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劉關張古城重相聚 平昌城大破曹丕軍
上回說到,張飛跟夏侯淵大戰,力漸不支,正當危難之際卻幸得一人出手相救。使得夏侯淵險些喪命,故而其舍了張飛逃走。曹軍見主將遁逃,亦各自散去。
張飛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知自己未死,正欲答謝出手相救之人,當看到他模樣後卻不由大怒,也不知他哪來的力氣,揮動著蛇矛便刺去。
那人看後不禁大驚,接過蛇矛喝到:“翼德不認得我了?”
張飛聽後罵道:“正是認得,故而殺汝!”
那將聞言答道:“此話怎講,難道翼德忘記我等兄弟情誼?”
張飛怒罵道:“虧你還說的出口!若早記得兄弟情義,爲何投降了那曹阿瞞!”
原來突然殺出的那將乃是關雲長!關羽無奈地說:“翼德,此事過後吾自會解釋給你,爲今之計先脫身,嫂嫂尚在後面!”
張飛聽後也不搭理他,徑直走向糜夫人車旁,護著劉備妻小向西而去,關羽見此,亦從後跟隨。
張遼得劉備之令後四處找尋不得,欲回去尋劉備時正巧碰到張飛騎馬奔來,故而帶著衆人來見劉備。劉備見到張飛後,長舒一口氣,說:“幸好三弟無事!”
張飛聽後,說:“哥哥,那負心人來了!”
劉備聽後,正納悶,卻看到關羽跪在了自己身後。劉備此時喜極而泣,扶起關公說:“雲長別來無恙啊!”
關羽聞言,說:“弟於許昌聞哥哥逃至汝南,故而來尋!”
張飛冷哼一聲說:“誰知道是不是曹阿瞞派來擒我們的!”
關羽無奈,將當日情形告訴了劉備,劉備、張飛聽後,各自釋然。三兄弟再次團聚,相擁而泣。劉潔聽到父親的聲音,跑下車哭著撲到劉備的懷裡。雖說古人向來不太重視女兒,但畢竟劉備的子嗣不多,故而對劉潔疼愛有加,看當他看到女兒跟糜夫人無事,對關羽更加信任,其兄弟情誼也愈加濃厚。
隨後劉備帶領衆人逃到張飛原先所佔的古城暫且安歇。因長久與兄弟失散,故而他們三人走的非常近,他忽然看到關羽身後立著一大漢,此人黑臉體壯,故而問道:“二弟身後是何人?”
關羽答曰:“此人乃是周倉,路上投奔而來的。”
劉備聞言說道:“好,吾觀此人忠厚,二弟當善待之!”後來劉備爲關張說起張遼救自己的情形,二人聽後,皆言張遼忠義。
劉備領著衆人在古城休息數日,期間大家互相熟悉。翌日,劉備召集文武議事,左邊武將:關羽、張飛、趙雲、張遼、糜芳、劉封、關平,右邊文臣:糜竺、簡雍、孫乾、陳震。見衆人皆至,劉備言:“諸位隨備久矣!然備淺薄孤陋,數年竟奔波不定,今日又被驅逐,未有一寸之地以發展!備每想到此,未嘗不嘆恨,諸位皆一世之傑,若隨明主,恐如今早已封侯矣!”
衆人聽後,皆涕泣道:“主公切勿妄自菲薄,我等知主乃是英雄,只願輔佐明公成大事!”
劉備聞言,亦啼泣道:“君言我英雄,然普天之下安有英雄如此落魄!”
孫乾說道:“主公當速求一地修養士卒,此處靠近荊州,荊州牧亦爲漢室宗親,不妨前去投奔。”
劉備聽後,恍然大悟,說:“吾子瑞兒曾言,若中原不得志,可往荊州發展,今日正可投奔荊州!”衆人聽到,皆暗歎劉瑞見識深遠。
後劉備在劉表的幫助下,暫時居住於樊城,屯兵新野以拒曹操。待安定下後,劉備命張遼喬裝,親自前去牟平跟劉瑞匯合,告知他自己已經在荊州,並使其來合,張遼領命而去。
牟平城中,劉瑞愁眉不展,不爲他,只是因爲母親身體消瘦,不思茶飯。雖然華佗經常來爲其診斷,然亦無效果。華佗見到劉瑞如此愁苦,故而說:“公子,尊母所得之病非能以藥醫治!”
