陽山,僅令一偏將統兵千人駐守港口。

此時魏軍皆知馬超新敗,故防備甚是鬆懈,加之河面突起水霧,致使馬超軍抵達夏陽時,竟無人知曉。

馬超見之大喜,引兵突發進攻。

夏陽港再次失守。馬超奪了港口,領兵直奔首陽山。

公孫王統兵于山下立起三座大寨,又在山頂立下一寨。公孫王自居山頂大寨。

馬超領兵殺到山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破魏軍山下三處大寨。

及蜀軍衝到半山腰時,公孫王才知曉,只得匆忙率軍迎戰。

馬超單槍匹馬,衝在最前線,正見迎面殺來一將,其身後旗幟大書‘公孫’,馬超不答話,策馬衝上去。迎面大將手持大錘,迎著馬超砸將下來。

馬超見準時機,一槍挑飛其大錘,繼而收槍再刺,只聽一聲慘叫,公孫王墜馬而死。

魏軍見主將被殺,紛紛四散而逃。

馬超領兵趕殺一陣後收軍,在山上險要之地設防。

夏侯霸看到解良竟是空城一座,不禁大悟。

馬岱絕不會白白擺下空城計拖住自己,其意必是他處。

夏侯惠看到表情呆滯的兄長,問道:“兄長如何了?”

夏侯霸道:“吾料首陽山必然有失!”

夏侯惠並不知所以,一臉疑惑。

良久之後,夏侯霸對夏侯惠道:“弟弟帥軍萬人死守此處,切記,不可莽撞!”夏侯惠抱拳應諾。

吩咐之後,夏侯霸引著六萬大軍前往蒲阪迎戰徐庶。

馬岱引軍撤出解良後,立即登船回到河西,並遣使告知徐庶。

使者當日抵達蒲阪,盡述前事。

徐庶聞之,趁夜領軍撤回河西。

翌日,夏侯威登城觀望,見城外空蕩蕩,不見一名蜀軍。

其唯恐徐庶使詐,遂遣出探馬四處遊弋,得知蜀軍連夜登船撤走,夏侯威這才長舒一口氣。

當日,夏侯霸引軍抵達蒲阪,忽聞蜀軍撤退,更堅定了夏侯霸的猜想---首陽山失守。

果然,不時首陽山的敗卒來報,言馬超趁河面起霧,領軍在此殺回。夏陽港將士猝不及防,爲其所奪,馬超繼而急行軍奔襲了首陽山,斬公孫王。

雖說夏侯霸早已預料,但聞之此事,還是吃了一驚。

夏侯威道:“兄長,如今蜀軍已然在河東立足,爲之奈何?”

夏侯霸道:“死守蒲州、大陽,另遣軍士火速渡河,報知鄧鎮西。”

徐庶撤軍後,令馬岱引軍兩萬駐紮於馮翊,防備魏軍渡河。而後引著陳式、霍峻率軍三萬渡過黃河,抵達首陽山,與馬超合兵一處。

徐庶見馬超在山上立下的營寨,對其大加讚賞。

待衆人入帳,馬超問道:“先生此番究竟如何謀劃,超思慮數日不得其解!”

徐庶笑道:“夏侯霸深諳兵法,頗有謀略,非易與之輩。故吾令孟起與伯瞻於蒲阪、蒲州廣設疑兵,而夏陽港附近卻無有動靜,此必能讓夏侯霸起疑,而將其主力誘騙至此!”

馬超道:“先生既然知曉夏侯霸必有埋伏,如何還讓某領兵前去?”

徐庶笑道:“吾故意令孟起先敗一陣,如此夏侯霸必然輕心。吾卻引兵渡過黃河,奇襲蒲阪,而分兵去解良,攪得河東不安。如此夏侯霸必然焦躁,不敢久留首陽山!其知孟起兵敗,不會再渡黃河,必然引著大軍殺奔解良!如此首陽山定必空虛,故以錦囊計交與孟起,令率軍再戰首陽!”

馬岱道:“那先生如何讓末將棄瞭解良?”

徐庶道:“夏侯霸救援解良,必然傾全力而去,其兵鋒不可擋。以伯瞻之力,決不可與其抗衡。既知不敵,何必再戰!故令汝以空城拖住夏侯霸,汝可安全退至河西、吾亦能早他一步得到戰報,不與夏侯霸斷我後路之機會!”

二將聞之,皆拜服。

馬超道:“今賴先生之謀,已然立足於河東,不知先生可有計策取此郡?”

