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華元化妙手醫陳登 沙頭鎮生擒江東將
上回說道,劉瑞大宴賓客,不時皆至,唯獨少了陳登,故而命近衛再去邀請。
不時,近衛匆匆跑回,對劉瑞說:“公子,不好了!陳校尉面色異樣,捧腹喊痛,不知犯了何疾。”
劉瑞聞言,頓時想到陳登命短,因常食魚鱉而腹生病蟲,後不得良醫而死,難道陳登犯了此病。正想的出神,華佗說道:“公子,不如讓老朽爲他瞧瞧。”
當劉瑞聽到華佗的話,猶如聽到天籟之音,連忙說:“還望華先生施妙手神技!”
隨後衆人一起來到陳登所在的大船,推開其門,正看到陳登躺在地上口吐白沫,面色赤紅,手捧其腹喊痛。劉瑞命人將其扶到牀上,華佗爲他把脈,而後手按住其腹部,問道:“元龍可是常食魚鱉?”
陳登忍著疼痛點頭。華佗說:“元龍腹中有蟲數升,乃是食用魚腥所致。待吾開方使其飲下,吐出小蟲,暫可恢復,然三載之後當復發。”說完開下藥方讓人煎藥去了。
等陳登飲下湯藥,不時吐出無數小蟲,隨後休養數日竟已痊癒。劉瑞看到陳登康復,心裡暗暗發誓,三年後一定要讓華佗在爲他醫治,此人文武皆備,乃是牧守一方的大才,絕不能就這樣折了。後華佗又爲其診療數次,陳登每服下華佗所開的藥,都能吐出小蟲,只是每次都越來越少。
劉瑞拉著陳登的手說道:“元龍當好好保重身體,日後吾倚重元龍之時多矣!”
陳登看著劉瑞激動的說:“吾此生能遇如此明主,雖死無恨!”
劉瑞說道:“元龍不可輕言死!天下紛亂,正是大丈夫建功揚名之時!”
陳登聽後,點點頭說:“公子之言,登謹記於心,日後絕不輕言死!”
不知覺間,已過四十餘日。這一路上順風順水,並無阻礙。此時船隊已經到達長江口,即將進入江東地界。其實這一路最讓劉瑞擔心的便是江東,世人皆知江東跟荊州乃是世仇,若孫氏知道自己是去投奔荊州的,難保不會出來阻攔。況且身後還帶著近七十萬的軍民,兼有錢糧無數,故而劉瑞爲此發愁。
正巧這時甘寧走來說道:“公子,再向前行便是江東地界了。”
劉瑞說道:“興霸,吾正爲此事發愁!”
甘寧說道:“公子勿憂,孫策新亡,孫權領其衆,江東正值大亂之時,無暇顧及他人。”
劉瑞依舊不放心的說:“古人云‘有備無患’今率民衆途經此危險之境,不可不防。興霸可傳吾令,使牟平文武盡皆來此商議大事!”
甘寧領命而去。不時文武皆至,劉瑞對衆人言:“明日船隊將駛進江東轄區,爲防江東水軍突襲,故而請衆人來此商議防範之策!”
田豐言道:“公子可將船隊布以圓形之陣,百姓及官吏家屬可居於陣中,輜重、牲畜之船次之,五狼軍團爲第三層,外圍布以水軍,如此若遇敵,百姓、輜重難以損傷,軍士亦可抵禦來敵。”
衆人聽後,皆贊同。劉瑞點點頭,說:“此法甚妙,衆人可依此法佈置船隻。長文、公與兩位先生,百姓、輜重就勞煩二位操心了,吾另遣昌豨、尹禮、孫康、吳敦相助。”此六人聽後,出列抱拳應諾。劉瑞再言道:“孫禮、張頜聽令,命汝二人率領飛狼軍、赤狼軍護衛百姓,不可使其有失!”兩人出列領了令牌。“太史慈出列,命汝率血狼軍居於水軍之後,若遇敵亦可方便支援!”太史慈亦出列領牌而去。“張遼聽令,命汝坐鎮船隊後方,護衛隊尾;興霸聽令,令汝率領前隊小心提防;高覽聽令,命汝防護左側;臧霸聽令,命汝護衛右側;孫觀聽令,率領野狼軍五百人隨陸氏族人開路,若遇危險及時通報!”衆人聽令後,皆領了令牌而去。“元皓、元龍坐鎮吾中船,指揮軍隊往來。”二人亦接令應諾。劉瑞看調度以畢,故而說道:“衆人皆有事做,吾亦不能獨自清閒!省之率領所餘野狼軍隨吾四處遊弋!”管亥興沖沖的接過令牌大聲應諾。劉瑞看了一眼衆人,說:“諸位且去安排,明日船隊正式駛進江東!”
