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章 僵持不下(上)

李鴻基在信中要求周鳳梧放了秦王全家,並讓他帶給朝庭闖軍和談的要求,只有答應三個條件闖軍就可重新歸附朝庭。

第一條:要求曹文詔把當初闖入李鴻基家裡的士兵全部送入闖營,讓闖王能爲父親報仇。

第二條:朝庭承認李自成闖王的封號,並不得干涉闖軍在控制區施行的各項政策。

第三條:官兵不得進入目前闖軍的區域內,雙方以現在的實際控制線爲界。

若朝庭能夠滿足這三個條件,闖軍不但停止與官軍的衝突,可以派兵幫朝庭對付蒙古和後金的入侵。甚至可以考慮幫助官府清剿流寇。

周風梧接到李鴻基命令後,才把秦王從牢內放了出來,秦王何曾受過如此之罪,把洪承疇恨的要死,兩人同處一個監牢,秦王每天都對他破口大罵,若非實在太胖,自已體虛,秦王真有每天把洪承疇提起來打一頓的想法,洪承疇這些天比用什麼刑都還要痛苦不甚,回罵不行,要打更不行,讓他有時真想自殺了事。

對闖軍來說,秦王一家的價值都已利用完,乾脆大方一點,顯出闖軍的誠意,把秦王一家都放了回去,省得浪費米糧,還是讓崇禎去養這一大家子吧。

朱存樞大喜過望,至於還有兩個女兒,他管也不管了,生怕再有什麼差錯回不去就完了,所以他提也不提。

此時的陝西,西面由高一功率領兩萬人馬,一路上殺向了寶雞,收復寶雞後,留下了五千人看守,防止甘肅派兵進入陝西,其餘一萬五千人馬不停蹄,連續收復了漢中和安康,又分了兩千人取了原先拒不投降的洛南縣,歷時四個月才返回西安。

而高傑也率兩萬大軍從北面出發,收復了銅川和延安市,除了各地留守人員,還有一萬五千人,和高立功匯合後,兵力達到三萬,俞忠霄只有一萬人,如何能擋,本來和高立功交戰就吃力,只好投降,到崇禎六年底,李鴻基治下已有二十多萬大軍,六七百萬人口,一省半地。比得上當年的西夏王朝了。

秦王回到了朝中,引起軒然大波,本以爲番王失陷不死也會被關,沒想到一家子人還能完完整整的回來,此時朝庭才真正知道闖軍的實力和來歷,許多人主張對曹文詔嚴懲,若沒有曹文詔,李自成怎會造反。

但曹文詔手握重兵,又是一員良將,崇禎雖然恨他惹出來的麻煩,但還得靠他收拾,只好暫時按耐下了怒氣。

又由於王承恩是李自成當時的頂頭上司,又牽進了王承恩,此時王承恩已是宮中的秉筆太監,兩人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朝庭頓時大亂,互相攻擊起來。

不過李鴻基的條件卻誰也沒有去認真考慮,這樣等於裂土封王,以皇上的性格怎麼也不會同意,也沒有人會傻到向皇上提,只得嚴令曹文詔趕快進剿。

秦王回到了京中,他的封地財產全沒了,崇禎雖然對他沒什麼好感,但倒也不能失了皇家的面子,重新在京裡給他賜了宅子,奴婢,宮女,不過銀子倒沒給多少,皇帝現在也窮,秦王叫苦連天,和西安的生活相比那是天嚷之別,不過他現在也沒辦法,多次求見崇禎,崇禎都避而不見。

曹文詔每天都接到朝庭推他進軍的旨意,但闖軍防守森嚴,他毫無辦法,此時朝庭的風聲傳來,他嚇了一大跳,弄清了闖軍的來歷更是心煩意亂,若再不與闖軍決戰,恐怕朝庭耐心一去,自己就得丟官去職了。

監軍孫茂霖更是每日推促進兵,曹文詔無法,只得派人挑戰,李鴻基理也不理,稍近一點。闖軍不是大炮,就是火槍,官軍只得後退。

唯一能逼闖軍決戰的方法就是斷其糧道了,但闖軍守得死緊,大隊人馬根本到不了闖軍的後方,小隊人馬又連闖軍的運糧隊也打不過,曹文詔苦惱萬分,他雖然有賀人龍,李卑,艾萬年這些勇將,但闖軍不接戰,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曹文詔無奈,召聚衆將相商,孫茂霖見了闖軍的威勢也知不是曹文詔怯敵不戰,強行接戰,實在是徒損將士,也停止了推促。

賀人龍,李卑,艾萬年他們勇則勇矣,但要想什麼辦法還真難爲了他們,衆人都默默不答,以前衆人和義軍交手都是攆著他們跑,就是要攻城也是官兵武器精良,通常強攻數天都能得手,那遇到過這種局面。

其幕僚汪民相見此獻計道:“部堂大人,如今兩縣賊軍緊守,我軍急切難戰,不如繞開交城和祁縣,從婁煩縣過去,攻擊賊軍的後方。”

孫茂霖是監軍,不想繞遠路,反對道:“不可,不可,若被賊軍發覺,舉兵進攻太原怎麼辦,到時失陷晉王,誰負責。”

這個問題誰都不能接話,否則被人蔘上一本那哪受得了。

汪民相只得又道:“那只有我軍先偷偷離開大原,假裝要攻擊賊軍後路,若賊軍上當,只有回救,或者乾脆進攻太原,到時賊軍若回救,我軍就重新殺到交城,祁縣兩城,賊軍主力離開,必不能再擋,若賊軍敢攻太原,到時我軍迴轉,也可和賊軍戰於太原城下。”