徐庶道:“經此一戰,夏侯霸必然謹慎,河東不易取也!”

馬超道:“話雖如此,然豈能空守山頭而無所事事?”

徐庶笑道:“孟起勿憂!吾聞影狼來報,今文遠取了淮南、伯言取了豫州、子義領兵攻克崤山、陛下與鄧艾對峙於函谷!此戰魏國傾全力而出,難以再遣援軍!孟起只需在此處拖住河東魏軍,令其不能馳援他處!”

馬超嘆道:“奈何兵力不足,否則別說河東,便是幷州也一併取了!”徐庶聞之,微微一笑。

夏侯霸引軍屯駐安邑,別遣大將蔣奇進駐大陽。如此蒲州、大陽、安邑互成犄角之勢。

馬超自佔據首陽山後,一直欲進兵取河東。

徐庶道:“夏侯霸如此安排,必定不會出戰。”

馬超笑道:“先生難道忘記善言在此?”言畢哈哈大笑。

馬超帶著弟弟馬岱、偏將軍黃敘,引軍五萬殺下山去。

其聞之蒲州守將乃是夏侯和,遂率軍抵達蒲州,令黃敘前去罵戰,將夏侯和引出。

夏侯和亦聽聞殺父仇人黃忠之子黃敘在此,本欲出城迎之,奈何夏侯霸曾下死令,言即便黃忠死而復生來到城下,亦不可出城迎戰。

夏侯和只得忍下心頭怒火,任由黃敘辱罵。

馬超見此,知魏軍死守,遂怏怏而回。

徐庶在首陽山見馬超歸來,笑道:“孟起可曾斬將?”

馬超搖搖頭,道:“夏侯和死守城池,並不出戰!”

徐庶笑道:“此處有一天大功勞,孟起可願去?”

馬超大喜,把徐庶拉到別處,問道:“有甚麼天大功勞?”

徐庶道:“倘若孟起助陛下取了函谷關,功勞可大否?”

馬超道:“先生可有計策?”

徐庶道:“孟起可領兵渡河奇襲jia縣,與太史慈合兵一處,攻打弘農!弘農破,則函谷弱矣!”

馬超道:“倘若吾引兵渡河,須得三五萬人馬方能如意!若夏侯霸聞知此事,引兵來攻,如何?”

徐庶道:“孟起可將帥旗一併帶走,夏侯霸見孟起帥旗不在,必不敢來攻!”

馬超道:“先生此言差矣!若夏侯霸不見吾大旗,必知吾領兵渡河,他如何不會來攻!”

徐庶道:“兵法有云‘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吾故意將孟起不在首陽之事告訴夏侯霸,其必以爲吾欲賺他出城,卻埋下伏兵截殺他!故魏軍絕不會來!”

馬超服其言,當夜領著五萬大軍渡過黃河。

時太史慈與張頜引兵八萬圍困弘農,因徐晃固守有方,故未曾攻破。二將恐洛陽再來援軍,遂引兵襲取了曹陽、jia縣。

當馬超引兵渡河來到jia縣,見城頭高掛蜀軍大旗,其心中大驚。

不時jia縣守將見到馬超,立即出城將其迎進來,盡述前事。

馬超大喜,道:“汝可好生看守城池,吾這便引軍與子義、雋義合兵一處!”

翌日,馬超領軍來到弘農城下,正看到四面圍城的蜀軍。

太史慈、張頜聽聞馬超來援,二人皆出寨相迎。

馬超道:“如今弘農如何了?”

太史慈道:“徐晃憑藉堅城、並衆三萬餘死守此城,甚難破之!”

馬超笑道:“二位勿憂!此番吾領五萬軍至此,必破弘農!”由是三人合兵一處,率軍猛攻弘農。

徐晃立在城頭,看到馬超帥旗,不禁頭皮發麻。

此間一個太史慈、一個張頜已經令他夠頭疼,如今又來一錦馬超,三人皆非易與之輩,且蜀軍實力大增,守城不易!

時鄧艾因聞知崤山有失,故分兵馳援弘農,其兵力不足,只得退守函谷關。

劉瑞正與其在關下對峙,忽聞馬超引兵攻下首陽山,今立大寨于山上。劉瑞聞之,道:“元直何不進兵去河東,卻令孟起渡河?”

龐統道:“陛下,臣聞曹睿令夏侯兄弟領兵十萬馳援河東,並河東守軍,其實力超過是三萬!孟起兵力不足,是故取不得安邑,其聞陛下爲險關所阻,故令孟起渡河!”

