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章 北伐曹魏 (完)
宛城蜀營,小校將昨夜龐德率軍夜襲曹營的事告訴關羽,關羽大喜,道:“今日曹真率軍回城駐防,此必是其軍力受挫,難以在城外與吾軍抗衡!吾欲遣軍包圍宛城,而後讓令明斷其糧道,料不出一月,魏軍必??!”
徐庶道:“曹真不護糧道,卻引軍悉數歸城,吾料其必然欲調騎兵與令明決戰。君侯可遣使速速告知令明,使防備魏軍!”關羽從其言。
洛陽城,曹仁聽從司馬懿之建議,率領大軍趕回河東,並遣使返回洛陽報信。曹丕聽聞長安失守,嚇得面無血色,將曹仁等人招回宮詢問。
曹仁細述前事,曹丕長嘆一聲,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子孝無需過多自責!”
曹仁聞之,面帶愧色。
翌日,曹丕設朝,問計於文武。
衆人皆唯唯諾諾,答不出個所以然。
正當此時,青泥隘口失守的消息傳到洛陽。
曹丕大驚,道:“倘若蜀軍從青泥關入寇,則洛陽危矣!”
羣臣恐蜀軍入寇,性命難保,故紛紛勸諫曹丕遷都鄴城,暫避鋒芒,曹丕不能決。
曹仁趁機向曹丕舉薦司馬懿,言其見識長遠,可堪大任。
曹丕立即宣司馬懿入朝,相其詢問對策。
司馬懿道:“洛陽雖有函谷之固、三崤之險,然臨近邊境,於國不利!鄴城險峻,且先皇曾於城中指點天下,陛下遷都鄴城,乃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曹丕問道:“只恐朕遷都洛陽,城中士民必然惶恐。到時蜀人入寇,洛陽難保!”
司馬懿聞之,沉默不語。
曹丕看其眼神,知曉他有難言之隱,故宣佈退潮,單獨留下司馬懿,問道:“仲達有話但講!”
司馬懿道:“陛下若欲守洛陽,則必棄宛城!臣斗膽進言,請陛下放棄宛城!”
曹丕大驚,道:“子孝言仲達見識長遠,今日愛卿如何出此之言!”
司馬懿道:“陛下認爲,宛城能守得住否?”
曹丕皺起眉頭,道:“愛卿認爲,宛城不保?”
司馬懿嘆道:“關雲長世之虎將,又有徐元直爲輔,宛城難保矣!臣聽聞樂進分兵駐守三城,然三城僅僅駐守不足五日,卻被分別擊破,折損兵馬近六萬!如今正是蜀軍士氣旺盛之時,與其交戰,縱使勝利,恐也是慘勝之局!”
曹丕嘆道:“總比未戰先退要好!”
WWW◆ тt kan◆ c ○
司馬懿道:“陛下勿要忘記江東!”
曹丕突然一個哆嗦。
司馬懿道:“江東孫氏一直未曾出兵,其意非是無意爭奪,乃是欲做壁上觀!待陛下與蜀軍兩敗俱傷之時再行出兵!倘若陛下執意與蜀人戰,如何抵禦孫氏?”
曹丕嘆道:“難道愛卿沒有兩全之策?”
司馬懿笑道:“陛下捨棄宛城,便是兩全之策!”
曹丕面露不解。司馬懿道:“吳人不善陸戰,陛下若撤宛城之軍增兵合肥,必可擊退孫權!到時孫權空費軍馬錢糧,卻一無所得,若其知曉劉備先取長安,再攻宛城,其必然羞恨!昔者劉瑞於南郡大敗吳人,迫使孫權割地。吳人心中懷恨,陛下可挑撥兩家關係,使其相互征伐,如此蜀人力量削弱,陛下便可舉復奪失地!”
曹丕大喜,當即提拔司馬懿爲徵西將軍,使其坐鎮洛陽,抵禦蜀軍。
翌日設朝,曹丕宣佈遷都鄴城,令封曹仁爲大將軍,使其節制各處兵馬,並告誡曹仁要多聽司馬懿建議。曹仁抱拳應諾。
曹丕遷都鄴城後,宛城使者李通來到洛陽,得知曹丕已然遷都,故對司馬懿說道:“蜀軍遣使出青泥關奇襲宛城腹地,數日來不斷騷擾吾軍糧道,還望將軍遣援軍相助!”
司馬懿道:“萬億勿憂,吾自有良策!”