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照到這滿目瘡痍的大地時,長江之上卻已是來來往往,熱鬧紛繁。劉瑞率領著船隊藉著風力極快的駛進沙頭鎮,雖說兩岸風景還算宜人,但最惹人注目的卻是這牟平的船隊!一路上週圍的商船紛紛投來讚歎的目光,其中不少人議論著:“不知是哪個世家豪族,能擁有如此大的船隊!”發現了周圍異樣目光的劉瑞,無奈的嘆了口氣。
陸遜走到他身邊笑道:“公子如今離開牟平,已然接近荊州!此刻乃是蛟龍入海,當高興,爲何嘆氣?”
劉瑞苦笑著說:“伯言可聽過‘人怕出名豬怕壯’這話?”
陸遜先是一愣,說:“未曾聽說,不過還是很有道理的。”
劉瑞笑道:“此番駛進江東,因我船隊規模太大,已經惹來不少人的注意,恐怕用不了多久,江東的孫氏必然會知曉,到時會不會加兵於我等,實未知啊!”
陸遜聽後,說:“公子深謀遠慮,吾不及也!”
劉瑞笑道:“伯言謙虛了,以汝之才,日後定能牧守一方!”
“將軍,今日巡江士卒來報,言有一隊商船甚是可疑!”一小校向一位身材高大的將領報告道。
那將領聞言,問道:“哦?有何可疑之處?”
小校答曰:“那船隊有船近千艘,且人數衆多,遠遠看去似有殺氣!”
將領聽後,大驚道:“爾等沒看錯?那船隊確有千艘?”
小校抱拳答曰:“小人不敢妄言!”
將領頓時下令,說:“傳我將令!集合部隊,沿江阻攔那商船!另遣人前往吳郡回報都督。”之後一身披掛匆匆出了大帳。
大江之上,劉瑞跟管亥乘船四處遊弋,放眼望去,青山綠水,鳥獸共鳴。若非身在亂世,劉瑞寧願終老於此處!正當他想的出神,一小校匆匆跑來說:“公子,元皓先生有急事,特遣小人來尋。”
劉瑞聽後,心裡一驚,若能讓田豐著急的的事,恐怕不會簡單。故而他立即跟隨小校來到大船,問道:“元皓先生,尋我有何急事?”
田豐看到劉瑞後,說道:“公子,剛剛仲臺派人來報,言前方出現不明水軍,正向自己這邊駛來!”
劉瑞長嘆一聲,說:“該來的終歸是要來!先生隨我前去看看,元龍身體欠佳,留在此船調度軍隊。”陳登聽後抱拳應諾。
船隊的前方,甘寧聽聞遇到了不明軍隊,早已率軍趕來與孫觀合兵一處,此時正跟那夥人對峙。
甘寧大聲喊道:“何人攔我去路?”
對面的人喊道:“吾乃江東巡江校尉周泰,觀汝船隊甚是可疑,故來盤查!”
甘寧聞言大怒,方欲辱罵,卻被孫觀攔下。孫觀對周泰喊道:“我等只是路過此處,並無惡意,校尉多慮了!船上載有女眷,不便盤查!還請通融一二。”
周泰聞言,說道:“世上惡人皆言自己爲君子!吾豈能聽汝等一面之詞!速速泊岸接受盤查,否則任鳥也飛不過去!”