劉瑞頓悟,道:“今魏國傾巢而出,再無援軍,然朕卻未曾徵用益州軍。今孟起兵力不足,朕欲調撥益州軍十萬前來支援,衆卿認爲如何?”

田豐道:“魏國正值四面楚歌之時,陛下多一份戰力,則其將多一份危難!”

正當此時,忽姜維遣使至,言在金城練得一支鐵車軍,欲前來助戰。

劉瑞聞之大喜,當即下旨,以陳羣之子陳泰代姜維之職,爲護羌中郎將,令姜維引鐵車軍前來支援!而後再遣使者往益州,令吳懿督率十萬益州軍出漢中,往首陽山進兵。

八十七章 北伐曹魏三136章 假中計王雙伏誅牧野坡騎軍交鋒二十章 拜獻帝劉瑞訴身世封太守持節回牟平125章 布空城智欺夏侯渡黃河蜀人進兵第2章 揭身世老人爲指路 尋得母抗惡得忠良二十二感知遇張遼降牟平據徐州父子首相聚133章 破淮陰周邵泄恨遇周魴曹休再敗六十一章 漢中之戰二120章 滿伯寧兵敗葉縣樂文謙受挫汝南107章 劫吳營蜀軍大勝戰鄱陽潘馬授首八十五章 北伐曹魏一十九章 司馬徽坐論天下勢戰惡匪力救漢公主二十九華元化妙手醫陳登沙頭鎮生擒江東將四十八章 赤壁風雲起四七十二章 圍朱然文聘用計破沔陽關張鏖戰108章 領狼軍出兵伐吳破黟縣劉瑞用謀三十五章 三尺舌聯合吳楚劉關張桃園結義第1章 遊泰山少年墜山崖 夢驚醒穿越到三國四十四章 斬曹純劉瑞救父曹阿瞞怒調大軍二十五破夏侯田豐出奇計劉皇叔兵敗奔汝南110章 戰涇水孫劉對壘出奇策龐德襲城127章 司馬懿巧渡黃河劉炎興智斬奸細108章 領狼軍出兵伐吳破黟縣劉瑞用謀六十章 漢中之戰一八十四章 江東迎親四五十二掌荊州劉備受封感知遇張鬆獻第5章 太史慈力戰黃巾將 難破城管亥無糧草七十六章 鄧伯苗出使江東孫仲謀遣使議和第40章 瞞蔡瑁劉瑞用計 曹孟德率軍伐荊十七章 三江口大戰錦帆賊甘興霸棄惡投明主十六章 駕商船遠航大海上起風波袁氏平青州十七章 三江口大戰錦帆賊甘興霸棄惡投明主三十五章 三尺舌聯合吳楚劉關張桃園結義八十八章 北伐曹魏四138章 敗魏軍曹彰死節司馬懿議奏棄城130章 破陳留徐晃授首襲魏寨孫禮劃謀五十九章 起狼軍炎興掛帥戰張飛龐德逞勇三十四章 渡淯水子義逞勇破夏侯曹軍喪膽九十九章 劉炎興巡視荊州孫尚香返鄉省親六十一章 漢中之戰二四十一章 曹孟德橫渡襄江劉豫州死守大寨131章 襲譙郡迫降毋丘龐士元計誘蔣奇七十一章 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142章 伐曹魏三出大軍謀朝歌陳登獻計132章 巧進兵奇襲淮安下鹽瀆老將奮武五十九章 起狼軍炎興掛帥戰張飛龐德逞勇106章 臧宣高力挫二將潘承明設計劫營七十六章 鄧伯苗出使江東孫仲謀遣使議和六十六章 漢中之戰七127章 司馬懿巧渡黃河劉炎興智斬奸細134章 明進兵暗襲靈璧克泗縣進逼下蔡十二章 設醫官華佗首出仕徐州亂父子再相隔129章 破虎牢利器顯威毒鄧艾驅民守城致讀者朋友121章 斬二將趙雲立威奪魏寨蜀軍再勝五十章 洞庭湖兩軍對峙諸葛亮遊說江東九十八章 司馬孚出使江東孫仲謀驅逐魏使六十八章 漢中之戰九二十九華元化妙手醫陳登沙頭鎮生擒江東將六十二章 漢中之戰三116章 夾石路曹休大敗用奇兵徑取合肥六十一章 漢中之戰二九十章 北伐曹魏六第9章 田元皓妙計取黃縣 張雋義力戰破東萊八十章 陳元龍下聘定期劉炎興江東迎親三十六章 