隨後喚來徐晃、秦朗,囑咐一番後令其離開。
三日後,一支運糧隊再次從洛陽出發前往宛城。糧車渡過洛水,行了約有三十里。忽然大地漸漸震動起來。
秦朗看了看時辰,恰是正午時分,而後大喝一聲:“佈陣!”此令一下,萬餘士卒人手一面大盾,列成方陣靜待蜀軍。
不時龐德引兵殺來,發現魏卒布好盾陣,冷笑一聲,下令騎兵衝鋒。
秦朗在陣中的高臺靜靜的等候,待蜀軍衝到距離魏卒不足三十步時,突然將手中令旗一揮,魏卒紛紛將大盾外表的黑布撕去,大盾表面露出閃耀的銀光。
近萬張大盾組合在一起,藉著日光的照射,大盾發出刺眼的光線。
迎面衝來的騎兵戰馬因被光線射傷眼睛,原本溫和的性情突然暴躁起來,將其背上的騎士紛紛掀倒在地。無數士卒被戰馬踩踏而死。
龐德坐騎亦是如此,幸好龐德身手了得,及時跳下馬背,這才逃過一死。
正在此時,大地再次震動起來,不時一支黑色的騎兵在北面殺來。
秦朗大喜,趕忙令士卒收起大盾。
龐德大驚,自知難以與其一戰,故狠下心,令所剩士卒調頭撤退。
虎豹騎攜尾追擊,飛狼軍死傷大半。
龐德看著一個接一個倒下的騎士,心中好似流血一般。然此時的他卻不能與魏人一戰,龐德轉頭望向對方主將的大旗,上面大書‘徐’字,龐德心中暗暗發誓,日後定要報得此仇!
數個時辰後,龐德領著五千餘騎狼狽逃回青泥關。
此時武關早被黃忠攻下。
當他聽聞龐德兵敗,將其迎進關中,詢問了戰事,龐德一一相告。
黃忠安慰他一番後,讓他率軍暫回長安。
翌日,龐德領軍返回長安並向劉備請罪。
劉備詢問了當日的情況,嘆道:“令明無需自責!且先下去休息?!?
劉瑞得知飛狼軍折損近半,不禁心頭滴血。畢竟狼軍是劉瑞一手建立起來的,況且飛狼軍在五狼軍團之中也僅僅只有一萬人。
劉瑞恨恨的看著洛陽,道:“司馬懿,終有一日吾要斬汝首級!”
數日後,曹丕遷都的消息傳到長安,劉備召集文武,道:“曹丕小兒膽小如鼠,畏懼朕的天兵,竟然放棄洛陽,逃到鄴城!朕本欲跟二弟合兵一處,圍困洛陽。然令明兵敗洛水,且曹真駐守宛城,二弟久攻不下!衆位愛卿可有良策?”
龐統道:“今宛城已在大將軍包圍之中,城破乃是早晚之事!陛下可令大將軍圍困城池待其城中糧盡,魏軍自然不戰自潰!”
劉備點點頭,道:“洛陽如何取之?”
法正道:“陛下可分兵兩路,一路出潼關,一路出青泥關,兩面夾擊洛陽,如此司馬懿腹背受敵,洛陽可取也!”
劉備曰善,遂遣田豐、陳登、張頜、高覽輔佐劉瑞,令其率領狼軍出青泥,而後親引大軍三十萬出潼關,駐紮於函谷關下。
江東。此時劉備取長安多時,然江東與長安相隔數千裡,故直到此時才得知此消息。
孫權立即召集文武,道:“近聞蜀軍大破曹仁,如今已然盡得涼州之地。孤打算趁此時機出兵伐魏,取淮南之地以爲立足中原之本!”衆武將聞之,皆抱拳請戰。
張昭向來主張和平,故此次依舊搬出他的陳腔濫調來勸諫孫權不要妄動兵戈。
孫權暗歎一聲,看向顧雍。
顧雍道:“臣認爲衆將所言有理!”
