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章 碧血

巡撫徐標聽到援軍被唐軍殲滅,他在巡撫衙門也坐不住了,連夜招周遇吉過來商議,周遇吉見唐軍暫時沒有進攻的意思,放下軍務,趕赴巡撫衙門,到了巡撫衙門,周遇吉大吃一驚,整個衙門亂七八糟,衙役們紛紛收拾行囊,徐標親自指揮把一些重要的公文,官印等裝上帶走。

周遇吉一把抓住正在團團轉的徐標:“巡撫大人,這是何意?”

徐標一見周遇吉,恰似溺水的人見了浮萍:“周總兵來的正好,本撫要出城親自向皇上彙報這裡的情況,你派那三千騎兵護送我出城。”

周遇吉知道徐標嚇破膽,是想逃了,漫說出不去,就是能出去也不能用三千騎兵護送巡撫逃走,忙道:“大人,真定府被圍了個結實,又如何出的去。”

徐標道:“沒關係,現在是夜晚,賊軍必定不備,只要騎兵一衝,肯定能出去。”

“大人,不可,賊軍全是騎兵,即使衝出去,賊軍一追擊,必無幸理。”

徐標呆住了,這唯一的活命之計也不成,他哆嗦道:“那該如……如何是好?”

“大人,方今之計,唯有死守,朝庭知道援軍被唐賊擊敗,必定還會再派援軍。”

徐標彷彿抓住了一根稻草:“你是說還有援軍?”

周遇吉重重的點了點頭:“不錯,朝庭決不會坐視真定府失陷。援軍一定會有。”

徐標地眼睛亮了一下,轉眼又黯淡了下去:“有援軍我們又如何能守到那時?”

徐標雖然整天躲在巡撫衙門,對戰況卻異常關心。他每天都要派五六個家人盯著城牆邊的戰鬥,每次聽到唐軍殺到了城牆,他就心驚膽戰一次。好在最後都被周遇吉帶兵頂了下去。只是眼下的情況他很清楚。若是援軍沒來,城中或許還能堅持個三五天,援軍一來,被唐軍一下子殲滅,城中士氣全無,恐怕明天唐軍一攻。城就要破了。

周遇吉只好安慰徐標:“大人放心,只要周遇吉沒死,真定府就不會破。

周遇吉和徐標地品級雖然一樣,但明庭重文輕武。常常是以文官統軍,周遇吉貴爲總兵,也爲得不將巡撫安慰下來,否則巡撫一逃,真定府崩潰的只能更快。

正當周遇吉力勸徐標打消出逃的念頭時,大街上突然出現了亂糟糟地聲音,隱約還雜有喊殺聲,兩人吃了一驚,難道唐軍攻進城了,按理唐軍佔著優勢,沒有必要夜戰,再說巡撫衙門位於城中間,唐軍即使攻城,斷沒有如此快攻到這裡地道理。

周遇吉正要出去查看,他地一個親兵全身是血,跌跌撞撞的走了過來:“總兵大人,不好了,李茂春(注1)那個王八蛋反了。”

周遇吉眼前一黑,李茂春是參將,正是城中三千騎兵的統領,他在城中一反,帶著騎兵一衝,真定府就要完了。

周遇吉強自鎮定,向徐標一抱拳:“大人,我要去處理軍務,現在兵荒馬亂,大人在巡撫衙門千萬不要出來。”

徐標聽到李茂春造反,已是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聽到周遇吉的話,忙不迭的點頭,等周遇吉一出門,他忙吩咐道:“快,快,把大門全都關上。”

周遇吉出了巡撫衙門,帶著十幾名親兵翻身上馬,向喊殺的方向衝去,此時叛亂剛起,他想借著自己地威望把叛亂壓下去。

李茂春指揮著三千鐵騎,在真定府的大街上來回衝殺,將還忠於明庭的步兵殺的屍橫遍地,他白天本來要帶著騎兵出城去救已方地援軍,只是沒等出城,要救的人已經沒了,他親眼看到唐軍的威勢,自知毫無勝算,回到營地後,他心裡惶恐不安,今天若是援軍崩潰的稍慢一點,他們一出城,必定死於唐軍之手。

恰好他的一個親兵將檢到的一張唐軍勸降信交給他,上面的條件讓他頗爲心動,獻城者,封五品官,賞銀元萬枚,五品官他不在意,還沒有他現在的官大,在意的是那白花花的一萬枚銀元。

