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卻表皇后小產,每日閉宮靜養,宸妃侍奉於榻前,宮中事宜無人料理,惠妃常年纏綿病榻,是素來不管事的。皇帝無奈,只得又相托於趙貴儀出來照管。趙貴儀失勢已久,今忽又重新掌權,便抖擻精神,一徑賣弄她那主事之才,每日在長春宮正殿點卯升座,整理宮務。宸妃聞知此事,樂得將一應事務盡數丟手於她,一心照料妹妹。然皇后掌管後宮事務已有時日,各局各司都換了人手,趙貴儀往日的臂膀也更換了許多,如今重掌權柄,不免處處不順。

便在此時,宮中流言四起,人人都言泠美人八字太硬,沖剋六親,原先家遭官事便爲此故。現下她一懷了身孕,就剋死了皇后的孩兒,可見不祥。趙貴儀聽見這樣的事,倒不大理論了。

須臾便到二月十二,乃爲花朝節,往昔六宮羣妃必要祭拜花神,相邀飲宴,撲蝶賞花,更著宮女採集百花,和米搗碎,蒸成花糕,以祈求花神保佑,多子多福[1]。今年正逢皇后入主後宮,該日又是皇后的誕辰,皇帝本要著意的熱鬧一日,爲皇后好好的做個生日,豈料又出了前頭這樁事,加之後宮風波不斷,皇后病著不能出來,皇帝自也沒了興致,更下了旨意,宮中衆妃減膳謝妝,爲皇后祈福。

這日,正是和暖天氣,贏烈自朝堂上下來,先至文淵閣批了幾道外事摺子,連聲喚茶。張鷺生才辦差回來,聞聽召喚,趕忙進去倒了茶捧至案上。贏烈吃了兩口,見他回來,便問道:“可給送去了?”張鷺生回道:“都給娘娘送去了,旁的也都罷了,就是那個花糕,娘娘喜歡的緊,吃了好幾塊,又賞奴才吃了茶,才讓奴才回來。娘娘託奴才上覆皇上,謝皇上恩典,她不能親來謝恩,心裡過意不去。”贏烈笑道:“她素來喜食鮮花餚饌,朕料她必定喜歡的。今兒是她的好日子,你打發個人到御膳所去傳朕的口諭,午間給皇后多加十道菜。她病中煩悶,你再去教坊司,吩咐教習選幾個善彈奏曲子的,與皇后解悶。到了午膳時候,朕也過去。”張鷺生一一應了,又低聲笑道:“論起彈唱,宮裡誰也及不上泠主子,只是她懷了龍胎,是不能再彈琴唱曲兒了。”贏烈聞言,便停了筆,略頓了頓,說道:“宮裡近來流言蜚語,人人都說錢氏命硬,沖剋了皇后,才使得皇后小產。你以爲如何?”張鷺生陪笑道:“不過都是些宮人閒著沒事時,嘴裡閒嚼的糊塗話,豈能做信的?雖說錢主子懷了身孕,皇后娘娘就掉了胎,究竟也不是她的過錯。”贏烈聽著,默默不語,半晌才道:“自皇后病了,宮裡這些勾當全都七顛八倒。紅藥想是有了年紀,連這點點事都顧不周全了。”說著,又揮手道:“你且去辦差罷。”張鷺生得旨,便躬身出去吩咐,纔打發了人去,就見二皇子贏綿自外過來,拾級而上,走到殿前。

張鷺生忙自迎上去,打千問安,又道:“二殿下今日過來所爲何事?”贏綿亦笑著回禮道:“有事來面見父皇,若方便,勞煩公公給通稟一聲。”張鷺生應了,略頓了頓,又說道:“皇上爲了皇后娘娘小產一事,心裡很不爽快,二皇子待會兒進去可要小心應對。”贏綿謝過,張鷺生進去通稟,不多時便出來請他進去。

