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六 同舟異夢(7)

“那倒不是。”上官彥韜搖搖頭,“嫁娶習俗的不同之處在於,古時塞北諸族並無夫貴妻卑之規。”是征戰使得女子地位日趨低下。“若依古禮,婚娶之後夫隨妻歸,親力在妻家服役兩載,放牧牛羊,才能攜妻而歸。”

凌波不禁雙目圓睜,掩脣低語:“竟有如此之事……王公貴族也一視同仁嗎?”

上官彥韜輕笑:“古時當是如此吧……不過那時也還沒有什麼王公貴族,每一家族各牧各的牛羊,只有一族長調解族內爭端而已。”

凌波好奇道:“那如今呢?”

“習俗仍在,只是王公貴族別有通融,最短的一旬即可。就好比漢人的守孝期。”

凌波點點頭,按照古禮,父死須在家守孝三年。但人事瞬息萬變,越是身居高位越是如此,實際上的守孝期則是一縮再縮。

上官彥韜續道:“即便只有十日不在其位,也是莫大風險。因而塞北的王公貴族對娶妻可謂慎之又慎,一不小心,財富地位不保還在其次,丟了身家性命可就嗚呼哀哉了。”

說者無意,凌波卻想到了他處,搖頭嘆道:“以胡人之鐵馬強弓,竟也常有棘手強敵環伺嗎?”

上官彥韜沉沉一笑:“最強的敵人便在蕭牆之內,放之四海而皆準。”當他這般說道,眼中似有一絲異樣閃過,只是消失的太快,難以捕捉。

說話間渡船已到岸邊,他撩起竹簾請凌波先行,只這一個閃神,再度看去,便又是那位溫潤謙和的世家公子了。

凌波微微擡首,不著痕跡地端詳著他臉上恰到好處的微笑,自覺無法讀懂他的心思,好似熟悉了一分,卻又彷彿更遠了。她只能把這一絲好奇留在心中,又問道:“書中還言胡人兇狠強悍,快意恩仇,若生仇嫌,調解不成,往往付諸刀兵,直到一方身死族滅爲止。”

上官彥韜片刻無語,仍在笑著,只是笑容少了溫度:“若非如此,塞北草原如何一直地廣人稀?如何能有足夠的草場放牧牛羊?怕是早就揮鞭南下了。”

聞言,凌波不由默然,半晌才幽幽嘆道:“我聽聞塞北曾有八支部族,稱爲燕然八部,只是多年互相攻伐,如今大半皆已零落……不過也正是如此,他們才能一直勇悍無匹。”

“不錯,八部混戰幾乎從無止歇。”上官彥韜轉頭看向凌波,笑意中說不清是戲謔還是什麼,“這一點漢人可是居功至偉。道長可聽過草原上第一位八部共主的故事?”

凌波點點頭:“略知一二。他用強大的武力統一各部,並且學中原自立爲八部王。”那是數百年前羅剎族一位雄才偉略的首領,開了塞北王侯制度的先河。“只是他生前行事多靠強權,七部迫於威脅纔不得不聽令,聯盟本就不夠牢靠,他一死,很快便分崩離析。”

上官彥韜放緩步伐,極目蒼穹,言道:“他立下了許多規矩,比如現在仍在實行的長老制。也強行廢除了一些舊俗,比如剛剛提過的仇殺滅族。如有哪部犯禁,舉七部之力以伐之。且在八部之間互通嫁娶,這才使八部成爲一個整體。”

“也自此成了中原華夏的一大噩夢。”凌波接過話題,“前朝深受侵擾,不堪其苦,屢屢遣使求和,卑躬屈膝獻上財帛土地。直到他死後,聯盟煙消,這才解除了中原的威脅。”

上官彥韜哂笑:“這分崩離析可少不了前朝明君賢臣的推波助瀾。”

凌波會意:“分而後擊之……”

“正是。”上官彥韜嘴角微微上挑,“此乃克敵制勝之不二法門,凡不願力敵者,若施此計,屢試不爽。”歷數史上此消彼長,過半均循此途。

凌波若有所思,不由想起今日君山之上的亂相,心中涌起一股不安,搖頭揮去:“便只有同心協力,纔不致被分化瓦解、令親者痛仇者快。”

“話雖如此,談何容易?”上官彥韜不以爲然,“一國也好一家也罷,強至難與匹敵,最大的威脅就只能來自蕭薔之內。那麼剷除身邊的威脅,便是首當其衝。如何得以同心?”

