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章馬孟起助取弘農 司馬懿歸師中原
話說馬超引軍三萬渡過黃河,夏侯霸早聽聞此事。
其弟弟夏侯威道勸夏侯霸率軍反攻首陽山,趁蜀軍兵力不足之際將蜀軍驅趕到河西。
夏侯霸本欲應允,然轉而一思,道:“馬超帥旗在何處?”
夏侯威道:“當然隨馬超一起渡河!”
夏侯霸聞之,哈哈大笑,道:“不可前去!此乃徐庶之計也!”
夏侯威道:“計從何來?”
夏侯霸道:“徐元直故意令馬超大張旗鼓渡河,好將吾等引誘出城,劫他大寨!徐庶卻早令馬超趁夜回軍,埋伏在險要之地,只待吾等!”
夏侯威恍然大悟,道:“非兄之言,弟幾中其奸計!”
夏侯霸道:“吾等據城而守,徐庶料也無法!只是這函谷關卻危矣!”
夏侯威道:“大哥早遣人知會鄧艾,料想其必有應對之策!”
馬超與太史慈、張頜合兵一處,圍攻弘農,然徐晃指揮有方,屢次擊敗蜀軍。
張頜恨恨道:“奈何軍中準備倉促,未曾將陛下早年令張清研製的投石車帶來,否則必可此城!”
馬超聞言,靈光一閃,道:“有了!”言畢與馬岱策馬奔回jia縣。
數個時辰後,馬超兄弟帶著一隊士卒滿面紅光的趕來。
張頜道:“孟起這是趕上甚麼好事,怎的如此高興!”
馬超道:“吾可是帶來了寶貝,必能攻克此城!”
太史慈驚問道:“是何寶物?”
馬超令工匠組裝好一架,道:“此乃昔日陛下令陸氏家族趕造的戰船,陛下嫌戰船進取不足,故令工匠將投石車架於船中。吾率軍渡河,所乘者正是此大船!遂令人將這數十艘戰船上的投石車取下,助太史老將軍取弘農!”
太史慈大笑,道:“孟起有如此寶貝,如何不早言!”說著令人將所剩三十餘架投石車組裝好,率軍來到弘農城下。
徐晃立於城頭,見蜀軍搬來了新的投石車,其本不以爲意,遂繼續令士卒架起牛皮遮蓬防禦。太史慈見魏軍依舊如此,笑道:“吾前日令工匠臨時所造投石車,皆不能傷到魏軍分毫,故即便再投上十日巨石,亦無用處!”
張頜道:“不用巨石,調投石車有何用?”
太史慈笑道:“牛皮雖堅,然吾不信它連火也不怕!”
言畢令士卒準備了大量火球,點燃後丟向城頭。
一時間城頭牛皮遮蓬火光沖天。
徐晃大驚,趕忙令士卒將遮蓬掀翻。
正當此時,太史慈卻下令投以巨石。
魏軍因沒了遮攔,皆暴漏在巨石之下。
巨石砸地瞬間,帶走無數條性命。
且剛剛所投火球,因球體之中灌滿硫磺油脂,故城頭一片大火,守卒根本無有立足之地。
張頜看準時機,當即下令攻城。
士卒毫不費力便衝過護城河,將雲梯架到城下。待徐晃發覺之時,蜀軍已然有登城者。
徐晃大怒,親自上陣,斬殺登城的蜀軍。
張頜立於城下,見徐晃在城頭逞威,心中不忿,引著親衛衝向城頭。
未及一刻,張頜越上城頭,單擂徐晃。
二將見面,當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一場好鬥。
雙方士卒也不都是那看熱鬧的主,各自操著利刃拼命。
半個時辰後,登城的蜀軍竟有萬餘人,徐晃自知情況不妙,棄了張頜便向城下逃命。
張頜奪了城牆,率衆殺下城去,守城士卒見此,紛紛四散潰逃,張頜大喜,打開城門將太史慈、馬超大軍放入城中。
徐晃自知城陷,引著一干士卒逃向函谷關。
及衆將入城,張頜拉著馬超手,道:“此番若非孟起帶來利器,還不知要有多少好男兒喪於城下!”
不時,小校來報,言城中糧倉中堆積著無數糧草。
三人聞之,趕忙前去查看。
太史慈嘆道:“城中百姓餓殍滿地,然糧草竟囤積如此多糧草!”言畢下令,將糧倉中糧食分散給城中百姓,令其果腹。
百姓聞之,皆稱讚漢德。
鄧艾於函谷關中聽聞馬超率軍佔據首陽,心中一震。
果然,不日徐晃領著敗軍逃回關內,鄧艾詢問一番,嘆道:“不料局勢竟如此糜爛!今函谷關不過是孤城一座,如何能御蜀軍!”