劉瑞問道:“先生何言?難道?”
華佗擺擺手說:“非也,尊母所得,乃是心病,公子當解其心結,方可用藥!”
劉瑞聞言,嘆道:“吾知母親之病!奈何無良藥可醫之!”
正說之間,忽聞沮授言有急事,故而只能辭了華佗前去府衙。
“公與先生找我何事?”劉瑞一進府衙門問道。
沮授拉過劉瑞來笑呵呵的說:“公子,文遠回來了!”
劉瑞聽到後,興奮的說:“文遠何在,速速帶我去見!”剛剛說完,就看到張遼跪在自己面前。劉瑞慌忙扶起,問起他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張遼一一告與,劉瑞自此得知劉備已經到荊州,故而心中大喜!其實劉瑞一開始的謀劃便是在荊州起家爭天下,但因阻礙重重,故而不能實現,如今終於等到這天,故而他心裡不禁大嘆,歷史的軌道將從此改變!
劉瑞點點頭,說道:“來人,速速招衆人前來議事!”
一小校領命而去。不消一刻,牟平文武皆至,劉瑞說道:“諸位,昨主公遣文遠回來,言已屯兵荊州,使我等速去相匯,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田豐首先說道:“公子,此事體大,當慎重考慮。”
陳羣亦言:“牟平百姓長居此處,大多留戀此地,若遷徙當先張榜言明,若百姓願跟隨則可,若不願,公子若何?其次,雖公子早已備下船具,然江河之上,危險重重,且路途遙遠,此處百姓皆北方人,恐難以承受顛簸,必生疾病!再者,吾聞荊州乃是江東世仇,此番遠航必經江東,若江東出兵相阻,爲之奈何?”
待他說完,劉瑞答道:“長文此言皆爲重要!若百姓有願追隨者,吾當帶之,若不願,當與其錢糧,使百姓居於此處。遠航之時,百姓所生疾病,吾自由華元化醫治,亦可無憂。至於東吳水軍,當要問問興霸了。”
甘寧聽到,拍著胸膛對衆人說:“吾自受公子所託訓練水軍,未敢不盡力!如今我牟平水軍精兵萬人,戰船五百餘。雖遇東吳水軍,亦不懼矣!”
劉瑞撫掌笑曰:“如此,諸位還有何憂慮?”
陳羣說道:“原來公子皆已策其母劃,如此當無憂矣!”
衆人隨即各自表態,全無反對之人,故而劉瑞立即發佈檄文,告知黃縣、東萊等處的百姓。各處百姓聞言皆攜老護幼前來相隨。劉瑞見民心所向,百姓之事已是解決了。故而找到了陸遜,說道:“想必伯言已然知曉,吾將盡遷軍民前往荊州,不知伯言可願相隨?”
陸遜笑道:“兄既有言,願意相隨!”
劉瑞聞言大喜,說:“如此當勞煩弟派人爲先驅,探查水路,我將與百姓乘船從後相隨,以免遭受損失。”
陸遜抱拳說道:“兄既有差使,弟當效命!”
處理完事務後,劉瑞匆匆來到家中,將父親之事告訴了,甘氏聽聞劉備已在荊州立足,故而破涕爲笑,盡解心中病結。
正當劉瑞緊鑼密鼓的準備遷徙之事,卻不想影狼發來緊急情報,言曹操命其長子曹丕率軍五萬接管青州,另派其三子曹彰率軍三萬由徐州出兵協助曹丕。原來曹擦自官渡之戰擊敗袁紹後,一路高奏凱歌,所戰皆勝。故而遣子曹丕發兵北海,佔據青州;遣曹彰駐兵陽都,協助曹丕。其目的欲阻截劉瑞軍隊,使其不能出兵襲擾徐州。不想曹丕、曹彰二人自恃所率乃是得勝之軍,故而欲一鼓作氣,收復青州全境,更消滅劉瑞,以增加自己的威望。
牟平太守府中,劉瑞看著眼前的戰報,不禁大怒的罵道:“曹阿瞞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今分兵青州、冀州,難道欲兩面作戰?”