“唯有順天循理,一心守正……這便是古今聖人施行教化的理想所在吧。”凌波苦笑,只是成功者寥寥無幾罷了。

章二十七 螳螂捕蟬(2)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6)章二十八 黃雀在後(5)章七 初試牛刀(6)章二十 一念之差(6)章二十二 天算人算(1)章十五 仙蹟靈蹤(9)章十八 水落石出(8)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1)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5)章八 君山之巔(3)章十五 仙蹟靈蹤(8)章三十四 亡命天涯(7)章十四 折劍山莊(4)章四十五 曲終人散(6)章二十 一念之差(6)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5)章十七 踏破鐵鞋(8)章二十七 螳螂捕蟬(9)章三十二 皮裡陽秋(3)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6)章二 峰迴路轉(1)章三十六 風陵難渡(3)章十九 一山二虎(6)章四十 緣生緣滅(1)尾聲章四十二 撥雲見日(2)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8)章十九 一山二虎(9)章二十五 長安巷陌(1)章二十八 黃雀在後(7)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3)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8)章十八 水落石出(7)章六 同舟異夢(2)章十五 仙蹟靈蹤(6)章二十九 多情無情(6)章三十五 天險潼關(7)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6)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11)章三十四 亡命天涯(9)章四十二 撥雲見日(1)章十五 仙蹟靈蹤(5)章三十五 天險潼關(7)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10)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1)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1)章三十六 風陵難渡(9)章十七 踏破鐵鞋(10)章二十四 破釜沉舟(2)章三十五 天險潼關(6)章二十八 黃雀在後(9)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5)章四 重重疑雲(4)章十七 踏破鐵鞋(10)章三十五 天險潼關(3)章十三 虛虛實實(7)章十七 踏破鐵鞋(6)章四十 緣生緣滅(4)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4)章十七 踏破鐵鞋(9)章二十五 長安巷陌(8)章七 初試牛刀(2)章十八 水落石出(3)章十一 一鱗半爪(5)春節番外 (4)章二十五 長安巷陌(2)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2)章三十七 人間別久(2)章三十二 皮裡陽秋(6)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2)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7)章二十九 多情無情(1)章八 君山之巔(8)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1)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8)章四十四 雨夜混戰(9)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7)章二十三 魚與熊掌(10)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2)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8)章三十七 人間別久(4)章十 起承轉合(4)章四十二 撥雲見日(4)章三十 百無一用(2)章二十九 多情無情(5)章三十六 風陵難渡(5)章三十 百無一用(4)章十三 虛虛實實(4)章五 塞外公子(3)章三十四 亡命天涯(9)章十一 一鱗半爪(5)章四十五 曲終人散(6)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4)章十三 虛虛實實(3)章四十 緣生緣滅 (6)章四十四 雨夜混戰(6)章三十四 亡命天涯(3)章九 花落誰家(5)章四十四 雨夜混戰(1)
章二十七 螳螂捕蟬(2)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6)章二十八 黃雀在後(5)章七 初試牛刀(6)章二十 一念之差(6)章二十二 天算人算(1)章十五 仙蹟靈蹤(9)章十八 水落石出(8)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1)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5)章八 君山之巔(3)章十五 仙蹟靈蹤(8)章三十四 亡命天涯(7)章十四 折劍山莊(4)章四十五 曲終人散(6)章二十 一念之差(6)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5)章十七 踏破鐵鞋(8)章二十七 螳螂捕蟬(9)章三十二 皮裡陽秋(3)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6)章二 峰迴路轉(1)章三十六 風陵難渡(3)章十九 一山二虎(6)章四十 緣生緣滅(1)尾聲章四十二 撥雲見日(2)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8)章十九 一山二虎(9)章二十五 長安巷陌(1)章二十八 黃雀在後(7)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3)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8)章十八 水落石出(7)章六 同舟異夢(2)章十五 仙蹟靈蹤(6)章二十九 多情無情(6)章三十五 天險潼關(7)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6)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11)章三十四 亡命天涯(9)章四十二 撥雲見日(1)章十五 仙蹟靈蹤(5)章三十五 天險潼關(7)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10)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1)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1)章三十六 風陵難渡(9)章十七 踏破鐵鞋(10)章二十四 破釜沉舟(2)章三十五 天險潼關(6)章二十八 黃雀在後(9)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5)章四 重重疑雲(4)章十七 踏破鐵鞋(10)章三十五 天險潼關(3)章十三 虛虛實實(7)章十七 踏破鐵鞋(6)章四十 緣生緣滅(4)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4)章十七 踏破鐵鞋(9)章二十五 長安巷陌(8)章七 初試牛刀(2)章十八 水落石出(3)章十一 一鱗半爪(5)春節番外 (4)章二十五 長安巷陌(2)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2)章三十七 人間別久(2)章三十二 皮裡陽秋(6)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2)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7)章二十九 多情無情(1)章八 君山之巔(8)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1)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8)章四十四 雨夜混戰(9)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7)章二十三 魚與熊掌(10)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2)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8)章三十七 人間別久(4)章十 起承轉合(4)章四十二 撥雲見日(4)章三十 百無一用(2)章二十九 多情無情(5)章三十六 風陵難渡(5)章三十 百無一用(4)章十三 虛虛實實(4)章五 塞外公子(3)章三十四 亡命天涯(9)章十一 一鱗半爪(5)章四十五 曲終人散(6)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4)章十三 虛虛實實(3)章四十 緣生緣滅 (6)章四十四 雨夜混戰(6)章三十四 亡命天涯(3)章九 花落誰家(5)章四十四 雨夜混戰(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城市| 临夏市| 宁晋县| 同仁县| 浦江县| 神农架林区| 屏山县| 德惠市| 汕头市| 泾源县| 保靖县| 镇巴县| 宝应县| 赤水市| 池州市| 江川县| 彰武县| 阜宁县| 南溪县| 白城市| 虹口区| 治县。| 新龙县| 于都县| 潼关县| 剑河县| 上饶县| 和田市| 邯郸市| 虞城县| 岳阳市| 西充县| 高台县| 徐水县| 张北县| 安福县| 通化市| 盘锦市| 芷江| 宁强县|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