銀元是好東西啊,他手中只有幾枚,圖形精美不說,拿在手中也是沉甸甸的感覺,讓人踏實放心,一萬枚銀元,就是五千兩銀子,他當兵數十年,賺下的家當也不過一千兩銀子,有了這一萬銀元,他可以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

他把投降的想法和幾名信得過的部下一說,幾名部下馬上響應,他們其實也是惶恐不安,上司肯帶他們走上一條光明的大路,又如何會拒絕,只是他們對總兵周遇吉還是有顧忌,商量了好幾種辦法,哪知周遇吉被巡撫叫去,這正是天助他們成功,周遇吉剛到巡撫衙門不久,他們馬上便發動叛亂。

謝嘉福對李茂春恨得牙癢癢的,白天李巖的勸降就已讓謝嘉福動搖,見到了援軍被殲滅的一幕,更加深了他投降的決心,只是謝嘉福一個遊擊將軍,他本部只有二千人馬,而城中還有一萬多明軍,他要投降只能串聯起其他人馬,否則他的二千人馬想投降,馬上就會陷入死地。

在周遇吉走後,謝嘉福馬上開始了串通,將幾個不肯投降的參將,遊擊統統斬殺,正要行動時,卻被李茂春搶先發動,不分清紅皁白就攻擊正在商量要投降的步軍,步軍措不及防之下被李茂春斬殺了上千人。

開始謝嘉福還以爲他們的密謀被識破,後來才發現李春茂竟然是搶先造反,他們頓時大怒,我們也是造反,你攻擊我們幹什麼。

步兵和騎兵之間歷來就有毛病,養一個騎兵的費用至少是步兵的五倍,騎兵瞧不起步兵。步兵羨慕騎兵地待遇的同時,對騎兵的居高臨下也深爲不滿,這一下雙方掐上了。誰也不肯退讓,再說投降也有個主次地問題,若是退讓了。那就低了一頭。雙方殺紅了眼。白天兩支兵馬一同抵敵唐軍,晚上卻爲了投降同時展開了撕殺。

周遇吉還以爲只是騎兵想投降,卻沒想到事情遠比他想象的要嚴重的多,忠於他地將領都被斬殺,其餘地土兵被裹脅著和騎兵作戰,有一部分人明白主將地意圖。有一部分人卻是懵懵懂懂,還以爲是殺叛軍。

謝嘉福故意調那些還忠於明朝的軍隊卻抵敵謝嘉福的騎軍,直到這些人死光,他和幾名聯絡的遊擊將軍親信部下才投入戰鬥。依託房屋等有利地形對李茂春的騎兵進行攻擊。

這可苦了真定府的百姓,城中到處是喊殺聲,他們縮在家中不動,亂兵卻不放過,稍爲大一點地宅院都有人衝進去,殺人放火無所不爲,將整個真定府攪的更是混亂。

周遇吉帶著親兵走了數百步就到達了雙方混戰的地方,他讓親兵大喊:“住手,住手,總兵大人到了。”

雙方雖然叛亂,對周遇吉心中畢竟還有懼意,聽到總兵大人來到,不由退後,停止了撕殺,

只是周遇吉的附近雖然停止了撕殺,其他地方卻還在打個不停,周遇吉來到了步兵身邊,朝對面地騎兵大喊:“叫李茂春來見我。”

幾名騎兵小頭目嘀咕了幾下,派出幾人去尋自己的主帥,李春茂聽到周遇吉來了,他吩咐各處停止撕殺,匆匆趕來見周遇吉。

李茂春本以爲自己有三千騎兵,在城中只要幾個衝擊,步兵就會崩潰,哪知步兵會如此難纏,他雖然搶得先手,可是後來被步兵利用地形阻擊,他的騎兵也是損失慘重,此時雙方都知道了對方投降的企圖,卻誰也停不下手。

李茂春有點後悔發動對步兵的襲擊,若能先取絡一下,雙方共同舉事,也不會落到如此尷尬的地步,聽到周遇吉來了,若能由他調解,讓周遇吉帶頭投降,也免了這場撕殺,畢竟大家只是爲了榮華富貴,犯不著丟了性命。

謝嘉福也是同樣心事,聽到士兵的報告,命令停止撕殺後也來到了周遇吉所在的街巷,此時真定府各處的撕殺才慢慢平定下來。

雙方在長街上點亮了火把,照得亮如白晝,騎兵,步兵各佔一方,李茂春一來,周遇吉就看到了他:“李參將,其他話我也不多說,此時正是要共抗唐賊之時,只要你願意悔過,此事我不再追究,如何?”