贏綿理了理衣冠,方邁步入內,行至案前與皇帝叩頭見過。

贏烈擡頭掃了一眼,見他穿著一身寶藍直裰,頭上戴著個紫金冠,額上勒著一條雙龍搶珠的抹額,下頭粉底皁靴,十分精神整齊,又思及贏緯日常舉止無端,行事荒唐,不覺將素日裡嫌惡贏綿之心減了幾分,遂開口問道:“你今日過來,有何話說?”贏綿雙目微垂,兩眼視下,回道:“是,兒臣聽聞父皇近來爲遣人出使本初一事煩惱,特來毛遂自薦。”贏烈聞言,便放了手中筆桿,將贏綿從頭至腳看了兩遍,方纔說道:“你?你能成麼?”贏綿垂首道:“是,兒臣通曉本初國語,近來又時常請教老師,於本初外事略有知曉。兒臣不才,空長一十七歲,多累父皇,常年又耗費朝廷錢糧無數,今願爲父皇分憂解難,爲江山社稷出力!”贏烈想了片刻,緩緩問道:“此行十分兇險,我朝與本初已然交惡,朕之意派使者前往不過是探其虛實,乃爲師出有名。你,可想好了?”贏綿拱手長揖道:“是,兒臣已做好打算。”贏烈默然,繼而道:“你一片忠心,朕自然不好駁斥於你。你暫且回去,朕自當吩咐鴻臚寺[2]與你交接。”

贏綿見皇帝應允,便告退出來,又往坤寧宮去。

原來,贏烈早有意派人前往本初,只一時沒個合適的人選,朝中衆臣各個都知前途兇險難測,那怯懦的,你推我讓,畏縮不前;那忠心爲國的,卻又不識外事,難接此任。他爲此事也著實頭疼了一番,今見二皇子贏綿願出使本初,才猛可想起他習學過本初國語,於本初風土人情也略知曉些,又是皇室出身,須得這樣的人去,方纔不致墮了天朝上邦的風範。便即定了他爲出行使者。

再說蕭清婉因連日調養得宜,元氣復長,已能下牀走動,宸妃眼見如此便又搬回了鍾粹宮居住,只每日過來探視。

其時,二人正在堂上坐著吃茶,青鶯端了幾盤皇帝使人送來的花糕做下茶點心。宸妃先笑道:“皇上也算有心了,花朝節這日子,大凡都是女人過的。百花糕這樣的玩意兒,更是女人弄的,也難爲皇上記得,特特叫人做了給你送來。再瞧瞧這些日子御前過來的賞賜,知道的是你小產,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大生了呢。”蕭清婉紅著臉,說道:“姐姐又笑話我了,我若但凡早些知道自己有孕,哪裡會讓事情到這個田地!”宸妃看她變色,便收了笑容,只問道:“前兒母親進來,我在一邊坐著聽你們說話,你想的倒是好,只怕錢氏不肯落入圈套。”蕭清婉笑道:“這個姐姐不必擔憂,錢氏是個聰明人,豈能不知她肚子裡那個種子如何要緊?她雖風光了一陣,又與趙貴儀走得近。然而趙貴儀是自個兒有兒子的,眼裡揉不得沙子,看她先前怎樣待梁氏就知道了。榮親王是鐵心要保皇長子的,不過借了她與趙貴儀牽線罷了。錢氏面上看著好,實則岌岌可危,所謂病急亂投醫,伶俐反成癡,她必定要著道兒的。”宸妃微微頷首,又問道:“王旭昌那邊呢?他是個老成之人,只怕一時不肯就範。”蕭清婉說道:“姐姐放心,他不敢違拗我的言語。”

兩人說著話,門上宮人來報二皇子贏綿過來與皇后請安。

蕭清婉看了宸妃一眼,便命請他進來。宸妃扶了扶頭上的珠釵,只在旁坐著,並不起來。

少頃,贏綿入內,見宸妃也在,只得上前行禮,一一見過。蕭清婉叫宮人與他放了座,又重上了茶食,坐了說話。

自聞知皇后小產,贏綿便擔憂不已,只因皇帝早有旨意不得人來攪擾皇后休養,故而一直未曾入宮求見。今番好容易得見,卻又礙著宸妃在旁,思念關切之情不敢流於面上,只得壓了滿腹的話語,開口道:“兒臣聽聞母后被難,心憂如焚,只恨不能親到榻前侍奉。幸得母后得天所佑,未有大礙。兒臣方纔放心一二。”蕭清婉亦說道:“你前番使人送來的丸藥,本宮都收著了。你一片孝心,本宮都記著,也多勞你費心。”宸妃聽著,便即插口道:“二殿下孝順雖好,但也要多在朝政上用心,多爲皇上分擔分擔,方爲正道。”贏綿淺笑道:“宸妃娘娘說的是,娘娘打發人來說的金玉良言,兒臣時刻不敢有忘。今日,兒臣過來,一則與母后請安,二來則是與母后道別。兒臣,已向父皇請願,出使本初。”話畢,蕭清婉與宸妃皆是一怔,蕭清婉不禁說道:“本宮早聞,本朝與本初不睦,此次出使更是有意宣戰,你……你當真要去麼?”贏綿雙目緊盯著她,張口道:“是,兒臣是自願前往。”

