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章鄧士載夜襲蜀寨 劉炎興陣前逞威
話說鄧艾將計策告與諸將,遂引軍悄悄靠近到蜀軍大寨。待諸路兵馬皆至,鄧艾意味深長的看著眼前的蜀寨,道:“劉瑞,今日吾定將一雪前恥!”言畢令徐晃射出一支火箭。
時陳登與衆親衛正在營中巡視,忽然聽到大寨之中隱約傳來幾聲雜音,像是枯草被人翻動。陳登心裡一驚,下令士卒四處查看。
然命令剛剛下達,卻看到漆黑的夜空突然飛出一支火箭。
陳登下意識的對親衛道:“速去集結士卒,準備禦敵!”親衛領命而去。
正當此時,五座大寨之中同時傳來殺喊聲。
原本安靜的大寨,頓時變得火光沖天,無數剛剛睡下的蜀軍士卒被驚醒。
龐德等將不似陳登這般細心,直到殺喊聲傳來,諸將才知曉敵襲。
然不待其集結兵力,卻發現魏人早已混入大寨,肆意在寨中放火。
陳登立於寨中,仔細看了看四周,道:“此乃是少數魏人奸細滲入寨中,其目的便是欲亂我大寨!”言畢令人將大旗立在自己身邊,招攬潰散的士卒。
未及一刻,陳登營中的士卒看到大旗,紛紛聚攏過來。
陳登振臂一呼,喝道:“如有妄動者斬!便有敵兵到營邊,休要問他,只管以弓弩射之!”而後親持寶劍衝向敵人。
士卒士氣爲之一振,隨著陳登衝去。
龐德、關平、張苞三人大寨亦是很快歸於平靜,其得力於狼軍士卒久經沙場,且訓練有素。
然魏延大寨卻不似這般,五座大寨唯有魏延寨中士卒最多,皆爲其從漢中帶來的士卒。故突然遇到敵襲,士卒當即混亂。
魏延見之,撇下親衛單騎衝入亂軍中,一連斬殺數名魏軍奸細。
士卒見之,才漸漸安靜下來。
然此時的安靜極爲短暫,真正的大戰即將開始。
鄧艾埋伏在寨外,見蜀營火氣,當即率軍從黑暗中殺出,首當其衝的便是魏延大寨。
魏延剛剛安頓下士卒,不料忽聞寨外殺喊聲四起,剛剛安靜下的士卒再次混亂起來。
魏延僅率領數千軍馬衝向寨門營寨魏軍。
然其又怎能以一人之力抵擋十萬魏軍,故不多時便被殺敗。
魏延長嘆一聲,引著殘軍向內寨逃去。
鄧艾藉著大勝之勢,瞬間殺入其他蜀寨,魏軍士卒被連敗兩場,其心中個個憋著一股怨恨。如今終於等到蜀人大敗,魏人又豈能放過這等泄憤的好時機,故個個以一當十,無不向前拼命。
不多時,龐德、關平、張苞所在的三座大寨已然成爲一片火海。
三將雖然丟了大寨,然士卒大多數相隨而出,並未因此而四散逃命。
至於劉瑞,因其聽從田豐建議,在五座大寨之西又立下三座大寨,且大部分的輜重糧草皆存放在新寨之中。當時劉瑞已然沉浸在夢鄉,忽聞一陣騷亂,劉瑞起身出帳查看,卻看到五座大寨中火光沖天,劉瑞大驚,趕忙令劉封率衆前去探看。
不多時,陳登遣人來報,言魏人細作趁夜於寨中四處放火,且鄧艾已然率領主力殺奔而來,如今五座大寨,已失四座,唯有陳登主寨還在頑強抵抗。
劉瑞臉色大變,道:“果不出元皓所言,朕一時不察,竟被鄧艾算計!”
田豐走來,道:“陛下可急令找將軍率衆救援陳登大寨,遲則後果不堪設想!”
劉瑞依其言,令趙雲抽調兩寨軍馬三萬人馳援陳登大寨,劉瑞親自引著野狼護衛五千及本寨一萬士卒從後接應。
此時鄧艾引著軍馬火燒了四座大寨,率衆攻殺到陳登寨外。陳登立於寨門,約束士卒,寨中竟出奇的安靜。
待諸路敗軍皆至,陳登令打開寨門,迎進衆人。
魏延、龐德、關平、張苞盡述前事。
陳登令四將各自聚攏士卒,安撫軍心,其率領本寨軍馬兩萬人出寨迎敵。
不時,鄧艾大軍至,其見陳登昂首立在寨門前,對左右道:“早聞陳元龍深諳兵法,今吾以奇兵襲其寨,不料此人大寨中竟如此安靜!兵在夜而不驚,將聞變而不亂,能爲此者,真良將也!”
徐晃聞之,道:“陳元龍僅領一寨之軍,豈能抵擋吾軍十萬衆,都督當速進兵破之!”