甘寧此時按耐不住火氣,罵道:“周泰匹夫,休出狂言!今日有我甘興霸在,也由不得你逞強!”
周泰聽到甘興霸三個字後,亦大怒道:“怪不得衆人皆言汝等可疑,原來是錦江賊甘寧!既然遇到,休想在逃!”
說完一聲令下,江東水軍皆駕船衝了過去。甘寧自從降了劉瑞,在沒人罵自己爲賊,故而此時聽到周泰辱罵自己,亦提起雙戟殺了過去。
“住手,興霸不可造次,速速退下!”劉瑞遠遠的看到前方即將發生爭執,故而喊道。
甘寧聽到劉瑞命令,只能哼聲悶氣的退下去。劉瑞駕駛小船來到周泰面前,說道:“久聞閣下之名,不知我等犯了何事,卻惹出將軍及身後將士?”
周泰聽到劉瑞說話客氣,也放下兵刃,說道:“奉主將之令,前來盤查。”
劉瑞笑著說道:“閣下誤會了!吾乃是陛下賜節親自任命之牟平太守,此行僅是路過大江,無有惡意,還請周將軍通融一二。”
周泰冷冷的說道:“我不管陛下有無賜節任命,吾只聽令於孫將軍!”
劉瑞聽後,心中雖以燃氣怒火,但他清楚,此時並不是跟江東翻臉的時候,故而強忍怒火,說道:“不知將軍欲盤查什麼?”
周泰說道:“吾觀此船隊人數衆多,行跡可疑,且隱隱間帶有殺氣,故而查看有無刀槍利刃。”
劉瑞笑道:“吾乃一方太守,出行自然有甲士護衛,刀槍利刃豈能無有!”
周泰蔑視的說:“既如此,還請太守大人交出鎧甲刀槍,否則今日便是陛下親至,吾亦不會放行!”
劉瑞聞言大怒,說道:“放肆!爾等目無君主,欲造反耶?”
周泰笑道:“天下早就不是漢家天下,何談君主?廢話少言,速速泊岸!”
劉瑞一聲令下,只見數百艘小舟迅速駛來,將周泰及其身後千名水軍團團圍住。周泰也不害怕,只是笑道:“果然藏有貓膩!吾縱橫長江,未有敵手,今日正可斬汝等首級前去請功!”
甘寧罵道:“周泰小兒,吃我一戟!”說完跳到周泰的船上與其大戰。
又是一聲“住手”,周泰聽聞聲音是從自己後方傳來,故而棄了甘寧向後觀望。不時百餘艘戰船橫在了江面,只見一艘打著董字大旗的戰船緩緩駛到劉瑞船邊,船上走出一將,劉瑞細看,此人乃身長八尺,甚是雄壯。
那人首先對劉瑞說道:“吾乃討虜將軍麾下偏將董襲,聽聞大江之上有隊商船行跡可疑,故而來此盤查!”
劉瑞聽後亦說道:“原來是董將軍,吾乃牟平太守劉瑞,因事行船於大江之上,還請將軍放行!”
董襲看了看劉瑞身後的大船,說道:“既然是太守大人,吾自當放行,然吾奉討虜將軍重託,巡查長江,故而還望大人允許我等前去盤查。”
劉瑞喝道:“吾乃朝廷命官,豈是爾等能隨便阻攔搜查的!”
董襲聞言,說道:“若大人不允,我等只能將大人之船攔於此處,等討虜將軍親自下令了!”