蕭清婉一時語塞,忽而便笑逐顏開道:“也好,本初海盜屢屢騷擾我朝,沿海一代幾處地方竟至民不聊生。事至如此,再不與他們些厲害,莫不讓這些番邦小國笑我朝中無人!你此去多加保重,凡事須得仔細算計,若遇險境,能忍則忍,別爲爭一時意氣,斷送性命,留得有用之身回來,方是上策。”一席話畢,贏綿頓了頓,方纔稱是。蕭清婉又道:“待你回來時,本宮必向皇上說,與你好生選一門親事,娶一位門當戶對可心稱意的女子,爲你主理家事。你年紀不小了,也該定下來了。”贏綿先自不語,落後才道:“兒臣多謝母后好意,只是上頭皇兄還未娶親,兒臣則怎能越過他去。今見母后無恙,兒臣已然放心,兒臣去了,母后多多留神保養。”說畢,拱手做辭,竟不待二人說話,徑自轉身出門而去。

眼看贏綿負氣離去,蕭清婉心中有些不好受,坐著默默無言。宸妃瞧她神情,便親手倒了一盞茶與她,說道:“你適才說的很好,不這樣,他總不肯死心,時日久了誰知道還要弄出什麼禍事來。我瞧他那人,性子很是執拗。”蕭清婉不接這話,只是問道:“聽他方纔的話,莫不是姐姐從前以往使誰過去敲打過他?”宸妃笑道:“就是那次他打獵回來,送了皮子與你,我實在不安心,打發了幾個妥帖之人,去叫他謹守本份。”蕭清婉心覺不快,卻也說不出什麼來,便拿別的話揭了過去。

贏綿大步邁出殿門,出來迎頭就見穆秋蘭抱著一件皮裘進來,他走得快,穆秋蘭又只顧低頭走路,兩個險不曾撞上。那穆秋蘭站穩了腳跟,定睛看是二皇子,連忙賠禮笑道:“奴婢沒看路,衝撞了二殿下,是奴婢的過錯,還請二殿下寬恕。”贏綿知她是皇后身邊第一得力之人,亦不肯輕易得罪於她,況平素又是個謹小慎微之人,便停了步子,也笑道:“穆姑姑哪裡話,是在下走得太快,險些撞倒姑姑。”說著,就掃了她懷裡所抱皮裘一眼,見就是自己去年打獵之時,獻與皇后的那件,不由問道:“姑姑拿著這衣裳,是要做什麼去?”穆秋蘭道:“這件皮裘,娘娘穿了一冬了,領口的翻毛並釘釦都有些不好了。如今開了春,穿不上了,奴婢拿去修補一番,再曬過就收起來了。”說畢,又笑道:“娘娘特特囑咐奴婢,要好生收著,別叫蟲給蛀了,奴婢不敢不上心呢。”贏綿心中微有所感,頓了頓,方纔說道:“姑姑有差事,在下就不耽擱了,姑姑快去罷。”語畢,兩人便辭過,各走各路了。

穆秋蘭走到堂上,蕭清婉見她進來,便問道:“二皇子去了?”穆秋蘭回道:“纔在門口見著,已是去了。”說著,便笑道:“奴婢瞧著,二殿下出去時,臉上帶著幾分惱色,跟奴婢說了說話,倒似喜歡起來了。”蕭清婉點了點頭,也沒問,只說道:“適才御前打發人來說,皇上午時過來用膳,你叫她們把那張嵌螺鈿理石面兒的大圓桌面擡出來,你在旁看著,別叫那起人給渾碰了。再叫人把庫裡放著的紫石雕插屏、五彩童子捧壽瓶都拿出來擺上,病了這一向,宮裡還有個樣子!”穆秋蘭一一應下了,當即走去使人收拾屋子。宸妃見這裡忙碌,便告辭去了。

