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七年,秦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爲郡,命曰潁川。
秦王政十八年,秦興兵攻趙,王翦率秦軍主力直下井陘;楊端和率河內兵卒,圍逼邯鄲城。趙王任李牧爲大將軍,司馬尚爲副將,傾趙軍全力抵抗入侵秦軍。秦軍久攻而不下,王翦請秦王施反間計,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誣陷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使人設計捕李牧,廢司馬尚。
秦王政十九年,趙失李牧,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趙地,向北進兵至燕國南界。太后趙姬崩。
秦王政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獻秦國叛將樊於期人頭,及燕國督亢地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御醫夏無且以藥囊投擊荊軻,秦王拔劍廢荊軻。秦王令王翦、辛勝攻燕,秦軍攻破燕易水之西。
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將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魏亡。
秦王政二十三年,秦軍攻下燕國薊都。王翦率六十萬秦軍攻楚。翌年,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燕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王賁揮戈南下,齊亡。
秦王趙政一統七國。採上古三皇五帝位號,號曰皇帝,稱始皇帝。命爲“制”,令爲“詔”,天子自稱曰“朕”。分天下以爲三十六郡,車同軌,書同文字。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始皇二十八年,齊人徐市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始皇遣徐市攜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賜長生不死術。
始皇三十三年,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匈奴,略取河南地,沿河置四十四縣。次年秋,秦始皇命蒙恬北渡黃河,取高闕,攻佔陽山、北假。匈奴單于頭曼大敗,被迫北徙十餘年。秦置九原郡。蒙恬奉始皇命,修築萬里長城。
始皇三十五年,齊人淳于越反郡縣制,始皇以其私學誹謗朝政,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方士盧生、侯生妄議朝政,且攜帶始皇用以渡海求仙用之巨資出逃。秦始怒,將方士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公子扶蘇上書勸諫,始皇將其發配上郡,爲蒙恬督工。
同年,始皇修建宮殿阿房,天下謂之阿房宮。
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出遊。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中車府令趙高、幼子胡亥相從。徐市自蓬萊返,密謁始皇。至平原津,始皇病。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趙高與李斯密謀扶胡亥,矯詔賜死扶蘇及蒙恬,扶蘇遂自盡。胡亥即位,爲秦二世。
九月,葬始皇於驪山。始皇陵,穿三泉,下銅而致槨,令工匠作機關陣法,所近者皆不得生。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二世元年,匈奴單于爲其子冒頓所殺,冒頓自立爲單于。
二世二年,陳涉吳廣於大澤鄉聚義旗反秦,天下響應之。
二世三年,趙高遣閻樂誅二世,廢帝號,立公子嬰爲秦王。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刺殺趙高於齋宮之後,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迎漢王劉邦入咸陽城。
秦至二世而亡。
作者有話要說: 猜猜我會不會就這樣不要臉地完結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