甘寧罵道:“匹夫安敢阻我去路!且吃我一戟!”周泰看到甘寧行兇,亦揮舞大刀劈去。
二人在船上打了數十合,周泰走到船邊,手指甘寧罵道:“錦帆賊,敢下水與吾一戰否?”說完縱身跳入江中。甘寧不示弱,亦跳了下去。二人在水中,皆來去自如,似行走於路面。劉瑞看後,心中暗歎。
董襲看到雙方已然火併,也不客氣,一揮手,後面百艘戰船列好陣勢。董襲在江東時早聞甘寧水性不錯,此時他見劉瑞軍中水將已然跟周泰糾纏在一起,欲欺所餘者不習水性,故而揮軍來攻。劉瑞冷笑一聲,向田豐使了眼色。田豐會意,一招手,身後水軍、血狼軍亦列好陣勢,憑藉著勁弩優勢壓制著江東水軍,使其無法上前。董襲看後大怒,身披重甲,手持大刀不避流矢跳到了劉瑞的船上。此正中劉瑞下懷!其實劉瑞也是通水性的,但相比甘寧而言卻遠不如。但在船上施展步戰還是綽綽有餘。故而當董襲跳到劉瑞大船之後,劉瑞也拔出了長劍,與其短兵接戰。董襲雖說是江東猛將,然其本領較當年呂布遠矣,故而僅三十合便敗在劉瑞之手。劉瑞靠著靈巧多變的劍法,逼得董襲左右難防,只聽得劉瑞大喝一聲,董襲被一腳踹到對面的船上。劉瑞依舊不捨,一個凌空翻身亦跳了過去,揮手斬殺數名江東士卒後生擒董襲。
此時江東水軍皆駭然,無敢在上前者。周泰在水下看到董襲被擒,舍了甘寧就欲逃跑,卻不料被甘寧鎖住喉嚨生擒。劉瑞揮舞著長劍喝散了江東水軍,解押著二人繼續上路。
被董襲派遣通知江東都督的士卒早已來到吳郡,江東都督聞此言,原本並不在意,不想沒多久傳來消息,言董襲、周泰皆備生擒。故而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時那都督匆匆找到孫權,說道:“主公,近聞江面出現可疑船隊,董襲、周泰皆被其生擒,在下請命率領水軍前去阻截,以防其擾亂我江東百姓!”
孫權聽後,說:“此事便交與公瑾,務必救出元代(董襲字元代)跟幼平(周泰字幼平)。”周瑜領命而去。
周瑜得了孫權之令,帶領著賀齊、潘璋、陳武及萬餘水軍趕往丹徒,並令長江沿岸的水軍出兵阻截,以緩其行程。此令一下,秣陵守將程普率與韓當、凌操、蔣欽率領一萬水軍沿江自西向東前去阻截。
劉瑞自生擒董襲、周泰後,江東水軍無人敢近其船,故而路上也算順風順水。當他行至曲阿港時,正遇到了自秣陵而來的程普,二人相對峙於江面上,劉瑞再次費口舌解釋,並稱若肯放行,願意歸放二將,然來將卻死活不讓路,對劉瑞說:“劉瑞小兒,休要在此逞兇,今日有我在此,爾等決計過不了曲阿!”
劉瑞聞言,心想只能戰退了此人方能繼續前行,不過長江水路長而遠,卻不知要打到什麼時候才能走出江東地界。劉瑞看了看來將的戰旗,大書一程字,故而喊道:“來者可是程普?”
對方聞言喝道:“既知我之名,如何不速降?”
劉瑞笑道:“既然老將軍不放行,那我牟平劉瑞只能將老將軍請上船後在上路了!”
程普聞言大怒。罵道:“小兒安敢辱我!”
一時間江東水軍盡皆衝鋒,劉瑞觀其人多,故而將兩翼的臧霸、高覽調來,太史慈看到前方有變,也率軍前來。雙方在江面上就此大戰,劉瑞令人將戰船連接在一起,士卒走在甲板上猶如平地一般,故而軍士並不懼怕顛簸,尚能作戰。程普所仰仗者,就是士卒在顛簸的江面依然能奮勇作戰,如今牟平軍連接了大船,此優勢已經失去,故而江東水軍面對著牟平狼軍的嗜血與好戰,登時死傷無數。
程普看後大怒,親自持刀出戰,其身後的韓當、凌操、蔣欽亦持利刃相隨。大船之上,程普對上了劉瑞、韓當對上了太史慈、凌操對上了甘寧、蔣欽對上了高覽。四對將各顯身手,刀槍揮動,好不精彩!