時至晌午,御膳所先擡了午膳過來,滿滿的擺了一桌子,竟還有放不下的,放在食盒子裡,沒待取出。

須臾,皇帝便到了,蕭清婉親自走到廊上迎駕。贏烈上來,與她挽手說道:“外頭有風,你還沒大好,又出來做什麼。再叫風撲了,就值得多了。”蕭清婉笑道:“哪裡就嬌氣成這樣了,是皇上太小心了。”贏烈莞爾道:“也罷,你既出來了,有樣東西給你瞧瞧。”說罷,便向張鷺生示意,張鷺生拍了拍手,便有兩名內監擡著一隻蒙了黑布的箱籠上來。蕭清婉正自疑惑,張鷺生上前,揭起蓋布,開了籠子,登時飛出無數的彩蝶,五顏六色,光彩奪目,在日頭底下撲扇著翅膀,熠熠生輝。蕭清婉眼見此景,不禁有些呆了,只聽贏烈又道:“朕聞民間過花朝節,無論士庶,必做撲蝶會。今你病著,不能行此事,朕命他們捉了這些蝶兒來,一道放給你瞧,也略充得過了。”蕭清婉低眉笑道:“皇上有心了,臣妾愧不敢當。”贏烈見她笑容淺淡,皺眉問道:“怎麼,你竟不歡喜麼?”蕭清婉淺笑道:“皇上待臣妾這樣好,臣妾自然歡喜的緊。只是一想起失了的孩兒,臣妾心有愧疚,便怎樣也高興不起來了。”贏烈便道:“這說的什麼話,那又不是你的過錯,你愧疚什麼!”說著,便與她一道入內。

進得堂上,贏烈見屋內屏開孔雀,褥隱芙蓉,鼎焚蘭麝,瓶插鮮花,四處擺設皆煥然一新,又宴席已備,遂脫了袍冠,交予宮人收了,便與蕭清婉一道入席。蕭清婉先自起來遞了酒與皇帝,又下席與他端端正正、插蠟燭也似的磕了幾個頭。贏烈滿心歡喜,扶了她起來,要她入座,兩人把酒言歡。蕭清婉病未痊癒,不能飲酒,便以茶作陪。三杯酒過,教坊司送來的那四個樂伶,上來與皇帝皇后磕頭,聽候吩咐。贏烈便向蕭清婉道:“你愛聽什麼,說出來叫她們彈與你聽。”蕭清婉見贏烈興致好,不便拂他的意,便說了《飛花點翠》與《傾杯樂》兩隻曲目。

早有宮人在堂下設了四方腳踏,那四名樂伶道了萬福,抱著琵琶坐定,當即演奏起來。蕭清婉看她們四雙玉手上下翻舞,攏捻抹挑,亂人眼目,扣拂掃挽,精彩絕倫。又聽那曲音,嘈嘈切切,宛如急雨下墜,又若珠玉落盤,果然動人心魄。須臾,兩曲彈畢,四樂伶又起身行禮。蕭清婉聽得高興,又見贏烈也是眉開眼笑,便命打賞,又自席上取了幾盤酒菜點心,令宮人拿與她們,讓她們到廊下吃去了。

贏烈便向蕭清婉笑問道:“果然好手段麼?”蕭清婉笑回道:“教坊司調|教出來的,哪有不好的道理!只是臣妾聽著,還是不如錢妹妹的曲音精妙。”她此言說畢,果見贏烈劍眉微蹙,悶聲不語,默默飲酒。便也不好再言,只是親自執壺,替他滿上了,又試著笑道:“雖則臣妾失了孩兒,錢妹妹卻懷了龍胎,也算一樁喜事,文淑容的產日又近了。臣妾自小產後一直爲龍脈一事憂慮,如今看來,竟還喜上加喜了。”贏烈吃了幾杯,方纔說道:“若爲她懷胎就沖剋了你,那也算不得什麼了。”語畢,又問道:“你卻纔說,文淑容產日近了?”蕭清婉回道:“正是,臣妾算著,文淑容該是四月裡生產,王太醫把了脈,也是這麼說的。”贏烈若有所思,點頭道:“朕且記下了。”便再不言此事。

待酒過三巡,贏烈忽而說道:“之前你才小產,躺著不能動彈,有樁事朕沒告訴你。今看你氣色甚好,想也無礙了,說來與你聽聽。”說著,便將文燕一事道出,又問道:“贏緯那不成器的東西,朕已斥責過了。文燕是你的陪嫁,你且看怎麼處置。”蕭清婉乍聞此事,不免一驚,又看皇帝正目不轉睛盯著自己,心念如電轉過,當即笑道:“按理,文燕私相授受,與人私通,罪該杖斃。然宮中如今有兩位懷孕的妃嬪,都見不得殺伐事,臣妾又才小產。臣妾斗膽求皇上一個恩典,饒過她這一遭,就當皇上與臣妾等,積了陰德了。”一語未休,看皇帝臉色不好,又趕忙陪笑道:“皇長子也到了這個年歲了,就看上個宮女,也算不得什麼大不了的事。文燕那丫頭的品性,皇上素日也看在眼裡的,也還算得上穩妥。皇長子身邊,若得這樣一個人日日規勸著,或許能沉穩些。再者,兩位皇子都已成年,論起來,再要選秀,也要給他們添人了。皇上就只當早早與他選了,臣妾便自家賠些嫁妝,送文燕過去。如此一來,皇上既與臣妾等積了德,又成全了皇長子,又饒了文燕一條性命,豈不三處有益?皇上意下如何呢?”