嫁公主皇叔得計娶雙妻劉瑞大婚139 曹子廉奮兵敗周邵駱公緒妙計謀下邳二十八襲營寨曹丕遭敗績退曹兵劉瑞遷軍民六十三章 漢中之戰四二十二感知遇張遼降牟平據徐州父子首相聚103章 陳元龍火燒魏寨司馬懿河東布謀四十八章 赤壁風雲起四一百零一章 劉炎興殺將破陣龐令明怒戰夏侯109章 過華山陳登施計破陵陽狼軍用武第7章 革軍旅劉瑞建狼軍 廣招賢牟平添智臣九十五章 布軍陣陳登破羌斬敵酋姜維建功111章 戰長江周泰斗勇破孫權張龐用兵108章 領狼軍出兵伐吳破黟縣劉瑞用謀117章 起三軍劉瑞伐魏誘魏軍張遼設謀107章 劫吳營蜀軍大勝戰鄱陽潘馬授首七十九章 呂子衡成都說媒劉玄德花園逼婚108章 領狼軍出兵伐吳破黟縣劉瑞用謀113章 取廬江吳氏修書降孫權單騎入城二十章 拜獻帝劉瑞訴身世封太守持節回牟平六十五章 漢中之戰六139 曹子廉奮兵敗周邵駱公緒妙計謀下邳119章 錦囊計妙取上蔡識敵謀陸遜移兵五十五章 法孝直進言取蜀劉玄德擇將出兵九十二章 北伐曹魏八四十二章 破曹軍張趙顯威襲襄陽二蔡獻計三十六章 嫁公主皇叔得計娶雙妻劉瑞大婚105章 孫仲謀江東稱帝張文遠彭澤破敵118章 淮水南曹真折軍陸伯言兵臨古城三十五章 三尺舌聯合吳楚劉關張桃園結義103章 陳元龍火燒魏寨司馬懿河東布謀十七章 三江口大戰錦帆賊甘興霸棄惡投明主七十七章 訪江夏孫權出使換戰俘賠款割地十一章 顯辯才勸退曹瞞兵起風波牟平現瘟疫七十七章 訪江夏孫權出使換戰俘賠款割地122章 鄧士載夜襲蜀寨劉炎興陣前逞威
八十七章 北伐曹魏三136章 假中計王雙伏誅牧野坡騎軍交鋒二十章 拜獻帝劉瑞訴身世封太守持節回牟平125章 布空城智欺夏侯渡黃河蜀人進兵第2章 揭身世老人爲指路 尋得母抗惡得忠良二十二感知遇張遼降牟平據徐州父子首相聚133章 破淮陰周邵泄恨遇周魴曹休再敗六十一章 漢中之戰二120章 滿伯寧兵敗葉縣樂文謙受挫汝南107章 劫吳營蜀軍大勝戰鄱陽潘馬授首八十五章 北伐曹魏一十九章 司馬徽坐論天下勢戰惡匪力救漢公主二十九華元化妙手醫陳登沙頭鎮生擒江東將四十八章 赤壁風雲起四七十二章 圍朱然文聘用計破沔陽關張鏖戰108章 領狼軍出兵伐吳破黟縣劉瑞用謀三十五章 三尺舌聯合吳楚劉關張桃園結義第1章 遊泰山少年墜山崖 夢驚醒穿越到三國四十四章 斬曹純劉瑞救父曹阿瞞怒調大軍二十五破夏侯田豐出奇計劉皇叔兵敗奔汝南110章 戰涇水孫劉對壘出奇策龐德襲城127章 司馬懿巧渡黃河劉炎興智斬奸細108章 領狼軍出兵伐吳破黟縣劉瑞用謀六十章 漢中之戰一八十四章 江東迎親四五十二掌荊州劉備受封感知遇張鬆獻第5章 太史慈力戰黃巾將 難破城管亥無糧草七十六章 鄧伯苗出使江東孫仲謀遣使議和第40章 瞞蔡瑁劉瑞用計 曹孟德率軍伐荊十七章 三江口大戰錦帆賊甘興霸棄惡投明主十六章 駕商船遠航大海上起風波袁氏平青州十七章 三江口大戰錦帆賊甘興霸棄惡投明主三十五章 三尺舌聯合吳楚劉關張桃園結義八十八章 北伐曹魏四138章 敗魏軍曹彰死節司馬懿議奏棄城130章 破陳留徐晃授首襲魏寨孫禮劃謀五十九章 起狼軍炎興掛帥戰張飛龐德逞勇三十四章 渡淯水子義逞勇破夏侯曹軍喪膽九十九章 劉炎興巡視荊州孫尚香返鄉省親六十一章 漢中之戰二四十一章 曹孟德橫渡襄江劉豫州死守大寨131章 