而此時管亥、臧霸正指揮軍隊阻截江東水軍的攻勢,正當砍殺亂軍之時,卻不料左右又各殺出一隊人馬,細看之後,乃是淩統、宋謙。兩人聽聞程普率軍阻截,亦率軍來援。正巧看到兩員將校指揮軍隊,故而跳上船與其廝殺。淩統對上了臧霸、宋謙對上了管亥。一時間江面喊聲四起,落水者無數。
劉瑞此時正值年輕氣盛之時,且步戰猶能勝過呂布,程普略年邁,氣力自然不佳,故而跟劉瑞交手數十合,漸漸不敵,故而其虛晃一招轉身跳回大船。
不時聽到甘寧大喝一聲,凌操肩膀處被削掉一塊肉,身後親衛見狀連忙保護他撤走。韓當、蔣欽見程普、凌操皆敗,亦逃走。宋謙、淩統見諸將無功而返,亦棄了對手跳回大船。淩統見到自己父親受傷,勃然大怒,方欲在殺上船,卻被程普阻攔。歷經一場大戰,雙方各有損傷,然牟平軍憑藉精良的鎧甲與劉瑞傳授的武藝,終究是損傷較小,略經清點,損兵不足千人;江東水軍失去優勢,憑藉步戰自然不敵北方之人,故而損失了三千餘人。
劉瑞看到泛紅的江面,說道:“程老將軍,此番吾只是途徑此處,並無惡意!你我雙方大動干戈,實在無意!”
程普見自己損失不小,怒罵道:“吾奉討虜將軍之令,就是死也要攔下爾等!”
劉瑞聽後無奈的嘆了口氣,他看到陣亡、負傷的狼軍,心裡那個痛啊!此番爭鬥其實完全可以避免的,這些精銳也無需這樣送了性命,然而對方卻執迷不悟,硬要攔截,卻使得無辜人枉死!
正當劉瑞想的出神,一小校匆匆跑來對劉瑞說:“公子,張將軍在後面發來情報,言有一隊水軍正向這邊駛來,並且打著周字旗號,身份不明!”
劉瑞聽後,心裡咯噔一下,想到;不會是那個一步三計的周瑜周公瑾吧!
這時卻聽到程普大笑道:“劉瑞,汝還是速速投降吧,如今爾等已被我截住前路,今番又被周公瑾阻住歸路,此番我看汝如何逃脫!”
劉瑞聽後,不禁大叫苦。這周瑜向來有鬼神莫測之機,若遇到他,真叫個難纏!故而劉瑞只能將這裡的局面交給田豐,使他指揮諸將,而自己卻駕船來到後方,防備周瑜。
周瑜在趕往丹徒後立即組織水軍西進追擊劉瑞,故而在劉瑞被程普阻攔之時匆匆趕上,此刻他正率領著水軍一步步靠近船隊。
一小校跑來對周瑜報告道:“都督,前方只有一隻小船阻攔我軍!”
周瑜聽後甚是差異,故而駕船來到前面,果真只有一隻小船,且船上僅有一人,細看發現此人手持長柄大刀,猶如一尊雕像赫然立在水中央,周瑜看後對衆將說道:“此人膽略過人,今其獨身立於我軍之前,恐怕有所準備,諸位不可貿然前進!當需一人爲先鋒探查道路!”
潘璋聞言,說道:“末將願往!”