贏烈盯了她一陣,忽的笑道:“偏你是個伶俐的,就有這許多說道。若能不動刀杖便遮了人眼,自然最好。朕也不想,宮裡鎮日的打殺。也罷,文燕既是你的丫頭,你就瞧著辦罷。只一點,別叫人看喬了[3]就好。”蕭清婉心中石頭落地,忙應了。

這日,贏烈在坤寧宮盤桓了一日。至晚間掌燈時分,蕭清婉見他還無起駕之意,便故意問道:“皇上今兒打算歇在哪裡?”贏烈笑道:“今日是你的好日子,朕哪裡也不去,就在這兒睡了。”蕭清婉面現難色道:“只一件,臣妾身子沒好全,恐不能侍寢。皇上如今瞧著臣妾外頭好,裡頭還虛的很呢。”贏烈樓了她,笑道:“你沒好全之前,朕斷不會鬧你的,你自管放心就是了。”說畢,又低聲問道:“還得多久?”蕭清婉紅著臉,亦低聲回道:“聽王太醫說,總還得四五個月才得大好。”贏烈皺眉道:“竟要這麼久麼?”蕭清婉笑道:“往後日子長著呢,臣妾侍奉皇上一輩子,皇上倒慌些什麼。”

兩人說笑了一回,看看時辰不早,就一道睡下了。果如贏烈所言,一夜安眠,並無別事。

隔日起來,皇帝便下了一道旨意,令泠美人遷出承乾宮,搬往西頭的恆壽齋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1自古有花王掌管人間生育的說法,所以古時祭拜花神有祈求子孫昌盛之意。

2鴻臚寺是我國古代的外事機構。

3看喬了意爲,誤會了。

第74章 連橫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58章 賞賜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69章 各打一盤算盤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九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55章 事端第92章 蛾眉蹙第二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53章 養心殿第二百八十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四十章第26章 爭端第10章 傳信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39章 地一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三章第55章 事端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九十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二百一十章 (V後新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3章 姐妹私話第一百一十八章第31章 重逢第92章 蛾眉蹙第二百五十九章第92章 蛾眉蹙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21章 揚眉入寵(下)第77章 勾連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百零四章第37章 夜啼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16章 紅魚第二百零八章 (V後新章 )第59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1章 楔子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72章 兩斛珠第35章 見疑第一百七十七章第97章 接風宴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78章 相求第一百八十章第二百八十九章第39章 重陽宴(下)第二百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81章 見疑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1章 楔子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74章 連橫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58章 賞賜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69章 各打一盤算盤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九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55章 事端第92章 蛾眉蹙第二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53章 養心殿第二百八十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四十章第26章 爭端第10章 傳信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39章 地一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三章第55章 事端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九十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二百一十章 (V後新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3章 姐妹私話第一百一十八章第31章 重逢第92章 蛾眉蹙第二百五十九章第92章 蛾眉蹙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21章 揚眉入寵(下)第77章 勾連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百零四章第37章 夜啼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16章 紅魚第二百零八章 (V後新章 )第59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1章 楔子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72章 兩斛珠第35章 見疑第一百七十七章第97章 接風宴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78章 相求第一百八十章第二百八十九章第39章 重陽宴(下)第二百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81章 見疑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1章 楔子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东乌珠穆沁旗| 北碚区| 潮州市| 延边| 改则县| 凌源市| 体育| 隆安县| 桐梓县| 无棣县| 资兴市| 兴安盟| 霍山县| 长岛县| 出国| 广宁县| 宽甸| 乐至县| 深州市| 侯马市| 新密市| 宜都市| 彭阳县| 兴仁县| 新密市| 达州市| 云阳县| 利津县| 丹巴县| 苏尼特左旗| 集安市| 龙海市| 东方市| 伊宁县| 深水埗区| 勃利县| 佛教| 上蔡县| 博客|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