正當此時,忽淳于普、淳于安來到鄧艾身邊,道:“啓稟都督,末將在寨中見到劉瑞所乘坐之羽蓋,料想劉瑞必然在寨中!”
鄧艾聞之,道:“原來劉瑞在此寨,怪不得大寨如此安靜,乃是龍威所鎮!”
徐晃道:“倘若能襲破此寨,生擒劉瑞,則不世之功必立!”鄧艾聞之大笑,遂引軍衝殺。
陳登見敵軍衝來,下令士卒結爲方陣禦敵。魏軍衝殺數次皆不得突圍。
徐晃見之大怒,親持大斧衝殺而來。其所過之處,肢體橫飛,鮮血噴濺。
陳登大驚,其部下騎將毛任見徐晃如此生猛,當及拍馬迎上。
徐晃見殺來一將,舉斧劈去。
毛任架起鐵槍,欲擋住來斧,然不料徐晃臂力甚大,毛任手中鐵槍非但沒能擋住大斧,反而被劈成兩截。毛任猝不及防,爲徐晃劈下半個腦袋。
陳登在陣中看的仔細,不禁頭皮發麻,倒吸涼氣。
衆人見徐晃如此勇猛,竟無有再敢上前迎戰者。
徐晃趁勢衝殺,將方陣劈開一條路,魏軍從中突入,大敗陳登軍。
徐晃在亂軍之中看到陳登大旗,當即率領親衛殺來。
正當此時,忽聞西北腳傳來一聲大喝:“賊將休得猖狂,常山趙子龍在此!”聲音所到,便見一白髮老將策馬奔來。
陳登聞其聲音,如同天籟,道:“子龍將軍速來助我!”
趙雲聽聞是陳登,立即拍馬衝去,正看到徐晃。趙雲不答話,單騎奔向徐晃。
二將鬥了五十餘合,徐晃力怯,率衆而逃。
趙雲不追擊,折身而回,找到陳登,道:“元龍可曾受傷?”
陳登道:“幸將軍及時趕到,否則定爲徐晃所害!”
趙雲見周圍蜀軍散亂,當即大喝一聲:“賊人已退,衆兒郎速速歸隊!”
蜀人士卒聽聞是趙雲聲音,立即停止吵鬧,紛紛找到自己隊伍。不時,原本亂哄哄的大寨中變得非常安靜。
徐晃不敵趙雲,率衆逃回鄧艾中軍。
早先鄧艾見徐晃破陳登軍陣,已然率衆衝殺而來,魏軍一度衝到陳登大寨邊緣。
時龐德諸將皆整頓了士卒,忽聞魏人臨近大寨,正欲率衆應之。然不料趙雲早早率領部下三萬人馬出寨迎敵。
只見趙雲單騎立於陣前,藐視著眼前的十萬魏軍,笑道:“今日有我趙子龍在,汝等這些後生晚輩休想破此大寨!若有不服者,儘管過來!”其聲音之中透漏著一股寒氣,聽得魏軍士卒直冒冷汗。
鄧艾在軍前見趙雲如此威武,道:“只可惜虎侯病逝,倘若在此,何懼那趙子龍!”
徐晃聽的此言,心中不忿,正欲發作,卻見淳于普、淳于安兄弟二人已然策馬飛出。
淳于普喝到:“蜀中老賊,他人怕汝,吾兄弟二人卻不懼!”
趙雲聞之,仰天大笑,道:“娃娃不服,自可來送死!”
二將大怒,各自揮舞著兵器衝去。
趙雲方欲迎戰,不料身後突然聞得一人大喊:“趙叔且慢!”不時,只見劉瑞率衆而來。
及劉瑞來到趙雲身邊,道:“早年朕曾與趙叔衝殺於景山之下,視曹操六十萬大軍如無物!今朕雖登大寶,然武力不減!趙叔且看朕迎戰此賊,振奮軍心!”
田豐聞之,拉著劉瑞不放手,道:“陛下萬金之軀,豈能如此!”