田豐走來說道:“公子何必如此震怒,曹操,國賊也!今袁紹未滅卻又分兵青州,當真是太過自負了!”
劉瑞冷笑道:“他豈能不自負,袁紹以十倍之軍敗於他手,如今那曹賊恐怕早就目空一切!今遣其孺子欲兼併青州,順便滅我牟平狼軍,真可笑也!”
陳登亦言道:“公子且息怒,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然曹軍來攻,則我牟平只需出兵將其殺退即可。”
劉瑞嘆了一口氣說:“非我懼怕曹軍,乃是此番恐耽誤了行程!”
剛剛說完,沮授便笑道:“公子放心出兵,遷徙之事,交與長文跟屬下即可。”
劉瑞欣慰的看了看沮授、陳羣,說道:“那就有勞兩位先生了!”
陳羣拱手道:“乃是分內之事!”
劉瑞看到身邊的文武,不禁大笑道:“如今我劉瑞文武皆備,縱使曹操親來,吾亦不懼矣!此番戰退曹兵,還需諸位鼎力相助!”衆人聞此言,皆抱拳應諾。
是日,劉瑞點五萬兵,以田豐爲軍師,陳登爲監軍,以太史慈、張頜、高覽、張遼、臧霸、孫禮爲將,進軍昌邑迎戰曹軍。
臨行前,甘寧一身披掛來尋劉瑞,說:“公子,此番出征,爲何少了末將!”
劉瑞笑道:“吾知興霸勇猛,然牟平即將遷徙荊州,故而還需興霸留下精練水軍,如此方能於大江之上保我牟平百姓無失。”
甘寧聞此言,只能怏怏而退。隨後又囑咐孫康、尹禮等人,令其守衛城池,協助兩位先生準備遷徙之事。
三日後,大軍到達昌邑,此時影狼送來了更加詳細的情報,言曹丕以滿寵爲軍師,徐晃爲將,率領軍隊到達臨淄,曹彰已率軍到達陽都。
田豐看完此情報,分析道:“若曹丕出兵佔北海,則其兵鋒直指昌邑,且曹彰屯兵陽都,瑯琊城首當其衝,若失北海、瑯琊,則二曹必成犄角之勢,到時我軍將兩面受敵!”
陳登亦附言道:“公子,不若分兵兩路,一路守昌邑以防曹丕,另一路駐瑯琊,使其不能夾擊我軍。”
劉瑞沉思一會兒後,問道:“元皓先生認爲如何?”
田豐說道:“屬下亦是如此認爲!”
劉瑞聞言笑道:“好!那就勞煩元皓領軍兩萬進駐瑯琊,吾遣張頜、高覽、臧霸相助,如何?”
田豐聞言,笑道:“公子放心,屬下必能保得瑯琊郡不失!”
劉瑞亦笑道:“吾素來知道先生本領,故而瑯琊就交給先生了!先生此去只需拖住曹彰,使其不能支援曹丕,待吾消滅此路曹兵之後,當率軍與先生會合共戰曹彰!”
田豐聽後,隨即領兩萬軍星夜進發至瑯琊郡。
翌日,劉瑞於中軍大帳與衆人商討軍情,陳登說道:“公子,此番曹丕尚未出兵,故而我軍最好能搶先一步進駐北海,如此我昌邑、北海可互爲犄角。”
劉瑞看著地圖說道:“吾正有此意,故而....”
不等劉瑞說完,孫觀急匆匆的走進來說:“公子,影狼來報。”
劉瑞接過戰報,不禁大怒道:“曹丕豎子,竟趁夜搶佔北海!”
陳登沉思一會兒後說道:“公子勿憂,若我軍能搶先一步進駐平昌,則曹丕佔據北海亦無用矣!”