李茂春一聽這話知道周遇吉還不知步兵也造反之事,他素性挑明:“總兵大人,真定府守不住了,我看這個天下也遲早是唐軍的,我們又何必枉自送死,要我回頭是不可能了,只要大人帶我們一起投誠,給我們一條活路,我們還聽大人的?”

周遇吉厲聲道:“若我不投降,你們想怎樣,難道要讓大家自相殘殺而死?”

李茂春道:“大人,不是我們想怎樣,大人不答應投降,恐怕步軍的兄弟也不會答應。”

周遇吉大吃了一驚,向圍著自己身邊的步兵看去,見他們的面色都很慌亂,自己平常倚重的幾人不見了蹤影,忙問道:“牛參將,周參將何在?”

半響纔有人回答:“總兵大人,他們都已因公殉職了。”

周遇吉頓時手腳冰涼:“你們以誰爲首,出來見我。”

謝嘉福被衆人推了出來:“見過總兵大人。”

周遇吉身邊的劉應龍頓時火起:“我就知道你不是個好東西。”

劉應龍舉刀要向謝嘉福砍去,劉應龍身邊的步兵馬上用槍朝他捅去,劉應龍身上紮了十幾槍,鮮血涌了出來,扭頭對周遇吉說了一句:“將軍,我不能再保護你了。”劉應龍的屍身才轟然倒地。

周遇吉看著謝嘉福:“好,好,我看錯了你,沒想到你有這個膽量,你對我要怎樣,一刀殺了。”

謝嘉福拜了一下:“不敢,總兵大人,大明已經沒救了,你又何必讓兄弟們白白送死,只要大人帶領我們投降,你依然是我們的大人,屬下又怎敢冒犯。”

周遇吉道:“死有重於泰山,有輕如鴻毛,若能爲國盡忠而死,雖死猶生,若只是爲了芶全性命,不忠不義,活著又與死何異?你們難道就沒有羞恥之心嗎。”

衆人臉上都有愧色,謝嘉福皮笑肉不笑道:“爲國盡忠,那是大人物的事,我們只是無關緊要的小卒,即使真定府爲了抵抗唐軍,全體死了,千百年後,人們只會記得你周大人英勇不屈,又有誰會記得我們這些小卒,我們上有父母兄弟,下有老婆孩子,只是想活下去而已,又有何不可。”

謝嘉福的話說到這些士兵的心坎裡,自己死了又有誰會記得,能活爲什麼不能活著,剛纔的羞愧之心已全然不見。

周遇吉啞然:“你說得不無道理,倒是顯得我不是了,堵了大家的生路,既然如此,我先走一步就是。”撥出長劍就要向自己的脖子上抹去。

他的親兵連忙攔住:“大人,不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人又何必拘泥於一時的失敗。

周遇吉掃了自己的親兵一眼:“放手,我周遇吉堂堂男子,你要讓我芶且偷生不成,到時在青史上留下污名嗎?”

幾名親兵見了周遇吉的臉色,只是鬆開了攔住周遇吉的手,周遇吉溫和的道:“你們都是小卒,還有家要養,沒有必要爲朝庭盡忠,我死後,你們也降了吧。”

周遇吉身邊的親兵一起放聲大哭,周遇吉擡起了頭,掃了真定府一眼,這個數天來自己爲之浴血奮戰的城市,自己終沒有守住啊,他的長劍在脖子上一抹,殷紅的鮮血冒了出來,灑在長街之上,周遇吉的屍體卻穩穩的坐在馬上。

周遇吉的親兵將他的屍體團團圍住,其中一人厲聲道:“你們須將大人的屍身好好安葬,否則我們化成厲鬼也不會饒了你們。”