劉瑞笑道:“昔日元皓先生應當在戰場見識過朕的手段!”言畢哈哈大笑,拍馬飛出。
淳于兄弟二人見是劉瑞親自殺來,不禁大喜。放棄趙雲迎上劉瑞。
劉瑞金槍金甲,掠過二人身邊,挺槍急刺。
淳于安以方天畫戟的小枝纏住劉瑞金槍,淳于普趁機舉刀砍來。
劉瑞冷笑一聲,用力上挑,淳于安死死抓住畫戟不放,竟脫離馬鞍,被劉瑞舉在空中。
劉瑞單手把住槍,躲過淳于普的大刀後,伸出左手抓住其手臂,用力一甩。淳于普當即從馬背上飛出,墜地時正巧落在一塊巨石上,摔了個腦漿迸裂。
此時劉瑞憑藉單手依然將淳于安連同其兵刃舉在空中,在他的畫戟柄上,劉瑞似乎感覺到淳于安不住的顫抖。
只聽到一聲大喝,劉瑞將長槍在空中晃了三圈,俄而便見淳于安遠遠的被甩出,落地後也沒了聲響。
劉瑞連殺二將,其氣勢不亞於當日趙雲,駭的魏軍士卒無不臉色慘白。
蜀軍見劉瑞親手殺敵,士氣大振。以兵器撞擊鎧甲,不住的大呼,近二十萬大軍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前逼去。
劉瑞立於陣前哈哈大笑,口乎‘大漢威武’。
龐統、田豐見魏人開始膽怯,認爲時機成熟,當即下令出擊。
二十萬蜀軍一齊殺出,魏軍大敗而走。
劉瑞恐鄧艾設伏,故下令收兵回寨。
及諸將歸營,劉瑞令人清點了損失,折兵三萬,其中兩萬餘是魏延所帶的漢中軍,所餘數千狼軍,皆在廝殺時陣亡。
劉瑞看著滿目瘡痍的大寨,不禁暗自嘆氣。
諸將以大寨失守,紛紛下跪請罪。
劉瑞一一扶起,道:“此戰非諸位之過,乃是朕大意輕敵,爲敵所算計!諸位且看,日後定不會如此!”
劉瑞走出大寨,道:“諸位可知魏人究竟如何潛入吾軍大寨?”
不時,劉封率衆而來,道:“陛下,臣剛剛在寨中發現無數地道,料想魏軍必是從地道潛入寨中!”
劉瑞聞之,恍然大悟,道:“昨日之戰,乃是鄧艾故意將此大寨讓與朕,好讓朕率衆進駐其中。他卻早令士卒挖通地道,趁夜襲朕大寨!”
言畢拉著田豐的手,道:“若非元皓諫言,另起三寨,今夜朕麾下二十萬大軍必然爲鄧艾所破!”
田豐道:“陛下不已老臣固執,善於納諫,故而得免!”
劉瑞道:“元皓輔佐朕數十載,朕視如親人!日後若朕有過失,元皓只管當面點出!”
田豐道:“臣遵命!陛下既有旨,臣確有一事,不得不言!”
劉瑞笑著攔下他,道:“元皓所言,可是今日朕衝陣斬將之事?”
田豐點頭。
劉瑞道:“朕之所以如此,乃是因士卒心驚,故斬將立威,重振士氣!”
田豐道:“雖事出有因,然陛下當以天下爲重,不可如此莽撞!”
劉瑞笑道:“元皓所言,朕當從之!”言畢哈哈大笑。
鄧艾率軍退回大寨,因折了淳于兄弟,其心中鬱悶。
見諸將一臉沮喪,鄧艾道:“今夜之戰乃是吾預料不足,致使蜀人有所防備,故功名不立耳!諸位浴血奮戰,皆有功!”
徐晃抱拳道:“末將無能,連趙雲一老卒尚且不敵,甘受軍法!”言畢下跪。
鄧艾將其扶起,道:“公明無需自責,爲將者安能百戰百勝哉!”
而後對諸將道:“蜀軍寨中智者不可小覷!其料到吾所留大寨有貓膩,故於寨後令起大寨。是故吾與諸位遂連破其四寨,然蜀軍猶有反擊之力!且劉瑞狡猾,夜宿於新寨之中,卻將車帳留於陳元龍大寨,騙過吾等!”言語之間充滿嘆息。
郭淮道:“都督寬心,此戰雖不能大破蜀軍,然足以令其折損無數兵馬!”鄧艾聞之,自失一笑,揮手散帳。
直到天明,蜀軍大寨中的火才被撲滅。
田豐進言道:“此寨大半被毀,不宜駐軍。陛下不若率軍歸原寨,令士卒好生休養數日,來日再戰。”
劉瑞依其言,率軍徐徐撤退至華山大寨。雙方暫且休兵,各自休養士卒。
話分兩頭,太史慈奉命出宛城向北,抵達洛水南岸。忽聞魏國大將秦朗率衆據守崤山、洛水。
太史慈冷冷一笑,道:“洛水綿長,汝憑藉數萬衆安能防禦周全!”
太史亨聞之,道:“父親,孩兒有一計,可渡洛水!”而後將心中計策一一告與太史慈。
太史慈聞之,笑道:“吾兒多謀,此計可用!”
翌日,太史慈令人準備了船隻,親自率領大軍強渡洛水。
秦朗聞之,率衆於洛水北岸埋伏,待太史慈大軍靠近後,秦朗一聲令下,萬箭齊發,太史慈大驚失色,引衆倉皇退去。
秦朗立於岸邊,仰天大笑,道:“太史慈雖爲智勇之將,奈何已然成爲皓首老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