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道:劉瑞聽聞張闓盤踞在下密,故而欲親自出徵,剿除張闓。
劉瑞對衆人說:“張闓盤踞在下密,確實是我牟平對外連通的障礙,不得不除!此次吾親自出徵,其實是想探查牟平至徐州的道路,若是通暢,則吾可盡率人衆前往徐州與父親會和!”
田豐等人聽後表示願聽差遣。劉瑞點點頭說:“然我牟平軍剛剛撤回城中,正值疲憊之時,不如休整十日,然後出兵剿除張闓!”諸位聽後皆言善。
沮授見劉瑞暫時無出徵之意,故而問道:“主公,元皓從黃縣、東萊帶來的兩萬五千俘虜該怎麼辦?如若處置不當,恐怕會發生動亂啊。”
劉瑞聽後皺了皺眉頭,說:“此事確實棘手!諸位且隨我去看看。”說完劉瑞帶著田豐等人去查看俘虜。
走到看押之地,劉瑞見俘虜雖個個老實,但在很多人的眼神中還是看出了不安分。於是劉瑞厲聲說道:“吾聽出徵歸來的人說你們中很多人是二次被俘,且都逃跑過!吾乃是這牟平太守,今日來此,不爲他,只想告訴諸位,如果有人不安分想要逃跑作亂,一旦發現定斬!如果你們安安分分的,吾保證讓你們吃飽穿暖!前者死,後者生!諸位自選!”俘虜聽後無不戰戰兢兢,皆稱不敢。
“好!諸位既然選擇生,那我亦不難爲大夥,只是牟平糧食不是白吃的,故而諸位當爲牟平出點力。此地開有軍田,諸位就在軍田之中勞作吧!希望你們記住自己的選擇!”說完劉瑞對沮授說:“公與先生,瑞將他們先交給你,今日便讓他們去屯田吧。”
沮授聽後說:“主公放心。如此一來,我等既無糧草耗費之憂,又能使他們安分,主公真妙策啊!”說完衆人皆笑。
夜晚,劉瑞回到家中,其母甘氏問道:“瑞兒要出征了?”
劉瑞聽到後說:“母親,孩兒聽說父親在徐州助徐州牧陶謙防備曹操,故而想盡快打通前往徐州的路,好早一天與父親團聚!”
甘氏聽到後,幾乎要哭出來的說:“瑞兒果真聽到汝父在徐州?”薇兒聽到甘氏帶有哭腔,忙跑出來。
劉瑞安慰母親道:“母親,孩兒既然尋得父親下落,想必不久將與父親團圓!母親何故哭泣啊!”
薇兒聽說後亦是問道:“瑞哥哥,真的找到大伯了?那我父親是不是...?”
甘氏聽到安慰後忙擦掉眼淚說:“是啊,此乃喜事!薇兒,你大伯跟你父親在一起,等找到大伯就能找到你父親!”
薇兒聽後高興的摟住劉瑞的脖子說:“瑞哥哥什麼時候帶我去見父親啊?”
劉瑞聽後心裡感到酸酸的,薇兒自生下來就沒享過福,連見父親一面都是一種奢侈。“薇兒別急,吾已打聽出他們下落,不久將會見面!”
劉瑞撫摸者薇兒的頭髮說。甘氏跟薇兒知道劉備等人的下落後,心情豁然開朗。然而一想到劉瑞將要出征,露出擔心的面色。劉瑞看出了母親的心事,說:“母親勿要以兒爲憂!此次出征,兒身邊文武雙全!再說兒這一身本領亦不是吃素的,沒人能傷的了我。”甘氏聽後心裡總算是輕鬆多了。
吃過飯後,劉瑞召集諸將,商議出征事宜。待到諸將到齊,劉瑞說:“明觀在東萊發來情報,說張闓聚六千山匪,於下密處騷擾百姓。前不久還劫掠北海、泰山!此賊太過猖狂!明日便是當初預定的出征之日,故今日召集諸位欲商議出征事宜。”
田豐說:“主公此次當帶多少人馬?留何人守衛牟平?”
劉瑞略思一會兒後說:“賊兵僅六千人,且皆烏合!故吾欲率兵五千五百,一千飛狼、一千血狼、三千赤狼,另外帶領五百野狼。至於留守之將,德達,汝熟悉牟平一切事物,故請德達坐鎮牟平!”
孫禮聽後點頭應喏。“前翻之戰,張闓已知雋義、子義之勇,故而二位還需相隨啊!”劉瑞說道。
太史慈、張頜聽後欣然領命。管亥見沒有提到自己的名字,故而說:“主公!亥乃主公護衛,當時時護於主公左右!請主公允許屬下隨軍出征!”