除了死去的劉應龍外,周遇吉還只有十四名親兵,他們互望了一眼,一起舉起了劍在脖子上一抹,十四股鮮血一起灑了出來,和周遇吉的鮮血匯在了一起,緩緩流著。

衆人都覺滄然,再也沒有撕殺的心思,謝嘉福和李茂春商量了一下,命令打開城門,以兩人共同的名義投降。

(注1,李茂春,真定府參將,崇禎十七年,大順軍往攻真定,徐標派他帶人去守固關,卻在半路向順軍投降,並派人向徐標勸降,徐標將他所派之人斬殺。)

第32章 殺人盈野第49章 長安第47章 安慶府第18章 攻城第17章 改革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6章 審案第11章 賀瘋子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82章 峰迴路轉第97章 大敗第29章 算盤落空第2章 巧遇第34章 兵與賊下第20章 噩耗第64章 功用第55章 亂夜第19章 岌岌可危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6章 炮臺血戰第25章 潰敗第52章 萬事齊備第17章 功敗垂成第13章 寶雞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26章 蒙古俘虜第65章 劫人第43章 三道試題第9章 大炮上第12章 王自用第5章 伐明三策第81章 不期而遇第51章 後患第27章 殺,放?第53章 瘋狂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6章 援軍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2章 禍天之物第7章 管理第49章 吃癟第51章 鑑寶會一第39章 香火第12章 王自用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9章 遇襲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78章 神仙難爲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40章 探訪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14章 歸化城(上)第24章 不期而遇第8章 收買第69章 畬族第52章 大軍圍城第19章 初戰上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7章 餡餅第5章 勸進第51章 鑑寶會(二)第56章 後塵第42章 判決第8章 形勢危急第37章 杞縣李信第42章 毀家起義第42章 大比武下第8章 殺雞駭猴第22章 金兵來臨第15章 勸降第28章 銀彈攻事第15章 定計第94章 大戰重第8章 殺雞駭猴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9章 初戰下第14章 對射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6章 封王大典第5章 發財之夢第15章 勸降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6章 盛唐之地第13章 攻城第38章 女將英姿第45章 難得糊塗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19章 萬里歸途第6章 調兵遣將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章 助餉第37章 杞縣李信第52章 萬事齊備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12章 立足之戰
第32章 殺人盈野第49章 長安第47章 安慶府第18章 攻城第17章 改革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6章 審案第11章 賀瘋子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82章 峰迴路轉第97章 大敗第29章 算盤落空第2章 巧遇第34章 兵與賊下第20章 噩耗第64章 功用第55章 亂夜第19章 岌岌可危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6章 炮臺血戰第25章 潰敗第52章 萬事齊備第17章 功敗垂成第13章 寶雞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26章 蒙古俘虜第65章 劫人第43章 三道試題第9章 大炮上第12章 王自用第5章 伐明三策第81章 不期而遇第51章 後患第27章 殺,放?第53章 瘋狂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6章 援軍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2章 禍天之物第7章 管理第49章 吃癟第51章 鑑寶會一第39章 香火第12章 王自用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9章 遇襲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78章 神仙難爲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40章 探訪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14章 歸化城(上)第24章 不期而遇第8章 收買第69章 畬族第52章 大軍圍城第19章 初戰上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7章 餡餅第5章 勸進第51章 鑑寶會(二)第56章 後塵第42章 判決第8章 形勢危急第37章 杞縣李信第42章 毀家起義第42章 大比武下第8章 殺雞駭猴第22章 金兵來臨第15章 勸降第28章 銀彈攻事第15章 定計第94章 大戰重第8章 殺雞駭猴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9章 初戰下第14章 對射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6章 封王大典第5章 發財之夢第15章 勸降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6章 盛唐之地第13章 攻城第38章 女將英姿第45章 難得糊塗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19章 萬里歸途第6章 調兵遣將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章 助餉第37章 杞縣李信第52章 萬事齊備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12章 立足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龙井市| 宁安市| 重庆市| 嘉善县| 蒙自县| 宁强县| 沁阳市| 蒙城县| 石河子市| 垦利县| 南汇区| 北川| 虞城县| 和龙市| 江北区| 贺州市| 雅安市| 庄河市| 泸溪县| 丰镇市| 宜良县| 霍林郭勒市| 奉化市| 长阳| 昌平区| 贵定县| 嵩明县| 澎湖县| 乐山市| 平阴县| 洪雅县| 固阳县| 綦江县| 伊川县| 教育| 吉木萨尔县| 西华县| 若羌县| 清水县|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