孫權大喜,集結十萬大軍,以潘璋、蔣欽、淩統、周泰、朱桓等人爲將,率軍十萬親自攻打合肥。
孫權大軍剛剛渡過長江,便有細作將此事告與曹丕,曹丕聞之,不禁佩服司馬懿之遠見,遂令許褚、王昶、滿寵、典滿爲將,率軍十萬增援淮南。
魏將曹休聽聞孫權來犯,盡起淮南之軍抵達合肥,與孫權大戰數次,雙方互有勝負。然曹休終究兵馬寡弱,遂率軍進駐城中防備。
孫權遣軍將合肥團團圍住,令大軍連日攻打,數日不破。
刺史劉劭得知援軍三日後便到,然此時合肥爲吳人圍困數日,恐有失,故令士卒趁夜在合肥城北三十里處的山上點燃數百里的火把。
孫權遠遠觀望,見到無數火把,誤以爲魏國援軍來到,遂連夜撤去合肥之圍。
許褚率領援軍渡穎水來到壽春,聽聞合肥被圍困,遂親自引著騎兵馳援合肥,正巧遇到孫權率軍攻城。
原來孫權撤了合肥之圍後,見魏國援軍久不來,得知自己中計,遂引著大軍兵臨城下攻打城池。
孫權見許褚率領數千騎兵趕來,笑著對左右道:“此非魏人援軍否?”遂不已其爲意,繼續揮軍攻城。
許褚大怒,引著數千騎兵殺入吳人軍陣。
許褚手持大錘,邊殺邊喊,未及一刻便率領騎兵穿陣而過,直直殺向孫權。
孫權大驚,趕忙令左右護衛前去擋住他。
賈華抱拳領命,率領解煩軍衝過去。
許褚見迎面殺來一將,也不答話,舞著大錘砸將過去。
賈華手持方天畫戟擋住,然許褚力大,一擊之下,賈華雙臂酥麻,雙手虎口已然崩裂。
許褚收回大錘,舉頭便砸。
可憐賈華不待防備,已然被砸殺於馬下。
隨著賈華大旗倒落,吳人士氣跌至低估,紛紛拋戈棄甲,向後逃命。
許褚不理敗卒,直奔孫權而去。
孫權大驚,撇下衆人獨自逃命。
許褚衝殺一陣,終究未能追上孫權,遂撤軍。
此戰許褚僅以三千騎兵擊潰孫權十萬大軍,曹休將他迎進城,對許褚一臉的敬佩。
數日後,王昶引著大軍徐徐趕到城下,孫權得知魏軍援兵已到,遂領兵撤回江東。此戰孫權引著十萬大軍殺來,卻帶著不足八萬敗卒回國。
宛城,徐晃率領著兩萬虎豹騎衝到宛城城下,蜀軍抵擋不住騎兵的衝擊,立於宛城北門的大營爲徐晃衝破。
關羽無奈,只得收攏士卒,屯駐在一起。
樂進見宛城包圍被解除,趕忙出城將徐晃引進城。
徐晃在懷中掏出一封密令交與樂進。
樂進接過來看後,問道:“這是陛下之意?”
徐晃點點頭,長嘆一聲,道:“大好城池,就這樣放棄,著實可惜?。 ?
數日後,樂進整合了城中軍馬,在虎豹騎的掩護下連夜撤退至洛陽。
關羽得知魏人棄城,遂率軍進駐宛城,併發使者前往長安報信。
數日後,關羽使者抵達長安,將宛城局勢一一相告。
劉備大喜,自鳴得意道:“曹丕小兒懼於朕之軍威,先是遷都,如今又輕棄宛城!”
龐統看著地圖,道:“如今陛下已得涼州、又跨有荊州全境,不知陛下還欲進兵否?”
劉備道:“今士氣正盛,如何能退兵休戰!”
龐統道:“陛下請看!曹丕輕棄宛城,宛城魏軍並未受損,如今悉數駐紮於洛陽,控制洛水、三崤之險。陛下若欲攻之,恐不易也!”
劉備看向法正,法正道:“臣亦建議陛下休兵!陛下自出兵以來,雖連戰連勝,然士卒早已疲憊!不若暫且休兵養民,來年再行用兵!”
劉備不能決,遂令人將劉瑞等人召回。
翌日,劉瑞從武關趕來,劉備向其問計。
劉瑞與田豐、陳登等人皆建議休兵,劉備遂罷兵歸國。
數日後,孫權被許褚以三千騎兵擊潰之事傳到長安,劉備嘆道:“孫仲謀終究非進取之主?。 ?
不時,文武皆至,劉備令人記錄此戰功勳。
張苞大喜,當即牽著夏侯懋來到城外向劉備請功。
劉備聽聞夏侯懋乃是魏國駙馬,得知此人乃是無用之輩,遂令人將他斬首以告祭亡靈。
不時,馬良等人將功勞簿遞上,劉備覽過後,按功勞一一封賞。由是文武皆乎萬歲。
劉備令人備下宴席犒勞衆人。席間,劉備發現劉瑞面帶憂色,問道:“今日慶功之宴,衆人無不歡悅,爲何瑞兒面帶憂色,難道是想念家中嬌妻?”
劉瑞道:“父皇就不要挖苦孩兒了!實不相瞞,孩兒是爲省之所擔憂!”
劉備問道:“朕聞管亥重傷,如今怎樣了?”
劉瑞道:“性命雖然無憂,然元氣大傷!孩兒本欲將華先生請來,然礙於華先生年事已高,故欲將省之送回成都修養,然省之重傷未愈,不能承受顛簸,故憂心!”
馬良道:“殿下勿憂,臣聽聞華先生門下有數位高徒,其中吳普醫術最高!殿下不妨將他請來爲省之診治!”
劉瑞大喜,道:“非季常之言,吾竟不知!”
劉備道:“省之追隨瑞兒多年,勞苦功高,今又爲國事幾乎喪命!如此忠勇之臣,朕當好好封賞?!?
隨後劉備令人快馬回成都將吳普請來,又封管亥爲酇侯,食邑三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