劉瑞聽後笑著說:“省之真忠義之人!好,那吾之安危就靠省之護衛了。”說完衆人皆笑。
第二天,劉瑞一身披掛,去與母親、薇兒拜別。甘氏見後說:“瑞兒已是男子漢了!放心的去做大丈夫應做之事,無需掛念家中。”
薇兒從沒見過劉瑞穿戴鎧甲,今日看見劉瑞這樣一身裝扮後竟看呆了。劉瑞見薇兒沒反應,輕輕的拍了她一下,薇兒醒過來害羞的臉紅,忙撒嬌說劉瑞欺負自己。
劉瑞無奈說:“好好在家呆著,別到處亂跑。等我出征回來帶你出去玩兒。”說完辭別母親徑直地去了校場。
半個時辰後劉瑞踏上了出征的路。他騎在馬上心裡嘀咕著。記得自己上一次領兵出征是去救子義,當時還感嘆身邊無人才,而今日卻已是文武皆備!想著想著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正巧被管亥看見,他悄悄的對太史慈說:“主公經常獨自微笑,不知又想起什麼好事。”沒想到自己平時說話大大咧咧慣了,雖說想悄悄地,但還是讓劉瑞聽到了。
“省之在背後說我什麼壞話了?吾不就是笑了一下麼。”
田豐聽後哈哈大笑,說:“主公剛剛想什麼呢?屬下亦是看到主公獨自笑。”
劉瑞無奈,說:“吾是在想第一次出征之時!那次出征是爲了救子義,而圍困子義的正是省之!當日省之趁夜欲劫營,沒想到被子義發覺了,結果雙方大戰起來。可憐省之激戰正酣之時被吾襲了後營,大敗而逃!”
劉瑞說完後衆人皆笑,唯獨管亥自己鬱悶。到今天才知道當初自己劫營時竟這麼不保密!“省之,還想問我爲何發笑麼?”劉瑞邊笑邊說。
管亥無奈的說:“主公又拿當年俺的醜事來逗樂子。”衆人聽後又是一陣大笑。
過了東萊又行了二百里,終於靠近下密了。劉瑞聽到探馬來報說前方三十里便是下密,命令全軍安營紮寨,休息一夜。並且再命探馬探查敵情。夜間,劉瑞等人正商量戰事,探馬再次回來報告軍情說:“主公,下密好像正遭受攻擊。因黑夜具體情況不明!”
劉瑞聽後驚問道:“難道張闓那裡發生內亂了?”太史慈略思一下說:“或許是那曹阿瞞派來的軍隊?”
“不會!曹阿瞞被陳宮呂布襲了兗州,正與呂布大戰!安有軍隊攻張闓?主公,此間天黑,敵情不明,不可貿然出兵!不如等待天明再作打算!”田豐建議道。
劉瑞點頭,表示同意。諸將散去,各自休息。
第二天,劉瑞帶領軍隊向下密靠近。遠遠的聽見有殺喊聲,命人探查後得知乃是張闓正與另一夥人大戰。劉瑞聽後催軍前行,在一高丘上停軍觀戰。見張闓正與另一夥人打的正酣之時,突然在戰場的右側飛出一支軍隊,細看竟然有近千名騎兵!與張闓大戰的軍隊被這騎兵突然襲擊,陣形大亂,在岌岌可危之時劉瑞果斷出擊,率領飛狼軍藉著山坡飛奔而下,如一隻飛出的長箭直直地插入張闓中軍。
張闓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昏了頭,軍隊亦是散亂不堪。劉瑞騎著馬左突右殺,竟殺到張闓馬前。張闓見已無路可躲,只能迎戰。劉瑞見來將是張闓,頓時殺心大起!邊衝邊罵說:“賊子張闓,貪圖小利而害了徐州數十萬百姓,真該死!”說著挺槍直戳張闓心窩,張闓見後持槍一撥,將槍頭撥到一邊,劉瑞收回槍抖動槍頭,張闓亦提槍與戰,雙方兵器剛剛相碰,張闓虎口便被震裂,劉瑞在他遲疑之際虛晃一下,做出欲刺其左邊的架勢,張闓慌忙向左防備,卻沒想到劉瑞快速收槍,抽向他的右邊。張闓毫無防備,被結結實實的抽了一下。胯下戰馬亦是沒經住右邊的力度,竟向左倒了下去。那張闓死裡求生,欲刺劉瑞戰馬,卻被劉瑞看出意圖,拔出長劍將其斬首。
張頜與管亥在亂軍之中邊戰邊尋劉瑞,正廝打間聽到有人喊張闓已死,降者不殺。隨即見到張闓部下紛紛下跪求饒。管亥向聲音處望去,只見一人昂首騎於馬上,手裡握著一把血淋淋的長劍,傲視著身旁跪下的降卒。不是別人,正是劉瑞。恰巧冬日的陽光剛剛突破雲層,將第一縷光線照到劉瑞俊秀的臉龐,管亥看後,不禁大嘆:“真天人也!”