劉瑞看了看位於北海跟陽都中間的平昌城,說道:“平昌雖小,然確實能阻截二曹聯繫!”
張遼聽到劉瑞的話說:“公子,遼願爲先鋒,出兵平昌!”
不想張遼剛剛請戰,太史慈亦站出來說:“慈亦願爲先鋒,佔領平昌”
張遼看了一眼太史慈說道:“子義,此番乃是吾先請戰。”
太史慈亦不退讓的說:“文遠就莫要跟我爭搶了,先鋒之位,我是要定了!”
劉瑞看著眼前的兩位虎將相互爭搶,笑道:“二位莫要爭了!既然文遠先請戰,那就以文遠爲先鋒,率軍五千佔據平昌,切記要阻攔曹丕與曹彰的聯繫!”
張遼聽後信誓旦旦的說:“公子放心,某定保得平昌不失!”
太史慈一臉不樂意的說:“公子,屬下三千人即可保住平昌!”
劉瑞笑道:“子義莫要爭辯了,兩軍對陣之時尚需子義之勇。”
太史慈聽到後,說道:“既如此,那先鋒之位便讓與文遠了!”
陳登見二將不再爭論,故而說道:“公子,文遠出兵平昌的同時,我大軍可先發至北海,使曹丕無暇分兵他處。”
劉瑞點點頭,說:“好,來人,傳吾軍令,大軍兵發北海!留孫禮駐守昌邑。”
北海城中,曹丕看著手裡的情報,說道:“吾正欲發兵昌邑,不想劉瑞竟然自來送死!”
滿寵說道:“大公子,主公曾言劉瑞非易與之輩,故而還需公子小心。”
徐晃聞此言,一臉不樂意的說:“先生何故張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大公子放心,饒是那劉瑞敢來,末將定將其首級斬下獻於公子!”
曹丕聽後笑道:“先生亦太過謹慎了,吾聞此人曾戰退呂布,今日倒要看看其勇當真如此乎!”
北海城下,太史慈於陣前耀武揚威的罵道:“曹賊,敢出城與吾一戰否?”
曹丕於城牆上聽到太史慈的辱罵,不禁大怒,說道:“來人,隨我出城迎戰!”
滿寵看到劉瑞身後士卒鎧甲精良,個個雄壯,故而勸道:“大公子,此時敵人士氣正盛,可待其銳氣耗盡後在出城與戰!”
他剛剛說完,卻聽到城下的牟平軍個個大罵曹賊,曹丕正值血氣方剛之時,哪受得了這種辱罵,故而一把推開滿寵,帶領著人馬出城迎敵。太史慈在城下罵的好不痛快,卻看到城門打開,一隊人馬簇擁著數人出了城。
待曹軍擺好陣後,劉瑞亦來到陣前,說道:“曹丕小兒,汝無故進犯青州,難道欲造反?”
曹丕亦罵道:“劉瑞,吾奉天子之名前來收復青州,汝何敢阻攔!”
劉瑞冷笑道:“吾乃是奉陛下衣帶詔討賊!”
曹丕大怒,喝到:“誰與我取其首級!”
徐晃聽到命令,剛剛想要出陣,卻不想身邊一將搶先答曰:“大公子,小將願往!”不等曹丕準許便策馬奔出。
太史慈在陣前看到一手持長槍的戰將衝自己奔來,喊道:“來將通名,吾不殺無名之輩!”
那將聽後大怒,喊道:“吾乃大將王門!”
之後便聽到咔嚓一聲,可憐王門還沒看清楚太史慈長什麼樣就被一戟砍爲兩截。
曹丕看到太史慈立斬王門不禁大驚,還不等他反應過來,卻聽到身邊一將說道:“公子,王門隨末將一起降了丞相,今被賊子斬於陣前,請命前去報仇!”
曹丕轉身看去,乃是蔣義渠。說道:“還望將軍斬將立功!吾親自爲汝擂鼓壯聲威!”