衆人都點頭,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曹文詔想了想,道:“如果賊軍見我大軍迴轉,重新退回兩縣怎辦。”

汪民相道:“部堂大人多慮了,闖賊若要攻太原,沒有大炮怎麼成,到時闖賊帶著大炮,必定不便退回,如果他敢丟棄大炮,我軍還用再怕闖賊嗎。”

曹文詔大喜:“此計可行,明天大軍就撥營出發,賀將軍我命你部爲先鋒,帶五千人馬往攻臨縣,務必在作出聲勢浩大的樣子,我率大軍隨後,暫停在太原與婁煩中間,能不能調動闖賊,就看賀將軍的攻擊了。”

賀人龍大聲應令,率大軍先行,第二天,曹文詔也帶領五萬大軍向婁煩出發,太原只留下一萬守軍。

-----

多謝兄弟姐妹們的票票了,沒想到能所把老茅送入了五十多名,老茅有點得寸進尺,能不能將老茅送入前五十名,就看各位兄弟姐妹們了

第14章 真定府第71章 中招第26章 嚴肅軍紀第4章 試探第35章 人才上第14章 鳳縣第31章 魔鬼第35章 人才上第8章 火槍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25章 潰敗第5章 遷移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42章 毀家起義第58章 進城第12章 貪慾下第55章 刺客餘波第10章 達縣大戰第44章 唐王賜宴第9章 遇襲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34章 遼河邊沿第16章 美色上第42章 同窒操戈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9章 商議第23章 波折第74章 黃土隘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1章 討明檄文第44章 紅顏禍水第95章 行刑第22章 鳳與鴨第6章 審案第66章 新的目標第61章 火燒王府第4章 好事成雙第18章 出賣第64章 功用第56章 自欺欺人第5章 孫氏告狀第14章 結婚下第10章 訓斥第13章 諜戰下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26章 亂局第62章 派別第4章 兵指何方第24章 嘉峪關第23章 數路攻擊第41章 當街傷人第67章 強行封官第7章 軍火第19章 萬里歸途第4章 試探第14章 故縱第9章 投降第88章 召見第63章 北行第20章 虎狼之藥第57章 緊追不捨第67章 海戰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70章 三年之約第48章 爭功第92章 海軍檢閱第17章 爭論第47章 各佔半城第61章 陷落第18章 出賣第9章 大炮下第76章 投降也難第12章 貪慾上第17章 改革第66章 矮黑人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38章 蠢蠢欲動第19章 洞房第7章 邢秀娘上第19章 生擒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9章 冒犯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53章 東風第6章 盛唐之地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9章 初戰上第55章 亂夜第33章 蠻人阿奴第62章 派別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章 歸來第34章 遼河邊沿第34章 刺殺第46章 六大高手第88章 使節(上)第16章 炮臺血戰第44章 輕取河南
第14章 真定府第71章 中招第26章 嚴肅軍紀第4章 試探第35章 人才上第14章 鳳縣第31章 魔鬼第35章 人才上第8章 火槍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25章 潰敗第5章 遷移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42章 毀家起義第58章 進城第12章 貪慾下第55章 刺客餘波第10章 達縣大戰第44章 唐王賜宴第9章 遇襲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34章 遼河邊沿第16章 美色上第42章 同窒操戈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9章 商議第23章 波折第74章 黃土隘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1章 討明檄文第44章 紅顏禍水第95章 行刑第22章 鳳與鴨第6章 審案第66章 新的目標第61章 火燒王府第4章 好事成雙第18章 出賣第64章 功用第56章 自欺欺人第5章 孫氏告狀第14章 結婚下第10章 訓斥第13章 諜戰下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26章 亂局第62章 派別第4章 兵指何方第24章 嘉峪關第23章 數路攻擊第41章 當街傷人第67章 強行封官第7章 軍火第19章 萬里歸途第4章 試探第14章 故縱第9章 投降第88章 召見第63章 北行第20章 虎狼之藥第57章 緊追不捨第67章 海戰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70章 三年之約第48章 爭功第92章 海軍檢閱第17章 爭論第47章 各佔半城第61章 陷落第18章 出賣第9章 大炮下第76章 投降也難第12章 貪慾上第17章 改革第66章 矮黑人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38章 蠢蠢欲動第19章 洞房第7章 邢秀娘上第19章 生擒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9章 冒犯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53章 東風第6章 盛唐之地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9章 初戰上第55章 亂夜第33章 蠻人阿奴第62章 派別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章 歸來第34章 遼河邊沿第34章 刺殺第46章 六大高手第88章 使節(上)第16章 炮臺血戰第44章 輕取河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灵宝市| 平利县| 中宁县| 奈曼旗| 香河县| 沽源县| 六枝特区| 会东县| 遵义县| 新安县| 涟源市| 开平市| 兴安县| 普宁市| 湟中县| 班玛县| 南开区| 汉沽区| 天气| 镶黄旗| 永嘉县| 云龙县| 贵定县| 老河口市| 西昌市| 贵定县| 池州市| 抚宁县| 容城县| 杂多县| 全州县| 保德县| 泾阳县| 青浦区| 岳普湖县| 淳化县| 仙桃市| 鄢陵县| 泗水县| 新绛县|