張頜聽後也看向劉瑞,亦是讚歎。他們都只看到平日裡有說有笑的劉瑞,今日在戰場上看到那張熟悉的臉上泛著濃濃的殺意,不怒而自威。鬢角處的兩縷秀髮隨風飄動,既有俊秀瀟灑,又不失戰將的威武。張頜、管亥似乎忘記了身在戰場,皆呆在那裡。
“不知壯士何人,在此危難之時救了我等?”隨著一個陌生的聲音張頜、管亥皆醒過來,看到一個年輕壯士向劉瑞走過去。
劉瑞見有人問自己,忙下馬答道:“在下劉瑞,牟平太守。聽聞亂賊張闓盤踞在下密,擾亂行人,故而興師討伐,正巧遇到壯士與其交戰。”
那年輕壯士聽後感激的說:“原來是劉大人!在下孫觀,字仲臺。本泰山人,因張闓那廝帶人劫掠泰山附近的村寨,故而率郡中青壯前來報仇,不想此人竟有千名騎軍,幾乎敗亡!”
劉瑞聽後驚歎道:“在下聽聞仲臺早與張闓那廝交戰,張闓因畏懼閣下,故而逃至東萊。被吾軍再次擊潰,故而盤踞於下密。沒想到今日竟然與壯士一同剿賊!”說完大笑。
孫觀見劉瑞甚是豪情,故而率軍一同進駐下密休整。雙方打掃戰場、收繳器械不提。
待清掃完畢,田豐找到劉瑞說:“主公,小小下密,竟有千騎,此事太過蹊蹺!”
劉瑞聽後亦說:“吾亦是感到不解,下密城中怎可能會有成建制的騎兵部隊?不如找個俘虜來問問!”
說完劉瑞命令將一名俘虜押至廳堂,孫觀正巧經過,於是雙方一起審問:“汝下密小縣,連衣甲兵器尚且不足,哪來的良馬?”
那俘虜戰戰兢兢的說:“張闓前不久打探到一夥販馬的客商經過昌邑,故而率領我等前往劫掠。遂得馬千匹。”
劉瑞聽後再問道:“現在那商販們呢?還有活口麼?”
俘虜聽後老實回答道:“抓住五人,正在下密城南的山林中綁著呢。”
劉瑞聽後立即命人去尋,一刻之後,管亥解救了他們,並將那五名商客帶來。劉瑞見那商客皆無大礙,於是向他們介紹了自己的身份,商客相信自己被救後無不對劉瑞感恩戴德。
劉瑞問道:“你們是哪裡的商客?”
其中一人說道:“我等皆爲徐州人,乃是徐州販馬的商旅,日前在昌邑被張闓這夥山賊劫掠,死傷慘重,唯剩下我們五人,幸得大人相救!”
說完就要下跪。劉瑞慌忙扶起,命人好好招待,並將所剩戰馬盡皆還給了他們。
夜晚雙方共同擺慶功宴,席間劉瑞問起孫觀:“仲臺,吾知閣下乃是徐州牧麾下之都騎尉,不知今徐州如何了?”
孫觀答道:“去年徐州遭曹操屠戮,雖元氣大傷,然幸好平原縣令劉玄德劉大人率軍來援,今暫且無事。然前不久徐州牧病逝,今劉大人已經暫代其爲徐州牧了。”
劉瑞聽後說:“那閣下爲何不去徐州調援兵,卻率領郡中青壯來剿除張闓?”
孫觀答道:“徐州與曹大戰,安有閒餘兵力征伐他人!況且劉大人剛剛上任,不宜起兵戈!”
劉瑞聽後點點頭又問道:“從下密到徐州的道路是否通暢?在下欲往徐州一行,不知....”
孫觀還沒等劉瑞說完就說:“閣下若要去徐州,此時恐怕不行!曹操雖暫時撤兵,然早已派重兵封鎖了徐州之路,徐州來的商隊因離開的早,故而無事,此時亦難回徐州了!”
劉瑞聽後不禁長嘆一聲!孫觀見劉瑞面色沉重,問起原因,劉瑞答曰:“實不相瞞,徐州劉大人乃是家父!因幼年黃巾軍攻破家鄉而與父親失散!前不久打探得知父親下落,故而欲往徐州與父親相會,怎奈路途被隔,故而長嘆啊!”