蔣義渠聽後策馬奔出本陣。太史慈見又來一將,也不客氣,亦拍馬衝了過去。曹丕剛剛拿起鼓槌,卻聽到對面呼聲大起,轉身看去,只見蔣義渠早已身首異處!此時曹軍士氣降至低谷。
太史慈昂首立於陣前喝到:“何人敢出,與吾一戰!”
徐晃眼見得太史慈斬了二將,早就怒不可及,揮動開山大斧策馬出陣喊道:“太史小兒,汝只斬的無名下將,認得大將徐晃否!”
太史慈聽後,嘲笑道:“鼠輩安敢自封大將!看吾斬汝!”
隨後亦策馬迎戰。二人藉著馬力交錯而過,兵器碰撞的瞬間,太史慈心裡不禁暗喜,終於遇到一個上得了檯面的人了!故而提起十二分小心與徐晃接戰。徐晃在陣前看到太史慈立斬二將,已知曉其非等閒之輩,故而亦打的特別謹慎。二人兵器交錯,火花四濺,斗的難分難解。曹丕在後方看到徐晃精神抖擻,不禁大嘆道:“徐公明真勇將哉!”又是百個回合,二人依然未分勝負,正當二人打的火熱之時,不想曹丕卻令人鳴金收兵。
原因很簡單,平昌城被攻破了!徐晃回陣後正欲發問,卻看到曹丕一臉怒色的樣子,故而謹慎的問道:“公子,發生什麼事了,何故鳴金?”
曹丕說道:“剛剛探馬送來軍情,言平昌城被劉瑞佔領了!”
滿寵此時亦出城對曹丕說道:“公子,劉瑞來此與我鬥陣,無非是想拖住我軍,使大公子不能分兵支援平昌。故而公子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今公子可繼續與其鬥陣,卻另遣他人率軍襲擊平昌,劉瑞兵少於我軍,故而難以分兵支援!”
曹丕聽後大笑,說:“伯寧所言極是!”
隨後轉身對諸將說道:“吾欲遣軍攻破平昌,不知何人願意領軍前去?”
話音剛落,轉出二將,抱拳說道:“末將願往!”
曹丕看去,乃是宋憲、魏續。曹丕點點頭笑道:“二位曾經乃是呂布帳下猛將,若由二位將軍領軍前去,吾放心矣!”
隨後撥出一萬人馬,令二人在南門出城。而曹丕則繼續在城下跟劉瑞鬥陣。此時徐晃亦恢復體力,主動請命再戰太史慈,曹丕點頭答應。徐晃策馬飛出,在陣前大呼道:“太史小兒,還敢出來與吾一戰否?”
太史慈聽到後,看向劉瑞。劉瑞微微一笑,說:“既然直呼子義之名,子義儘可出戰!然徐公明乃當世名將,切記小心!”
太史慈領命而出。戰場之上,二將再次纏鬥在一起。徐晃這次是卯足了勁要殺太史慈,故而使出其看家本領,將手中大斧連續的砍向太史慈的腦袋。太史慈沉著應對,三十招後,盡破徐晃殺手鐗,而後亦使出自己千錘百煉的招數千影戟砍向徐晃。徐晃不愧是當世猛將,連連躲過太史慈致命的進攻。一時間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聽得二人同時大喝一聲,衆人看去,只見徐晃用開山大斧擋住太史慈的鐵戟,二人就此相持,比試力氣。
曹丕眼見徐晃無法戰退太史慈,故而令身後的侯成放冷箭,欲狙殺太史慈。不想被劉瑞看到,故而他亦拿來弓箭,只聽啪一聲,劉瑞所射出的竹箭精準的將侯成射出的箭打偏,而後劉瑞綽槍上陣,罵道:“賊子只敢於陣後放冷箭,敢出來與吾一戰否!”