周瑜聞言,說道:“如此,文珪當需小心。”
潘璋得令,率領一千士卒及五十艘戰船探查道路。張遼見到有人向自己殺來,竟無所動作,只是靜靜等候,待潘璋離自己僅有五十步時,只聽得他大喊一聲殺賊,水下突然冒出無數軍士,隨後便看到潘璋所率領的五十艘戰船大多沉沒。原來張遼派遣水軍埋伏在水下,讓他們沒人含一根麥秸換氣,而他自己卻獨身立在江面引誘江東軍前來。待其船駛進埋伏區,一聲令下,水下的軍士或跳到其船趁其不備砍殺,或於水下鑿穿其船底,破壞戰船。潘璋被這突如其來的進攻打了個措手不及,張遼見潘璋驚慌失措,跳上了他的船就欲砍殺潘璋。幸好其護衛反應及時,拼死擋住了張遼的刀刃,潘璋這才撿了一條命回去。
周瑜眼見得先鋒軍大敗,張遼伏兵盡出,故而欲揮軍殺過去。不想張遼身後突然又殺出數支軍隊。張遼回視,乃是劉瑞!劉瑞靠近後詢問了戰況,得知張遼以計大敗周瑜先鋒,對其讚歎有加。
周瑜看到劉瑞的大旗,命人喊道:“來者可是劉瑞?”
劉瑞答曰:“正是,不知閣下可是周公瑾?”
周瑜聽的劉瑞直呼自己,故而說道:“正是本都督,既然知吾名,何敢犯我邊界?”
劉瑞解釋道:“吾本欲借道,不想貴軍百般阻撓,故而起了兵戈。”
周瑜問道:“閣下此行欲往何方?”
劉瑞答曰:“乃是荊州。”
周瑜怒喝道:“荊州與江東乃是世仇,閣下今欲投荊州,則亦成爲我江東之敵!”
劉瑞說道:“閣下此言謬矣!吾聞江東之仇者乃是劉表、黃祖,與荊州百姓何干?難道閣下使孫討虜欲效仿曹操屠戮徐地百萬生靈之事,引得無數人指責乎?若閣下之言令荊州百姓所聞,則其恐江東屠戮,必死力以助劉表,如此江東之仇安能得報?”
周瑜聞其言,頓時汗流浹背,說道:“閣下一席話,使吾茅塞頓開!然今吾奉主之令解救董襲、周泰,故而不得不與閣下兵戎相見!”
劉瑞聞言,笑道:“吾待兩位將軍皆如座上賓,未曾傷害,願放回。然只求都督能通融一二,放我等西行。吾決不傷害江東一草一木。”
此言一出,潘璋對周瑜說:“都督可僞許之,誘騙劉瑞上我大船,到時都督暗伏精兵,以摔杯爲號,則劉瑞可擒矣!”
陳武聽後亦附言道:“都督,此番我江東兒郎折損於此人手者甚衆!都督當爲兒郎們報仇!”
周瑜聽後,沉思一會兒說:“劉瑞以誠待我,吾豈能爲此不義之事!”
說完否決了他們,對劉瑞說:“吾可報知吾主,放汝等西行!剛剛吾聞閣下之言,知閣下英雄,故而欲請閣下來此把酒相談,不知可否?”
劉瑞聞言,笑道:“吾聞公瑾乃正人君子,必不爲鴻門之宴!既相邀,吾當奉陪!”
管亥聽後,說:“公子不宜前往,周瑜、潘璋必設有埋伏!”
劉瑞笑道:“周瑜豈是這等小人!諸位無需在勸!”
不時劉瑞將周泰、董襲放回,而他在孫觀、管亥的陪同下登上了周瑜的樓船。
潘璋看到董襲、周泰已然放回,故而找來陳武商議道:“近聞劉瑞率軍殺我無數江東兒郎,此番其已登我樓船,然都督卻不忍心殺之,我等不若在其飲宴之時效仿項莊之事,於席間殺之!子烈可率軍暗伏於兩側,率杯爲號!”
陳武聞言說道:“劉瑞入荊州早晚必幫助劉表,我等在此殺之,亦是爲主公除一大患!文珪儘可準備,吾定相助!”
二人計劃一番後,來到樓船之上。正看到劉瑞跟周瑜飲酒,故而對視一眼,準備行事。
未知劉瑞性命如何,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