孫觀聽後,說:“閣下原來是劉徐州之子!太好了,吾因被曹操阻斷了歸路,因此流落至泰山!今日雖不能回徐州侍奉劉大人,然得遇公子,亦等同於侍奉劉徐州了!”說完招呼其兄弟孫康、尹禮、昌豨、臧霸、吳敦等人共同跪拜劉瑞。劉瑞趕忙一一扶起,連連稱讚孫觀等人忠義。
“仲臺,如今徐州回去不,不如隨我去牟平吧!等吾在牟平積蓄力量,打回徐州去!”劉瑞說道。
“主公,今呂布與曹操大戰,吾等欲率軍相助,共戰曹操!”孫觀說。
劉瑞聽後搖搖頭說:“仲臺去了亦無所用!呂布恃勇,雖有陳宮卻不能用,早晚必敗於曹操!諸位還是不去的好!”
孫觀聽後沉思一會兒說:“主公言之有理!既如此我等便隨主公前去牟平!”劉瑞聽後甚是高興。
此戰徹底剿滅張闓勢力,其麾下六千人生俘五千,劉瑞帶領著牟平舊部及孫觀等人浩浩蕩蕩的回到了牟平。孫禮聽聞劉瑞凱旋而歸,出城三十里相迎。劉瑞將孫觀等人一一介紹,衆人寒暄一番不提。
進入城中,劉瑞命孫康、昌豨爲屯田校尉,看管俘虜。尹禮爲黃縣縣長,吳敦爲黃縣縣丞,駐守黃縣。以臧霸、孫觀爲校尉,留於牟平。孫觀與管亥二人一見如故,竟結拜爲義兄弟,劉瑞見此二人感情深厚,故而亦以孫觀爲護衛長,跟管亥一同率領野狼軍團。
自入城以來,劉瑞一直想著如何打通去徐州道路之事。田豐見其整日苦思,故而獻策說:“主公,那曹孟德屠戮徐州無非是因爲張闓殺其父,然曹操卻以陶謙爲主使,故而對徐州大動兵戈。今日陶謙以死,且主公親斬張闓,若將張闓之首送給曹操,在以言勸說,或許能使曹操撤兵。”
劉瑞聽後拍手直稱妙計!經過商議,劉瑞打算親自去兗州見曹操,勸說讓他撤兵。田豐知劉瑞心意已定,故而亦不攔。
數日之後,劉瑞帶著管亥、孫觀並一百野狼軍,持張闓之首去見曹操。此時曹操已經在定陶打敗呂布,劉瑞一行人經十幾日,終於到達兗州,劉瑞打聽出曹操身在鄄城,於是前往鄄城相見。
因爲兗州經過曹呂之間的大戰,此時十分蕭條。唯有這鄄城是另一番風景。
管亥騎馬跟在劉瑞身後,邊走邊咂嘴,說:“這曹阿瞞治理的兗州也不過如此啊,比起俺們牟平來那簡直差遠了!”
孫觀聽後點點頭說:“還是主公治理有方啊!”
劉瑞聽他倆這麼一唱一和,無奈的笑了起來。“省之、仲臺,此處乃是曹操地盤,別亂說話!”
劉瑞說道這突然想起自己在前世時人們常說的一句俗語‘說曹操曹操到。’想著想著,迎面突然走過一支軍隊,爲首的那個人生的十分壯大。
“閣下是劉瑞?”那壯漢走近劉瑞身邊問道。
“正是在下!不知壯士何人?”劉瑞謙虛的問道。
“某乃是曹兗州護衛典韋,聞閣下持張闓首級來見,故命某前來迎接。既閣下已到,請隨我來吧。”那壯漢說道。
劉瑞聽後大吃一驚,怪不得典韋能一手舉起軍中大旗,原來長得這麼高大啊!心裡想著,跟著典韋去見曹操了。
等來到鄄城府衙,典韋說:“閣下請吧,只是我主公只見閣下一人,其他人不得進入!”
管亥、孫觀聽了剛要說話,卻見到劉瑞擺手,說:“既如此,那讓他們在外等候吧。”劉瑞說完徑直走了進去。
在衛士的指引下,劉瑞很快來到曹操所在的廳堂。“哈哈,是劉壯士吧!”曹操聽到腳步後親自出來迎接,邊走邊說道。
劉瑞聞聲音,擡頭一看。只見一個身高不足一米七,但兩個眼睛透漏出的精光表明此人很有智慧!看上去隨和但又不失威嚴。“正是在下!”劉瑞用洪亮的聲音答道。
曹操走到劉瑞身邊,讚揚道:“美哉,壯士!吾聞閣下手刃張闓,真英雄也!”