侯成聽到後,大怒,拍馬出陣喊道:“大將侯成在此!何人來送死。”
劉瑞不答話,徑直衝向侯成。二人憑馬力一個交錯,卻看到劉瑞所持的銀槍卻消失了,細看之後才發現,那桿銀槍正在侯成胸口上插著,鮮血已如流水般淌出來。原來剛剛二人錯馬而過的瞬間,劉瑞故意賣個破綻與他,侯成自恃勇猛,故而卯足了勁刺向劉瑞。不想被劉瑞輕鬆躲過,因自己的長槍難以及時收回防禦,故而被一招刺死。
曹丕震驚的看到了剛剛的一幕,還不等他反應過來,卻看到劉瑞單槍匹馬向自己這邊衝來,曹丕回視身後,將領竟然折盡!故而他也顧不上別人,騎馬轉身就往城裡跑。管亥在陣中看到劉瑞獨人闖曹營,一揮手令身後數萬狼軍衝了出去。瞬時間牟平狼軍果真如同數萬只野狼般衝了過去,曹軍士兵被這陣勢嚇得調頭就跑,潰不成軍。徐晃看到後方變故,亦棄了太史慈奔回城中。劉瑞趕殺一陣後被城上的滿寵以弓箭射住,只能收兵回營。
曹丕狼狽的逃回來,氣喘吁吁的說:“不想劉瑞竟有如此武藝!”
徐晃聽後,慚愧的說道:“乃是末將無能,未及時斬殺太史慈,而使公子有此一敗!”
曹丕挽著徐晃的胳膊說:“公明無需自責!此番多虧公明力戰太史慈,挽回了我軍士氣!”
正當曹丕想喘口氣,卻又聽到城外牟平軍大罵,滿寵看到曹丕氣的漲紅的臉,勸道:“公子無需動怒,劉瑞將猛,然軍少,故而難以撼動北海,我軍儘可堅守不出,待其糧盡退兵之時,公子隨其後掩殺,定可一戰成功!”
曹丕依舊憤怒的說道:“吾不懼其攻城,乃是此番折了數將,恐士氣不振,士卒恐慌!”
滿寵笑道:“公子,該恐慌的乃是劉瑞!待宋憲、魏續破了平昌,劉瑞不過是孤軍,大公子跟三公子可合兵一處,則劉瑞必敗無疑!”
曹丕聞其言,順了順氣說:“伯寧之言,使吾茅塞頓開!傳令下去,任憑劉瑞如何辱罵,所有人不得吾令不可擅自出戰,違令者斬!”
劉瑞令軍士辱罵了半個時辰,卻無一人出城應戰,陳登對劉瑞說道:“公子,曹丕不出戰,恐怕另有陰謀!”
劉瑞點點頭說:“曹丕有滿伯寧之智,拒不出戰非是懼怕!”
正議論之時,影狼發來戰報,言平昌城正遭受曹軍攻擊。劉瑞聽後頓時大悟,說:“原來曹丕是想吸引我大軍注意,卻另遣兵將攻打平昌!”
陳登笑著說:“公子,曹丕欲待攻破平昌之後與曹彰合兵,夾擊我軍。今其不出戰,乃是欲待我軍糧盡退兵之時於後掩殺,公子不妨趁夜向平昌方向退兵,作出欲支援平昌之勢,而卻於後暗伏精兵,專待曹丕之軍!”
劉瑞聞言問道:“若曹丕攻昌邑,當該如何?”
陳登笑著說:“昌邑有孫禮及五千人駐守,可保無憂!”
劉瑞點點頭,說道:“還需好好囑咐他一番。故命人回昌邑傳令,若曹軍來攻,無需出戰,閉城堅守即可。”後率軍向昌邑趕去,卻使管亥、孫觀各領一隊人馬埋伏在北海城南三十里處。
第二日,劉瑞急行軍趕到平昌城二十里處紮下營寨,消息傳開,宋憲、魏續不禁冒了一頭冷汗。其實他二人率領人馬來到城下後才知道守城之人竟然是故人張遼!他的本領宋、魏都心知肚明,況且當日徐州之戰,是他二人捆縛了呂布打開城門,才使得呂布被斬,故而張遼一直視他倆爲仇人。如今張遼打不過,又惹來了劉瑞大軍,著實讓宋憲、魏續憂心。幸好劉瑞沒有立即率軍攻擊自己的營寨,否則前有張遼、後有劉瑞,自己的這一萬人估計回不去幾個了。
北海城,曹丕看著情報,對滿寵說:“劉瑞趁夜撤兵向平昌進軍,恐怕宋憲、魏旭之軍難保啊!”