襲譙郡迫降毋丘龐士元計誘蔣奇七十一章 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142章 伐曹魏三出大軍謀朝歌陳登獻計132章 巧進兵奇襲淮安下鹽瀆老將奮武五十九章 起狼軍炎興掛帥戰張飛龐德逞勇106章 臧宣高力挫二將潘承明設計劫營七十六章 鄧伯苗出使江東孫仲謀遣使議和六十六章 漢中之戰七127章 司馬懿巧渡黃河劉炎興智斬奸細134章 明進兵暗襲靈璧克泗縣進逼下蔡十二章 設醫官華佗首出仕徐州亂父子再相隔129章 破虎牢利器顯威毒鄧艾驅民守城致讀者朋友121章 斬二將趙雲立威奪魏寨蜀軍再勝五十章 洞庭湖兩軍對峙諸葛亮遊說江東九十八章 司馬孚出使江東孫仲謀驅逐魏使六十八章 漢中之戰九二十九華元化妙手醫陳登沙頭鎮生擒江東將六十二章 漢中之戰三116章 夾石路曹休大敗用奇兵徑取合肥六十一章 漢中之戰二九十章 北伐曹魏六第9章 田元皓妙計取黃縣 張雋義力戰破東萊八十章 陳元龍下聘定期劉炎興江東迎親三十六章 嫁公主皇叔得計娶雙妻劉瑞大婚139 曹子廉奮兵敗周邵駱公緒妙計謀下邳二十八襲營寨曹丕遭敗績退曹兵劉瑞遷軍民六十三章 漢中之戰四二十二感知遇張遼降牟平據徐州父子首相聚103章 陳元龍火燒魏寨司馬懿河東布謀四十八章 赤壁風雲起四一百零一章 劉炎興殺將破陣龐令明怒戰夏侯109章 過華山陳登施計破陵陽狼軍用武第7章 革軍旅劉瑞建狼軍 廣招賢牟平添智臣九十五章 布軍陣陳登破羌斬敵酋姜維建功111章 戰長江周泰斗勇破孫權張龐用兵108章 領狼軍出兵伐吳破黟縣劉瑞用謀117章 起三軍劉瑞伐魏誘魏軍張遼設謀107章 劫吳營蜀軍大勝戰鄱陽潘馬授首七十九章 呂子衡成都說媒劉玄德花園逼婚108章 領狼軍出兵伐吳破黟縣劉瑞用謀113章 取廬江吳氏修書降孫權單騎入城二十章 拜獻帝劉瑞訴身世封太守持節回牟平六十五章 漢中之戰六139 曹子廉奮兵敗周邵駱公緒妙計謀下邳119章 錦囊計妙取上蔡識敵謀陸遜移兵五十五章 法孝直進言取蜀劉玄德擇將出兵九十二章 北伐曹魏八四十二章 破曹軍張趙顯威襲襄陽二蔡獻計三十六章 嫁公主皇叔得計娶雙妻劉瑞大婚105章 孫仲謀江東稱帝張文遠彭澤破敵118章 淮水南曹真折軍陸伯言兵臨古城三十五章 三尺舌聯合吳楚劉關張桃園結義103章 陳元龍火燒魏寨司馬懿河東布謀十七章 三江口大戰錦帆賊甘興霸棄惡投明主七十七章 訪江夏孫權出使換戰俘賠款割地十一章 顯辯才勸退曹瞞兵起風波牟平現瘟疫七十七章 訪江夏孫權出使換戰俘賠款割地122章 鄧士載夜襲蜀寨劉炎興陣前逞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彭山县| 石台县| 台湾省| 久治县| 前郭尔| 汽车| 石河子市| 南溪县| 逊克县| 叙永县| 泰州市| 文成县| 珲春市| 临朐县| 宜川县| 九寨沟县| 临沂市| 定结县| 浮梁县| 夹江县| 连江县| 哈密市| 游戏| 黑龙江省| 阿合奇县| 桓台县| 宁波市| 盐山县| 宣汉县| 方山县| 富锦市| 加查县| 汝南县| 德庆县| 宜昌市| 汉沽区| 三门峡市| 神池县| 定安县| 肥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