衆人聞之,亦是不住的嘆息。
話說黃權於成都接到劉瑞聖旨,當即令吳懿爲主將;吳班爲副將;李恢、楊儀爲輔佐,率軍十萬前往首陽山。
陳羣之子陳泰接旨後,當即辭別其父抵達武威,姜維交割了一切後,引著鐵車軍往函谷關而去。
數日後,益州軍抵達馮翊,徐庶聞之大喜,當即安排船隻令大軍悉數渡河。
馬超因破了弘農,亦率軍渡河往首陽山而去。
時首陽山蜀軍勢力大增,兵力竟達到近二十萬,馬超樂的嘴歪,道:“吾倒要看看那夏侯霸還怎麼跟吾打!”
馬超令軍士稍加整頓,翌日領著吳懿、吳班等一干兵將來到安邑城下。
夏侯霸見蜀軍氣勢洶洶,驚得目光呆滯。
馬超笑道:“夏侯霸,汝虧得自詡深諳兵法!吾領兵渡河向南,取了弘農,今又率軍返還!這一個來回之間,首陽山無多守軍,可笑汝竟不敢領兵迎戰,真笑煞人也!汝父夏侯淵雖敗於漢升之手,然也是一世的英雄,卻生出汝這般慫子!”言畢令士卒大聲嘲笑他。
夏侯霸強忍下心頭怒火,道:“汝不過是羌漢所生雜種的後代,有何顏面辱我父親!”
馬超聞之,怒氣填胸,喝到:“吾乃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世代忠於天子!不似你們這般亂臣賊子,食漢祿卻事魏賊!汝若還有夏侯淵當年英雄氣,當早早出城,與吾大戰一場!” www ◆TтkΛ n ◆℃ O
夏侯霸冷笑道:“吾乃上國大將,不與汝這莽夫鬥勇!汝若有能耐,只管登城與吾一戰!”
馬超大怒,當即便欲揮軍攻城,然正當此時,忽徐庶令人傳話至,言河東城高池深,攻之必大損士卒,不若取他處。
馬超聞之,亦覺有理,故率軍返還。
待歸了大寨,徐庶道:“孟起可遣軍先定蒲州,掃清蒲阪、解良、聞喜諸縣!如此安邑不過一孤城,早晚必爲孟起所取!”
馬超大喜,遂引兵攻蒲州去了。
正當中原大地打的火熱時,一位最有影響力的智者重新回到中原,此人便是司馬懿。
司馬懿領著軍隊平定了遼東,收得遼兵五萬。其聽聞中原局勢糜爛,遂不待休息便引著大軍匆忙趕回鄴城。
曹睿聽聞司馬懿歸來,親自出城迎接,抱住司馬懿痛哭道:“朕悔當初不聽仲達之言,以致折兵損將,造成今日這般局勢!”
司馬懿安撫道:“陛下勿憂,且先回城,待臣與衆人慢慢商議,必退蜀軍!”
二人邊走邊進城。雖說司馬懿有足夠的心裡準備,然聽到淮南城破、豫州失守、秦朗兵敗、蜀軍進駐首陽山,不時又聞弘農也失了,這些敗軍的奏章著實讓司馬懿驚了一番。
曹睿拉著司馬懿手臂,問道:“仲達可有良策退敵?”
司馬懿鄭重的對曹睿道:“臣若欲退敵,必先知曉陛下之意!陛下認爲城池重要,還是良將重要?”
曹睿問道:“仲達何處此言?”
司馬懿道:“鄧士載、徐公明等無數文武皆困於函谷關,陛下認爲當不當救?”
曹睿道:“當救之!”
司馬懿道:“若如此,陛下當失一州之地!”
曹睿顫抖地問道:“仲達可細言!”
司馬懿將計劃和盤托出,曹睿問道:“唯有如此?”
司馬懿點點頭,道:“若不如此,鄧士載、徐公明皆死於函谷關矣!城池丟了,日後臣定爲陛下再取回來,然人才但失,卻永不能歸矣!”
曹睿狠下心,道:“仲達自可去辦!”
司馬懿將部下湊足了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往洛陽。
時樂進領兵五萬先一步抵達,正欲率軍攻曹陽,然卻聽聞司馬懿歸來,故停軍未行。
司馬懿見到樂進,道:“文謙勿急,弘農城中有蜀軍十萬,汝縱便攻取曹陽,亦無法打通前往函谷關之路!”
樂進道:“奈何士載與公明困於關中,若不救援,此二人必死!”