滿寵嘆道:“此番若不救援,則宋、魏之軍必敗,若救援,又恐劉瑞於半路伏兵,截殺我軍!”
徐晃說道:“先生何故如此多慮,劉瑞所率之軍不過三萬,縱使其率軍截殺,又何懼!還請公子速速發兵平昌,如此即可救援宋憲,又能夾擊劉瑞,豈不兩全齊美!”
曹丕聽後大喜,說道:“公明所言,正合吾意!來人,發兵三萬馳援平昌!至於北海,則交與伯寧先生駐守!”
後曹丕率領三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平昌。劉瑞在營帳中聽聞曹丕率軍支援,笑著說道:“元龍妙計,大魚上鉤了!”
陳登亦笑著說:“公子還需誘敵深入,方可大勝!”
劉瑞點點頭,說:“先生與子義可在此處虛設大帳,而吾卻盡遣軍士力戰曹丕。”
陳登抱拳說道:“公子放心,宋憲、魏續無謀之輩,今番聽聞張遼之名已是喪膽,必不敢出兵擊我大帳!”劉瑞聽後率領近兩萬人迎戰曹丕,並另遣軍士吩咐管亥、孫觀依計行事。
曹丕率軍趕到平昌城五十里處,看到前方牟平軍已列好陣勢,劉瑞正於陣前耀武揚威,曹丕揚鞭一指,問道:“何人去斬了那廝?”說完回顧衆將,卻發現大將只剩下徐晃。
徐晃聞言,說道:“公子,末將願往!”
曹丕點點頭,說:“吾有公明,何懼那劉瑞,此番還望將軍斬將立功!”
徐晃聽後,說:“公子且在陣中觀吾斬將!”
說完策馬飛出迎戰劉瑞。劉瑞在陣前看到徐晃,知其勇猛,故而打起精神與他對戰。約戰二十合後,劉瑞假裝不敵,虛晃一招便往回跑,徐晃立功心切,立即追了過去。曹丕見徐晃得勝,揮軍掩殺,牟平軍在劉瑞帶領下急忙撤去。曹丕率軍追殺了數裡後,突然聽到後方一聲炮響,乃是管亥、孫觀率領人馬殺散了曹兵後軍,火燒了其輜重。曹丕知中計,急忙整軍。卻不想劉瑞突然回軍衝殺,曹軍軍心渙散,軍無戰心,頓時大敗。曹丕賴徐晃死戰得脫,狼狽逃回北海。敗軍陸續歸城,略經清點,折兵萬餘。劉瑞率領得勝之兵回軍再攻宋憲、魏續。張遼在城頭早就欲出戰殺了此二人,但爲了防止曹兵趁機攻進城,故而忍下殺心,此時他見劉瑞大軍已到,故而放心的率軍殺出城來。宋憲、魏續在兩面夾擊之下大敗,正欲逃跑,不想撞到張遼,被立斬於馬下。其所率之軍見主將被殺,降者無數,逃回北海者不足千人。是役,曹丕折損兵將兩萬餘,士卒聞牟平狼軍之名皆膽裂。
劉瑞再次率軍來到北海城,見到曹丕龜縮城中,只是不出,劉瑞欲破其城,奈何以三萬士卒攻打有三萬駐兵之城,勝算不大,故而問計於陳登。
陳登對劉瑞說:“公主,吾令人探查,得知此番曹丕盡率大軍進駐北海,臨淄城無有兵將,公子可遣奇兵襲破臨淄城,斷曹丕歸路,而後圍困北海,待城中糧盡,其軍必敗!”
劉瑞聽後說道:“欲破臨淄,當需經北海,如此曹丕定然知曉!”
陳登笑著說:“屬下有一計,可使其不能察覺。”
劉瑞問其計,陳登一一告與,劉瑞聽後不禁大喜。
欲知陳登獻的什麼計策,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