劉瑞聽後謙虛的說:“大人言重了!張闓不過爲一賊寇,乃是恃強而凌弱之輩,殺之,豈敢領英雄之稱。”
曹操聽後大笑說:“汝太過謙虛,吾觀閣下雖強壯,然此時未成人吧!”
劉瑞聽後大驚,說:“實不相瞞,在下十二歲!”
曹操聽後大加讚譽說:“好好,小小年紀就有一番作爲,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啊!”兩人一邊對話,一邊相屋內走去。
曹操令人拿了墊子,放在靠近火爐的地方,並請劉瑞坐下。劉瑞入座後拿出儲放張闓首級的木匣,遞於曹操。曹操打開看後傳視衆人。其中一個身穿長袍,面相慈和的文人說:“此確實是張闓之首!恭喜主公,仇人已死!”之後屋內所有人皆附和說恭喜。
曹操聽後笑呵呵的對那文士說:“賊子張闓乃是此壯士殺之,文若素有識人之明,觀此壯士前途如何?”劉瑞聽到‘文若’這兩個字後,才知道眼前的這個慈和麪孔的原來是荀彧。
荀彧聽後,細看了劉瑞一眼,說:“若屬下沒有看錯,此人年齒不足十五,然卻甚有勇力!日後尊貴非常啊!”劉瑞聽完後差點沒暈過去,看來歷史上記載的沒錯,這曹操手下真是厲害,他們要是生在現代,這麼一羣聰明人,完全可以辦一個沙龍派對了!
曹操聽後笑著說:“文若所言不虛!此人不過十二歲,然已有常人所沒有的勇力了!你看,來了這麼久,吾還不知道你怎麼稱呼呢。”曹操說話總是很親和,標誌性的微笑總讓人產生一種錯覺,認爲他是一個仁慈的好人。
劉瑞見曹操問自己,於是說:“在下劉瑞。”回答的簡練而爽快。
曹操聽後肅然起敬,“閣下可是牟平縣劉瑞?”
“正是在下!”劉瑞回答道。
“哈哈,吾聞牟平乃是這亂世樂土,其原因乃是閣下治理有方!久欲拜訪,怎奈軍務繁忙,沒想到今日閣下竟然親臨兗州!”曹操言辭不乏敬意。
劉瑞聽後,笑著說:“曹兗州太謙虛了!瑞所做之事,衆人皆可爲之!然大人所做之事,非常人能爲啊!”
曹操聽後似乎來了興趣,說:“閣下指的是?”
劉瑞繼續說:“昔董卓亂國害民,大人首倡義兵,此可謂忠!十八路諸侯皆停滯不前,而大人力戰董卓,此可謂勇!攬天下英豪,待時勢之變,此可謂智!故而大人能爲之事非常人可爲之!”
曹操聽後說:“哈哈,此當今天下之千里駒啊!然不知伯樂何在?吾雖不才,願爲伯樂。”
曹操此言是想讓劉瑞呆在自己身邊,劉瑞聽出其意思,說:“馬之千里者,亦要等其可堪負力方爲千里馬。若其可奔千里然不可載人,與駑馬何異?”
曹操聽出劉瑞是在婉拒自己,說:“若待到可堪負力而無人能駕馭之時,吾願試之!”劉瑞聽後,只是微笑卻不答話。
曹操甚是喜愛劉瑞,只是劉瑞暫且不願待在自己手下,故而亦不強求。曹操爲感謝他殺了張闓,設宴款待他。用過飯後,二人坐在一起長談起來。劉瑞趁機向曹操表明來意。“曹大人,吾此次前來並非只是獻張闓之首,而是有一事相求。”
曹操聽後,說:“瑞壯士有何事儘管說,只要我曹某人能做到,儘量幫忙!”
劉瑞見曹操答應的爽快,故而說:“昔日尊父路徑徐州,張闓見財而起歹心,害大人全家,此天地不容之罪!然罪在張闓,百姓無辜!大人已破徐州數十城,殺戮過多。今張闓已死,陶謙亦亡,大人之仇已報。然吾見大人依舊陳兵徐州邊城,封鎖道路,徐州百姓欲出不得,別郡百姓欲進不能!大人所爲,空費兵力而無所用,徐州百姓皆有怨言!故在下無他求,望大人以百姓爲念,解除封鎖,還徐州百姓以自由。”
曹操聽劉瑞說完,完全變了一張臉,剛剛的慈眉善目全然不見,現於他人眼前的表情卻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欲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劉瑞能否安然回牟平,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