司馬懿道:“吾自有計策,助士載逃出!”
樂進問道:“請將軍示下!”
司馬懿道:“函谷關甚是高險,吾料士載猶能守得月餘。待一月之後,吾自有妙計,此間不宜多言!”
數日後,忽聞吳懿率領十萬益州軍渡過黃河,抵達首陽山。
司馬懿聞之大喜,道:“蜀人增兵,吾計必可成功矣!”言畢寫信交與夏侯霸,令其謹守城池,不得出戰。若死守猶失,無罪,若迎戰退蜀軍,斬首!
而後又令人遞給夏侯霸一錦囊,囑咐其待解良丟了後方纔打開看。
時馬超引著大軍圍住了蒲州,率軍猛攻城池。
直到下午黃昏之時,南城牆塌陷,蜀軍奔入城中。
夏侯和自知城池不保,引著親衛逃向河東。
馬超稍作休整,引著大軍又奔向蒲阪,夏侯威堅守兩日,城池亦丟了。
馬超連日攻城,蜀軍並未太多折損,這歸功於他那屢試不爽的投石車。向蒲阪、蒲州這般小城,如何經受的住投石車一輪輪的進攻,城牆不久便被砸塌,蜀軍幾乎不用爬雲梯便可攻陷城池。
當夏侯威領著敗卒逃回安邑後,夏侯霸急的團團轉,道:“司馬驃騎已然回軍,然他卻不增兵此處,直言令吾等堅守!且還言待丟了解良,才能看錦囊計策!真急煞人也!”
夏侯威道:“兄長勿憂,既然驃騎大人有計策在此,想必定有道理!”
夏侯霸聞之,這纔不似剛剛那般急躁。
兩日後,忽聞馬超領軍攻陷瞭解良,夏侯霸趕忙打開錦囊,看了計策後,臉色煞白,道:“驃騎所言計策,竟是如此!”
衆人看後,亦是不解。
夏侯霸猶豫再三之後,只得長嘆一聲,下令撤了安邑逃向聞喜,至於大陽的蔣奇,令其退守箕關。
馬超襲破解良,正欲揮軍攻打聞喜,忽聞安邑城中的魏軍皆退了,馬超大喜,引著大軍進駐安邑。
徐庶聽聞此事,亦趕到安邑。
馬超迎進徐庶,笑道:“吾曾言只要軍力強大,別說河東,就是幷州也一併給他取了!今日河東已然拿下,夏侯兄弟悉數退往聞喜,吾欲乘勝追擊,先生認爲如何?”
徐庶道:“夏侯霸此去,似有計謀!河東守軍足備,糧草充足,孟起未曾兵至城下,其竟自走!”
馬超道:“夏侯霸聽聞吾連克三城,必是心中恐懼,故引軍遁走!”
徐庶笑道:“孟起連戰連勝,似有驕氣,此乃用兵大忌!”
馬超頷首受教,道:“超聞此番夏侯兄弟傾幷州之軍一向河東,今其撤退,幷州空虛,吾欲領兵取之,先生認爲如何?”
徐庶沉思一刻,道:“待破了聞喜,再言此事!”
馬超大喜,道:“先生放心,某這便領兵前去!”
夏侯霸引著三萬敗軍屯駐聞喜,忽聞馬超率十五萬大軍殺奔而來,其自知聞喜非堅城,遂引軍撤向上黨。聞喜城破徐庶立即領著後軍趕來,其恐蔣奇出兵箕關,令吳班領兵三萬駐紮於關下。
馬超聞知徐庶趕來,遂迎進城中,道:“夏侯霸已然退至上黨,其軍士氣低沉,正可一鼓取幷州!”
徐庶略一沉思,道:“吾聞司馬懿領兵歸來,屯駐於洛陽!若其趁吾軍深入幷州之時渡河襲取河東,斷我歸路,則大軍危矣!孟起既欲建功,吾不阻攔,然須得留下五萬軍駐守河東安邑。”
馬超大喜,道:“先生言之有理!”
徐庶遂令吳懿引兵五萬駐守安邑,囑咐其若司馬懿引兵而來,只需死守城池即可。而後隨著馬超引軍深入幷州,攻打上黨。
時司馬懿駐紮於洛陽,聽聞徐庶、馬超引軍奔向幷州,其心中大喜,遂令士卒假扮漁人乘船混入jia縣,趁夜潛到函谷關中,遞上司馬懿書信。
鄧艾覽後,對衆人道:“驃騎大將軍已然定下計策,營救吾等出關!然須得堅守一月方可!”
衆將得知援兵將至,心中皆有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